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南昌中学2024-2025学年度下学期4月考高二历史试卷命题人: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考古发掘表明,新石器时代的人们已经大量使用陶器,如仰韶文化时期的典型器物常有彩绘的几何形图案或动物形花纹;龙山文化的陶器,则有器壁极薄、漆黑光亮、器型规整、少饰纹缕的特征。据此可知,史前遗址出土的陶器()A.还原了人类采集渔猎生活场景B.可作为文化分期的重要依据C.表明当时已步入早期国家阶段D.代表中华先民的独创性成就2.宜侯夨(cè)簋是西周早期青铜器,其铭文记载:“锡(赐)土:厥甽三百......锡在宜王人[十]又七里......锡奠(职官)七伯,厥庐(附属人口)千又五十夫。”这一记载反映出此时()A.礼乐制度推动了文化认同B.内外服制强化了国家管理C.分封制授土授民巩固统治D.甲骨文是记录历史的媒介3.下图为中国古代某一时期的水利工程示意图,这些水利工程()A.为秦统一天下奠定基础B.使关中地区成为经济中心C.以航运交通为主要目的D.顺应各国统治者争霸需求4.商周时期,媵婚(陪嫁婚姻)出现。陪嫁者既有正妻的直系亲属,又有无血缘关系的男女充当媵臣或媵妾。春秋时期,诸侯国贵族之间的媵婚异常盛行,秦国名臣百里奚就是虞国媵臣。媵婚的盛行()A.缘于政治局势的动荡B.体现女性地位的上升C.说明血缘政治的发展D.旨在推动人才的流动5.岳麓秦简的秦令载:“新黔首(新地居民)或不勉(勤勉)田作、缮(修葺)室屋,而带剑挟兵,曹(偶)出入,非善谷(俗)殹(也),其谨禁御(禁止)之。”这一规定()A.开创了中央集权治理模式B.体现了当时社会基层治理C.反映了秦朝依法治国理念D.有助于稳定新地社会秩序6.如图是出土于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辛追夫人(前217年-前168年)墓的“君幸食”小漆盘以及云纹“君幸酒”耳杯。墓中出土的其他食器、酒器,也常题有“君幸食”“君幸酒”的字样。这一细节折射出当时()A.饮食文化丰富多彩B.尊崇儒术取得成效C.漆器制作技术高超D.社会经济得到发展7.北朝《魏书》是一部家谱式的正史,每一列传后,均附有子孙名字、官爵,最多的竟达百余人。《宋书》《南史》《北史》也不同程度地存在这种情况,而为后人所讥。这()A.践行了儒家治国理念B.完善了血缘宗法制度C.受到了门阀制度影响D.削弱了正史史料价值8.史载,“澶渊之盟”后北宋百姓“几四十年不识干戈”,“岁遗差优,不足以当用兵之费百一二焉”,且榷场贸易关税收入远超岁币。这说明北宋()A.商品经济高度繁荣B.积贫积弱现象加剧C.民族政策务实有效D.军备废弛边患严重9.《大明官制》所载的1482个府州县中,带“冲”字的政区有486个。“冲”即要冲之地,带“冲”字政区的地域分布与驿路分布呈现出较高的一致性(见图)。这种政区划分()带“冲”字的政区分布(该底图的国界、省界为现今状况)适应了调整地方行政制度的需要B.反映了因俗而治的治理模式C.便于朝廷对地方进行针对性管理D.意在建立全国的驿路交通网10.晚明书坊主负责策划小说选题、购买文稿、刊刻印刷、市场销售等一系列活动。他们往往重金聘请文人编撰通俗小说,尤其是讲史演义、公案小说等畅销书。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市民阶层的成长B.心学发展带来了文化的繁荣C.印刷技术的革新D.八股取士对文人入仕的打击11.据《清末民变》统计,清末全国“民变”数量变化如图。此材料可直接用于研究当时()A.民众对共和体制的认同B.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剧变C.清王朝灭亡的时代背景D.同盟会成立的社会基础12.苏区时期,红军自编了大批军事教材,形成了以步兵课程为主的军事教材体系。教材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内容源于战场战役经验的收集和总结。这些教材()A.保障了红军军事斗争的胜利B.推动民众军事教育的普及C.基于当时华北农村教育状况D.适应根据地革命战争需要13.1940年,面对日军逼近宜昌,各界展开了紧急大撤退。民生轮船公司总经理卢作孚亲自指挥,众多船员冒着日军炮火,日夜兼程抢运物资与人员,将大量兵工器材、战略物资以及各类人员安全转移。这一现象折射出()A.中国工业布局的优化调整B.正面战场战略转移的成功C.中国抗战到底的坚定决心D.民众对战争形势认识不足14.12世纪英国亨利二世授予沃灵福德的特许状中提到“他们(市民)将自由地成立自己的商业行会组织,并享有先前所有的习俗和法律,我的执行官和我的其他任何治安官都不得干涉商人行会,只能由他们自己的市政官和行政官来管理他们的行会。”这表明()A.国王权力受到法律约束B.资本主义发展得到保障C.