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2张PPT)第十一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新文化运动2022年课标要求:了解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知道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认识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历史背景 ①新生的中华民国陷入政治混乱的局面之中;②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认识到进行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的必要性兴起标志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迁往北京),并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重要阵地 《新青年》和北京大学代表人物 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口号 民主(“德先生”)、科学(“赛先生”)内容 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提倡民主与科学;提倡文学革命主要成就 ①鲁迅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以新文学的形式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②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主张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③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主张推倒旧文学,建设新文学影响 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局限性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一定的片面性五四运动2022年课标要求:通过了解五四运动的基本史事,理解五四精神的内涵,认识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导火索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口号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最能反映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的性质)、“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取消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爆发 1919年5月4日(时间),北京3 000多名学生汇集在天安门前,发表宣言,揭露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行径,并举行示威游行过程结果 五四运动的直接目标得到了实现,北洋政府释放被捕的学生,罢免曹汝霖等人的职务,中国代表没有在“巴黎和约”上签字性质 是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是一场伟大社会革命运动,是一场伟大思想启蒙运动影响 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地位 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中国共产党诞生2022年课标要求:通过了解陈独秀、李大钊传播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等史事,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理解伟大的建党精神。1.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诞生条件 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背景 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传播概况 1919年,《新青年》刊载了李大钊的文章《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对马克思主义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开始与中国工人运动结合起来阶级基础 工人阶级的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组织基础 各地相继建立起共产党早期组织诞生标志:中共一大的召开 开幕时间 1921年7月地点 上海→浙江嘉兴南湖游船会议代表 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13人主要内容 确定名称 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奋斗目标 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中心工作 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领导机构 成立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当选为中央局书记意义 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2.中共二大概况 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内容 ①大会重申了党的最终奋斗目标:实现共产主义;②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在民主革命阶段,党的主要任务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将中国统一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意义 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3.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领导机构 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代表 1923年2月,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了顶峰认识 单枪匹马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第十一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新文化运动2022年课标要求:了解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知道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认识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历史背景 ①新生的中华民国陷入政治混乱的局面之中;②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认识到进行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的必要性兴起标志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迁往北京),并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重要阵地 《新青年》和北京大学代表人物 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口号 民主(“德先生”)、科学(“赛先生”)内容 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提倡民主与科学;提倡文学革命主要成就 ①鲁迅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以新文学的形式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②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主张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③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主张推倒旧文学,建设新文学影响 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局限性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一定的片面性五四运动2022年课标要求:通过了解五四运动的基本史事,理解五四精神的内涵,认识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导火索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口号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最能反映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的性质)、“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取消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爆发 1919年5月4日(时间),北京3 000多名学生汇集在天安门前,发表宣言,揭露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行径,并举行示威游行过程结果 五四运动的直接目标得到了实现,北洋政府释放被捕的学生,罢免曹汝霖等人的职务,中国代表没有在“巴黎和约”上签字性质 是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是一场伟大社会革命运动,是一场伟大思想启蒙运动影响 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地位 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中国共产党诞生2022年课标要求:通过了解陈独秀、李大钊传播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等史事,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理解伟大的建党精神。1.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诞生 条件 思想基础: 马克思主义 的传播 背景 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传播 概况 1919年,《新青年》刊载了李大钊的文章《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对马克思主义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开始与中国工人运动结合起来阶级基础 工人阶级的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组织基础 各地相继建立起共产党早期组织诞生标 志:中 共一大 的召开 开幕时间 1921年7月地点 上海→浙江嘉兴南湖游船会议代表 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13人主要 内容 确定名称 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奋斗目标 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中心工作 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领导机构 成立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当选为中央局书记意义 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2.中共二大概况 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内容 ①大会重申了党的最终奋斗目标:实现共产主义;②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在民主革命阶段,党的主要任务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将中国统一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意义 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3.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领导机构 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代表 1923年2月,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了顶峰认识 单枪匹马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中考历史复习必背知识第十一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学案.docx 中考历史复习必背知识第十一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课件.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