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历史一模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历史一模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历史一模试卷
一、单选题
1.距今约1万年,我国南北方都出现了人工栽培的农作物。这说明当时我国(  )
A. 已进入旧石器时代B. 原始农业兴起
C.阶级分化非常明显D. 早期国家产生
2.将教材内容整理成表格是初中生学习的有效方法。下面措施的实施旨在(  )
朝代 主要措施
秦朝 郡县制取代分封制
汉朝 实行推恩令、盐铁专卖
宋朝 设置通判、转运使
明朝 取消行中书省,设三司
A. 实现国家长治久安B. 提高军队战斗力
C. 加强南北经济往来D. 扩大文化传播力
3.《晋书 食货志》记载东晋后期的南方:“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出现这一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南方条件优越B. 北方人民南迁
C. 对外交往发达D. 民族交融加强
4.下面是某同学在历史研讨活动中收集的资料包,据此判断他可能论述的主题是(  )
A. 封建王朝的建立B. 选官制度的创新
C. 盛世局面的形成D. 边疆地区的治理
5.郑和下西洋先后抵达30多个国家和地区。所到之处,他们访问当地首领,赠送物品,同时与当地居民进行商业贸易等。这体现了郑和下西洋的突出特点是(  )
A. 民间募资B. 技术先进C. 规模浩大D. 和平交往
6.鸦片战争后,统治阶级与劳动群众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尖锐。各地农民反抗斗争不断,社会动荡不安,为太平天国运动提供了温床。材料表述的是太平天国运动的(  )
A. 背景B. 经过C. 影响D. 地位
7.欣赏红色经典,传承革命精神。电影《百团大战》和歌曲《黄河大合唱》蕴含的革命精神是(  )
A. 五四精神B. 红船精神C. 抗战精神D. 铁人精神
8.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客观地认识和评判历史的态度和方法。下列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 赎买政策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B.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C. 2001年,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
D. 屠呦呦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9.下面是某同学整理的历史笔记,他学习的内容是(  )
A. 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B. 扩大对外开放
C.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D. 经济体制改革
10.研究“古代亚非地区的文明古国”时,下列史料中可信度最高的是(  )
A. 埃及金字塔模型B. 《汉谟拉比法典》石柱
C. 古代印度示意图D. 《掷铁饼者》人物雕塑
11.国王将全国土地留下一部分作为其领地后,将其余的分授给大封建主,国王成为封君,被分封的人就成为封臣。材料反映西欧中世纪实行(  )
A. 奴隶制民主政治B. 封君封臣制
C. 近代君主立宪制D. 联邦共和制
12.下面历史知识速记口诀中“新理论”指的是(  )
两位导师聚伦敦
创建革命新理论
工人协会凝众力
千秋伟业自此兴
A. 理性主义B. 邓小平理论C. 三民主义D. 马克思主义
13.1933年,以实行“新政”改革为竞选口号的富兰克林 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上台之后,他的首要任务是(  )
A. 实现民族独立B. 维护国家统一
C. 摆脱经济危机D. 争夺世界霸权
14.某小组在历史课上汇报展示了如图三幅图片,据此判断他们汇报的主题为(  )
A. 铭记战争血泪的创伤B. 资本原始积累的野蛮
C. 法西斯反人类的暴行D. 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
15.在世界各地的军事冲突和人道主义援助中,我们经常能看到联合国维和部队的身影。从1948年向中东派出军事观察员开始算起,联合国已经进行了数十次维和行动。这表明联合国的宗旨是(  )
A. 促进世界贸易发展B. 消除关税壁垒
C. 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D. 缓解经济危机
二、非选择题
16.同学们以“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为主题进行展板设计,请你参与其中。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
版块一文化认同 ①“国粹”——京剧
②尊崇儒术
③春节放鞭炮、拜年
④“书同文字”
版块二民族认同 从春秋到近代,华夏周边许多民族通过与华夏(汉)族在文化与婚姻等方面的交融,逐渐融入华夏(汉)民族大家庭。尤其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几次大的民族冲突与交融,加速了华夏(汉)民族的发展、壮大。例如唐王朝的盛大繁荣,正是建立在魏晋时代民族交融、胡汉夹杂基础之上的。
——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报》
版块三国家认同
(1) 请将版块一中的内容进行归类。(要求:写出序号)
示例
文字类:④
习俗类: ______
艺术类: ______
思想类: ______
(2) 写出中国古代民族交往的一种方式。阅读版块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的影响。
(3) 请从版块三中任选一位人物,说明其入选展板的理由。(要求:从主要功绩方面作答)他们的哪些精神品质值得我们传承和弘扬?
