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地理会考之专题复习3——世界区域地理课件(共46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地理会考之专题复习3——世界区域地理课件(共46张PPT)

资源简介

(共46张PPT)
亚洲、日本、东南亚、印度
俄罗斯、中东、欧洲西部、撒哈拉以南非洲
专题三 世界区域
澳大利亚、美国、巴西、极地地区
第一轮 专题复习
1.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出某国家的地理位置、范围、领土构成和首都;选择与该国地理位置差异明显的国家,比较它们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差异。
2.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某国家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
3.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出某国家人文地理主要特点及其与自然地理环境的联系。
4.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联系某国家的自然地理环境特点,结合实例简要分析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途径。
课标解读
中东、撒哈拉以南非洲
澳大利亚、巴西、印度、日本
亚洲
欧洲
非洲
大洋洲
日本
撒哈拉以南非洲
澳大利亚
北美洲
南美洲
南极洲
欧洲西部
中东
美国
巴西
极地地区
东南亚
印度
俄罗斯
—七年级下册
世界区域
日本
澳大利亚
俄罗斯
美国
巴西
印度
欧洲西部
中东
东南亚
撒哈拉以南非洲
极地地区
极地地区
1 亚洲的地理位置
地跨热带、北温带、北寒带,南北气温差异大
东西相距遥远,时间差异大
亚洲是面积最大、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
北亚
东南亚
南亚
西亚
中亚
东 亚
2 亚洲的地理分区
3 气候
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日本位于 板块和 板块交界处(地处 火山地震带),是一个多火山地震的岛国。
亚 欧
太平洋
环太平洋
日本
【日本的地理位置】
日本的经济
日本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
工业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1)日本是资源小国(但地热、渔业等资源丰富),大量进口工业原料;
(2)日本是经济大国,工业高度发达,工业产品大量出口国外;
(3)日本经济对外依赖性强。
(4)日本经济发展的不利条件
①地域狭小;
②矿产资源贫乏;
③火山、地震多发;
④国内市场狭小;
⑤对外依赖性强。
②海运便利,便于原料进口,便于产品出口;
(5)日本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
①日本国土南北狭长,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深水港、避风港);
③科技发达;
④劳动力丰富,劳动力素质高。
左图日本简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有关日本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地形以平原为主
B.日本夏季主要为东南风
C.最大的岛屿是本州岛
D.多火山、地震
2.日本加速扩大海外投资,其突出的优势是( )
①劳动力资源丰富 ②科技发达
③资金充足 ④土地资源丰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直击中考】
亚洲
大洋洲
太平洋
印度洋
“十字路口”的位置
东 南 亚
热带季风气候
中南半岛
热带雨林气候
马来群岛
2 气候与农业
中国
①世界重要稻米产区:泰国、越南、缅甸是世界上重要的稻米出口国
②泰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橡胶生产国
③菲律宾是世界上出产蕉麻、出口椰子最多国家
④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椰子生产国
⑤马来西亚是世界重要的棕榈油生产国 6.热带水果,芒果、菠萝等
3 东南亚的主要产物
中国
4 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
分析:城市分布在河流沿岸的利弊
A. 河流沿岸地形平坦,为城市提供建设用地;
B. 河流提供便利的水上运输;
C. 河流提供生活用水及工农业用水;
D. 河流沿岸风景优美,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利:
弊:
A. 雨季容易发生洪涝灾害,对人们的生产生 活造成威胁;
B. 城市生活、工业污水随意排放,会导致河流污染,破坏生态环境;
C. 过量取水会破坏流域内的生态平衡。
新加坡位于马来半岛南端,位置优越,环境优美,素有“花园城市”之称。读下图,关于新加坡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位于低纬度,地跨南、北半球
②扼守着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交通要道
③居民多为黄种人,华人华侨比例高
④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盛产天然橡胶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直击中考】
印度
1 世界人口大国
优势:劳动力丰富且廉价。
消费群体庞大,消费市场广
劣势:住房拥挤、就业困难、交通拥堵
污染严重、资源短缺














