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练习2 化学平衡常数及计算1. (2024·如皋适应性一)工业上用CH4催化还原NO2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反应原理为CH4(g)+2NO2(g)N2(g)+CO2(g)+2H2O(g) ΔH=-867.0 kJ/mol。不同的催化剂催化该反应的最佳活性温度不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上述反应平衡常数K=B. 其他条件不变时,反应单位时间,NO2去除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原因可能是平衡常数变大C. 其他条件不变,在低温下使用高效催化剂可提高CH4的平衡转化率D. 反应中若采用高分子分离膜及时分离出水蒸气,可以使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大2. (2023·江苏卷)金属硫化物(MxSy)催化反应CH4(g)+2H2S(g)===CS2(g)+4H2(g),既可以除去天然气中的H2S,又可以获得H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ΔS<0B.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C. 题图所示的反应机理中,步骤Ⅰ可理解为H2S中带部分负电荷的S与催化剂中的M之间发生作用D. 该反应中每消耗1 mol H2S,转移电子的数目约为2×6.02×10233. (2023·海安期初)在新型催化剂RuO2作用下,O2氧化HCl可获得Cl2:4HCl(g)+O2(g)===2Cl2(g)+2H2O(g)。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ΔH>0B. RuO2的使用能降低该反应的焓变C. 该条件下,氧化性:O2> Cl2D. 反应的平衡常数为K=4. (1) (2024·镇江期初)草酸可用于除去水中钙沉积物,反应为CaCO3+H2C2O4CaC2O4+H2CO3,其平衡常数K与Ksp(CaCO3)、Ksp(CaC2O4)、Ka1(H2C2O4)、Ka2(H2C2O4)、Ka1(H2CO3)、Ka2(H2CO3)的代数关系式为K=____________。(2) (2023·镇江期初)反应2AgCl(s)+CrO(aq)Ag2CrO4(s)+2Cl-(aq)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___________[已知:Ksp(AgCl)=1.8×10-10,Ksp(Ag2CrO4)=1.2×10-12]。(3) (2023·海安中学)已知:Ga3++4OH-[Ga(OH)4]- K≈1.0×1034。为探究Ga(OH)3在氨水中能否溶解,计算反应Ga(OH)3+NH3·H2O[Ga(OH)4]-+NH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_____[20 ℃,Kb(NH3·H2O)≈2.0×10-5,Ksp[Ga(OH)3]≈1.0×10-35]。(4) (2024·连云港中学)已知:Ksp(CoC2O4)=4×10-8、Ka1(H2C2O4)=5×10-2、Ka2(H2C2O4)=5×10-5。①反应Co2++H2C2O4CoC2O4↓+2H+的平衡常数为_______________。②制取CoC2O4·2H2O时使用(NH4)2C2O4溶液而不是Na2C2O4溶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2023·无锡太湖中学)反应A(g)+B(g)C(g)+D(g)的平衡常数和温度的关系如下表:温度/℃ 700 800 900 1 000 1 200平衡常数 0.5 0.6 1.0 1.6 2.0(1) 该反应的ΔH___0(填“<”“>”或“=”)。(2) 900 ℃时,向一个固定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0.20 mol A和0.80 mol B,若反应初始到2 s内A浓度变化0.05 mol/L,则A的平均反应速率v(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达到平衡时,A的转化率为_________,若这时向该密闭容器中再充入1 mol氩气,则平衡时A的转化率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 1 200 ℃时,若向另一相同容器中充入0.30 mol A、0.40 mol B、0.40 mol C和0.50 mol D,此时v正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v逆。6. (2023·华罗庚中学)研发二氧化碳利用技术,降低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成为研究热点。雨水中含有来自大气中的CO2,溶于水的CO2只有部分转化为H2CO3(aq)。