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年陕西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五历史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计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北宋后期,相当多的儒生文士抛弃了轻商的传统观念,“口谈道义,而身为沽贩”。这一现象表明()A.士人价值观念的根本转变B.经济发展促进观念变化C.政府放弃重农抑商的政策D.理学思想逐渐深入人心2.哥伦布在《航海日记》中写道:“毫无疑问,当地黄金甚丰......此外,这里还盛产宝石、珍珠以及无数香料......无须送回西班牙,在当地即可卖得好价钱。”这段材料最适合用来说明开辟新航路的()A.主观动机B.技术条件C.发现过程D.历史影响3.“在保持土地国有化的前提下,巩固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并给农民以选择土地使用形式的自由......准许土地的劳动出租(土地使用权的临时转让)和辅助性地使用雇佣劳动。”材料反映的是()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社会主义工业化D.农业集体化4.欧洲一体化的进程并非一帆风顺,但一体化的内容从最初的经济合作扩大到政治、经济、军事领域,使各国的合作更为广泛和紧密的标志性事件是()A.欧洲共同体的成立B.欧洲议会建立C.欧洲联盟正式成立D.欧元正式启用5.右图所示为革命根据地的分布图。下列有关此图的解读,正确的是()①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南方②主要分布在省际交界处③主要分布于农村④其分布在中国的区位主要受国民大革命的影响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6.伯里克利为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津贴,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记载,陪审员每日3个奥波尔;九个执政官一天的薪金为4个奥波尔。五百人会议成员一天可得到薪金5个奥波尔。城邦也给那些驻扎在萨摩斯等地的公职人员支薪,作为其生活费用。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A.雅典城邦很富有B.公民有严格的等级差别C.五百人会议是最高的权力机关D.雅典公民能够比较充分地行使政治权力7.麦加朝圣,是每个穆斯林毕生的梦想,据记载,马里国王穆萨麦加朝觐,朝觐队伍至少有8000人,其中奴隶500人,每人手执一根2公斤重的金仪仗,随后是100头骆驼组成的运输队,每头驮130公斤黄金。这说明古代马里()A.赋税沉重B.国王穷奢极欲C.国家拥有大量的黄金D.主要和伊斯兰国家贸易8.针对农业中存在的问题,勃列日涅夫在农业方面采取了相关政策与改革措施,实行固定收购和超计划交售奖励的制度,凡是农庄、农场超过固定收购计划指标后交售给国家的农产品,国家按比收购价格高出50%的价格收购。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A.改革的重点在农业B.改革从根本上解决苏联的农业问题C.改革有利于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D.改革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9.西晋傅玄说:“商贾者所以伸盈虚而获天地之利,通有无而壹四海之财,其人可甚贱,而其业不可废。”这说明当时()A.重农抑商政策遭到否定B.对商业存在的合理性有一定认识C.工商业的发展较为迅速D.商人的存在阻碍了社会的进步10.自1924年开始,在短短两三年的时间内,中国大地上展开了席卷全国的国民革命运动。国民革命取得的重大成果是()A.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B.推翻了清王朝的君主专制统治C.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D.彻底结束了袁世凯的统治11.某同学在学习中国共产党100年的奋斗历程时,自制了一把历史年代尺,其中④处应该填写的是()A.开天辟地B.当家作主C.遵义会议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2.右图所示是汉谟拉比王站在太阳和正义之神沙马什面前接受象征王权的权标的浮雕。这反映的思想主题是()A.法律完善B.君权神授C.众生平等D.国家统一13.某学者指出:“冷战终结后,全球地缘政治秩序进入自发调整期,国际政治体系宛如一个正在旋转的万花筒,充满不确定性,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毫无疑问已成为政治冲突最有效的“减震器'。”材料的主旨是()A.全球政治体系具有明显的单极特征B.经济全球化加剧各国间的政治冲突C.经济联系加强使各国的共同利益增大D.维护世界和平需要实行全球治理14.辽太宗时期,迁移汉人和渤海人,使其居于“地沃宜耕植”的上京附近地区,同时还诏令“诸道兵,仍戒敢有伤禾稼者以军法论”。材料表明辽朝()A.注重发展农耕经济B.大力推行“四等人制”C.沿袭女真传统制度D.全面学习汉族文化15.江西庐山五老峰下的白鹿洞书院,因朱熹等在此讲学、辩论,成为理学传播的中心。朱熹不可能提到的是()A.“天地之间,一理而已”B.“存天理,灭人欲”C.“格物致知”D.“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16.“公元1500年前后,当西方进行海外扩张时,这种传统的地区自治便开始让位于全球统一。各个种族不再互相隔绝,因为成千上万的人自愿或不自愿地移居到新的大陆。”这段话表明1500年前后的世界()A.欧洲人口大量移居美洲B.各地联系逐步加强C.隔绝状态被完全打破D.移民促进文化交流17.某同学在整合历史笔记,其中主要有“汽船与火车”“共产主义”“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荒凉的村庄”“道德败坏”“经济自由”等内容。此笔记涉及的主题最有可能是()A.新航路的开辟B.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对峙C.工业革命的影响D.东方与西方世界之间的矛盾18.19世纪前期,拉丁美洲流传这样一首诗:“圣马丁无私、善良的手,轻轻揩干美洲母亲的泪水,给母亲带来自由与民主、独立与欢乐,消除了母亲三百余年的痛苦与伤悲!”该诗赞颂圣马丁主要是因为他()A.领导西属拉丁美洲殖民地实现了独立B.使海地成为最早独立的拉美国家C.率领巴西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D.帮助墨西哥颁布了资产阶级宪法19.