法律认可城市自治权力D.庄园农奴制经济的瓦解15.霍布斯强调自然状态下人与人必然处于战争状态,因此必须形成一个人造的政治体,人民通过契约将权力让渡给君主,这个政治体的首要目的是保证成员的安全;洛克指出,为了克服自然状态下的诸多不便,人需要相互让渡权力以形成一个人造的政治共同体。据此可知,二者都()A.鼓吹人民主权 B.否定了君权神授C.强调自然权利 D.主张分权与制衡16.如图是1932年的漫画《哎呀!船漏水了,谢天谢地,不在我们这一头》。该漫画讽刺的应是()A.经济大危机B.英法绥靖政策C.法西斯主义D.贸易保护主义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17题14分,18题12分,19题14分,20题12分,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传统观念认为人的所有感情,均应受到理(礼)的制约,不能违理而行。元曲则不同,它突破“发乎情,止乎礼义”的传统观念,毫无掩饰地表现爱情。王实甫的《西厢记》是这方面的代表作品,作者不但认为男女婚姻要以真挚的爱情为基础,而且细腻地展示了崔张二人的心理历程。元曲之前,文学作品虽然也会揭露和批判社会现实,甚至可以评价最高统治者,但不能毫无忌讳,而应该遵循“主文而谲谏”和“怨而不怒”等原则。元曲突破了“主文而谲谏”的传统,毫无忌讳地批判社会现实。朱权称元曲为“不讳体”。关汉卿的《窦娥冤》对贪官当道、好人受欺的黑暗社会给予了无情的鞭挞。建功立业、名利双争、“治国平天下”是传统社会最高的人生理想。为实现这种理想,人们必须积极入世,不断进取,即使明知理想难以实现,也要有“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执着精神。元曲则突破了这种传统观念,表现出看破功名利禄、陶醉于隐逸生活的人生理想。元曲中的神仙道化剧借用“神化道化”的外壳,表现出作者对传统观念的突破和对新人生理想的追求。-摘编自高益荣《论元曲反传统的思想特征及其成因》(1)根据材料,概括元曲反传统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原因。(10分)(2)结合所学知识,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分析元曲反传统的历史作用。(4分)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光绪三年(1877年),盛宣怀向李鸿章呈递《轮船招商局章程》,提出“商为承办,官为维持”的经营原则,主张“以商资为根本,以官权为护符”,并强调“若全归商办,恐一时散漫难成;若统归官办,恐经费支绌,难以持久”。-摘编自《盛宣怀档案·轮船招商局卷》材料二 1896年盛宣怀奏请设立中国通商银行时称:“西人聚举国之财为通商惠工之本,综其枢纽,皆在银行。中国亟宜仿办,毋任洋人银行专我大利。”1908年,他主持汉冶萍煤铁厂矿公司时,以“铁政关系自强,需本甚巨”为由,奏请”商办已见实效,应请嗣后扩充,无论华洋股份,皆可招集”。-摘编自《愚斋存稿》(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盛宣怀在清末经济近代化中的贡献,并分析其提出这一理念的历史背景。(8分)(2)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盛宣怀经济思想局限性的认识。(4分)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鄂豫皖苏区创建初期,由于群众和部分党员政治水平较低,党的形象尚未深入人心。为增进工农群众对党的信仰、巩固党的领导,1929年苏区颁布《训练与宣传决议案》,明确要求加强党的宣传工作,增进广大党员群众对党的组织、党的作用和党的政策的了解。据统计至1931年,苏区党政机构发布十份文件,强调革命歌谣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苏区政府组建专业音乐队,邀请当地民间歌手和“左翼”知识分子共同创作革命歌谣,还借用传统曲调填入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等革命内容,覆盖了苏区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党的领导下,革命歌谣将政治意识形态话语转化为革命的日常生活话语,如用“光明世界”代指共产主义社会、“自种自己吃”代指土地革命,创造出新的语言符号和意象。据苏区文献记载:“所有农民尽唱革命歌,妇女小孩无一不记一两首”“国民党统治区的妇女小孩亦无顾忌地传唱”。这种形式与革命戏剧、传单、标语、壁画等共同构成苏区思想政治教育的多元景观,显著提升了群众的政治觉悟和对革命的认同。