已知25 ℃时,CO2(aq)+H2O(l)H2CO3(aq) K=,正反应的速率可表示为v(CO2)=k1·c(CO2),逆反应的速率可表示v(H2CO3)=k2·c(H2CO3),则k2=_______________(用含k1的代数式表示)。7. (2024·苏州模拟)水煤气变换反应的机理按以下步骤进行:ⅰ. CO(g)+H2O(g)HCOOH(g)ⅱ. HCOOH(g)CO2(g)+H2(g)在一定温度,100 kPa下,将等物质的量的CO和H2O(g)充入2 L恒容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时测得HCOOH与CO2的压强之比为1∶3,CO的转化率为40%,则反应ⅰ的平衡常数Kp=____________________ (kPa)-1(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也可求出平衡常数Kp,某组分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8. (2024·如皋中学适应性)CO2和H2制备甲醇,反应体系中涉及以下两个反应:Ⅰ. CO2(g)+3H2(g)CH3OH(g)+H2O(g)Ⅱ. CO2(g)+H2(g)CO(g)+H2O(g)将CO2和H2按物质的量之比1∶3混合通入刚性密闭容器中,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Ⅰ和反应Ⅱ,容器内压强随时间的变化如下表所示:时间/min 0 20 40 60 80压强/MPa p0 0.95p0 0.92p0 0.90p0 0.90p0反应Ⅰ的速率可表示为v=k·p(CO2)·p3(H2)(k为常数),平衡时p(H2O)=0.15p0,则反应在60 min时反应Ⅰ的速率v=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含p0、k的式子表示),反应Ⅱ的Kp=_________。9. (2023·南京29中)N2O4与NO2之间存在反应N2O4(g)2NO2(g)。将定量的N2O4放入恒容密闭容器中,测得其平衡转化率[α(N2O4)]随温度的变化如图1所示。图1 图2(1) 图1中a点对应温度下,已知N2O4的起始压强为108 kPa,则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p=_______________ kPa(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保留一位小数)。(2) 在一定条件下,该反应N2O4、NO2的消耗速率与自身压强间存在关系:v(N2O4)=k1·p(N2O4),v(NO2)=k2·p2(NO2),其中k1、k2是与反应温度有关的常数。相应的速率、压强关系如图2所示,一定温度下,k1、k2与平衡常数Kp的关系是k1=_______________,在图2上标出的点中,能表示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点为______(填字母)。10. (2024·连云港一模)NO分解ICl制取I2和Cl2的原理如下:反应Ⅰ. 2ICl(g)+2NO(g)2NOCl(g)+I2(g)K1反应Ⅱ. 2NOCl(g)2NO(g)+Cl2(g) K2反应的-lgK~T(K值为平衡时用各气体的分压表示得出的值)的关系如图1所示。图1(1) 430 K时,反应2ICl(g)I2(g)+Cl2(g)的K为____________。(2) 410 K时,向容积不变的容器中充入1 mol NO和1 mol ICl进行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容器内压强与时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反应开始和平衡后容器的温度相同)。图2在0~t1时间段内,容器中压强增大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21讲 化学平衡 化学平衡常数及计算练习1 化学平衡状态1. (2023·无锡太湖中学)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A(g)+3B(g)2C(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C)A. C的生成速率与A的生成速率相等B. 单位时间内生成1 mol A的同时生成3 mol BC. 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再变化D. A、B、C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2【解析】 C的生成速率与A的生成速率之比为2∶1时,表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到平衡状态,A错误;生成A和生成B都是逆反应,不能判定反应达到平衡状态,B错误;正反应为气体物质的量减少的反应,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再变化,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正确;反应过程中,A、B、C的物质的量之比与初始量和转化率有关,A、B、C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2,反应不一定达到平衡状态,D错误。