2 热带季风气候与粮食生产
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不利:受季风影响,降水极不稳定,旱涝灾害频发,使粮食生产受到很大影响。
气候特征
影响
有利:雨热同期的气候适宜作物生长;
3 服务外包产业—“世界办公室”
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以印度为例,对影响工业发展的地理要素进行了探究。下图为印度工业和主要农矿产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印度西北部各工业城市普遍发展的工业部门是( )
A.钢铁工业 B.电子工业
C.麻纺织工业 D.棉纺织工业
2.下列城市主要工业部门的形成与当地原材料关系最不密切的是( )
A.新德里 B.加尔各答
C.班加罗尔 D.孟买
【直击中考】
俄罗斯
160°E
20°E
横跨亚欧大陆的国家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
【地理位置】
【寒冷的气候】
纬度位置高,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短促。
根据莫斯科、雅库茨克多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图,比较两地气候差异,并说明其差异形成原因。
气温:雅库茨克冬季比莫斯科更寒冷,年较差也更大;
降水:莫斯科的年降水量比雅库茨克多。
形成原因:雅库茨克地处东西伯利亚山地,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东西伯利亚山地阻挡海洋湿润气流,降水更少。
【交通、城市、资源、工业】
结合俄罗斯的气候、资源和工业分布、人口和城市分布等,分析西伯利亚大铁路沿南部山区修建的原因?
①南部气候相对较温暖,北部寒冷
②南部矿产资源丰富,北部稀少
③南部人口和城市相对较稠密,经济发达
俄罗斯幅员辽阔,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也是一个地跨两大洲和东西半球的国家。下图为俄罗斯略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甲河流干流流向大致为( )
A.自西向东 B.自东向西 C.自北向南 D.自南向北
2.据图推测,俄罗斯发达的工业部门有( )
①能源 ②旅游 ③钢铁 ④电子 ⑤机械 ⑥化学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⑥ D.①③⑤⑥
【直击中考】
【“三洲五海之地”】
中 东
阿拉伯海


地中海
黑海


亚洲
非洲
欧洲
【 世界石油宝库】



伊拉克
沙特阿拉伯
霍尔木兹海峡
①中东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生产石油最多、输出最多的地区。
中东
61.0%
中东
30.7%
中东
44.7%
伊朗
②霍尔木兹海峡是世界上最繁忙海峡之一,作为波斯湾唯一出口,被称为“西方的海上生命线”
【世界石油宝库】——石油输出航线
波斯湾→阿拉伯海→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欧洲西部和北美洲
波斯湾→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欧洲西部和北美洲
波斯湾→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南海→太平洋→东亚



霍尔木兹海峡

西

红海
地中海
地中海
直布罗陀海峡
阿拉伯海
印度洋
太平洋
航线A:
航线B:
航线C: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中东地区的石油主要分布在( )
A.地中海及其沿岸地区
B.红海及其沿岸地区
C.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
D.阿拉伯海及其沿岸地区
2.我国从中东地区进口石油的路线应是( )
A.甲 B.乙 C.丙
欧洲西部人口稠密,国家众多,是世界上发达国家最为集中的地区,如英国、德国等。
欧洲西部
①有利于多汁牧草生长以及放牧;
②大部分地区盛行偏西风
东西走向的山脉
中部低平的地势
有利于大西洋的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面积广大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欧洲西部平原地形→气候→畜牧业
①地处中纬西风海岸,温润的气候和平原为主的地形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
②人口稠密,消费市场大,且饮食习惯以乳肉为主,市场需求量大;
③工业水平高,食品工业发达,冷藏保鲜技术好。
④现代化交通网络完善,便于乳肉产品的快速运输。
欧洲西部乳畜业发达的条件
下图为欧洲西部地形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A、B、C三地自西向东( )
A.气温升高 B.降水增多
C.气温年较差变大 D.海拔变高
2.欧洲人餐桌上常见牛羊肉和乳制品,这种发达的畜牧业与以下哪种气候类型有关( )
A.温带大陆性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热带草原气候
【直击中考】
撒哈拉以南非洲
黑种人的故乡
高原大陆
热带大陆
埃塞俄比亚高原:“非洲屋脊”
东非大裂谷:世界陆地上最大的断裂带
乞力马扎罗山:非洲的最高峰
刚果盆地: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盆地
出口
廉价
进口
高价
撒哈拉以南非洲各国
工业发达国
矿产
热带经
济作物
初级
产品
工业制
成品
粮食等