17.百年间,我们的祖国在近代屈辱中艰难探索,在中国共产党的领航下笃定前行,于新中国百年时荣耀复兴。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百年长夜 屈辱与探索】
材料一:中国近代自鸦片战争起,开始遭受列强侵略。……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面对民族危亡,中国有识之士展开探索。19世纪六十年代至九十年代,洋务派发起洋务运动,……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
——摘编自《中国近代史》
(1) 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有识之士在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方面还进行了哪些探索?(除材料一内容外,各举一例相关事件)
【百年政党 奉献与担当】
材料二:在南湖上的会议虽然只有一天,但完成了建党的最重要的议程: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党纲,审查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决议,并选举产生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机构。会议完美谢幕,标志着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了。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精神》
材料三:1927年8月1日凌晨,一声枪响划破南昌城寂静的夜空,……战斗打响后,枪声呼啸,人声鼎沸,杀声震天。经过4个多小时激战,起义军全歼守敌3000余人,缴枪5000余支,占领南昌城。
——摘编自《星火燎原》
(2) 材料二反映了哪次会议?材料三中的历史事件有何意义?
【百年圆梦 奋进与复兴】
材料四:
时间 事件 内容(意义)
1955年 中国代表团参加万隆会议 周恩来提出“① ______ ”的方针,促进会议圆满成功
1970年 中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② ______ 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1978年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开启了③ ______ 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2021年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3) 请将材料四中①②③处补充完整。
(4) 综合以上材料,在民族复兴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18.探寻辽宁红色印记,赓续赤诚爱国血脉。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报刊铭刻往昔】
日本军队突于十八日夜十时向我沈阳之北大营驻军开炮攻击,分途占领兵工厂、迫击炮厂、飞机场等处重要机关。
——摘编自《北平晨报》
(民国二十年九月二十日)
(1) 材料中报道的事件有何影响?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多少周年?
【书籍辑录史实】
1947年10月,中共中央发布《中国土地法大纲》,提出彻底消灭封建剥削土地制度,按人口平分土地。……它使辽宁土地所有制形式发生根本变化,在一些地区真正实现“耕者有其田”。
——摘编自《辽宁文史》
(2)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为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写一段解说词。(要求:写出事件名称及影响)
【碑文抒发情怀】
左侧碑文内容为:
1950-1953
煌煌烈士尽功臣,不灭光辉不朽身。鸭绿江南花胜锦,北陵园畔草成茵。英雄气魄垂千古,国际精神召万民。峻极高山齐仰止,誓将纸虎化为尘。
(3) 材料中烈士陵园是为了纪念哪场战争中牺牲的英烈?这场战争中的志愿军战士被誉为什么?
19.某历史小组以“历史发展的驱动力”为主题开展探究学习,请你参与完成。
【思想启智之光】
材料一:这部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以语录体和对话体形式记载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
——摘编自《教师教学用书中国历史》
材料二:复兴是再生或使人恢复对久已遗忘事物的兴趣。文艺复兴首先是恢复对古希腊、古罗马文明和思想的兴趣。但实际上,这是人文主义者在继承古典文明的基础上,冲破神学统治而获得思想解放的一次运动。
——摘编自《近代文明史》
(1) 材料一介绍的是哪一著作?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文艺复兴与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关系。
【科技焕新之翼】

(2) 请将卡片中①和②处补充完整。
【人民抗争之力】
(3) 请以“人民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强大动力”为观点,从以下史实中任选两项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规范)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B A B C D A C A D B B D C A C
16.(1)③;①;②。
(2)方式:战争、和亲、贸易、迁徙等。(任选一个即可)
影响:促进了当时的民族融合,为唐朝的繁荣奠定基础。
(3)示例一:选戚继光。抗击倭寇,使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保卫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戚继光领导的抗倭战争是一场反侵略的战争,他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
示例二:选郑成功。收复台湾,维护国家统一。
精神品质:爱国主义、英勇斗争、维护国家统一的精神品质。
17.(1)《南京条约》。
政治制度方面:戊戌变法。思想文化方面:新文化运动。
(2)材料二反映的是中共一大。
材料三中的历史事件是南昌起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
(3)①“求同存异”。②“东方红一号”。③改革开放。
(4)启示:落后就要挨打,我们要不断增强综合国力,实现国家富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实现民族复兴的根本保证,要坚持党的领导;要不断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勇于创新;要重视科技、教育,培养人才,推动科技创新等。
18.(1)九一八事变;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80周年。
(2)194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随后,各个解放区先后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使农村的阶级关系和土地占有状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翻身农民踊跃参军参战,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
(3)抗美援朝战争;“最可爱的人”。
19.(1)著作:《论语》。关系:继承古典文化,冲破神学束缚,推动思想解放。
(2)①:北宋。②: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开始。
(3)观点:人民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强大动力。论述:1839年6月3日至25日,林则徐将收缴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工业革命后英国进一步加强了对印度的掠夺和压迫,激起了印度各阶层人民的强烈不满。1857年,印度土兵首先起来反抗英国殖民者,农民、手工业者以及一此被剥夺了权力的印度王公也参加起义,起义浪潮席卷了印度北部和中部。印度民族大起义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者,反映了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综上所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推动者。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