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2张PPT)考向1:经纬线、经纬度、经纬网考向2:地球的运动考向3:地图的阅读考向4:地形图的判读专题一 地球地图第一轮 专题复习1.结合科学故事、史实材料等,说出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过程,使用数据、类比等方法描述地球的大小。2.在地球仪上识别经线和纬线,说出经度和纬度的分布规律;用经纬度描述某一地理事物或现象所在的位置。3.在地球仪上识别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南北两极、本初子午线等特殊经纬线,说出划分南北半球、东西半球的依据。4.认识地球运动的两种基本形式:自转和公转,并能认识到其产生的自然现象。课标解读【纬线】纬线的性质特殊的纬线纬度区的划分0°——30° 低纬度地区30°——60° 中纬度地区60°——90° 高纬度地区五带的划分C热带B北温带 D南温带A北寒带 E南寒带→【地球的公转运动】经线的性质特殊的经线0°经线,又叫本初子午线;0°和180°经线组成的经线圈,划分东、西经度;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划分东、西半球。东西半球的划分西半球160°E20°W东半球20°W160°E【经线】考点一:判读经纬度坐标(经纬度位置)考点二:判断半球位置(南/北半球,东/西半球)【典例】【典例】考点一:判读经纬度坐标(经纬度位置)考点二:判断半球位置(南/北半球,东/西半球)自转的地理意义①昼夜更替(太阳东升西落)②时间差异(东边的先看到日出)【地球的自转运动】66.5023.50【地球的公转运动】2024年5月28日,经过约8.5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十八号”乘组航天员完成了空间站空间碎片防护装置安装、舱外设备设施巡检等任务。左图经纬网图,右图为地球公转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题。【直击中考】1.“神舟十八号”乘组航天员完成出舱活动任务当天,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位置是( )A. ①~②处 B.②~③处 C. ③~④处 D.④~①处2.当太阳直射D点时,北半球的节气是( )A.春分 B.秋分 C.夏至 D.冬至“神舟十八号”乘组航天员完成出舱活动任务当天,以下地理现象正确的是( )A.北半球正处于冬季 B.北极附近出现极昼现象C.南半球正处于夏季 D.南极附近出现极昼现象比例尺的大小比较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中国地图北京地图左图为某时刻某台风中心位置图。读图完成下题。1.此时台风中心位于台北的( )A.东北方向B.西北方向C.东南方向D.西南方向【直击中考】左图为小涵同学绘制的自己学校的平面图,但老师发现图示信息不全,需要补充完整。据此完成下题。1.图中绿化区位于宿舍楼的( )A.东北方向 B.西北方向C.西南方向 D.东南方向2.测量得出从教学楼到宿舍楼的实地距离为80米,而图上距离为2厘米,则图中比例尺中的X处应该标注为( )A.4 B.20 C.40 D. 80【直击中考】2024 年暑期,成都某中学计划组织学生到北京国家体育馆开展研学活动。左图为国家体育馆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题。1.同学们在设计从成都到北京的交通路线时,应主要参考( )A.中国交通地图B.北京市交通图C.中国农业地图D.北京市地形图2.下列关于图示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北四环中路沿南北方向延伸B.龙形水条大致呈东西走向C.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300 千米D.国家体育馆位于冰立方的北方等高线地形图【地形部位名称】①、②的相对高度?A处地形部位名称?B处地形部位名称?D处地形部位名称?丙处的地形?河流的流向?甲、乙两处坡更陡的是?两山峰的直线实际距离请同学们根据下图试着命题N左图为某地区的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读图完成下题。1.图示区域东部两个山峰的相对高度是( )A.418米B.201 米C.217 米D.301米2.图中甲、乙、丙、丁四地,适宜开发攀岩项目的是(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直击中考】【直击中考】某地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引领下,开展了大规模的退耕还林工程。该地某学校师生开展了对家乡的地理综合考察,左图为师生绘制的该地区的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项目一 地形考察组(1)通过对地形基本特征进行观测,发现丙地虚线处的地形部位名称是 ;测量了①②两地的海拔,计算得出两地之间的相对高度是 米。山脊300【直击中考】项目二 水文考察组(2)通过对甲、乙两河段进行观测,发现甲河段的流向大致是 ;甲、乙两地中水流速度较缓的是 地。项目三 人地关系组(3)近年来,该地区实行大规模退耕还林,可推知,该地区水土流失将 .(选填“加剧”或“减弱”),河流含沙量将变 (选填“大”或“小”),沙洲面积可能会变 (选填“大”或“小”)。项目四 聚落考察组(4)经过考察发现,①②③④四地中最有可能形成较大规模聚落的是 地,请简述理由: 。自北向南乙减弱小小④地形平坦靠近河流,水源充足,水运便利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