资源简介 (共26张PPT)第十七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伟大的历史转折2022年课标要求:知道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认识邓小平对改革开放所起的重要作用。背景 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召开 1978年12月在北京召开内容 ①思想上: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②政治上: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③经济上:会议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④组织上: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意义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深化(拨乱反正) ①1980年为刘少奇恢复名誉,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②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经济体制改革2022年课标要求:了解农村改革、城市改革等史事,认识邓小平对改革所起的重要作用,认识改革对中国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和对世界的重要影响。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1.对内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时间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开始地区 安徽凤阳小岗村目的 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特点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包干到户、自负盈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结果 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发展 农村乡镇企业迅速发展起来,为农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措施 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变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开始 1984年 中心环节 增强企业活力成效 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我国城乡出现了经济大发展的崭新局面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①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②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指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特点 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作用 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高速增长,对现代化建设有巨大推动作用,使中国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对外开放2022年课标要求:了解经济特区建设、沿海港口城市开放、上海浦东开发开放、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等史事,认识邓小平对开放所起的重要作用,认识开放对中国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和对世界的重要影响。起步:建立经济特区 建立 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深圳是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作用 对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经济交流,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发展扩大形成格局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影响 加速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和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新阶段 2001年12月,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2022年课标要求:了解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指导意义。认识邓小平对改革开放所起的重要作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 提出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实行改革开放;1982年中共十二大明确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基本形成 1987年中共十三大,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 充实发展 邓小平于1992年到南方视察,发表重要谈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地位确立 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必须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1997年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 评价 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中共十六大 2002年在北京召开,奋斗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会议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中共十七大 2007年在北京召开;胡锦涛提出科学发展观,即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中共十八大 2012年在北京举行,会上确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科学发展观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在中共十八届一中全会上,习近平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共十九大 召开 2017年在北京召开指导思想 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中共十九大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中共二十大 2022年的中共二十大上,习近平作了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的报告。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022年课标要求:知道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和人民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通过新时代中国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取得的成就,以及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的史事,特别是取得脱贫攻坚的伟大胜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史事,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意义及对世界的贡献;认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和历史经验。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1.中国梦宏伟蓝图提出 2013年,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阐述了中国梦的宏伟蓝图内涵 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途径 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奋斗目标2.“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与经济建设成就四个全面 内容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发展 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后,其内涵演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经济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综合国力不断跃上新台阶3.开启新征程建党百年 2021年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隆重举行。习近平宣布,我国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 2021年11月,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中共二十大 2022年,中共二十大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行战略谋划,对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出了全面部署,为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指明了前进方向、确立了行动指南4.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和历史经验历史意义 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开辟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锻造了这个走在时代前列的中国共产党历史经验 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理论创新;坚持独立自主;坚持中国道路;坚持胸怀天下;坚持开拓创新;坚持敢于斗争;坚持统一战线;坚持自我革命;等等第十七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伟大的历史转折2022年课标要求:知道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认识邓小平对改革开放所起的重要作用。背景 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召开 1978年12月在北京召开内容 ①思想上: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②政治上: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③经济上:会议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④组织上: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意义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深化(拨 乱反正) ①1980年为刘少奇恢复名誉,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②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经济体制改革2022年课标要求:了解农村改革、城市改革等史事,认识邓小平对改革所起的重要作用,认识改革对中国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和对世界的重要影响。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1.对内改革家庭 联产 承包 责任 制 时间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开始地区 安徽凤阳小岗村目的 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特点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包干到户、自负盈亏家庭 联产 承包 责任 制 结果 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发展 农村乡镇企业迅速发展起来,为农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城市 经济 体制 改革 措施 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变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开始 1984年 中心环节 增强企业活力成效 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我国城乡出现了经济大发展的崭新局面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①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②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指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特点 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作用 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高速增长,对现代化建设有巨大推动作用,使中国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对外开放2022年课标要求:了解经济特区建设、沿海港口城市开放、上海浦东开发开放、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等史事,认识邓小平对开放所起的重要作用,认识开放对中国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和对世界的重要影响。起步: 建立经 济特区 建立 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深圳是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作用 对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经济交流,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发展 扩大形成 格局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影响 加速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和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新阶段 2001年12月,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022年课标要求:了解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指导意义。认识邓小平对改革开放所起的重要作用。邓小平理 论指导地 位的确立 提出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实行改革开放;1982年中共十二大明确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基本 形成 1987年中共十三大,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充实 发展 邓小平于1992年到南方视察,发表重要谈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地位 确立 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必须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1997年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邓小平理 论指导地 位的确立 评价 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中共 十六大 2002年在北京召开,奋斗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会议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中共 十七大 2007年在北京召开;胡锦涛提出科学发展观,即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中共 十八大 2012年在北京举行,会上确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科学发展观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在中共十八届一中全会上,习近平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共 十九大 召开 2017年在北京召开指导 思想 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中共十九大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中共 二十大 2022年的中共二十大上,习近平作了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的报告。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2022年课标要求:知道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和人民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通过新时代中国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取得的成就,以及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的史事,特别是取得脱贫攻坚的伟大胜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史事,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意义及对世界的贡献;认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和历史经验。1.中国梦宏伟蓝图提出 2013年,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阐述了中国梦的宏伟蓝图内涵 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 途径 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奋斗 目标2.“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与经济建设成就四个 全面 内容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发展 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后,其内涵演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经济 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综合国力不断跃上新台阶3.开启新征程建党 百年 2021年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隆重举行。习近平宣布,我国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中共十九 届六中全会 2021年11月,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中共 二十大 2022年,中共二十大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行战略谋划,对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出了全面部署,为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指明了前进方向、确立了行动指南4.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和历史经验历史 意义 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开辟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锻造了这个走在时代前列的中国共产党历史 经验 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理论创新;坚持独立自主;坚持中国道路;坚持胸怀天下;坚持开拓创新;坚持敢于斗争;坚持统一战线;坚持自我革命;等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中考历史复习必背知识第十七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学案.docx 中考历史复习必背知识第十七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课件.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