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高考特训13 离子交换膜 锂电池1. (2024·南京·盐城二模) “太阳水”电池装置如图所示,该电池由三个电极组成,其中a为TiO2电极,b为Pt电极,c为WO3电极,电解质溶液为pH=3的Li2SO4-H2SO4溶液。锂离子交换膜将电池分为A、B两个区,A区与大气相通,B区为封闭体系并有N2保护。下列关于该电池的说法错误的是( )A. 若用导线连接a、c,则a为负极,该电极附近pH减小B. 若用导线连接a、c,则c极的电极反应式为HxWO3-xe-===WO3+xH+C. 若用导线先连接a、c,再连接b、c,可实现太阳能向电能转化D. 若用导线连接b、c,b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2+4H++4e-===2H2O2. 隔膜电解法制备K2FeO4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电解时,电能主要转化为化学能B. 隔膜为阳离子交换膜C. Fe电极的反应式为Fe-6e-+8OH-===FeO+4H2OD. 该方法中KOH可以循环使用,无需另外补充3. 某浓差电池的原理如图所示,可用该电池从浓缩海水中提取LiCl溶液。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装置可在提取LiCl溶液的同时获得电能B. 电子由Y极通过外电路移向X极C. 正极发生的反应:2H++2e-===H2↑D. Y极每生成22.4 L Cl2,有2 mol Li+从b区移至a区4. (2023·南通通州4月模拟)热电池是一种需要达到一定温度才能工作的电池。一种热电池的结构如图所示,电池工作时需用引燃剂引发Fe和KClO4的反应,产生的热量会使LiCl、KCl熔化,电池开始工作。电池放电后有Li7Si3、Fe和Li2S生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热电池常温下不能工作的原因是LiCl、KCl常温下不含离子B. Fe和KClO4反应后的产物可能是KCl、FeCl3和O2C. 放电时Li13Si4电极上所发生反应为3Li13Si4+11e-===4Li7Si3+11Li+D. 电路上每转移1 mol电子,消耗FeS2的物质的量为0.25 mol5. 近年来电化学还原二氧化碳的课题吸引了大批研究者的关注,其中将双极膜应用于二氧化碳制备甲醇过程中的电解原理如图所示。已知:双极膜由阳离子交换膜和阴离子交换膜构成,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双极膜间H2O解离成H+和OH-,并向两极迁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a膜为阴离子交换膜B. 电解过程中KOH溶液的浓度逐渐降低C. 催化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CO2+6HCO+6e-===CH3OH+6CO+H2OD. 双极膜内每消耗18 g水,理论上石墨电极上产生 11.2 L O2(标准状况)6. (2024·南师附中)锂-硫电池因成本低、比能量高被寄予厚望。一种锂-硫电池的结构如图所示,硫电极采用柔性聚丙烯-石墨烯-硫复合材料。工作时,在硫电极发生反应:S8+e-===S,S+e-===S,2Li++S+2e-===Li2Sx。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充电时,Li+从b电极向a电极迁移B. 放电时,外电路电子流动的方向是a电极→b电极C. 放电时正极反应为2Li++S8-2e-===Li2SxD. 石墨烯的作用是增强硫电极导电性能7. (2022·扬州中学)科研人员借助太阳能,将H2S转化为可再利用的S和H2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该电池能实现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B. a电极的电极反应:2H++2e-===H2↑C. 光照后,b电极的电极反应:H2S-2e-===2H++SD. a电极区溶液的pH不变8. (2022·苏州期末)利用电解原理制备Ca(H2PO4)2的装置如图所示(M、N均为惰性电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M极与电源负极相连B. 常温下,电解后N极附近溶液pH减小C. 膜a、膜c均为阴离子交换膜,膜b为阳离子交换膜D. 电解时可获得副产物NaOH、H2、Cl29. 