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市第十二中学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云南省昆明市第十二中学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昆明市第十二中学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七年级历史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命题人:徐菡
审题人:洪熙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及姓名,在规定的位置贴好条形码。
2.考生必须把所有的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3.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选项框涂黑。如需改动,用橡
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选项框,不要填涂和勾划无关选项。其他试题用黑色碳素笔作答,
答案不要超出给定的答题框。
4.考生必须按规定的方法和要求答题,不按要求答题所造成的后果由本人自负。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某班级的同学们以“大运河”为主题开展项目式学习,展示出如下成果汇报卡,由此可直观看出
隋朝大运河的开凿
成果二:示意图看脉络
海河逐品
成果一:公式“2十3十4=1”巧记知识点
1:1条交通大动脉
2:2700多千米。
长洛阳
贸河
3:洛阳(中心)、涿郡、余抗3个城市。
通济乘
4:永济梁、通济梁、邪沟、江南河4段。
淮水
长江
江都跑
江南河
战婚江余杭
A.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B.
使成都地区成为“天府之国”
C.是隋朝走向灭亡的根源
D,使南北方经济文化联系加强
2.隋炀帝在对高丽的战争中,征发兵卒、役夫达三四百万人,造成“耕稼失时,田畴多荒”的局面。
为了躲避徭役兵役,农民不惜自残肢体,称做“福手福足”。这说明当时
A,社会矛盾十分尖锐
B,各行各业百废待兴
C.民众渴望国家统一
D.封建思想根深蒂固
3.唐太宗在家训《帝范·君体》中将其一生执政经验进行高度浓缩,其中

夫民者,
图1体现了唐太宗
国之先:
A.以民为本的治国思想

国者,
B.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
君之本。
C.虚心纳谏的政治魄力
D.一视同仁的民族政策
图1
第1页共8页
4,殿试只考一题,考的是对策,为期一天。殿试一般不再淘汰人,只是将所有人排出次序,录取名
单称为“甲榜”,又称“金榜”,所谓“金榜题名”即指此。殿试制度创立于
A.隋文帝时期
B.隋炀帝时期
C.唐玄宗时期D.武则天时期
5.“本书从唐代某一农业用具发展源流入手,从改进其翻土作业装置的构造、完善碎土装置形制、
替换传导动力装置、规格化调节耕作深浅的装置、改良动能牵引装置几方面进行阐释。”该书介
绍的农业用具是
A.耧车
B.筒车
C.曲辕犁
D.直辕犁
6.彭州唐昌县建德草市,是一个新兴的乡村集市,“每及上春…其日商旅辈货而至者数万,珍纤
之玩悉有,受用之具毕陈”。草市的出现反映了唐朝
A.对外交流频繁
B.商品经济发展
C,中央集权衰落
D,藩镇割据出现
7.杜甫在《无家别》中写道:“久行见空巷,日瘦气惨凄。但对狐与狸,竖毛怒我啼。”该诗句描
绘的是安史之乱的
A.背景
B.特点
C.影响
D.过程
8.“宋朝以前,画中的花鸟、动物仅仅是人的衬景。五代十国战事频繁,改朝换代似乎就是朝夕之
间的事,人们开始感叹世事虚无,转而把眼光投向无论世事如何变换我自岿然不动的大自然。所
以开始临摹描画,试图用画笔留下自然的水恒之美。”材料主要体现了五代十国时期
A.局部统一局面的出现
B.社会动荡及民生凋敝
C,民族交融的空前加强
D.战争影响了艺术创作
9.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秉持“六合同风,九州共贯”的理念,各民族共同在中华大地上繁衍生息,
有着千丝万缕的血缘亲缘关系。唐朝时期,生活在今天东北地区的主要少数民族是
A.靺蝎
B.回纥
C.吐蕃
D.突厥
10.表1为小明同学制作的读书摘要,该摘要反映的历史名人是
表1
读书摘要
一生要读的100位中国名人
27年,他离开长安,历尽艰难险阻到达天竺,师从那烂陀寺戒贤法师,潜心研究佛法。
645年,回到长安,由他口述,门徒记录,写成了《大唐西域记》。
A.僧一行
B.鉴真
C,玄奘
D.颜真卿
11.隋唐时期,作为文化载体的书籍,因为雕版印刷术的发明,从写本时代开始逐渐向印本时代过渡。
这可以用来说明隋唐时期
A,儒家思想备受推崇
B,技术革新推动文化发展
C.书法名家人才辈出
D.印刷技术完成向外传播
12.据孙思邈自己回忆:“因为我小时候身体差,家里给我买药治病花了不少钱,最后钱花完了,只
能自已医治自已。”因此他注重养生,还重视治病的记录,写成了临床医学的模范书籍
A.《伤寒杂病论》
B.《千金方》
C,《早发白帝城》
D.《唐本草》
13.韩愈说“文以载道”,柳宗元则说“即文以见道”,两者都认为阅读文章是为了认识道理、发现
真理。除此之外,两者的相似主张还有
A,强烈抨击佛教思想
B.认为宇宙是元气构成的
C.重视对官吏的考核
D.强调诗歌直面社会现实
第2页共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