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期末测试卷(一)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计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1.(2024云南德宏州期末,2,★☆☆)青春期的心理矛盾有时让我们烦恼。积极面对和正确处理这些心理矛盾,我们才能健康成长。下列排解心理矛盾的做法可取的是 ( )A.学会自我调节,成为自己的“心理保健医生”B.摆脱对父母的依赖,什么事情都自己解决C.在网络上和陌生人袒露心扉D.写日记,尽量封闭自己,以免暴露自己的弱点2.(2024湖北荆州期中改编,8,★☆☆)有位名人曾对早恋的中学生说:“每个人,无论男女,到了一定年龄,都是要谈恋爱的。但是,恋爱如树上的果子,只有熟了才好吃。人也像果子,有了学问,会做工作,就好比果子熟了,那时才有能力得到真正的幸福。”这告诉我们 ( )①爱情意味着欣赏和尊重、责任和能力②面对青春期的朦胧情感,要不顾一切地抓住③相互欣赏和仰慕就一定是真正的爱情④青春期萌发对异性的朦胧情感是正常的,但要理智处理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性骚扰、性侵害行为会严重侵害他人的权益,性质恶劣。为防范此类行为的发生,我们 ( )①对于不相识的异性,不应随便说出自己的真实情况②应拒绝参加任何社交活动③在外出时,要注意尾随者,及时求助或避开④对于那些失去理智、纠缠不清的无赖或违法犯罪分子,要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4.(2024山东济南槐荫区期中,13,★☆☆)“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在写这首诗之前,锦官城已经久未下雨,且杜甫心情烦躁。在下雨时,他诗兴大发,一首《春夜喜雨》抒发了愉悦之情。杜甫“喜雨”的心情表明 ( )①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情绪也会发生变化②情绪不受个人的控制,我们只能被动接受③情绪是复杂多样的,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④不同的人对同一件事会产生不同的情绪A.①③ B.②③C.②④ D. ③④5.(2024河北张家口宣化区期中改编,19,★☆☆)在有声电影发明之前,电影一直处于默片时代。默片是没有任何配音、配乐或与画面协调的声音的电影。但在观看默片时,观众们却依然能从演员的动作、表情中感受到欢乐或悲伤。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情绪可以通过表演来表达②演员的情绪可以感染观众③我们要学会激发积极的情绪感受④个人的情绪不受外部环境干扰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6.(2024广东肇庆期末改编,8,★★☆)有人在印有列车花纹的清洁袋上写满了自己的心声:“我要我自信阳光,我要我有所成就”“年轻就要有理想、有激情,要奋斗,才不负转瞬即逝的青春”……这引发了网友的关注和共鸣。这说明 ( )A.情感总是短暂且不稳定的B.只有积极情感才能引发共鸣C.积极情感能够传递正能量D.情绪会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而改变7.(2024河北张家口宣化区期中改编,17,★★☆)卢梭在其自传体作品《忏悔录》中,以诚实、坦率的态度和深刻的内省,讲述了出生以来五十多年间的往事,把自己生活中违背道德良心的小事披露无遗。以下行为体现出的品格与卢梭身上彰显的品格相契合的是 ( )A.小盒把义卖活动中的一些物品占为己有B.小强作为值日生忘记整理讲台桌导致教室卫生被扣分,第二天他主动留下来参与值日C.小谷经常与老师抬杠,并认为这无可厚非D.小瑾计划周末去邻居的花园里悄悄摘几朵花8.(2024江苏泰州姜堰区期末改编,18,★★☆)2024年4月12 日,警方通报:“秦朗寒假作业本丢巴黎”事件系策划编造。为了骗取流量,涉案两人自编视频脚本,网购寒假作业,用手机自拍、制作相关视频,并散播至多个网络平台,造成恶劣影响。公安机关已对相关人员依法作出行政处罚。此事件警示我们( )①自尊的人知廉耻、明是非②要学会依法办事,表达自己的一切诉求③法不可违,违法要承担法律责任④要正确认识网络,远离网络以防受侵害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9. 新热点《2024中国诗词大会》(2024江苏泰州姜堰区期末,6,★☆☆)在《2024中国诗词大会》总决赛中,喊着“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的清华工科博士申昊最终夺得总冠军。这启示我们,飞扬青春需要 ( )A.自尊 B.自信 C.自立 D.自负10.(2024河南驻马店期中,14,★★☆)别回头,向前走,出口有光,有人间烟火,有国泰民安。别忘记来时路,有民族苦难,有国仇家恨……在哈尔滨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出口处,讲解员的叮嘱警示我们要 ( )①遵守参观规则,自觉维护公共秩序②牢记被侵略凌辱的历史,延续民族仇恨③做有自信、懂自尊、能自强的中国人④勿忘国耻,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A. 