2. (2023·盐城五校)德国化学家弗里茨·哈伯因合成氨工业化而获得1918年诺贝尔化学奖。现向一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N2和3 mol H2,在一定条件下使该反应发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 若生成3 mol H—H的同时生成6 mol N—H,说明该反应已处于平衡状态B. 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N2、H2和NH3的物质的量浓度一定相等C. 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N2、H2和NH3的反应速率之比为1∶3∶2D. 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正反应和逆反应速率都为0【解析】 生成3 mol H—H的同时生成6 mol N—H,即生成3 mol H2的同时又生成2 mol NH3,说明该反应已处于平衡状态,A正确;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N2、H2和NH3的物质的量浓度不一定相等,B错误;反应过程中,N2、H2和NH3的反应速率之比始终为1∶3∶2,不能说明该反应已处于平衡状态,C错误;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但不为0,D错误。3. (2023·苏州期中)接触法制备硫酸中的关键步骤是SO2在V2O5催化作用下与空气中O2在接触室发生可逆反应,其热化学方程式为2SO2(g)+O2(g)2SO3(g) ΔH=-198 kJ/mol。在一定温度下,向恒压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SO2和1 mol O2,反应一段时间后,可以作为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的是(B)A. c(SO2)与c(O2)之比不变B. n(SO2)与n(SO3)之比不变C. 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保持不变D. 单位时间内生成2n mol SO2同时生成n mol O2【解析】 起始c(SO2)∶c(O2)=2∶1,反应时消耗c(SO2)∶c(O2)=2∶1,故体系中c(SO2)与c(O2)之比始终是2∶1,A错误;反应正向进行,n(SO2)与n(SO3)之比减小,n(SO2)与n(SO3)之比不变说明达到平衡状态,B正确;恒压密闭容器,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保持不变,C错误;单位时间内生成2n mol SO2同时生成n mol O2,只有逆反应,D错误。4. (2023·如东期中)工业合成氨的反应为N2(g)+3H2(g)2NH3(g),在恒温恒容的容器中,可作为合成氨平衡标志的是(A)A. 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再变化B. 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C. 单位时间内生成3 mol H2同时消耗2 mol NH3D. c(N2)∶c(H2)∶c(NH3)=1∶3∶2【解析】 气体总物质的量是变量,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再变化,说明达到平衡状态,A正确;气体总质量不变,容器容积不变,混合气体的密度始终保持不变,B错误;单位时间内生成3 mol H2同时消耗2 mol NH3,不能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C错误;c(N2)∶c(H2)∶c(NH3)=1∶3∶2,不能判断浓度是否还发生改变,反应不一定平衡,D错误。5. (2023·常州中学)反应C2H6(g)+CO2(g)C2H4(g)+CO(g)+H2O(g)分两步进行,其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A. 高温下反应①可以自发正向进行B. 当恒温恒容容器中气体压强不变时,该反应已达到平衡C. 反应①的活化能为300 kJ/molD. 选择合适的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②的活化能,加快总反应的反应速率【解析】 由图可知,反应① 的ΔH>0,ΔS>0,高温下ΔH-TΔS<0,反应自发进行,A正确;总反应是气体分子数增加的反应,当恒温恒容容器中气体压强不变时,说明反应达到平衡,B正确;反应①的活化能为[-300-(-477)]kJ/mol=177 kJ/mol,C错误;反应②的活化能大于反应①的活化能,则反应②是总反应的决速步骤,选择合适的催化剂,降低反应② 的活化能,加快总反应的反应速率,D正确。