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 学 年 第 二 学 期 第 二 次 测 试 卷(X)八年级历史参考答案1-5ABDCB 6-10ACCAC 11-15ABDBD 16-20CBDAD21.(1)变化:中国的钢产量、发电量、煤炭开采量、原油开采量、棉布产量大幅提升;钢产量的增长比率最快;重工业发展较快,轻工业有所发展。(其他意思相近答案也可)(2)原因:国家实施“一五”计划,把洛阳市确定为重点建设城市;国家将一些重点项目设立在洛阳;国家将大量专家和技术人员调入洛阳;国家将全国各地工商户、工厂、商店部分迁入洛阳。(3)企业或工程:洛阳热电厂;洛阳一拖公司(洛阳拖拉机厂);洛阳矿山机器厂(矿山机械厂);洛阳滚珠轴承厂(洛阳轴承厂);洛阳铜加工厂;洛阳高速柴油机厂(原名河南柴油机厂);洛阳耐火材料厂(原洛阳耐火材料厂);三门峡中国水电建设第十一工程局或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焦作中马村立井;郑州火车站改扩建工程;平顶山 2 号立井;新乡太行电源(集团)。(任答出一处即可)22.(1)问题:解放思想;冲破思想束缚;冲破“两个凡是”方针;实事求是;等等。(答出一点即可,其他意思相近答案也可)(2)会议: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意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3)史实: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在城市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1980 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 4 个经济特区,对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扩大对外经济交流,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任答一个史实即可,其他言之有理答案也可)23.(1)原因:改革开放政策(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趋势: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对外开放格局越来越完善;等等。(答出一点即可,其他意思相近答案也可)(2)原因: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充分利用国内和国际市场;充分利用国内和国际资源;依靠中国人民的辛勤和汗水。(3)史实:2001 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13 年,提出共建“一带一路”;2015 年,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等。(开放性试题,其他符合题意的答案也可)24.(1)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特点:从伟大实践中来;从持续探索中来;从对中华民族悠久文明的传承中来;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2)成就:国民生产总值快速提高;人均 GDP 快速提升;进出口贸易总额不断增长;城镇人口比重不断提高(城市化进程加快)。(3)感想:中国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道路;中国道路是促进中国经济增长、社会进步的有效途径;中国道路经过几十年的实践,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等等。(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答出一点即可)25.略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第二次测试卷(X)八年级历史注意事项:1.此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2.请用钢笔或圆珠笔在答题卡上答题,答题前请将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一、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尽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规定:“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各级人民政府。”其反映的主要思想是(A.主权在民B.分散权力C.中央集权D地方自治2.“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材料中第一个梦想得以实现的重大历史事件是A.抗日战争B开国大典C.三大改造D.“一五”计划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根据西藏的历史和现实情况,决定采取和平解放的方针,多次希望西藏地方政府派代表来北京商谈和平解放西藏事宜。据此可知,西藏和平解放得益于(A新中国成立B.军事的压力C.藏族人民的拥护D.政府的政策4.下面两幅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长站甜H:HHg出:H985n:h::2::4…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A抗战胜利B.解放战争C.抗美援朝D.土地改革5.毛泽东决策出兵的基本动机和目的包括把美帝国主义作为直接对手的革命情结;对社会主义阵营承担的国际主义责任;特别是保护新中国安全和主权的领袖意识。材料强调中国出兵朝鲜的主要目的是(A支援朝鲜B.保家卫国C.遏制美国D.争霸亚洲6.1950年6月,刘少奇曾指出:“这种情况如果不加改变,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就不能巩固,农村生产力就不能解放,新中国的工业化就没有实现的可能。”据此可知()智A农村土地改革势在必行B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已经建立C.三大改造已经基本完成D.人民公社化运动正在进行7.1951年,全国的粮食产量达到1.4亿吨,比1949年增长了26.9%。这充分说明土地改革(A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B建立了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C调动了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D为国家工业化建设提供了保障81954年,《人民日报》记者袁水拍在《六亿人民心花开》一文中写道:“代表们走进了会场…他们从车床边来,从田地里来,从矿井来,从海岸的防哨来。”材料说明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A参会份额比例化B.作用巨大C.人民的参与度高D.影响深远9土地改革以后,部分贫苦农民由于底子薄,在耕牛、农具、资金或劳动力、粮食等方面感到缺乏,故而生产、生活上困难仍然很大。为此我国实行(八年级历史第1页(共4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八年级历史参考答案.docx 郸城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期中名校联考历史试卷.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