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③④11.(2024山东枣庄薛城区期中改编,8,★☆☆)自强,让青春奋进的步伐永不停息。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都需要自强。以下对自强理解正确的是 ( )①自强使人奋发向上,关系个人成长②自强的人可以战胜一切困难③自强会导致盲目自信,骄傲自大④自强关系民族的命运和国家的未来①④ B.①② C.③④ D.②③12.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五千多年来,中华文明犹如一条波澜壮阔的长河,始终奔流不息。育才中学要开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学路线,下面符合题意的路线是 ( )A.故宫————长城——颐和园B.天安门———故宫——北京乐高探索中心C.颐和园———圆明园———北京欢乐谷D.北京杜莎夫人蜡像馆————北京环球影城————十三陵13.中华民族主张“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下面党和政府的措施中体现了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的有 ( )①发展公益性医疗卫生事业,解决“看病难”问题②全面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增加人民群众的安全感③持续推进野生动物保护工作,加强与世界各国野生动物保护交流合作④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A.①②③ B.①②④C. ①③④ D.②③④14.(2024江苏淮安期末改编,7,★☆☆)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重要内容,也是代代相传的中华传统美德。践行这一美德,需要我们 ( )①真诚待人,信守承诺②坚持坦诚待人,永不说谎③树立诚信意识,运用诚信智慧④真实无欺、言行一致A. 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15.某班开展“弘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主题活动,在设立的名言板块中,同学们提交的名言能入选的有( )①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②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③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④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6.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做人的基本道德准则。下面理解正确的是( )①孝指对父母长辈的顺从,一切听父母的安排②悌指对同辈和朋友的尊敬和友善③信指讲诚信,在任何时候都不说谎话④耻指自尊自爱,有羞耻之心,能做到行己有耻A. ①② B. ①③ C.②④ D.③④17.(★☆☆)中华传统美德是进行道德建设的宝贵资源。做中华传统美德的践行者,我们就要 D7203005( ( )①做自强不息的人 ②做敬业乐群的人③做扶危济困的人 ④做见义勇为的人A.①② B.①②④C.③④ D.①②③④18.法律是全体社会成员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下面体现法律与人民生活的关系的是 ( )①法律调整社会关系,促进国家和社会发展②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法律的规范和保障③法律为我们的成长营造文明有序、和谐自由的环境④法律维护社会的文明和谐,促进社会公平正义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③④19.(2024云南文山州月考,23,★☆☆)观察漫画可知,买卖个人信息的行为侵犯了他人的 ( )A.名誉权 B.姓名权 C.隐私权 D.肖像权20.(2024江西都昌期中,15,★★☆)漫画中“变脸”诈骗的行为侵犯了公民的 ( )(一)①财产权 ②政治权利③肖像权 ④文化权利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据报道,刘某为抢劫他人财物,使用网络聊天工具以见面为由将被害人约到指定地点后,伙同周某等人对被害人进行殴打,并抢走其随身财物。刘某等人被抓获后,人民法院一审分别判处刘某等人有期徒刑三年至七年不等。据此回答21—22题。21.(★☆☆)刘某等人的行为属于 ( )A.民事违法行为 B.行政违法行为C.刑事违法行为 D.一般违法行为22.