最近我国科学家以CO2与辛胺为原料实现了甲酸盐和辛腈的高选择性合成,该合成的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Ni2P电极与电源负极相连B. In/In2O3-x电极上可能有副产物O2生成C. 离子交换膜为阳离子选择性交换膜D. Ni2P电极上发生的反应为CH3(CH2)7NH2-4e-+4OH-===CH3(CH2)6CN+4H2O10. 一种新型镁硫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使用碱性电解质水溶液B. 放电时,正极反应包括:3Mg2++MgS8-6e-===4MgS2C. 使用的隔膜是阳离子交换膜D. 充电时,电子从Mg电极流出11. 一种锂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正极反应液可以在正极区和氧化罐间循环流通,氧化罐中加入的(NH4)2S2O8可以将Fe2+氧化,自身被还原为SO。下列关于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电池放电时,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B. 放电时Li+由正极区移向负极区C. 放电时的负极反应为Fe3++e-===Fe2+D. 氧化罐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Fe2++S2O===2Fe3++2SO12. 锂-空气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其中多孔电极材料选用纳米多孔金时,该电池表现出良好的循环性能。电池反应为 2Li+O2===Li2O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该电池的电解液常用锂盐的有机溶液B. 电池工作时,外电路中流过0.01 mol电子,负极材料减重0.07 gC. 电池工作时,正极反应可能经过两个过程:Li++O2+e-===LiO2;Li++LiO2+e-===Li2O2D. 电池充电时间越长,电池中Li2O2越多13. 一种电化学“大气固碳”电池工作原理如图所示。该电池在充电时,通过催化剂的选择性控制,只有Li2CO3发生氧化,释放出CO2和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电池放电时的正极反应为2Li-2e-+CO===Li2CO3B. 该电池既可选用含水电解液,也可选用无水电解液 C. 充电时阳极发生的反应为C+2Li2CO3-4e-===3CO2↑+4Li+D. 该电池每放、充4 mol电子一次,理论上能固定1 mol CO214. (2024·南通三模)锂电池的研发、使用及废电池的回收具有重要意义。(1) 比能量是指电池单位质量(或体积)输出的电能。锂金属电池放电时总反应为Li+MnO2===LiMnO2。下列关于锂金属电池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A. 放电时Li作负极B. 比能量高于锌锰干电池C. 可用稀硫酸作电解质(2) 钴酸锂(LiCoO2)、磷酸铁锂(LiFePO4)等锂离子二次电池应用普遍。钴酸锂电池放电时示意图如图所示。放电时,Li+由LixC6中脱嵌。写出放电至完全时Li1-xCoO2电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考特训13 离子交换膜 锂电池1. (2024·南京·盐城二模) “太阳水”电池装置如图所示,该电池由三个电极组成,其中a为TiO2电极,b为Pt电极,c为WO3电极,电解质溶液为pH=3的Li2SO4-H2SO4溶液。锂离子交换膜将电池分为A、B两个区,A区与大气相通,B区为封闭体系并有N2保护。下列关于该电池的说法错误的是(B)A. 若用导线连接a、c,则a为负极,该电极附近pH减小B. 若用导线连接a、c,则c极的电极反应式为HxWO3-xe-===WO3+xH+C. 若用导线先连接a、c,再连接b、c,可实现太阳能向电能转化D. 若用导线连接b、c,b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2+4H++4e-===2H2O【解析】 连接a、c时,a极上水失去电子生成氧气,发生氧化反应,则a极是负极,电极反应式为2H2O-4e-===O2↑+4H+,生成氢离子,a极附近pH减小,c极是正极,c极的电极反应式为WO3+xH++xe-===HxWO3,A正确,B错误;先连接a、c,c极是正极,WO3生成HxWO3,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再连接b、c,b极为阴极,则c极是阳极,实现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对外供电,C正确;连接b、c,b极电极反应式为O2+4H++4e-===2H2O,D正确。