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生物具有古老性和特有性,澳大利亚被称为“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澳大利亚养羊业特点:
①产业化、机械化程度高;
②耗用劳动力少;
③所产羊肉和羊毛主要用于出口,商品率很高。
美国
地区生产专业化
特点:机械化和专业化,
效率高,产量大
农业强国
工业强国
下图为美国本土农业带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显示出美国农业的突出特点是( )
A.高度商品化 B.高度机械化
C.地区生产专门化 D.周期性显著
2.图示甲地区成为畜牧和灌溉农业区的主要原因是( )
A.靠近海洋,水热充足
B.地形崎岖,降水较少
C.人口稠密,市场广阔
D.平原广阔,土壤肥沃
【直击中考】
巴西
赤道
南回归线
巴西高原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亚马孙平原(亚马孙河)
白种人
53.74%
黑白混血
种人38.45%
黑种人6.21%
印第安人等黄种人1.6%
巴西人种构成比例图
大量混血种人的社会
巴西的资源与工业分布
热带雨林
亚马孙河流域分布着地球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60%在巴西境内。
生态价值:
①提供良好的生物生存环境,维持
生物的多样性;
②提供新鲜空气,热带雨林
被称为“地球之肺”;
③调节全球气候;
④涵养水源,保护淡水资源;
⑤保护土壤,防止土壤侵蚀。
热带雨林的作用:
经济价值:提供木材、药材、食品等。
近年来,巴西大豆产量逐年增大。读巴西大豆产区分布图(下图),完成下面各小题。
1.下列关于巴西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2.亚马孙平原的大豆产区不断扩大,由此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主要有( )
①水土流失加剧 ②生物多样性减少
③影响全球气候 ④沙尘暴频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A.北部平原人口稠密
B.混血种人比例很小
C.亚马孙河航运繁忙
D.大豆主产区分布在巴西高原
【直击中考】
极地地区
北美洲
亚洲
欧洲
北冰洋
南极洲
北极的年平均气温比南极高约20℃。整体来说,南极要比北极冷很多。
①南极地区是陆地,北极是海洋,南极陆地储存的热量少;
②南极地区比北极的海拔高,气温低;
③南极地区冰雪覆盖,反射太阳光,获得太阳辐射更少。
“风库”
“白色荒漠”
“冰雪高原”
北极、南极的中国科考站
北极地区:黄河站
南极地区:长城站、中山站、泰山站、
昆仑站、秦岭站
我国北极科考站的建站时间选择在7月,
南极科考站的建站时间却都选择在2月,简析原因。
7月为北半球的夏季,此时北极地区的气温相对较高,且为极昼时期,是到北极建科考站的最佳时期。
南半球的季节相反,南极地区的2月处于暖季且有极昼现象,是南极建科考站的最好时期。
2024年2月7日,中国在南极的第五个科考站——秦岭站开站,在其建设过程中,新能源的使用占比超过了60%。图为“我国南极地区科考站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极地科考工作者在南极科考时,需要( )
A.穿戴好防寒衣物 B.随身携带雨具
C.防范北极熊袭扰 D.就地掩埋垃圾
2.秦岭站( )
A.濒临大西洋 B.位于北寒带
C.大致位于(75°S,163°E)
D.是我国纬度最高的科考站
3.南极地区可以充分利用的新能源有( )
A.煤炭和潮汐能 B.水能和地热能
C.风能和天然气 D.风能和太阳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