(★★☆)下列同学对这个案例的分析正确的有 ( 、①小强:法律只对违法犯罪的人具有约束力②小刚:法不可违,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③小敏:违法必究,违反法律必须承担法律责任④小明:自觉守法的人就不需要受到法律的约束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23.(2024江苏盐城毓龙路实验学校月考改编,6,★☆☆)2024年2月2日,贵州省六盘水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宣判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原党委委员、局长高某东受贿一案,对被告人高某东以受贿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对高某东受贿所得及其孳息依法予以追缴,上缴国库。下面是一些同学对此案的点评,其中正确的是( )A.法律通过制裁违法犯罪,促进社会公平正义B.法不可违,违法行为必将受刑罚处罚C.犯罪的最本质特征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D.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没收个人全部财产是主刑24.16岁中学生杨某的成长变化告诉我们 ( )A.触犯法律必须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B.遇到问题,要善于运用法律维护权利C.杜绝不良行为,预防走向犯罪的深渊D.正确认识自己,学会克服青春期烦恼25.自我约束即自律,就是严于律己,不断自我反省,克服已经发现的不良行为,做到自觉遵守规则。下列属于自律行为的是 ( )A.小陈放学回家后自觉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B.小刘在上数学课时偷偷看课外书C.小张看见别人闯红灯,自己也跟着闯D.小明听从工作人员的指挥排队乘坐公交车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计50分)26.七年级的几位同学心里有一些无法解开的“小疙瘩”,于是他们来到学校的心理咨询室———“心理驿站”寻求帮助。假如你是心理咨询老师,请你帮同学们答疑解惑,进行心理疏导。“小疙瘩”一 小汪最近发现自己身上的汗毛变多了,这让他有些自卑,天气热也不敢穿短袖短裤了,担心被同学们嘲笑。(1)请你对小汪作出合理引导。(4分)“小疙瘩”二 小乐和几个好朋友一起去郊游踏青时拍了很多照片。和妈妈分享这些照片时,小乐没想到妈妈指着她和一位男性朋友的合照说:“以后不要和异性朋友交往,对你没啥好处。”此后,妈妈总会干涉小乐和异性朋友的交往。请你对小乐妈妈的言行进行点评。(4分)“小疙瘩”三 周末,小豫想和同学出去看电影,妈妈说会耽误学习时间,不让去;小豫想用新买的电脑玩游戏,爸爸说网络游戏危害大,不让玩。小豫非常郁闷,和父母大吵一架。(3)请你帮助小豫调节消极情绪。(4分)27.(2024河北石家庄三十八中月考改编,26,★★☆)分析说明题某校七年级(1)班准备以“焕发青春活力”为主题出一期黑板报,以下是同学们提供的部分稿件。佳佳同学在《青春的自尊》一文中写道:小龙平时非常尊重他人。和同学交往时,他能够欣赏和包容别人,遇到问题会虚心向他人请教,与同学的关系很融洽。(1)结合小龙的事迹,谈谈我们应如何尊重他人。(4分)霏霏同学在《青春的自信》一文中写道:自信使我主动积极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并使我能够从容地享受生活的乐趣。我坚信,有自信才能有成绩,有成绩就会更自信。如果说失败乃成功之母,那么自信就是成功之基。自信就像一束永恒的灿烂的光辉,永远照耀着我的前进目标,使我不再迷茫。(2)霏霏写的这些话能让我们想到教材中的哪些知识 (4分)强强同学在《青春的自强》一文中写道:韦艳丽从小就生活在一个残缺的家庭中。父母离异后,母亲改嫁,父亲外出务工常年不归。作为单亲留守儿童,韦艳丽同学不仅没有依赖长辈的照料,反而毅然承担起照顾弟弟和奶奶的重担。她在校学习刻苦、认真,放学后还要做家务,洗衣做饭,护理生病的奶奶。一家人吃完饭后,韦艳丽先辅导弟弟做作业,等弟弟休息了再做自己的作业。十二岁的苗族女孩,撑起了一个家。(3)向韦艳丽学习,我们应如何做一个自强不息的少年 (4分)28.主题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新独家原创,★★☆)材料分析题材料一 一曲《凤鸣凌霄》让全世界记住了中国艺术体操队。赛场上,姑娘们以带为弦、以球为琵琶,极具国风古韵的表演惊艳巴黎,向世界展示了中华传统美,拿下中国艺术体操队史上首枚奥运金牌,也跳出了独属于中国人的浪漫!材料二 北宋曾经有两个宰相,一个叫司马光,一个叫王安石。他们一个是保守派,主张遵循祖制;一个是改革派,主张通过改革来提高国家的实力和地位。两人在政治主张上存在分歧,但在处理人际关系时都保持了君子风范,互相尊重、互相理解,没有因为观点不同而互相攻击或诋毁。两人在政治上的分歧都是为了改变北宋王朝积贫积弱的现状,实现富国强军、百姓安居乐业的治国理想和宏伟抱负,而非为了一己之私。他们的争斗是君子之争。