2. 隔膜电解法制备K2FeO4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A. 电解时,电能主要转化为化学能B. 隔膜为阳离子交换膜C. Fe电极的反应式为Fe-6e-+8OH-===FeO+4H2OD. 该方法中KOH可以循环使用,无需另外补充【解析】 电解过程中,电能转变为化学能,A正确;由阴极区KOH稀溶液转变为KOH浓溶液可知,在Pt电极上产生OH-,K+通过隔膜进入阴极区,故隔膜为阳离子交换膜,B正确;Fe电极为阳极,Fe失电子转变为FeO,C正确;阴极电极反应式为2H2O+2e-===H2↑+2OH-,结合阳极电极反应式,该电池总反应为Fe+2H2O+2KOHK2FeO4+3H2↑,故需要补充KOH,D错误。3. 某浓差电池的原理如图所示,可用该电池从浓缩海水中提取LiCl溶液。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D)A. 该装置可在提取LiCl溶液的同时获得电能B. 电子由Y极通过外电路移向X极C. 正极发生的反应:2H++2e-===H2↑D. Y极每生成22.4 L Cl2,有2 mol Li+从b区移至a区【解析】 该装置是原电池,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A正确;Y极为负极,故电子由Y极通过外电路移向X极,B正确; 根据“浓差电池”可知,浓缩海水中的Li+由b区传到a区,根据原电池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可知,X电极为正极,在该极上H+得电子生成H2,C正确;Y极上Cl-失电子生成Cl2,故每生成标准状况下22.4 L Cl2时,才有2 mol Li+从b区移至a区,未说明是标准状况,Cl2的物质的量无法计算,D错误。4. (2023·南通通州4月模拟)热电池是一种需要达到一定温度才能工作的电池。一种热电池的结构如图所示,电池工作时需用引燃剂引发Fe和KClO4的反应,产生的热量会使LiCl、KCl熔化,电池开始工作。电池放电后有Li7Si3、Fe和Li2S生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 该热电池常温下不能工作的原因是LiCl、KCl常温下不含离子B. Fe和KClO4反应后的产物可能是KCl、FeCl3和O2C. 放电时Li13Si4电极上所发生反应为3Li13Si4+11e-===4Li7Si3+11Li+D. 电路上每转移1 mol电子,消耗FeS2的物质的量为0.25 mol【解析】 该热电池常温下不能工作的原因是LiCl、KCl常温下为固体,离子不能自由移动,不能导电,A错误;KClO4中,K、Cl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若KClO4中K元素转化为KCl,则由K、Cl原子守恒知,一定没有FeCl3生成,B错误;放电时,Li13Si4电极上发生的反应为3Li13Si4-11e-===4Li7Si3+11Li+,C错误;正极反应式为FeS2+4e-+4Li+===Fe+2Li2S,电路上每转移1 mol电子,消耗FeS2的物质的量为0.25 mol,D正确。5. 近年来电化学还原二氧化碳的课题吸引了大批研究者的关注,其中将双极膜应用于二氧化碳制备甲醇过程中的电解原理如图所示。已知:双极膜由阳离子交换膜和阴离子交换膜构成,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双极膜间H2O解离成H+和OH-,并向两极迁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A. a膜为阴离子交换膜B. 电解过程中KOH溶液的浓度逐渐降低C. 催化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CO2+6HCO+6e-===CH3OH+6CO+H2OD. 双极膜内每消耗18 g水,理论上石墨电极上产生 11.2 L O2(标准状况)【解析】 石墨电极有O2生成,发生氧化反应,催化电极上CO2―→CH3OH,发生还原反应,故石墨电极为阳极,催化电极为阴极,OH-通过a膜移向左室,故a膜为阴离子交换膜,A正确;电解过程中,阳极反应式为4OH--4e-===O2↑+2H2O,KOH溶液的浓度逐渐降低,B正确;催化电极为阴极,CO2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阴极反应式为CO2+6HCO+6e-===CH3OH+6CO+H2O,C正确;双极膜内每消耗18 g水,有1 mol OH-移向左室,石墨电极上有1 mol OH-放电,由4OH--4e-===O2↑+2H2O知,生成0.25 mol O2,标准状况下,其体积为5.6 L,D错误。