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5张PPT)导入:从“一杯茶”看革命波士顿倾茶事件英国下午茶同样是茶,为何在英国却是悠闲的象征,而在在北美成为革命的导火索?北美殖民地标语“无代表,不纳税”茶叶税激化殖民地与英国的经济矛盾经济矛盾激化思想觉醒1773年北美殖民地爆发反抗英国《茶税法》的波士顿倾茶事件,以维护"无代表不纳税(没有人民代表的同意,国王不能征税)“的权利。英国镇压引发美国独立战争。推动制度变革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第9课资产阶级革命与【课程标准】了解西方人文主义的发展与资产阶级革命之间的历史渊源,认识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历史意义。法国·攻占巴士底狱英国·处死查理一世美国·独立战争胜利一、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思考:结合所学,分析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其他原因?根本原因:封建专制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政治:新兴资产阶级崛起,企图获得政治权利;经济:资本主义发展;思想:文艺复习、宗教改革、启蒙运动解放思想,提供社会蓝图;科学:近代自然科学发展;政体间的反复较量16—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在经济上日益强大,他们以议会为基地,向专制王权发起挑战。英国一、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大宪章》与议会(13世纪)13世纪时,英王约翰王(失地王)统治横征暴敛,征收重税,引起人民不满。1215年,英国贵族在伦敦市民支持下,逼迫约翰王签署《大宪章》,规定国王征税需经过贵族同意。1265年,由贵族与市民代表组成了最初的议会,议会形成。(有限王权的开始)(1215年)《大宪章》的精神主要体现在贵族与国王的分权上,是削弱英王王权的“第一炮”,具有很重要的历史意义…… ——摘编自陈乐民:《欧洲文明十五讲》一、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光荣革命是英国历史的转折点,从表面上看似乎一切都没有变,只是换了国王, 但实质上新国王是由议会创造出来的,没有议会就没有国王的王位。这就把近100年来困扰英国不休的权问题解决了:既然议会创造了国王,主权当然在议会。——摘编自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前 后国王 “君权神授” (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军权) 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 (立法权、司法权、军权、财政权受限)议会 有赞成或拒绝国王征新税权 逐渐超过国王权力日益成为权力中心(立法权、财政权等)《王位继承法》对王权做了进一步的具体限制,并且把包括王位继承和任命法官等重大问题的决定权都掌握在议会手里。“光荣革命”后,英国君主立宪制逐渐形成。一、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美国18世纪中叶,英国对北美殖民地进行种种限制和剥削,阻碍殖民地的自主发展。美国独立战争是一场民族独立运动,也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一、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法国18世纪,法国专制制度严重阻碍资本主义发展,力量日益壮大的资产阶级迫切要求摆脱封建专制统治和等级制度的束缚,启蒙思想也对民众产生了深刻影响。法国大革命也沉重打击了欧洲其他国家的封建制度,革命的原则随着拿破仑的军队传播到欧洲各地。一、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材料 人们不再认为政治高于人民,也不再认为人民在政府之下。...民众已决心并行动起来,不仅参与了政治,而且把这样做看做是自己固有的权利。——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第27章 欧洲的政治革命》思考: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哪些影响?政治:沉重打击了封建制度,为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创造了条件;经济: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思想:促进了启蒙思想的传播,解放思想...一、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资本主义制度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基础)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保障)政体: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 制政党制度:两党制或多党制英国:君主立宪制责任内阁制(课本P52页《历史纵横》)责任内阁制,是指内阁由议会产生并对议会负责的政权组织形式。1714年,安妮女王去世,根据《王位继承法》,德国 汉诺威选帝侯 登上英国 王位,即乔治一世。他不熟悉英语,对英国事务也不感兴趣,甚至不出席内阁会议而让大臣们去料理国事。18世纪20年代,在当时的多数党领袖罗伯特 沃波尔成为第一任内阁首相,英国责任内阁制开始形成。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内阁(首相:政府首脑)国王(国家元首)上院(贵族院)议会下院(平民院)英国·君主立宪制权力转移监督负责多数组阁任命世袭权力转移,形式任命选民选举王在法下,议会至上统而不治行政权立法权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内容君主:权力受到限制(统而不治);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和权力机关;内阁:掌握行政权,受议会监督,对议会负责。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松散的邦联①松散的国家联盟②无国家元首③成员国权力高于国家权力紧密的联邦①各州或邦组成的主权国家②只有一个中央政府和国家元首③中央权力高于地方权力,地方有一点自治权目的:建立强有力的政府,加强中央集权,维护资产阶级利益和国家利益1787美国制宪会议联邦政府拥有外交、国防、发行货币、制订根本大法等大权。各州可以在不违背宪法的前提下制定地方法律,州政府的官员由各州自行选举产生,联邦政府无权任命州长或州级官员。