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台州市2025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评估试题化学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考生须知:1.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分别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2.答题时,请按照答题纸上“注意事项”的要求,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规范作答,在本试题卷上的作答一律无效。3.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纸上相应区域内,作图时可先使用2B铅笔,确定后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描黑。4.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Mg24 Al27 P31 S32 Cl35.5 K39 Ca40 Fe56 Cu64 Zn65 Ag108 I127 Ba137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 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A. 冰醋酸——弱电解质 B. 水玻璃——纯净物C. 磁性氧化铁——碱性氧化物 D. 氨水——共价化合物2. 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A. 的电子式:B. 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C. 激发态钠离子的电子排布图:D. 乙醇的分子式:3. 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陶瓷耐高温,可用作火箭隔热材料 B. 导光性强,可用于制作光导纤维C. 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作漂白剂 D. 溶液显酸性,可用于蚀刻覆铜板4. 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Y、Z同主族。已知Y的气态氢化物热稳定性强于X的气态氢化物,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弱于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原子半径: B. 第一电离能:C. 电负性: D. 化学键的极性:键键5. 下列实验操作或事故处理方法正确的是A. 蒸馏实验中,先在铁架台上固定蒸馏烧瓶,再安装温度计,连接冷凝管、接收器,最后在铁架台上放置酒精灯、石棉网B. 制备乙酸乙酯时,先加浓硫酸,再将乙醇沿着玻璃棒缓慢注入浓硫酸中并不断搅拌,最后加乙酸C. 实验中轻微烫伤或烧伤时,先用大量冷水冲洗,如果有水泡要挑破,然后涂上烫伤药膏D. 金属钠切割后的碎屑不可以随便丢弃,要放回原试剂瓶保存6. 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气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与反应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比例是B. 450℃,1标准大气压下,与充分反应后气体体积大于C. 使酸性溶液褪色,体现了的漂白性D. 工业上用石灰石浆液和空气吸收制备石膏,每吸收转移电子7. 下列物质的结构或性质不能说明其用途的是A. 聚四氟乙烯中的键键能高,可耐酸碱腐蚀B. 聚乙烯塑料无毒且性质稳定,可用于包装食品C. 甘油中的羟基与水形成氢键,可用于护肤D. 聚乙炔含碳量高,可用于制作导电高分子8.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铜与浓硫酸加热:B. 溶液中通入少量:C. 溶液与过量:D. 铝与溶液:9. 葡萄糖和果糖生成蔗糖的反应为:下列关于该反应中有机物的性质或结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可以用红外光谱法鉴别葡萄糖与果糖B. 葡萄糖与果糖为同分异构体,葡萄糖与蔗糖为同系物C. 如果使用浓硫酸做催化剂,反应过程中可能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 1个葡萄糖(链式)分子中有4个手性碳原子10. 用标准氢氧化钠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酚酞作指示剂,下列实验操作或分析正确的是A. 滴定前用蒸馏水润洗碱式滴定管后直接装入标准溶液B. 量取待测盐酸时,选用量程为的量筒以提高精度C. 滴定时眼睛注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变化,当出现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时停止滴定D. 若指示剂改为甲基橙,则测得盐酸浓度偏高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反应常温下能自发进行,表明熵变是决定该反应能否自发进行的主要因素B. 合成氨反应,使用铁触媒作催化剂可降低反应活化能,同等程度改变正、逆反应速率,但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并没有改变C. 在新制氯水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固体,溶液中平衡均逆向移动,溶液的增大,的浓度减小D. 已知的燃烧热为, , ,则12. 一种离子液体电池可以在供电的同时将转化为,电解质为离子液体及少量水,其中的是一种季铵离子,在电池中作电解质、质子源和促进剂。