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6张PPT)巩固的国防和强大的军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障。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筑起了保卫祖国的钢铁长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揭开了中国对外关系的新篇章。面对纷繁变幻的国际局势,中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开展外交工作,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为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课程标准】1.了解我国海军、空军的建立,以及陆军、海军、空军发展的史实,了解导弹部队的建立和发展;认识科技强军的重要性,理解国防和军队建设对国家发展的重要作用。(史料实证、历史解释)2.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与意义,认识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通过学习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的“求同存异”方针及其作用,认识中国的外交努力与积极贡献。(历史解释,时空史观)3.了解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的席位;知道中美建交、中日建交等史实,认识国际局势的变化和中国外交所取得的新成果;知道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了解中国全方位外交的新进展。(家国情怀)2025届初三中考一轮复习外交1949年人民海军正式诞生1953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1955年“求同存异”方针提出1956年仿制成功歼-5型歼击机1966年组建第二炮兵部队1971年1972年1979年1978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尼克松访华、中日建交中美建交2012年2014年2015年改革开放后,逐渐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辽宁舰”交接入列新古田会议召开第二炮兵部队更名为火箭军国防1947年1955年1966年1967年1991年杜鲁门主义出台万隆会议“非洲年”欧洲共同体成立苏联解体美苏冷战2016年人民解放军成立五大战区世界周 提 恩 出来军队建设 陆军 时间兵种海军 组建发展空军 组建发展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步兵、炮兵、装甲兵、防化兵、通信兵①第一支海军部队:华东军区海军(1949年4月23日)②新中国成立后:建立了东海、南海和北海舰队。①1971年,我国自行研制的导弹驱逐舰完成科学试验和出访任务。②20世纪90年代以后,海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有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海军航空兵、海军陆战队、海军岸防兵五大兵种。③2012年9月,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交接入列。④2018年,我国首艘国产航母“山东舰”完成首次出海试验任务。1949年11月11日,在陆军的基础上建立空军1956年仿制成功歼5歼击机;改革开放以来,自行研制和引进年份 演变1927年1928年1937-1945年1946-1949年1950年南昌起义(中国共产党独立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秋收起义(工农革命军)井冈山会师(中国工农红军)国共第二次合作(八路军(共)、新四军(国))解放战争(中国人民解放军)抗美援朝(中国人民志愿军)“辽宁舰”【新中国第一艘航母】概况 成立地位任务组成装备改名1966年,中国组建第二炮兵部队是中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担负遏制他国对中国使用核武器、遂行核反击等任务由核导弹部队、常规导弹部队、作战保障部队等组成东风系列弹道导弹和长剑巡航导弹等第二炮兵部队于2015年更名为火箭军(上升为独立军种)五大军种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五大战区东部战区、西部战区、南部战区、北部战区、中部战区军队格局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历史意义我国国防事业和军队建设的发展,筑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钢铁长城。中考衔接1.(202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我是中国海军护航编队,如需帮助,请在16频道呼叫我。”自2008年以来,这条以汉英双语播发的通告从未间断。中国海军护航编队助力亚丁湾、索马里这个世界上“最危险海域”重新成为“黄金航道”。这表明中国海军( )A.装备日趋完善 B.维护世界和平C.防御体系健全 D.守护国土安全2. (2024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2024年5月1日,我国第三艘航空母舰福建舰从上海江南造船厂码头解缆启航,赴相关海域开展首次航行试验。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是( )A.致远舰 B.南昌舰 C.辽宁舰 D.山东舰背景:(1)新中国成立后,为恢复经济建设创造了一个好的外部环境;(2)美国等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敌视态度,实行外交孤立政策,不与中国建交,并对中国实行封锁和禁运概况:(1)新中国成立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成果:(1)在新中国成立的第一年里,就同苏联等十几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方针、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日建交、中美建交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发展过程内容影响(1)提出-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2)推广-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分别与两国总理发表联合声明,双方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1)国内: 是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完整体现,为中国打开外交新局面奠定了基础,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2)国际: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求同存异 ”方针 提出 万隆会议 背景 时间 地点特点 概况 影响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亚非民族解放运动发展,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兴起。但仍面临着种族歧视和殖民统治的严重威胁。(2)美苏之间加剧的冷战局势,严重威胁着亚非国家的独立与安全1955年印度尼西亚的万隆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万隆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分歧,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扩大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在亚非国家中是存在着不同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的,但是我们仍有共同的基础。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经受过、并且现在仍在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到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思考问题:如何理解求同存异?平等、宽容、互相尊重、彼此理解异社会制度不同建设道路不同同遭遇相同:曾经受到帝国主义的侵略面临问题相同: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的任务;维护和平的愿望等。背景:(1)中国是创始会员国之一,也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当时由国民政府代表(2)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作为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理应享有联合国的合法席位;(3)在美国等国家的操纵下,联合国长期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排斥在外,仍由蒋介石集团占据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4)为争取恢复合法席位,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了长期努力,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支持;(5)中华人民共和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时间概况意义1971年10月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并立即把国民党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1)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2)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发挥了重要作用;(3)为中国外交新局面的出现创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知识拓展: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原因课程标准了解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认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时期取得的外交成就及其具有的开创性、奠基性意义。了解改革开放后的外交成就。2025届初三中考一轮复习材料研读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敌视新中国。1950—1953年,中国被迫进行抗美援朝战争,捍卫了中国的国家安全,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材料二:一五计划改变了中国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材料三:毛泽东后来对此评论:“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非洲黑人兄弟把我们抬进去的。”