(1)上述材料分别体现了怎样的中华人文精神 (4分)材料三 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俞鸿儒院士风洞作为地面上的“天空”,飞行器的“摇篮”,见证着我国东风系列导弹、神舟系列飞船等国之重器的诞生与成长。而俞鸿儒院士,就是我国高超声速风洞奠基人,研究风洞技术已有几十余年。在国家资金紧张之际,俞鸿儒选择了省钱的研究路径,成功完成试验!在报国家奖项时,作为主要设计者的他却把自己的名字写在了最后。(2)俞鸿儒院士的事迹体现了怎样的传统美德 写出两点即可。(4分)(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今天,我们应如何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4分)29.含评分说明 核心素养法治观念(★★☆)七年级(2)班第三小组围绕“生活在法治社会”开展项目式学习活动,请你一起参加。【项目一 认识法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治理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关键是要立规矩、讲规矩、守规矩。法律是治国理政最大最重要的规矩。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国情复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在这样一个大国执政,要保证国家统一、法制统一、政令统一、市场统一,要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都需要秉持法律这个准绳、用好法治这个方式。(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法律本质和作用的认识。(4分)【项目二 学习法律】小组学习中,同学们整理了以下材料:材料一 材料二民法典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一部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基础性法律。 民法典第一千二百四十九条规定:“遗弃、逃逸的动物在遗弃、逃逸期间造成他人损害的,由动物原饲养人或者管理人承担侵权责任。”(2)结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对民法典的认识。(4分)【项目三 助写提案】在学习之余,同学们积极关注自己身边的社会热点问题。小罗同学发现在上学、放学路上,不少同学到路边的小卖部、流动摊贩购买一些垃圾食品食用。作为学校“模拟政协”社团的成员,他准备撰写一份提案(如下)。关于守护青少年舌尖上的安全的“提案”提案者 中学生罗××案据 上学、放学路上,不少同学到路边的小卖部、流动摊贩购买一些垃圾食品食用。案由(提出提案的原因)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决方案(从不同角度)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3)运用所学知识,请你帮助小罗把这份提案补充完整。(6分)答案 速查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A B C A A C B B B D A A B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C D C D B C C C C A C A1. A本题考查排解青春期心理矛盾的做法,A符合题意。B观点明显错误,排除。C是缺乏自我保护意识的表现,错误。封闭自己不利于排解心理矛盾,D错误。2. B本题考查对青春期异性情感的认识。①④认识正确。面对青春期的朦胧情感,我们应该慎重对待、理智处理,②错误。青春期对异性的欣赏和仰慕不是真正的爱情,③错误。3. C本题考查防范性骚扰、性侵害的方法。①③④符合题意。②中“拒绝参加任何社交活动”的观点绝对,排除。4. A锦官城已经久未下雨,且杜甫心情烦躁。在下雨时,他诗兴大发,一首诗抒发了愉悦之情。“喜雨”的心情体现了①③观点。情绪是可以管理的,②错误。④说法正确但与题意不符,排除。5. A“观众们却依然能从演员的动作、表情中感受到欢乐或悲伤”体现了①②观点。③说法正确但与题意不符,排除。个人的情绪受外部环境的影响,④错误。6. C清洁袋上的心声体现了积极情感,“引发了网友的关注和共鸣”体现了积极情感能够传递正能量,C符合题意。情感是比较稳定的,A错误。B观点太绝对,排除。D说法正确但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7. B 自尊的人知廉耻、明是非,卢梭的忏悔是自尊的表现。把义卖活动的物品占为己有、经常与老师抬杠并认为这无可厚非、偷偷摘邻居花园里的花都是不知廉耻、不明是非的表现,也是不自尊的表现,A、C、D不符合题意。B是自尊的表现。故选B。8. B为了骗取流量而散布虚假消息是不道德、不知耻的表现,①正确。该行为受到行政处罚体现了③观点。②中“表达自己的一切诉求”说法错误。④中“远离网络”的说法不妥。故选B。9. B “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的意思是任凭敌军团团围困,我军依然毫不畏惧,岿然不可撼动。这体现了对自身能力的肯定和彰显,是自信的表现。