该电池如图所示运行一段时间后,碳纳米管表面可检测出有生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电极为负极,在该电极上被氧化B. b电极反应式为:C. 是电池中唯一的质子源D. 作为电池促进剂的原理是通过生成增加电荷浓度,从而增强了离子电流强度13. 化合物是一种第四周期金属元素M的氧化物,其晶胞类型I在1000℃高温下煅烧时会转换成类型II(晶胞棱夹角均为),两种晶胞的体积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化合物W的类型I与类型II化学式不相同B. 类型I与类型II均为分子晶体C. 类型I与类型II的晶体密度之比为D. 两种类型中的所有原子均有轨道参与成键14. 化合物X可以在如图途径中转化为丙酮,其中中检测出含的三元环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的价层电子排布为半充满,故性质稳定,不作该转化的催化剂B. X为丙烷,中共有三种化学环境的氢原子C. 转化②③④均为非氧化还原反应D. 途径中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15. 氨与可形成两种无色的配离子和,存在如下平衡:①②制备过程为:在持续通入的氛围下,将固体投入未知浓度的氨水中,得到澄清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随着浓度由0开始逐渐增大,的平衡浓度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B. 若所得溶液中与的浓度相等,则C. 若观察到溶液变为淡蓝色,应重做实验并增加通入量D. 所得溶液中必定存在16. 尼泊金乙酯微溶于水,是常见的食品防腐剂,可利用对羟基苯甲酸与乙醇制备,所得粗产品中含有对羟基苯甲酸和对羟基苯甲酸聚合物两种杂质,利用如下流程提纯尼泊金乙酯:已知:①对羟基苯甲酸聚合物难溶于水;②尼泊金乙酯与杂质的物理性质如表所示:物质 熔点/℃ 沸点/℃ 溶解度尼泊金乙酯 114 297对羟基苯甲酸 213 33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试剂a、b可分别为溶液、盐酸B. 操作I为过滤,操作II为重结晶C. 可以用溶液检验最终产品中对羟基苯甲酸是否除净D. 相同温度下,电离平衡常数非选择题部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17. 铁元素是生命活动中不可或缺的元素。(1)无水晶体的晶胞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A. 元素位于周期表第九列B. 晶体中的离子键比晶体中的离子键更强C. 晶体中存在范德华力D. 晶体中离子的配位数为6(2)①基态比更稳定原因是_______。②和在溶液中都能形成六配位的水合离子,从结构的角度解释,同浓度的溶液比溶液酸性更强的原因_______。(3)某研究小组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用与混合液制备纯净的纳米,实验流程如下:已知:陈化是指将新生成的沉淀在母液中静置一段时间的处理过程,经过陈化可以使固体沉淀颗粒变大。①试剂X的最佳选择是_______。A. B. C. D.②步骤Ⅱ中操作Y是_______。③步骤Ⅳ中系列操作Z是_______。(4)邻二氮菲()(用R表示)中N原子可与形成橙红色的配离子,对特定波长光的吸收程度(用吸光度A表示)与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成正比,利用该反应可测定浓度。R中氮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测定的过程中首先要加入盐酸羟胺除去溶液中的,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然后调节溶液的范围为2 9,加入,开展测定实验。请解释选择该范围的原因_______。18. 乙醇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请回答:(1)工业上可采用催化还原CO2的方法制备C2H5OH,一定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CO2和H2,在某固体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如下自发反应:主反应:副反应I:副反应Ⅱ:①若仅考虑主反应与副反应Ⅱ,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A.当CO的体积分数不变时体系达到平衡B.升高温度不利于提高醇类的平衡产率C.体系达到平衡后充入少量氦气,内压增大,主反应平衡正移D.增加催化剂X的用量,主反应正、逆反应的活化能均减小②若仅考虑主反应与副反应I,对反应体系加热,随着温度升高,平衡产量比值减小,则 H1_______ H2 (填“>”、“<”或“=”)。(2)乙酸甲酯电化学合成法制乙醇的工艺中,电解质溶液为稀H2SO4,阳极通入H2,阴极产物为乙醇与甲醇,物质的量比为1:1。写出阴极的电极反应方程式(有机物写结构简式)_______。(3)乙醇与水蒸气通过催化重整制氢的反应如下:反应I:反应Ⅱ:100kPa的恒压密闭容器中,恒定量的C2H5OH(g)与适量H2O(g)发生上述反应,保持H2平衡产率为m%不变,体系温度(T)与起始水醇比的关系如图中X曲线所示,请回答:①H2的平衡产率:a点_______b点(填“>”、“<”或“=”)。②反应过程中部分乙醇生成固态炭覆盖催化剂活性位点,降低催化效率,在体系中充入O2(g)可除去固态炭。使起始氧醇比=0.5,保持H2平衡产率为m%不变,可得到Y曲线(部分),将图像划分为有炭区和无炭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_______。A.起始氧醇比=0.5时,平衡时的反应速率a点一定小于c点B.反应Ⅱ在图像中a、b、c三点的平衡常数C.若使起始氧醇比=1,图像中无炭区面积会更小D.曲线X出现拐点的原因是高于Tx时反应Ⅱ平衡逆移程度大于反应I正移(4)Al2O3可做酯化反应的催化剂,乙醇中的氧原子在催化剂表面形成配位键,进而改变键角的大小,形成相对稳定的中间体,降低与羧酸反应的活化能。