材料四:1969-1970年,美国经济陷入衰退。西欧开始背离美国,苏联对抗美国,第三世界反对美国,美国在国际社会中时常陷入孤立状态,美国主宰世界的时代摇摇欲坠。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原因?①对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②中国的军事实力提高、综合国力增强③亚非拉等发展中国家的支持④美国霸权地位衰落考点二:4. 20世纪70年代的外交成就——中美建交课程标准了解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认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时期取得的外交成就及其具有的开创性、奠基性意义。了解改革开放后的外交成就。时间:1979年背景:(1)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政府敌对新中国,对新中国实施封锁禁运、包围威胁的政策。双方敌对的状态长达20多年;(2)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20世纪70年代初,改善中美关系成为两国共同的要求,中美关系出现了转机进程(1)1971年7月,基辛格秘密访问中国,同周恩来总理举行会谈;(2)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双方正式签署并发表了《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3)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意义:(1)结束了中美双方长期的敌对状态,推动了两国经济、贸易等方面的发展,对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有重大意义;(2)促进了我国同更多西方国家的发展,改善了我国的国际环境,提高了国际地位知识拓展:中美关系为什么能在20世纪70年代走向正常化?课程标准了解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认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时期取得的外交成就及其具有的开创性、奠基性意义。了解改革开放后的外交成就。中国美国中美关系为什么能在20世纪70年代走向正常化?①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②从整体上打破外交僵局,改善中国的国际地位。③牵制和对付来自于苏联的威胁④有利于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①在与苏联争霸中处于守势②陷入侵越战争的泥潭③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④认识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作用;共同要求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考点二:5.20世纪70年代的外交成就——中日建交课程标准了解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认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时期取得的外交成就及其具有的开创性、奠基性意义。了解改革开放后的外交成就。1972年毛泽东、周恩来在中南海亲切接见日本首相田中角荣。1972年9月25日,周恩来总理会见日本首相田中角荣。1972年9月25日,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经多次会谈.9月29日中国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日本国政府联合声明》,宣布从即日起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日本方面痛感日本国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重大损失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中国政府宣布,为了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放弃对日本的战争赔偿要求”。考点二:6.全方位外交课程标准了解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认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时期取得的外交成就及其具有的开创性、奠基性意义。了解改革开放后的外交成就。2025届初三中考一轮复习外交政策: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总体布局: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外交策略:①注重改善和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注重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经济合作②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③积极拓展多边外交,广泛参与多边经济、社会领域的活动外交成就①中国已与世界上170多个国家建交,参加了10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工作②中国举办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亚信峰会等重要国际会议,加强国际合作。影响: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成为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的坚定力量,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考点二:6.全方位外交课程标准了解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认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时期取得的外交成就及其具有的开创性、奠基性意义。了解改革开放后的外交成就。2025届初三中考一轮复习2017年,在北京举办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2014年,在北京举办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2016年,在杭州举办G20领导人峰会2017年,在厦门举办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2018年,在成都举办亚信峰会中考衔接3.(2024年甘肃省兰州市)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的那一天就向全世界宣告:“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这表明建国初我国奉行( )A.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求同存异”的外交方针C.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 D.全方位的多边外交政策4. (2024年新疆)今年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70周年。70年来,它被世界各国普遍接受和认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直接推动了中美关系的正常化 B.成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C.成为促成万隆会议圆满成功的方针 D.在《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中首次提出当堂速记第15、16、17合课1.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是什么 2012年 辽宁舰2.我国什么时候组建了导弹部队?是什么?地位是?1966年组建第二炮兵部队 地位:我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3. 2015年第二炮兵部队更名为?火箭军4.新时代强军目标是什么?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5.军队改革新格局是?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6.为什么旧中国有海无防,而新中国的海军能够保卫祖国的海疆?①旧中国国力软弱,海防松弛,无力抵抗列强进攻。如甲午中日战争,北洋舰队全军覆灭。②新中国有坚强的国力后盾,也有强大的现代化海军国防力量。特别是导弹驱逐舰、核潜艇等先进武器的装备当堂速记第15、16、17合课7.我国国防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是什么?①改革开放后,综合国力的提高; ②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③党和国家的重视;④自力更生、敢打敢拼的优良传统。8.新中国的外交政策是?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9.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10.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意义?①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成熟;②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11.周恩来在万隆会议提出了什么方针? “求同存异”方针当堂速记第15、16、17合课12.“求同存异”方针的意义? ①促进会议圆满成功;②加强了与亚非国家的合作13.新中国成立初期取得重大外交成就的原因?国家获得独立;正确的外交政策;卓越的外交家的努力;广大亚非国家的支持。14.我国20世纪70年代的外交成就有哪些?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建交;中日建交15.我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原因是?①根本原因: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 ;②美国霸权地位削弱;③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16.中美建交(中美关系出现转机)的原因:①中国实力增强和国际地位提高(根本原因);②国际形势的变化17.国家外交政策的根本出发点是什么 国家利益18.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形成了怎样的外交布局? 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当堂速记第15、16、17合课19.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启示)①中国综合国力日益增强(根本原因);②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赢得世界各国尊重;③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赢得广泛认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