故选B。10. D在哈尔滨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出口处,讲解员的叮嘱警示我们要勿忘国耻,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做有自信、懂自尊、能自强的中国人。③④说法符合题意。①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②中“延续民族仇恨”的说法不妥,排除。11. A ①是自强对个人的作用,④是自强对民族和国家的作用,①④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②③是对自强的错误认识。12. A 故宫、长城、颐和园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靓丽名片,A符合题意。北京乐高探索中心、北京欢乐谷、北京杜莎夫人蜡像馆、北京环球影城都不符合题意,B、C、D不选。13. B 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认为社会发展必须惠及人民,满足人民实际的利益需求,让人民过上安定富足的生活。①②④符合题意。③体现了国家对野生动物的保护,与题意不符。14. C 本题考查守诚信的要求。分析本题可知,①③④符合题意。②中“永不说谎”的观点绝对,排除。15. D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意思是天地与我同生,万物与我是一体的。①不符合题意。“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的意思是用政令来管理人民,用刑法来整顿人民,人民就只求避免触犯刑法而不会真正地有羞耻心。②不符合题意。“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意思是每天都反省自己,有缺点就改正,没有就用以自勉。该句体现了向上向善,③符合题意。“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意思是人在赡养孝敬自己长辈的同时,不应忘记尊敬其他老人;在抚养教育自己小孩的时候,不应忘记呵护他人的孩子。该句体现了向上向善,④符合题意。16. C 孝指对父母长辈的尊重和爱戴,“顺从”“一切听父母的安排”的说法错误,①排除。信指讲诚信,但并不是在任何时候都不能说谎话,有时我们需要诚信的智慧,③错误。②④正确。17. D 本题考查践行中华传统美德的要求。中华传统美德是进行道德建设的宝贵资源。在生活中,我们要大力弘扬和践行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中华传统美德。①②③④都符合题意,故选D。18. B 本题考查法律与人民生活的关系。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法律的规范和保障,法律为我们的成长营造文明有序、和谐自由的环境。②③符合题意。①④是法律对国家和社会治理的作用。19. C 个人信息属于个人隐私,买卖个人信息属于侵犯他人的隐私权,C符合题意。20. C “变脸”侵犯了他人的肖像权,诈骗侵犯了他人的财产权,①③符合题意。本题与政治权利、文化权利无关,②④排除。故选C。21. C 有期徒刑属于刑罚,刑事违法行为要受到刑罚处罚,故选C。22. C 刘某等人因抢劫被判刑启示我们,法不可违,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违法必究,违反法律必须承担法律责任。②③正确。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①④错误。23. A 题中材料体现了A 观点。只有犯罪才会受到刑罚处罚,B错误。严重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C错误。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没收个人全部财产是附加刑,D错误。24. C 中学生杨某从不良行为到一般违法行为、再到犯罪深渊启示我们杜绝不良行为,预防走向犯罪的深渊,C观点正确。只有犯罪才会承担刑事责任,A错误。B、D观点正确但与题意不符,排除。25. A 自律即自我约束,“放学回家后自觉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属于自律行为,A符合题意。“在上数学课时偷偷看课外书”“看见别人闯红灯,自己也跟着闯”均是错误的做法,B、C不符合题意。“听从工作人员的指挥排队乘坐公交车”未体现自律,D不符合题意。26.答案:(1)①在青春期,我们身体发育的节奏各有不同,我们要正确对待生理变化,不因自己的生理变化而焦虑或自卑。②在塑造身体、仪表等外在美的同时,我们更要注重品德和文化修养,提升内在美。③自尊的人不爱慕虚荣,不过分追求表面上的荣耀。(4分)(2)小乐妈妈的言行是错误的。与异性交往对我们的成长有积极作用。①与异性交往,可以增进对异性的了解,消除神秘感;②与异性交往,可以扩大交往范围,提高交往能力;③与异性友好坦然地合作,有助于完善自身,让我们在团结和睦的集体中共同成长。(4分)(3)①采用注意转移法来调节消极情绪。小豫可以通过做自己平时感兴趣的事转移注意,如外出散步等。