——《1787年美国宪法》美国·联邦共和制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总统可以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国会可以三分之二多数票通过总统否决的法律最高法院可宣布总统法令违宪总统任命联邦法官(终身制)总统任命的司法官员必须经国会确认最高法院可宣布立法不合宪法总统(行政权)国会(立法权)联邦法院(司法权)三权分立,分权制衡美国·联邦共和制①联邦制原则:联邦政府是各州的中央政府,权力大大加强;各州有一定自治权。②分权制衡原则: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彼此制衡;③民主原则:总统和议会议员都由民选产生。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参议院众议院任命内阁总理由议会产生,任期7年,可连选连任对议会负责法国·议会共和制公民直接选举内阁(行政权)总统(行政权)过程反复,分权制衡有权否决众议院的决议案议会(立法权)经参议院同意解散众议员间接选举副署特点:总统和参议院权力很大意义:共和制的确立和巩固,使法国社会得到稳定发展。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俄国沙皇进行废除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意大利完成了统一普鲁士通过三次王朝战争,统一德意志。三、资本主义的扩展俄国18世纪俄国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19世纪上半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继续发展。但这时封建农奴制生产关系仍占统治地位。19世纪上半期,农奴反抗农奴制暴动不断增多,1826-1861年共发生1186次。......这些暴动反映了俄国人民群众对农奴制的极端痛限,反映出农民要以革命手段自下而上消灭农奴制的愿望。俄国在克里木战争中的失败,彻底暴露了农奴制的落后和腐朽。......战争的失败使农奴制俄国的一切矛盾表面化,尖锐化了。——节选自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改革措施 结果与评价废除农奴制,农奴获得人身自由,赎买可获得土地地方自治和选举 统一的司法制度 教育改革 义务兵役制 刺激工业发展 促进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没有直接触及沙皇专制制度,保留了大量农奴制残余自上而下三、资本主义的扩展美国北方:资本主义工商业南方:种植园经济关税西部领土建州奴隶制需要自由劳动力、市场、原料需要奴隶、出口棉花提高降低自由州废除保留蓄奴州1861年美国南北战争爆发三、资本主义的扩展美国《宅地法》一切忠于联邦的成年人交付十美元登记费,即可在西部领取160英亩土地,耕种5年后即成为这块土地的主人。《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自1863年1月1日起,凡当时仍在叛乱的任何一个州或地区,其境内所有奴隶都应永远获得自由。性质:美国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意义:维护国家统一;基本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在法律上承认了黑人的公民权利; 为美国此后的发展和迅速崛起奠定了基础局限:但黑人仍备受视成果/局限:三、资本主义的扩展意大利1861年建立意大利王国,君主立宪制19世纪中期分裂状态从奥地利和法国手中收复失地1870年实现国家统一三、资本主义的扩展德意志1864—1871年,普鲁士先后击败丹麦、奥地利和法国,统一了除奥地利以外的德意志。1871年,德意志帝国成立,实行君主立宪制。问题:阅读学思之窗,分析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德意志帝国是“一个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主义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来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马克思皇权至高无上,带有专制色彩崇尚武力,带有军国主义色彩三、资本主义的扩展日本◎ 黑船事件背景面临沦为半殖民地的民族危机意识到幕府统治落后,开启“明治维新”政治:加强中央集权,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制定宪法经济:殖产兴业,在国家力量扶植下发展工业文化:文明开化,全面学习西方文化军事:富国强兵内容进步性:促进了日本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局限性: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军国主义的社会基础作用三、资本主义的扩展问题:阅读材料,以唯物史观评价资本主义制度?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化学在工业和农业中的应用,轮船的行驶,铁路的通行,电报的使用,整个大陆的开垦,河川的通航,仿佛用法术从地下呼唤出来的大量人口,过去哪一个世纪料想到在社会劳动里蕴藏有这样的生产力呢?——《共产党宣言》生产力迅速发展资本就像吸血鬼,只有吮吸活劳动才有生命,吮吸的活劳动越多,它的生命就越旺盛。“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都流着血和肮脏的东西。”——《资本论》资本主义制度是剥削制度。资本主义列强在全球殖民扩张,把亚非拉广大地区变成殖民地和半殖民地,进行压榨和掠夺。三、资本主义的扩展国家 时间 方式 制度 完善民主的特点英国 1640-1689 光荣革命 君主立宪制 和平渐进的改革法国 1789-1875 资产阶级革命 共和制 艰难曲折;血腥暴力美国 1775— 1865 独立战争、南北战争 共和制 精英治理;稳定创新俄国 1861 农奴制改革 沙皇专制 沙皇传统;封建残余1861— 1871 国家统一 君主立宪制德国 1864— 1871 国家统一 君主立宪制 封建残余;军国主义日本 1868 明治维新 君主立宪制 封建残余;军国主义先激进后温和(英)激进的革命(美、法)温和的改革(俄、日)实现统一(意、德)当堂巩固1、美国建国初期,制宪会议的参加者麦迪逊认为,新宪法授予联邦政府的权力很少,并有明确的规定;各州所保留的权力很多,却没有明确规定。在第一届国会上,麦迪逊提出宪法修正案:除了明确授予中央政府的权力以外,其余的权力由各州自行保留。这一主张A.赋予各州主权 B.恢复邦联制度C.体现了分权与制衡原则D.旨在扩大联邦政府权力2、美国1787年宪法对最高法院权限的规定笼统,也没有明确它对国会立法的司法审查权。联邦最高法院第一位首席大法官约翰·杰伊(1789—1795年在任)情愿回纽约去当州长,也不愿意继续留任。据此判断,当时美国A.三权制衡机制尚未健全B.最高法院未获得各州认可C.联邦政府处于无权地位D.权力部门间存在尖锐矛盾当堂巩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