认知和探究历史地图,从中提取有效信息,这是学习和研究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图所示的内容反映的史实是()A.玄奘西行B.鉴真东渡C.文成公主入藏D.张骞出使西域20.某史书记载:“国家置中书省以治内,分行省以治外,其官名品秩略同,所以达远迩、均劳逸,参错出入,而天下事方如指掌矣。”该制度创立于()A.秦朝B.汉代C.北宋D.元朝21.美国学者德里克认为:“1927年统一战线内部因党际与党内的分野而爆发了革命策略的冲突。”这一冲突首先表现为()A.北伐战争B.四一二反革命政变C.戊戌政变D.南昌起义22.近期,美国要求台积电、三星等晶圆代工厂交出被视为商业机密的相关数据,并表示如企业不愿交出,则会援引冷战时期的《国防生产法》,迫使他们分享信息。材料反映了()A.世界经济已完全融合B.合作取代对抗C.文化多样性面临挑战D.经济霸凌主义23.史学家麦考莱在《英国史》中说:“对1688年革命所能做的最高赞颂乃是:它是我们的最后一次革命。”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它()A.确立了议会至上的原则B.彻底清扫封建割据势力C.促使责任内阁最终确立D.完全剥夺了国王的权力24.西班牙国王于1510年颁发准许奴隶贩子把非洲黑人运往西属美洲殖民地出售的特许状,这也称“西班牙合同”。1640年,“西班牙合同”被荷兰奴隶贩子得到,1710年又落到法国手里,1713年英国夺得了这个竞争目标。这一过程反映了(A.英国世界殖民霸权确立B.非洲大陆丧失大量人口C.美洲大陆经济得到发展D.欧洲早期殖民的野蛮性25.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在一战后高涨,他们有的拿起武器抗争,有的用和平手段示威,“印度圣雄”甘地就是非暴力不合作的代表人物。下列事件中采用同样策略的是()A.印尼的苏加诺反荷B.埃及华夫脱党反英C.埃塞俄比亚塞拉西一世抗击意大利D.尼加拉瓜桑地诺反美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50分)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计50分)26.图一、图二、图三分别是中国古代战国、秦朝和明朝的局势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如下列图片所示:提取图一、图二、图三所示局势图中出现的共同现象,分析各自出现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这一现象进行简单评价。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东晋永和九年,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山阴兰亭“修禊”,会上各人作诗,王羲之为他们的诗写的序文手稿,即《兰亭序》。后人评道:“右军字体,古法一变。其雄秀之气,出于天然,故古今以为师法。”材料二:颜真卿所作楷书端庄浑厚、笔势开张、雍容大度。他创制的“颜体”,是丰裕的盛唐气息、忠贞的个人品格以及高超艺术手段的完美统一,成为后世师法的楷模。材料三:唐代选人才,有四项考察标准,一曰身,二曰言,三曰书,四曰判。对书的要求必须是“楷法遒美”。朝廷又开创性地在最高学府中设立书学,形成书学与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算学比肩并立的格局。-摘编自冯天瑜《中华文化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王羲之书法的特点。(2)楷书字形方正,规矩严整,颜真卿又融入怎样的时代气息?其原因是什么?(3)根据材料三,概括唐代书法艺术走向鼎盛的原因。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纸由中国俘虏传到撒麻耳干(今中亚乌兹别克斯坦境内)。(大食将领)吉雅德·本·萨利赫擒获了这些战俘,其中有纸匠,这些手工业从此发展起来。产品不仅可以供应本地的需要,而且成为撒麻耳干人外销主要的货物。-扎伊哈尼《道里郡国志》材料二:摩揭它,一曰摩伽陀,本中天竺属国......贞观二十一年,始遣使者自通于天子,献波罗树;太宗遣使取熬糖法,即诏扬州上诸蔗,拃沈如其剂,色味愈西域远甚。-《新唐书》材料三:商务部综合司司长储士家日前对媒体透露,目前有167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与我国签订了198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此外,我国还与44个国家建立双边投资合作工作组,与7个国家建立贸易畅通工作组,以推进与有关国家贸易投资的发展。(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产生了什么影响?(2)材料二和材料三分别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3)从上述三则材料中你可以得到什么启示?【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B A B C A D C D B A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D B C A D B C A A D题号 21 22 23 24 25答案 B D A D A26.共同现象:战国、秦朝和明朝三个时期在北方都出现了长城。原因:战国时期,为抵御少数民族南下掠夺,北方秦、赵、燕三国修筑长城;诸侯国内部也有长城,是因为当时诸侯国之间的兼并战争。秦朝时期,秦始皇将北方长城连为一体,并迁徙内地人民居住,主要目的为抵御匈奴等少数民族。明朝时期推翻了元朝统治,修建长城是为了巩固边疆地区统治。评价:中原王朝修筑的长城,迫使游牧民族下马步战,化解他们的优势,使他们难以破墙而入,维护边境地区的稳定;长城地处农牧分界线,从汉代起,历代王朝都在长城沿线设置专供内地和边外少数民族贸易的市场,促进南北经济交流。27.答案:(1)王羲之在书法上继承汉代传统的同时,尽显虚玄灵动的时风,成为继往开来的“书圣”,其所书的《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2)气息:讲究法度与规范。原因:封建王朝鼎盛,社会需要法度和规范。(3)科举考试重视书法;政府在最高学府中设立书学。28.答案:(1)现象:材料一反映了我国造纸术通过战俘传入大食。影响:中国先进生产技术的传播,推动了相关各国的社会进步。(2)材料二反映了唐朝从天竺学来了熬糖法;材料三反映了中国积极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密切合作。(3)经济文化发达、国力强盛是对外友好交往的基础;适合时代与实际的开放政策是重要条件;相互交流学习、取长补短、才能促进共同发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