②采用合理宣泄法来调节消极情绪。小豫可以运动、唱歌或绘画、向信任的人倾诉等。③采用认知调节法来调节消极情绪。小豫可以运用自我安慰、积极的自我暗示、心理换位、情感升华等方法来调节情绪。④采用放松训练法来调节消极情绪。小豫可以采用腹式呼吸法,调整呼吸频率,让自己放松下来。(4分)解析:第(1)问,小汪因自己身上的汗毛变多而自卑,这是不能正确看待青春期生理变化、过度关注外在美的表现。学生依据教材知识,回答出正确对待青春期生理变化、青春之美的内容等即可。第(2)问,小乐妈妈的言行是错误的,她没有认识到与异性交往的积极作用。学生依据教材知识,从不同角度回答出与异性交往的积极作用即可。第(3)问考查调节情绪的方法。学生结合材料,依据教材知识回答即可。27.答案:(1)①尊重他人,就要尊重他人的隐私和人格,不取笑、歧视他人,更不能侮辱他人;②接纳他人不同的个性和处世风格,尊重他人不同的生活习惯,珍视他人的劳动和付出。(4分)(2)①青春的探索需要自信。②自信的青春有力量。③自信让人乐观坚定。④自信让人远离自负与自卑。(4分)(3)①树立远大理想;②求得真学问,练就真本领;③在苦干实干中磨砺成长,砥砺前行。(4分)解析:本题考查如何尊重他人、自信的作用和重要性、如何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这些都属于教材基础知识的再现和再认,学生熟练记忆即可回答。28.答案:(1)材料一体现了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材料二体现了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4分)(2)①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4分)(3)今天,我们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要传承核心思想理念、弘扬中华人文精神、践行中华传统美德;就是要用它滋养我们的精神世界,坚定文化自信,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4分)解析:第(1)问,①《凤鸣凌霄》的音乐,以带为弦、以球为琵琶,极具国风古韵的表演,体现了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②司马光和王安石两人均为国为民,他们在政治主张上虽存在分歧,却仍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体现了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学生据此作答即可。第(2)问要求回答俞鸿儒院士的事迹体现的中华传统美德。学生依据教材知识分析材料,答出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第(3)问考查如何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属于教材基础知识的再现,学生依据教材知识回答即可。29.答案:(1)本质:法律是统治阶级利益和意志的体现。作用:①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在国家治理、社会管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②法律维护社会秩序。③法律保护社会公共利益。④法律促进社会发展。评分说明答出法律的本质得1分;答出法律的作用中任意1点得1分,共3分。(2)民法典是我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民法典是一部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法律;民法典注重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治国理念;民法典规定了人们从事民事活动的基本原则;等。评分说明只要答出对民法典的正确认识即可,一点2分,最高4分。(3)①案由:一些路边零食卫生不达标;过多食用垃圾食品,有损青少年身体健康。②解决方案:国家:立法机关制定和完善有关食品安全的法律,相关部门严格执法。商家:加强自律,诚信经营,拒绝出售不合格的食品。青少年自身:通过正规渠道购买食品;检查食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避免购买“三无”产品;尽量到大型的商场、超市和信誉好的商店购买食品。评分说明①从路边零食卫生不达标、食用垃圾食品的危害两个角度中任选一个角度回答即可得2分。其他角度符合题意亦可酌情给分。②从国家、商家、青少年自身任意两个角度回答,且措施与所选角度相符即可得4分。其他角度符合题意亦可酌情给分。解析:第(1)问考查法律的本质和作用。学生结合教材知识作答即可。第(2)问考查对民法典的认识。这是教材知识的再现,学生熟练记忆即可回答。第(3)问,说明案由时,结合案据中的信息、从路边食品的卫生不达标、食用垃圾食品的危害等角度说明即可;说明解决方案时,可以从国家、商家、青少年自身等不同角度分别提出具体的措施和要求。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