6. 已知:N2O4(g)2NO2(g) ΔH>0,将一定量N2O4气体充入恒容密闭容器中,控制温度为T1。下列可以作为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判据是①④(填序号)。①气体的压强不变②v正(N2O4)=2v逆(NO2)③K不变④容器内颜色不变⑤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不变7. 恒容密闭容器中,可作为2NO2(g)2NO(g)+O2(g)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的是①③⑤⑦(填序号)。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2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③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④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⑤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⑥混合气体中NO与O2的物质的量之比保持恒定⑦混合气体中NO与NO2的物质的量之比保持恒定练习2 化学平衡常数及计算1. (2024·如皋适应性一)工业上用CH4催化还原NO2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反应原理为CH4(g)+2NO2(g)N2(g)+CO2(g)+2H2O(g) ΔH=-867.0 kJ/mol。不同的催化剂催化该反应的最佳活性温度不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 上述反应平衡常数K=B. 其他条件不变时,反应单位时间,NO2去除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原因可能是平衡常数变大C. 其他条件不变,在低温下使用高效催化剂可提高CH4的平衡转化率D. 反应中若采用高分子分离膜及时分离出水蒸气,可以使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大【解析】 水为气体,应列入平衡常数表达式,A错误;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平衡常数减小,B错误;其他条件不变,低温下平衡正向移动,可提高CH4的平衡转化率,而催化剂可以加快反应速率,更快达到平衡,C正确;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D错误。2. (2023·江苏卷)金属硫化物(MxSy)催化反应CH4(g)+2H2S(g)===CS2(g)+4H2(g),既可以除去天然气中的H2S,又可以获得H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 该反应ΔS<0B.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C. 题图所示的反应机理中,步骤Ⅰ可理解为H2S中带部分负电荷的S与催化剂中的M之间发生作用D. 该反应中每消耗1 mol H2S,转移电子的数目约为2×6.02×1023【解析】 该反应是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ΔS>0,A错误;平衡常数表达式中,分子与分母颠倒了,B错误;由CH4(g)+2H2S(g)===CS2(g)+4H2(g)知,C元素的化合价由-4→+4,H元素的化合价由+1→0,每消耗2 mol H2S,转移8 mol e-,故该反应中每消耗1 mol H2S,转移电子的数目约为4×6.02×1023,D错误。3. (2023·海安期初)在新型催化剂RuO2作用下,O2氧化HCl可获得Cl2:4HCl(g)+O2(g)===2Cl2(g)+2H2O(g)。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C)A. 该反应ΔH>0B. RuO2的使用能降低该反应的焓变C. 该条件下,氧化性:O2> Cl2D. 反应的平衡常数为K=【解析】 该反应是熵减反应,该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说明该反应的ΔH<0,A错误;催化剂不能改变反应的焓变,B错误;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该条件下氧化性:O2> Cl2,C正确;水为气体,应列入平衡常数表达式,D错误。4. (1) (2024·镇江期初)草酸可用于除去水中钙沉积物,反应为CaCO3+H2C2O4CaC2O4+H2CO3,其平衡常数K与Ksp(CaCO3)、Ksp(CaC2O4)、Ka1(H2C2O4)、Ka2(H2C2O4)、Ka1(H2CO3)、Ka2(H2CO3)的代数关系式为K=。