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河池市十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校联体第一次联考化学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西河池市十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校联体第一次联考化学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年春季学期高一年级校联体第一次联考
化学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 14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2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答案】A。【解析】A.手机芯片主要成分是硅,故 A正确;B.高温结构陶瓷的主要成分是氮化硅等,为新型
无机非金属材料,故 B错误;C.砷化镓是一种半导体材料,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 C错误;D.石墨烯由碳
元素形成的单质,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 D错误。
2.【答案】D。【解析】A.能量越低越稳定,石墨比金刚石更稳定,故 A正确;B.石墨的能量小于金刚石,石墨
转化为金刚石的反应为吸热反应,故 B正确;C.石墨和金刚石互为同素异形体,故 B正确;D.该反应吸热,
破坏1mol石墨的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大于形成1mol金刚石的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故 D错误。
3.【答案】C。【解析】A.稀硫酸分装在两个容器中,不能形成闭合电路,不能构成原电池,不符合题意;B.电
极相同,不能构成原电池,不符合题意;C.Fe-石墨,通过电解质溶液发生原电池反应,属于原电池装置,符
合题意;D.乙醇不是电解质,故缺少电解质溶液,不能构成原电池,不符合题意。
4.【答案】D。【解析】A.NH4Cl受热分解产生 NH3、HCl,NH3、HCl在试管口遇冷又重新化合生成 NH4Cl,因
此不能用加热 NH4Cl的方法制取 NH3,A错误;B.不可用无水氯化钙干燥氨气,故 B错误;C.氨气密度比
空气小,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氨气,故 C错误;D.氨气易溶于水,用水吸收氨气,且该装置能防倒吸,故 D
正确。
5.【答案】A。【解析】A.FeCl3溶液中通入少量 SO2:2Fe3++SO2+2H2O=2Fe2++SO42-+4H+,故 A正确;B.向 FeO
固体中滴加稀硝酸的离子方程式为:3FeO+10H++NO3-=3Fe3++NO↑+5H2O,故 B错误;C.向 NH4HCO3溶液
中滴加足量稀 NaOH溶液离子方程式为:NH4++HCO3-+2OH-=NH3 H2O+CO32-+H2O,故 C错误;D.向 Na2S

溶液中滴加稀 HNO3溶液的离子方程式为:3S2-+8H +2NO3-=3S↓+2NO↑+4H2O,故 D错误。
v N v NH v H
6【. 答案】D 。【解析】A. 2 =0.4mol·L-1·min-1 B ; . 3 =0.5mol·L-1·min-1 C 2 ; . =0.4mol·L-1·min-1;
1 2 3
v N
D . 2 =0.6mol·L-1·min-1;数值大者反应速率就大,所以 D选项生成氨气的速率最快。
1
7.【答案】A。【解析】A.木炭与浓硫酸反应需要加热,仅将装置 I中的蔗糖换成木炭,II、III不能出现相同的
现象,A错误;B.蔗糖与浓硫酸反应生成 CO2和 SO2,SO2具有漂白性,使品红溶液褪色,B正确;C.漂白
粉的主要成分是 Ca(ClO)2,Ca(ClO)2具有氧化性。通入 CO2和 SO2后反应生成 CaCO3和 CaSO4沉淀,C正确;
D.CO2和 SO2均不能与 BaCl2溶液反应,故装置Ⅳ无明显现象,D正确。
8.【答案】C。【解析】①C是固体,没有浓度可言,不影响反应速率,故①正确;②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气
体物质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增大,故②错误;③保持体积不变,充入 N2使体系压强增大,但参加反应的气体
的浓度不变,则反应速率不变,故③正确;④保持压强不变,充入 N2使容器体积变大,参加反应的气体的分
压减小,反应速率减小,故④错误;只有①③正确,故答案为 C。