6. (2024·南师附中)锂-硫电池因成本低、比能量高被寄予厚望。一种锂-硫电池的结构如图所示,硫电极采用柔性聚丙烯-石墨烯-硫复合材料。工作时,在硫电极发生反应:S8+e-===S,S+e-===S,2Li++S+2e-===Li2Sx。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 充电时,Li+从b电极向a电极迁移B. 放电时,外电路电子流动的方向是a电极→b电极C. 放电时正极反应为2Li++S8-2e-===Li2SxD. 石墨烯的作用是增强硫电极导电性能【解析】 充电时,a电极为阳极,b电极为阴极,阳离子向阴极移动,则Li+从a电极向b电极迁移,A错误;放电时,电子从负极经负载流向正极,则外电路电子流动的方向是b电极→a电极,B错误;放电时为原电池,硫电极为正极,电极反应式为S8+e-===S,S+e-===S,2Li++S+2e-===Li2Sx,C错误;石墨烯存在自由移动的电子,具有较强的导电性,故其作用是增强硫电极导电性能,D正确。7. (2022·扬州中学)科研人员借助太阳能,将H2S转化为可再利用的S和H2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C)A. 该电池能实现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B. a电极的电极反应:2H++2e-===H2↑C. 光照后,b电极的电极反应:H2S-2e-===2H++SD. a电极区溶液的pH不变【解析】 该电池通过光照发生化学反应,形成原电池,能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A正确;由图可知,H+在a电极上得到电子转化为H2,B正确;由图可知,光照后,Fe2+在b电极上失去电子转化为Fe3+,b电极的电极反应:Fe2+-e-===Fe3+,C错误;电池工作时,a极区消耗的H+的量与通过质子交换膜进入a极区的H+的量相等,故a极区溶液的pH不变,D正确。8. (2022·苏州期末)利用电解原理制备Ca(H2PO4)2的装置如图所示(M、N均为惰性电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 M极与电源负极相连B. 常温下,电解后N极附近溶液pH减小C. 膜a、膜c均为阴离子交换膜,膜b为阳离子交换膜D. 电解时可获得副产物NaOH、H2、Cl2【解析】 由于电解过程中生成Ca(H2PO4)2,故Ca2+通过膜a、H2PO通过膜b进入盛有Ca(H2PO4)2稀溶液的槽内,Na+通过膜c进入盛有NaOH稀溶液的槽内,故M极为阳极,N极为阴极,电极反应式分别为2Cl--2e-===Cl2↑(阳极)、2H2O+2e-===H2↑+2OH-(阴极)。M极为阳极,M与电源正极相连,A错误;常温下,电解后N极(阴极)附近溶液pH增大,B错误;膜a、膜c均为阳离子交换膜,膜b为阴离子交换膜,C错误;电解时可获得副产物NaOH、H2、Cl2,D正确。9. 最近我国科学家以CO2与辛胺为原料实现了甲酸盐和辛腈的高选择性合成,该合成的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 Ni2P电极与电源负极相连B. In/In2O3-x电极上可能有副产物O2生成C. 离子交换膜为阳离子选择性交换膜D. Ni2P电极上发生的反应为CH3(CH2)7NH2-4e-+4OH-===CH3(CH2)6CN+4H2O【解析】 Ni2P电极为阳极,与电源正极相连,即b为电源的正极,A错误;In/In2O3-x电极为阴极,阴极主反应为CO+2e-+2H2O===HCOO-+3OH-,同时H2O也可能发生得电子的反应生成H2,不可能生成O2,B错误;由图可得阳极反应式为CH3(CH2)7NH2+4OH--4e-===CH3(CH2)6CN+4H2O,OH-需要从阴极区移向阳极区,故应用阴离子交换膜,C错误,D正确。10. 一种新型镁硫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 使用碱性电解质水溶液B. 放电时,正极反应包括:3Mg2++MgS8-6e-===4MgS2C. 使用的隔膜是阳离子交换膜D. 充电时,电子从Mg电极流出【解析】 若使用碱性电解质水溶液,则负极生成的Mg2+在碱性电解质水溶液中会生成Mg(OH)2沉淀,降低电池效率,A错误;放电时为原电池装置,正极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包括3Mg2++MgS8+6e-===4MgS2,B错误;由图可知,Mg2+要通过隔膜移向正极参与电极反应,故使用的隔膜为阳离子交换膜,C正确;放电时,Mg电极发生氧化反应,充电时,Mg电极发生还原反应,即充电时,电子流入Mg电极,D错误。