(2) (2023·镇江期初)反应2AgCl(s)+CrO(aq)Ag2CrO4(s)+2Cl-(aq)的平衡常数K=2.7×10-8[已知:Ksp(AgCl)=1.8×10-10,Ksp(Ag2CrO4)=1.2×10-12]。(3) (2023·海安中学)已知:Ga3++4OH-[Ga(OH)4]- K≈1.0×1034。为探究Ga(OH)3在氨水中能否溶解,计算反应Ga(OH)3+NH3·H2O?? [Ga(OH)4]-+NH的平衡常数K′=2×10-6[20 ℃,Kb(NH3·H2O)≈2.0×10-5,Ksp[Ga(OH)3]≈1.0×10-35]。(4) (2024·连云港中学)已知:Ksp(CoC2O4)=4×10-8、Ka1(H2C2O4)=5×10-2、Ka2(H2C2O4)=5×10-5。①反应Co2++H2C2O4CoC2O4↓+2H+的平衡常数为62. 5。②制取CoC2O4·2H2O时使用(NH4)2C2O4溶液而不是Na2C2O4溶液的原因是防止生成沉淀时产生Co(OH)2。【解析】 (2) 2AgCl(s)+CrO(aq)Ag2CrO4(s)+2Cl-(aq)的平衡常数K=====2.7×10-8。(3) Ga(OH)3+NH3·H2O [Ga(OH)4]-+NH可由Ga(OH)3(s)Ga3+(aq)+3OH-(aq)、NH3·H2OOH-+NH、Ga3++4OH-[Ga(OH)4]-三个反应相加得到,Ga(OH)3+NH3·H2O?? [Ga(OH)4]-+NH的平衡常数=Ksp[Ga(OH)3]·Kb(NH3·H2O)·K=1.0×10-35×2.0×10-5×1.0×1034=2×10-6。(4) ① Co2++H2C2O4CoC2O4↓+2H+的平衡常数K==×===62.5。5. (2023·无锡太湖中学)反应A(g)+B(g)C(g)+D(g)的平衡常数和温度的关系如下表:温度/℃ 700 800 900 1 000 1 200平衡常数 0.5 0.6 1.0 1.6 2.0(1) 该反应的ΔH>0(填“<”“>”或“=”)。(2) 900 ℃时,向一个固定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0.20 mol A和0.80 mol B,若反应初始到2 s内A浓度变化0.05 mol/L,则A的平均反应速率v(A)=0.025 mol/(L·s)。该反应达到平衡时,A的转化率为80%,若这时向该密闭容器中再充入1 mol氩气,则平衡时A的转化率不变(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 1 200 ℃时,若向另一相同容器中充入0.30 mol A、0.40 mol B、0.40 mol C和0.50 mol D,此时v正大于(填“大于”“小于”或“等于”)v逆。【解析】 (2) v(A)==0.025 mol/(L·s)。设反应达到平衡时,A的浓度变化为x mol/L,列三段式: A(g)+B(g)C(g)+D(g)起始/(mol/L) 0.1 0.4 0 0变化/(mol/L) x x x x平衡/(mol/L) 0.1-x 0.4-x x x平衡常数K==1,解得x=0.08,A的转化率=×100%=80%。容器容积固定,向其中充入氩气,各组分浓度不变,平衡不移动,A的转化率不变。(3) 保持温度不变,向另一相同容器中充入0.30 mol A、0.40 mol B、0.40 mol C和0.50 mol D,Q==<2=K,反应正向进行,v正>v逆。6. (2023·华罗庚中学)研发二氧化碳利用技术,降低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成为研究热点。雨水中含有来自大气中的CO2,溶于水的CO2只有部分转化为H2CO3(aq)。已知25 ℃时,CO2(aq)+H2O(l)H2CO3(aq) K=,正反应的速率可表示为v(CO2)=k1·c(CO2),逆反应的速率可表示v(H2CO3)=k2·c(H2CO3),则k2=600k1(用含k1的代数式表示)。【解析】 当反应达到平衡时,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则由v(H2CO3)=v(CO2)可得k2·c(H2CO3)=k1·c(CO2),==K=,k2=600k1。7. (2024·苏州模拟)水煤气变换反应的机理按以下步骤进行:ⅰ. CO(g)+H2O(g)HCOOH(g)ⅱ. HCOOH(g)CO2(g)+H2(g)在一定温度,100 kPa下,将等物质的量的CO和H2O(g)充入2 L恒容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时测得HCOOH与CO2的压强之比为1∶3,CO的转化率为40%,则反应ⅰ的平衡常数Kp=0.005 28 (kPa)-1(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也可求出平衡常数Kp,某组分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解析】 设CO和H2O的物质的量为1 mol,CO的转化率为40%,则转化的CO为0.4 mol,列三段式: CO(g)+H2O(g)HCOOH(g)起始/mol 1 1 0变化/mol 0.4 0.4 0.4平衡/mol 0.6 0.6 0.4设ⅱ中转化的HCOOH为x mol,列三段式: HCOOH(g)CO2(g)+H2(g)起始/mol 0.4 0 0变化/mol x x x平衡/mol 0.4-x x x平衡时HCOOH与CO2压强之比为1∶3即物质的量之比为1∶3,可得=,解得x=0.3,所以平衡时HCOOH、CO2、H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0.1 mol、0.3 mol、0.3 mol,n(总)=0.6 mol+0.6 mol+0.1 mol+0.3 mol+0.3 mol=1.9 mol,总压为100 kPa,则 CO、H2O、HCOOH的分压分别为100 kPa×、100 kPa×、100 kPa×,反应ⅰ的平衡常数Kp==≈0.005 28(kPa)-1。