请说明乙醇的键角如何改变,及改变的原因_______。19. 铟(,IIIA族)的化合物硒铟铜(,)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制备流程如下:已知:①细粉状晶体,难溶于水,、均易溶于水与乙二醇,酸浸时杂质不溶解。②,。请回答:(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A. 步骤①中焙烧前通常先将矿石粉碎B. 步骤②中酸浸选用的酸可以用硫酸或盐酸C. 步骤③中一定会用到蒸发皿D. 步骤③中的干燥方法不能用高温烘干(2)步骤②酸浸时,如果控制溶液,能否得到溶液?_______(填“能”或“不能”),请结合计算分析原因_______。(溶液中离子浓度低于视作不存在)(3)步骤④、⑤均在如图装置中完成(夹持、加热与搅拌装置均省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A. 装置a的名称是三颈烧瓶B. 通入气体的目的是排出装置内的空气,防止被氧化C. 步骤⑥中固液分离时为提高产率,可用多层滤纸进行过滤D. 步骤⑥中的洗涤操作可以选用蒸馏水做洗涤剂(4)步骤⑥洗涤时需要检验固体表面杂质离子是否洗净,具体步骤包含在如下操作中:a.在滤液中滴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b.如有沉淀生成,则证明产品中仍含有c.如无沉淀生成,则证明产品中不含d.取少量产品投入盛有蒸馏水的烧杯中,过滤并取滤液e.取最后一次洗涤后的滤液于烧杯中请排序:_______(填字母序号)。(5)半导体材料的导电能力与晶体中化学键的共价性密切相关,将铜铟硒中的替换为,得到另一种半导体材料铜铝硒,两种半导体具有相同的黄铜矿型结构,但导电能力更弱,请从化学键角度解释原因_______。20. 某有机物K的合成路线如下:已知:①F→G包含加成,消去两种反应类型;②与性质类似。请回答:(1)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2)D→E参与反应的官能团名称为_______。(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A. E→F的反应类型是氧化反应B. 化合物B的作用是保护A中官能团不被氧化C. 化合物G中的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D. 化合物J中N原子的p轨道能提供一对电子形成配位键(4)H→I的产物中有羧酸盐生成,写出H→I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5)写出3个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化合物H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①核磁共振氢谱表明分子中有3种不同化学环境的H原子;②分子中含苯环,N原子不与H原子成键,且含N基团在苯环上没有邻位取代基。(6)请以苯为有机原料,设计化合物的合成路线_______(用流程图表示,无机试剂任选)。台州市2025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评估试题化学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考生须知:1.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分别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2.答题时,请按照答题纸上“注意事项”的要求,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规范作答,在本试题卷上的作答一律无效。3.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纸上相应区域内,作图时可先使用2B铅笔,确定后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描黑。4.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Mg24 Al27 P31 S32 Cl35.5 K39 Ca40 Fe56 Cu64 Zn65 Ag108 I127 Ba137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题答案】【答案】A【2题答案】【答案】C【3题答案】【答案】D【4题答案】【答案】A【5题答案】【答案】D【6题答案】【答案】C【7题答案】【答案】D【8题答案】【答案】B【9题答案】【答案】B【10题答案】【答案】C【11题答案】【答案】A【12题答案】【答案】B【13题答案】【答案】C【14题答案】【答案】B【15题答案】【答案】D【16题答案】【答案】A非选择题部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17题答案】【答案】(1)CD (2) ①. 的价层电子排布为,是半充满结构,比的价层电子排布更稳定 ②. 化合价比更高,吸电子比更强,使配位的的吸引电子能力增强,导致键的极性增强,更易电离出(3) ①. C ②. 搅拌 ③. 过滤,洗涤,干燥(4) ①. ②. ③. 当浓度高时,邻二氮菲中的优先与形成配位键,导致与配位能力减弱;若浓度较高时,与反应,也会影响与邻二氮菲配位【18题答案】【答案】(1) ①. CD ②. <(2)(3) ①. < ②. CD(4)Al2O3中的铝原子与乙醇氧原子的孤对电子形成配位键,降低了氧上孤对电子的电子云密度,孤对电子与、成键电子对之间的排斥力减弱,导致键角增大【19题答案】【答案】(1)AD (2) ①. 不能 ②. 使用的计算后离子为时,约为4,故时溶液中几乎不存在,不可能得到制备所需的溶液 (3)BC(4)eac (5)与相比,的电负性更大,与形成的化学键共价性相对较强,电子云更集中在键合区域,电子在晶体中的传导相对较困难,形成的半导体导电性更弱【20题答案】【答案】(1) (2)酰胺基 (3)AD(4) (5)、、(6)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