9.【答案】B。【解析】A项,图甲为 Zn、Cu、H2SO4溶液构成的原电池,锌为负极,铜为正极,溶液中的阴离
SO2-子向负极移动,故 4 向 Zn +电极方向移动,H 在 Cu 电极上氢离子得到电子生成氢气,Cu电极附近溶液中
H+ -浓度减小,错误;B 项,锌为负极,电解质溶液为碱性溶液,所以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Ag2O+2e +H2O
=2Ag+2OH-,正确;C项,锌筒作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 Zn-2e-=Zn2+,锌溶解,
锌筒会变薄,错误;D项,电池放电过程中,电池总反应为 Pb+PbO2+2H2SO4=2PbSO4+2H2O,消耗硫酸,
硫酸浓度不断减小,错误。
10.【答案】C。
11.【答案】D。【解析】A.SO2溶于水生成H2SO3,会被空气氧化生成硫酸,pH会降低,A错误;B.NH3与浓
硝酸不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H2S可以与浓硫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B错误;C.常温下,Fe 遇浓硝酸和浓
硫酸均会发生钝化反应,生成的氧化物会阻止反应进一步发生,不是不反应,C错误;D.a为NH3,b为N2,
c为 NO,d为NO2 ,根据元素化合价以及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可知,在一定条件下,a可将 c,d还原为 b,D
正确。
12.【答案】A。【解析】A.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电子层数相同,质子数越多半径越小,原子半径:S>N>O,
故 A错误;B.a是 H2S、d 是 NH3,易形成分子间氢键,沸点:H2S< NH3,故 B 正确;C.a 是 H2S、d 是
NH3,则 X为(NH4)2S或 NH4HS,故 C正确;D.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越强,气态
氢化物越稳定,所以最简单氢化物稳定性:H2O>H2S,故 D正确。
1 0.91
13.【答案】D。【详解】A.20min 时,HI的转化率为 100% 9%,A错误;B.120min时达到平衡状态,
1
则 v正(HI)=2v逆( I2 ),B错误;C.加入高效催化剂,化学反应速率加快,达到平衡时 t<120min,C错误。
0.15mol/L
D.0~40min内,v(HI)= 0.00375mol.L-1.min -1,则 v(H )=1.875×10 3mol L 1 min 1,D正确。
40min 2
14.【答案】C。【解析】根据题意计算得知,铜的物质的量为 0.02mol,镁的物质量为 0.01mol,故 A错误;根据
物质的量浓度及质量分数的转换关系可知硝酸的浓度为 14.0mol/L,故 B错误;混合气体中 N2O4的物质的量
为 0.01mol,故 C正确;当沉淀恰好完全时,溶液的溶质为 NaNO3,根据氮原子守恒可知,硝酸钠的物质的量
为 0.64mol,因此可知加入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 0.64mol。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4 个小题,共 58 分。
15.(每空 2分,共 14分)
(1)
(2)2
3 高温高压( )① N2+3H 2 2NH3 ②0.05 mol·L-1·s-1 10% ③AB催化剂
(4)K2S
16.(每空 2分,共 14分)
(1)粉碎废碱渣/适当升温/搅拌
(2)溶解、过滤 漏斗
(3)NaHSO3+NaOH=Na 2SO3 H2O
(4)亚硫酸钠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
(5)加足量盐酸酸化,再加氯化钡溶液
(6)Cr2O
2-
7 +3HSO
-
3 5H
+ 2Cr3 3SO2-4 4H2O
17.(除特殊说明外,每空 2分,共 15分)
(1)分液漏斗(1分) 2HCl+BaS=BaCl2+H2S↑(2分)
(2)吸收尾气,防止 H2S污染空气(1分) CuSO4溶液(2分)
(3) (2分)
(4)静置,取上层清液于一洁净试管中,继续滴加硫酸溶液,无白色沉淀生成,则已沉淀完全(2分)
(5)向漏斗中缓慢注入蒸馏水至蒸馏水没过沉淀,待蒸馏水自然滤去后,重复 2-3次即可(2分)
(6)锥形瓶(1分) (7)97.6%(2分)
18.(除特殊说明外,每空 2分,共 15分)
(1)吸收(1分)
(2)①1.20×10-3(2分) ②Ⅰ和 II(2分) ③乙(2分)
(3)CD(2分)
(4)a(1分) 负极(1分) O2+4e-+4H+=2H2O(2分) 11.2(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