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年陕西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四历史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计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为了解决财政困难,780年,唐德宗接受宰相杨炎的建议A.颁布均田令B.推行租庸调C.废除井田制D.实行两税法2.如图是1908年《申报》上刊登的一幅反映清末立宪的漫画,作者意在说明A.中国社会适合君主立宪制B.清末立宪不改变专制之根本C.清朝主动顺应近代化潮流D.辛亥革命未能推翻君主专制3.下列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进程示意中,正确的是A.国民党重点进攻→国民党全面进攻→解放军战略反攻→国共两党战略决战B.国民党全面进攻→国民党重点进攻→解放军战略反攻→国共两党战略决战C.国民党重点进攻→解放军战略反攻→国民党全面进攻→国共两党战略决战D.国民党全面进攻→解放军战略反攻→国民党重点进攻→国共两党战略决战4.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为加强金融领域的国际合作和协调,成立了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B.关税和贸易总协定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D.世界贸易组织5.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是A.《虎门条约》B.《南京条约》C.《黄埔条约》D.《望厦条约》6.下列史事标志着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义革命转折的是A.新文化运动B.五四运动C.中国共产党建立D.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7.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的历史作用是A.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B.推动了中国思想文化的革新C.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反动统治D.赢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8.中国之所以能够取得抗日战争伟大胜利,其原因主要有①中国共产党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②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英勇抗战③世界反法西斯力量对华大力援助④中国经济、军事、技术水平先进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9.如图是小华同学在学习“新航路开辟的影响”知识后制作的三角贸易示意图。据所学知识判断,“出程”携带的商品应该是A.棉花、茶叶等B.纺织品、枪支等C.烟草、蔗糖、贵金属等D.非洲黑奴10.到20世纪初,仍然保持独立自主的亚洲国家是A.中国B.印度C.菲律宾D.日本11.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的伟大飞跃,开辟了人类探索社会主义道路新纪元的是A.“新和谐公社”建立B.法国巴黎公社成立C.俄国十月革命胜利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12.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标志是A.《南京条约》的订立B.《天津条约》的订立C.《马关条约》的订立D.《辛丑条约》的订立13.下列属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巩固人民政权主要措施的是①土地改革②稳定物价③抗美援朝④开国大典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4.战后美国对苏联发动冷战的标志是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C.第一次柏林危机D.“北约”的成立15.1960年被称为“非洲年”是因为这一年有17个非洲国家A.赢得国家独立B.彻底摆脱绝对贫困C.组建政治联盟D.建立社会主义制度16.点燃“工农武装割据”星星之火的是A.南昌起义爆发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也立C.八七会议召开D.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17.中国全面内战爆发的起点是A.1946年,国民党六届二中全会否决政协协议B.1946年,国民党军队围攻中原解放区C.1947年,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陕北解放区D.1947年,国民党军队重点避攻山东解放区18.“我......效忠我的主人,爱其所爱,仇其所仇。主人凡践履协约,因我委身投附而善待于我,赐我以应得,则我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必将以他的意志为准则,绝无违背。”材料体现了西欧封建社会的A.封君封臣制度B.庄园与农奴制度C.城市自治制度D.教会等级制度19.2016年英国政府发起脱欧公投,美国政府采取贸易保护、控制移民等措施。这说明A.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B.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加快C.世界多极化趋势继续发展D.一些国家出现“逆全球化”20.学者苏秉琦提出“满天星斗说”,认为在距今6000年左右,从辽西到良渚,中华大地的文明火花如满天星斗一样璀璨......诸文化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也越来越频繁,越来越密切,逐渐形成了一个“相互作用圈”,又叫做“最初的中国”。由此可见,中国早期文明A.形成部落联盟B.呈现多元一体C.生产力发达D.阶级分化明显21.在春秋战国时期,讲求以“耕战”实现富国强兵,以法为工具实现中央集权的学说来自A.儒家思想B.道家思想C.法家思想D.墨家思想22.唐太宗统治时期,吸取隋亡的教训,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戒奢从简,知人善任,虚怀纳来,国家出现了少有的开明政治局面,历史上称之为A.文景之治B.贞观之治C.开元盛世D.光武中兴23.史料的价值在于客观真实。我们在研究“百团大战”时最有力的证据是A.百团大战的遗迹和当时的照片B.侵华日军老兵回忆录C.历史论著中对百团大战的描述D.电影作品《百团大战》24.20世纪初,俄国农民提出:“余粮收得太多,请给我们定个标准,要不我们会把存播的种子都吃掉”。造成该局面的原因是A.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实施新经济政策C.赫鲁晓夫进行农业改革D.确立斯大林模式25.奥委会主席巴赫说“当今世界彼此依靠,单靠个体已经无法解决目前面临的挑战,为了实现更快、更高、更强,我们需要更团结。