11. 一种锂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正极反应液可以在正极区和氧化罐间循环流通,氧化罐中加入的(NH4)2S2O8可以将Fe2+氧化,自身被还原为SO。下列关于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D)A. 电池放电时,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B. 放电时Li+由正极区移向负极区C. 放电时的负极反应为Fe3++e-===Fe2+D. 氧化罐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Fe2++S2O===2Fe3++2SO【解析】 电池放电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A错误;放电时,阳离子(Li+)由负极区移向正极区,B错误;放电时,负极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Li-e-===Li+,C错误;氧化罐中加入的(NH4)2S2O8可以将Fe2+氧化,自身被还原为SO,离子方程式为2Fe2++S2O===2Fe3++2SO,D正确。12. 锂-空气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其中多孔电极材料选用纳米多孔金时,该电池表现出良好的循环性能。电池反应为 2Li+O2===Li2O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A. 该电池的电解液常用锂盐的有机溶液B. 电池工作时,外电路中流过0.01 mol电子,负极材料减重0.07 gC. 电池工作时,正极反应可能经过两个过程:Li++O2+e-===LiO2;Li++LiO2+e-===Li2O2D. 电池充电时间越长,电池中Li2O2越多【解析】 负极材料Li与水反应,故电解质溶液不能是水溶液,该电池的电解液常用锂盐的有机溶液,A正确;负极的电极反应为Li-e-===Li+,外电路中流过0.01 mol电子,即有0.01 mol Li发生反应,负极材料减重0.07 g,B正确;根据总反应Li最终转化成了Li2O2知,正极可能先生成LiO2,再生成Li2O2,故正极反应可能经过两个过程:Li++O2+e-===LiO2,Li++LiO2+e-===Li2O2,C正确;充电时的反应为Li2O22Li+O2,电池充电时间越长,电池中Li2O2越少,D错误。13. 一种电化学“大气固碳”电池工作原理如图所示。该电池在充电时,通过催化剂的选择性控制,只有Li2CO3发生氧化,释放出CO2和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 该电池放电时的正极反应为2Li-2e-+CO===Li2CO3B. 该电池既可选用含水电解液,也可选用无水电解液 C. 充电时阳极发生的反应为C+2Li2CO3-4e-===3CO2↑+4Li+D. 该电池每放、充4 mol电子一次,理论上能固定1 mol CO2【解析】 放电时,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不是失电子,A错误;负极材料Li与水反应,故电解质溶液不可选用含水电解液,B错误;充电时,只有Li2CO3发生氧化,且产生的气体为CO2和O2,阳极反应式为2Li2CO3-4e-===4Li++2CO2↑+O2↑,C错误;根据原电池正极反应(3CO2+4e-+4Li+===2Li2CO3+C)和电解池的阳极反应可知,该电池每放、充4 mol电子一次,理论上能固定1 mol CO2,D正确。14. (2024·南通三模)锂电池的研发、使用及废电池的回收具有重要意义。(1) 比能量是指电池单位质量(或体积)输出的电能。锂金属电池放电时总反应为Li+MnO2===LiMnO2。下列关于锂金属电池说法正确的是AB(填字母)。A. 放电时Li作负极B. 比能量高于锌锰干电池C. 可用稀硫酸作电解质(2) 钴酸锂(LiCoO2)、磷酸铁锂(LiFePO4)等锂离子二次电池应用普遍。钴酸锂电池放电时示意图如图所示。放电时,Li+由LixC6中脱嵌。写出放电至完全时Li1-xCoO2电极的电极反应式:Li1-xCoO2+xe-+xLi+===LiCoO2。【解析】 (1) 由总反应可知,放电时,Li失去电子,作负极,A正确;100 g Li可以失去×1=14.3 mol电子,100 g Zn可以失去×2=3.1 mol电子,则锂金属电池比能量高于锌锰干电池,B正确;Li会直接和稀硫酸反应,不能用稀硫酸作电解质,C错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