8. (2024·如皋中学适应性)CO2和H2制备甲醇,反应体系中涉及以下两个反应:Ⅰ. CO2(g)+3H2(g)CH3OH(g)+H2O(g)Ⅱ. CO2(g)+H2(g)CO(g)+H2O(g)将CO2和H2按物质的量之比1∶3混合通入刚性密闭容器中,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Ⅰ和反应Ⅱ,容器内压强随时间的变化如下表所示:时间/min 0 20 40 60 80压强/MPa p0 0.95p0 0.92p0 0.90p0 0.90p0反应Ⅰ的速率可表示为v=k·p(CO2)·p3(H2)(k为常数),平衡时p(H2O)=0.15p0,则反应在60 min时反应Ⅰ的速率v=0.012 5kp(用含p0、k的式子表示),反应Ⅱ的Kp=0.3。【解析】 起始CO2和H2物质的量之比为1∶3,起始时CO2和H2分别为0.25p0、0.75p0。反应Ⅱ反应前后压强不变,反应Ⅰ反应前后压强减小。平衡时压强减小0.1p0,反应Ⅰ消耗的CO2、H2压强为0.05p0、0.15p0,生成的CH3OH和水压强为0.05p0、0.05p0,平衡时水的压强为0.15p0,则反应Ⅱ消耗的CO2、H2压强为0.1p0、0.1p0,生成的CO和水压强为0.1p0、0.1p0,平衡时CO2、H2压强为0.1p0、0.5p0,v=k×0.1p0×(0.5p0)3=0.012 5kp。平衡时CO和水压强为0.1p0、0.15p0,反应Ⅱ的Kp==0.3。9. (2023·南京29中)N2O4与NO2之间存在反应N2O4(g)2NO2(g)。将定量的N2O4放入恒容密闭容器中,测得其平衡转化率[α(N2O4)]随温度的变化如图1所示。图1 图2(1) 图1中a点对应温度下,已知N2O4的起始压强为108 kPa,则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p=115.2 kPa(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保留一位小数)。(2) 在一定条件下,该反应N2O4、NO2的消耗速率与自身压强间存在关系:v(N2O4)=k1·p(N2O4),v(NO2)=k2·p2(NO2),其中k1、k2是与反应温度有关的常数。相应的速率、压强关系如图2所示,一定温度下,k1、k2与平衡常数Kp的关系是k1=k2Kp,在图2上标出的点中,能表示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点为BD(填字母)。【解析】 (1) N2O4的起始压强为108 kPa,a点时,N2O4的转化率为40%,则平衡时,N2O4(g)、NO2 (g)压强分别为108 kPa×0.6、108 kPa×0.8,Kp==115.2 kPa。(2) v(N2O4)=k1·p(N2O4),v(NO2)=k2·p2(NO2),达到平衡时,2v正(N2O4)=v逆(NO2),即2k1·p(N2O4)=k2·p2(NO2),Kp==,k1=k2Kp。达到平衡时,2v正(N2O4)=v逆(NO2),由图可知,B、D两点的速率符合2v正(N2O4)=v逆(NO2),故B、D点为平衡点。10. (2024·连云港一模)NO分解ICl制取I2和Cl2的原理如下:反应Ⅰ. 2ICl(g)+2NO(g)2NOCl(g)+I2(g)K1反应Ⅱ. 2NOCl(g)2NO(g)+Cl2(g) K2反应的-lgK~T(K值为平衡时用各气体的分压表示得出的值)的关系如图1所示。图1(1) 430 K时,反应2ICl(g)I2(g)+Cl2(g)的K为10-4。(2) 410 K时,向容积不变的容器中充入1 mol NO和1 mol ICl进行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容器内压强与时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反应开始和平衡后容器的温度相同)。图2在0~t1时间段内,容器中压强增大的主要原因是反应Ⅰ为放热反应,随着反应的进行容器中的温度上升,导致容器内的压强增大。【解析】 (1) 430 K时,-lgK1=1.1、-lgK2=2.9,则K1==10-1.1、K2==10-2.9,反应2ICl(g)I2(g)+Cl2(g)的K==K1·K2=10-1.1×10-2.9=10-4。(2) 随着温度升高,-lgK1逐渐增大、-lgK2逐渐减小,即随着温度的升高K1逐渐减小、K2逐渐增大,说明反应Ⅰ为放热反应、反应Ⅱ为吸热反应,在0~t1时间段内,随着反应Ⅰ的进行,容器中的温度上升,导致容器内的压强增大。