此后奥委会全会通过决议,将奥林匹克宣言修订为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这印证了A.单边主义外交政策的彻底失败B.建立国际体育新秩序的迫切性C.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性D.和平与发展是当下时代的主题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50分)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计50分)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97年,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保罗·斯威齐指出:“全球化不是一种条件或一种现象,而是一种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的进程......自四五百年前资本主义......在世界上出现以来,这一过程就开始了。”-《论经济全球化与经济》材料二:“......工业所加工的,已经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来自极其遥远的地区的原料,它们的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而且同时供世界各地消费。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个方面的互相往来和互相依赖所取代了。”生产经营者“奔走于全球各地”,“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到处建立联系”。-《共产党宣言》材料三: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得到了迅猛发展......近7万家跨国公司,其产值已经达到世界总产值的40%,贸易额约占世界贸易总额的60%,对外投资约占全球直接投资的90%,由于跨国公司通过市场内部化进行全球性生产经营活动,因而使经济无国界”,从而将全球的生产连为一体,并且形成生产-研发-销售全球一体化。-摘自新华网(1)材料一中保罗·斯威齐认为全球化进程始于何时?标志性事件是什么?(2)材料二反映的资本主义的生产和消费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者。你认为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最根本的推动力是什么?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5世纪末,哥伦布第二次远航美洲,把水稻带到美洲,16世纪后,水稻传到美国密西西比州并向西传播......水稻的种植,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来自非洲的黑人奴隶的生存要求。在北美地区,稻米为广大劳动人民(主要是黑奴)提供了基本食物。进入16世纪,甘蔗作为重要的经济作物被引进美洲大陆。由甘蔗加工而来的蔗糖迅速成为美洲与欧洲贸易的重要商品。从洲际交往的层面上看,美洲地区生产的蔗糖成为“三角贸易”中的重要商品。摘编自周红冰等20世纪前全球化进程中的农业因素-从地理大发现到工业革命》材料二在马铃薯进入欧洲以后,欧洲人口在一个世纪内增长了大约两倍。以马铃薯为主食的爱尔兰人口增加更多。马铃薯也在中国的山区生根发芽。就在美洲作物传遍中国山区的那些年,这个世界上最为富有的国家却陷入了与环境的抗争之中。棚民租山垦种,雨水和泥沙倾泻而下,导致平原地区农田毁坏,河道淤塞,洪水泛滥。接二连三的洪水引发了持续不断地饥荒和此起彼伏的动乱。灾后的修复工作几乎掏空了国库。......美洲的作物是压倒清朝的最后一根稻草。-摘编自查尔斯·C·曼恩:《1493:从哥伦布大航海到全球化时代》(1)据材料一,指出水稻传入美洲的原因,并概括水稻、甘蔗等新作物在美洲种植产生的作用。(2)据材料二,分析说明马铃薯传入后对亚欧大陆带来的影响。(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说明我们该如何面对国际贸易往来中的外来物种。28.武器是军人的第二生命,它甚至直接影响着战争的走向。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从1950年到1955年,我国从苏联进口了大量的枪械和相关的产品技术资料,开始着手枪械的仿制工作。这些枪械仿制成功后迅速投入批量生产,并陆续装备部队使用。到1955年年底,各种旧式杂枪退出历史舞台,我军迎来了轻武器装备的第一次全面换装。金军枪械系列得以统一,装备水平有了很大提高。20世纪90年代,这一时期军事科技迅猛发展,给我国轻武器装备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成为我国轻武器蓬勃发展、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催化剂和推动力。92式9毫米手枪与92式5.8毫米手枪广泛采用新原理、新结构、新材料和新工艺,是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自动手枪。95式5.8毫米班用枪族的定型并装备驻港部队,标志着我国小口径枪族已经成为世界小口径枪族中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进入21世纪,世界各国轻武器呈现发展趋缓、稳步前进的总体态势。我国在立足现役轻武器装备改进提高的基础上,还推出一系列外贸产品,既为技术储备做好基础,又赢得了良好的国际口碑和海外市场,尽显了大国风范。-《从“万国枪展”到“枪林奇葩”-人民解放军步兵轻武器发展所程》(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军轻武器发展的国际背景及影响。(2)简述20世纪90年代我军轻武器蓬勃发展的国内条件。(3)列举21世纪,我国军事方面在国际舞台上“尽显大国风范”的表现。(4)据材料,概括我军轻武器发展演变的趋势。【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D B B A B B C A B D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C D A A A B B A D B题号 21 22 23 24 25答案 C B A A C26.(1)时间:15、16世纪。事件:新航路开辟。(2)变化:从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向世界性、相互依赖性转变。原因:工业革命的推动。(3)推动者:跨国公司和各种国际组织。推动力:生产力的发展。27.(1)原因:新航路开辟,世界逐渐连成一个整体。作用:稻米满足了人民的生存需要;蔗糖成为“三角贸易”中的重要商品(或扩大了洲际贸易交往)。(2)影响:促进了人口增长;改变了饮食结构;破坏了生态环境;引发了政治危机。(3)应对:肯定物种交流带来的效益;警惕生态失衡或重视生态平衡。28.(1)国际背景:美苏冷战,两极格局形成;中苏建立友好关系;影响:提高了解放军的装备水平,增强了军队的战斗力,有利于巩固国防。(2)军事科技水平提高;经济体制改革;综合国力增强。(3)第五代战机歼-20;国产航母山东舰。(4)技术储备为基础,具有良好的国际口碑和海外市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