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八年级(下)期中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2025学年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八年级(下)期中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八年级(下)期中道德与法治试卷
一、选择题
1.坚持依宪执政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强调依宪执政因为宪法是(  )
A. 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的指导思想
B.评判行为是否为犯罪的专门法律
C.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D.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2.老旧小区普遍加装低位扶手、街边无障碍卫生间日渐增多、马路上无障碍坡道随处可见……每一处“微改造”都体现着城市的温度。近年来,通过试点引领带动,江苏省无障碍环境明显改善。这(  )
A. 表明我省允许特殊群体享有特权
B.能够帮助每个人都能幸福地生活
C.能够确保特殊群体的生存和发展
D. 体现了我省坚持尊重和保障人权
3.党的十八大以来,立法机关不断增强备案审查制度刚性,就法规、司法解释等规范性文件中的合宪性、合法性、适当性等问题开展审查研究。十年来,全国人大常委会共接收公民、组织提出的审查建议19200多件,推动、督促制定机关修改、废止各类规范性文件2万余件。这表明(  )
A. 全国人大常委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B.备案审查制度能够实现国家长治久安
C.宪法法律尊严和国家法治统一得到有效维护
D. 宪法监督的对象是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
4.阅读如图漫画《正向激励》,你认为国家公职人员要(  )
B. 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
C. 遵守宪法法律规定,不得超越权限范围
D. 法定职责必须履行,勇于担当积极尽职
5.《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有组织犯罪法》第一条规定:“反有组织犯罪工作应当依法进行,尊重和保障人权……依据宪法,制定本法。”该法的规定内容体现(  )
①尊重保障人权是国家根本所在
②我国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③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
④法律体现全体公民意志和利益
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②④
6.下列案例与维权方式对应正确的是(  )
A. 梨园村村委会通过耐心教育,化解了一起家庭矛盾——仲裁B. 某货车司机因不服公安机关的处罚而起诉公安机关——诉讼C. 某私企员工因向单位讨薪不成,准备申请劳动仲裁——和解D. 消费者与商家因产品问题发生争议,双方协商解决——调解
7.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是宪法的核心内容。下列行为涉及公民基本权利的是(  )
A. 小李毕业后成为网络带货主播,每年都能按时足额纳税
B.小谭发现书店出售的地图有问题,主动向有关部门反映
C.小彭在大学期间积极报名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
D. 小张的爸爸因为丧失劳动能力,受到社会救济
8.以下是初中生小圆的一些生活场景,你认为推论正确的是(  )
A. 小圆妈妈投票选举人大代表→行使了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具有主人翁意识的体现
B. 小圆爸爸向网络问政平台投诉气费猛增问题→履行监督义务→维护了自身的合法权益
C. 小圆姐姐将剩余的学习用品捐赠给山区→伤害了山区孩子的尊严→侵犯了人格尊严权
D. 小圆在课上认真听课做笔记→既行使了权利又履行了义务→提升了自身科学文化素养
9.健康生活理念深入人心,人们骑行和步行的需求日益增加。为让大家拥有更好的体验,不少公园将原有的混行路道,调整为自行车专用道和步行专用道,但个别人随意乱用,影响他人安全。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公园改进完善规则
②公园赋予骑行者和步行者平等的社会经济权利
③专用道使用者应自觉遵守规则,加强自律
④人们有使用道路的权利,可按个人意愿任意使用
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
10.《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得将手机带入校园。确有需要的,须经家长同意,书面提出申请,进校后应将手机由学校统一保管,禁止带入课堂。此规定引发八年级某班同学积极思考,其中观点正确的是(  )
A. 小敏认为学生虽然享有通信自由权,但也要在法律规定范围内
B.小沈认为手机是学生的合法财产,所以学生有权随时支配使用
C.小晶认为学生应该放弃通信自由权,只需要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D.小琳认为只要家长同意申请,学生进校后就可以随意使用手机
二、非选择题
11.2025年6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修正案)》正式施行。某校八年级学生围绕“深化监察改革规范权力运行”开展主题调研活动,并进行小组合作探究。下简称“监察法”。
【感悟立法历程】法治力量,筑牢反腐制度根基。同学们通过查阅权威资料,梳理了监察法修订历程中的关键节点,绘制如图进程图:
(1) 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监察法出台历程所体现的道理。
【加强权力监督】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反腐败斗争和监察体系建设。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贯彻落实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战略部署,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大力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切实为基层减负,深入治理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持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2) 有人认为,监察法的出台可以确保国家权力规范运行。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评析这一观点。
【理解权利义务】监察法的实施不仅需要国家公职人员依法履职,也需要公民积极参与监督。但在此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现象:滥用网络曝光手段,随意“开盒”他人,泄露他人隐私或传播不完整信息;未经核实便转发不实举报内容,导致谣言扩散,造成恶劣社会影响,个别公民捏造事实诬告公职人员,借机谋取个人利益等。
(3) 结合材料,谈谈公民在参与监督过程中应如何避免这些不和谐现象的出现?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C D C D C B D D B A
11.(1)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党领导立法工作,党的十八大为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指明方向;②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修正案增设“监察委员会”专节,为监察委员会依法行使职权、开展工作奠定宪法基础;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拥有立法权,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的决定。
(2)①这一观点是片面的。②监察法的出台为规范权力运行提供了法律依据,有利于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防止权力滥用,推进反腐败工作法治化,但不能确保国家权力规范运行;③要确保国家权力规范运行,不仅需要完备的法律制度,还需要各级国家机关依法行使权力,国家公职人员增强法治意识、自觉遵守法律,也需要公民积极参与监督等。
(3)①公民要依法行使监督权,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②要实事求是,以事实为依据,不得捏造或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③增强法治意识,遵守网络规则和道德规范,不随意泄露他人隐私、传播不实信息。
阅读 5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