第21讲 化学平衡 化学平衡常数及计算练习1 化学平衡状态1. (2023·无锡太湖中学)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A(g)+3B(g)2C(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 C的生成速率与A的生成速率相等B. 单位时间内生成1 mol A的同时生成3 mol BC. 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再变化D. A、B、C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22. (2023·盐城五校)德国化学家弗里茨·哈伯因合成氨工业化而获得1918年诺贝尔化学奖。现向一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N2和3 mol H2,在一定条件下使该反应发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生成3 mol H—H的同时生成6 mol N—H,说明该反应已处于平衡状态B. 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N2、H2和NH3的物质的量浓度一定相等C. 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N2、H2和NH3的反应速率之比为1∶3∶2D. 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正反应和逆反应速率都为03. (2023·苏州期中)接触法制备硫酸中的关键步骤是SO2在V2O5催化作用下与空气中O2在接触室发生可逆反应,其热化学方程式为2SO2(g)+O2(g)2SO3(g) ΔH=-198 kJ/mol。在一定温度下,向恒压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SO2和1 mol O2,反应一段时间后,可以作为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的是( )A. c(SO2)与c(O2)之比不变B. n(SO2)与n(SO3)之比不变C. 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保持不变D. 单位时间内生成2n mol SO2同时生成n mol O24. (2023·如东期中)工业合成氨的反应为N2(g)+3H2(g)2NH3(g),在恒温恒容的容器中,可作为合成氨平衡标志的是( )A. 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再变化B. 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C. 单位时间内生成3 mol H2同时消耗2 mol NH3D. c(N2)∶c(H2)∶c(NH3)=1∶3∶25. (2023·常州中学)反应C2H6(g)+CO2(g)C2H4(g)+CO(g)+H2O(g)分两步进行,其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高温下反应①可以自发正向进行B. 当恒温恒容容器中气体压强不变时,该反应已达到平衡C. 反应①的活化能为300 kJ/molD. 选择合适的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②的活化能,加快总反应的反应速率6. 已知:N2O4(g)2NO2(g) ΔH>0,将一定量N2O4气体充入恒容密闭容器中,控制温度为T1。下列可以作为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判据是______(填序号)。①气体的压强不变②v正(N2O4)=2v逆(NO2)③K不变④容器内颜色不变⑤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不变7. 恒容密闭容器中,可作为2NO2(g)2NO(g)+O2(g)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2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③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④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⑤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⑥混合气体中NO与O2的物质的量之比保持恒定⑦混合气体中NO与NO2的物质的量之比保持恒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21讲 化学平衡 化学平衡常数及计算.doc 第21讲 练习1 化学平衡状态.doc 第21讲 练习2 化学平衡常数及计算.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