-摘编自俞鹏《鄂豫皖苏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建构研究(1927-1932)-以革命歌谣为分析样本》(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鄂豫皖苏区以革命歌谣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鄂豫皖苏区以革命歌谣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作用。(6分)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历史有时会出现奇特而有趣的现象,从不同的视角审视同一历史进程,可能会显示很不相同、甚至迥然相反的景观。十八世纪的中国如果和过去作纵向比较,它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高峰。但是,当我们把十八世纪的中国移到全世界的座标系上,就出现了完全不同的态势和景观。十八世纪的中国所创造的辉煌就变得黯然失色,看上去更像一位风烛残年的老者,步履蹒跚,体态龙钟,失去了活力和生机。-摘编自戴逸《清代乾隆朝的中英关系》根据材料,围绕“十八世纪的中国”,任选一个或多个角度,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清晰。)高二历史答案1-5BCDAD6-10DCCCA11-16CDCGD17.【答案】(1)表现:突破礼教束缚;大胆批判社会现实;否定功名利禄,追求隐逸生活。(6分)原因:城市经济的发展;元朝统治者轻视文人,汉族知识分子地位低下;多元文化的交融;元曲艺术的独特性。(4分)(2)历史作用:推动了文学艺术的创新与发展;丰富了市民阶层的生活,推动了市民文学的发展;有利于思想解放和观念多元化;为后世文学艺术提供了思想和艺术资源。(4分)18.【答案】(1)贡献:开创官督商办模式,推动近代企业制度建立;创办近代金融与重工企业,突破列强经济垄断;倡导“商办”转型,促进民族资本发展。(4分)背景:洋务运动的深化与财政困境;列强经济侵略的加剧;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传统经济模式的局限性。(4分)(2)认识:盛宣怀的经济思想是晚清精英在传统与现代夹缝中的折中选择,其局限性本质是封建体制与近代化需求不可调和的矛盾。这些局限预示了单纯经济变革的失败,唯有系统性政治社会改革方能实现真正自强。(4分)19.【答案】(1)特点:党的领导有方,组织有力;形式灵活多样具有创新性;革命歌谣内容覆盖广;注重宣传的系统性;语言通俗易懂:宣传的路径场实有效。(2)积极作用:使党的政策深入人心,加速革命理念传播;增强了党员和群众对苏维埃政权的认同;为苏区反“围剿”和根据地建设提供支持;宣传了革命精神,丰富了根据地人民的文化生活;推动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20.【答案】论题:和西方相比,十八世纪的中国已经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论述:十八世纪的中国虽然处于“康乾盛世”,是中国封建社会史上一个高峰。但是,从世界历史的发展趋势上看,封建生产方式已经落后,西方资本主义不断发展,逐渐引领时代发展方向。经济上,十八世纪中国传统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重农抑商的经济思想,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西方国家实行重商主义,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发展;政治上:中国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强化,如设立军机处、实行密折制度,西方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起资产阶级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思想方面,中国实现文字狱和八股取士,禁锢人们思想,而西方的启蒙运动解放着人们的思想,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勾画了宏伟蓝图;对外交往方面:中国逐渐实行闭关锁国制度,严格限制官民与外国交往,而西方国家通过殖民扩张、商业贸易等手段对外侵略扩张,进行着资本原始积累,资本主义不断发展。综上所述,从世界发展发展趋势看,18世纪的中国已经黯然失色,落后于世界的潮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