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2讲 人体的营养5.1 人体通过消化系统从外界获取生命活动所需的营养物质5.1.1水、无机盐、糖类、蛋白质、脂质和维生素是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主要营养物质5.1.2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5.1.3消化系统能够将食物消化,并通过吸收将营养物质转运到血液中5.1.4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可能导致营养不良或肥胖5.1.5食品安全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良好的饮食、卫生等习惯对人体健康有积极的影响教材知识梳理考点1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1.三大供能物质种类 糖类 脂肪 蛋白质食物来源 谷物、甘薯等 肥肉、花生、食用油等 瘦肉、鱼肉、蛋奶等主要功能 人体最主要的①供能物质 人体重要的②备用能源物质 用于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共有功能 组成细胞的主要有机物,为生命活动提供③能量三大供能物质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先后顺序:糖类、脂肪、蛋白质。2.非供能物质(1)水:约占体重的,是人体细胞的主要成分之一,参与人体的各项生理活动。(2)无机盐种类 缺乏时的症状 食物来源含钙的无机盐 儿童缺钙易患佝偻病,中老年人缺钙易患④骨质疏松症 奶类、豆类、 虾皮等含铁的无机盐 构成血红蛋白的成分,缺乏时易患⑤缺铁性贫血 肝脏、瘦肉、 蛋类等含碘的无机盐 成人缺碘易造成地方性甲状腺肿(大脖子病),儿童缺碘会患⑥呆小症 海带、紫菜、 虾等(3)维生素种类 缺乏时的症状 食物来源维生素 皮肤干燥、⑦夜盲症、干眼症等 动物肝脏、玉米、胡萝卜等维生素 神经炎、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 猪肉、豆类、谷物等维生素 ⑧坏血病(患者常牙龈出血)、抵抗力下降等 蔬菜、水果等维生素 佝偻病、骨质疏松症等 鸡蛋、鱼肝油(1)补钙的同时服用维生素能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2)第七类营养素——膳食纤维:大量存在于蔬菜、水果等植物性食物中。不仅能够促进肠胃的蠕动和排空,还有利于降低人体内过高的血脂和血糖等。考点2 消化和吸收1.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及功能(1)消化的概念:食物在消化道内分解成可以被细胞吸收的物质的过程叫做消化。(2)消化系统的组成:由①消化道和②消化腺组成。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示意图【识图要点】.消化道:食物经过消化道的顺序依次为:口腔 ⑧咽 食道 胃 ⑨小肠 大肠 肛门。其中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消化道 功能口腔 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使食物与唾液充分混合,使部分淀粉初步分解咽 食物和气体的共同通道食道 食物的通道,通过蠕动将食物推入胃中胃 通过蠕动搅磨食物,使食物与胃液充分混合,并初步消化⑩蛋白质小肠 通过蠕动,促进消化,吸收营养物质,并将剩余物质推入大肠,是人体 消化和 吸收的主要器官大肠 通过蠕动,将食物残渣推向肛门肛门 将粪便排出体外.消化腺消化腺 分泌的消化液 所含的主要消化酶 作用唾液腺 唾液 唾液淀粉酶 初步消化淀粉,使之分解成 麦芽糖胃腺 胃液 胃蛋白酶 初步消化蛋白质肝脏 胆汁 不含消化酶 促进 脂肪分解胰腺 胰液 多种消化酶 肠液和胰液都能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肠腺 肠液 与消化有关的酶(1)含消化酶种类最多的器官是小肠。(2)肝脏是唯一不含有消化酶的消化腺,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3)胰腺既属于内分泌腺也属于消化腺,既能分泌消化液,又能分泌激素。(4)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促进物质发生变化的有机物,其本质是一种蛋白质。2.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1)实验: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详见P45“重点实验攻关”)(2)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过程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过程曲线图【识图要点】物质 淀粉 蛋白质 脂肪初步消化部位 口腔 胃 小肠最终消化部位 小肠最终消化产物 葡萄糖 氨基酸 甘油和脂肪酸参与的消化液 唾液、肠液、胰液 胃液、肠液、 胰液 胆汁、肠液、 胰液(3)营养物质消化和吸收的过程【识图要点】.既消化又吸收的器官是 胃和 小肠。.既不消化也不吸收的器官是咽、食道和肛门。.只消化不吸收的器官是 口腔。.只吸收不消化的器官是 大肠。(4)小肠适于消化和吸收的特点小肠结构示意图【识图要点】(1)长:成人小肠的长度一般为米,营养物质滞留的时间长,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消化和吸收。(2)大:内表面具有 环形皱襞和 小肠绒毛,大大增加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3)薄:小肠绒毛壁、毛细血管壁和毛细淋巴管壁都很 薄,仅由 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4)多:小肠内有许多种由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如肠液、胰液、胆汁,与小肠的消化功能相适应。(5)与消化相适应的特点是长、大、多;与吸收相适应的特点是长、大、薄。这些特点体现了生物体的结构与 功能相适应。考点3 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1.合理营养(1)概念:指全面而平衡的营养。(2)平衡膳食宝塔(3)基本要求:按“平衡膳食宝塔”均衡地进食这五类食物,保证每日三餐、按时进食;在每日摄入的总能量中,早、中、晚餐的能量比为。(4)设计食谱:食物搭配要合理、均衡,一般要有主食(米饭、馒头、面条等提供糖类)肉类(瘦肉、牛肉等提供蛋白质、脂肪)蔬菜、水果(青菜、苹果等提供维生素、无机盐),最后兼顾经济实惠原则。2.食品安全:关注食物是否检疫合格;关注食品生产日期、保质期等。重点实验攻关实验7 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提出问题】馒头变甜是否与牙的咀嚼、舌的搅拌以及唾液都有关系呢?【作出假设】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制订并实施计划】1.实验原理:馒头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遇碘变蓝,但淀粉分解形成的麦芽糖遇碘不变蓝。2.实验步骤(1)取新鲜的馒头,切成大小相同的、、三小块。将块和块分别用刀细细地切碎(模拟牙齿的咀嚼);块不做处理。(2)用凉开水将口漱干净,再在口内含一块消毒棉絮。约1分钟后,用干净的镊子取出棉絮,将棉絮中的唾液挤压到小烧杯中。(3)取出3支洁净的试管,分别编号为Ⅰ、Ⅱ、Ⅲ,然后做如下处理:(4)将这3支试管一起放到的温水中;分钟后取出,各滴加2滴碘液,摇匀;观察并记录各试管中的颜色变化。【得出结论】试管 Ⅰ Ⅱ Ⅲ滴加碘液后的现象 不变蓝 ②____ ③________分析 馒头中的淀粉被分解为④________ 馒头中的淀粉没有被分解 馒头块内大部分淀粉没有被分解结论 Ⅰ、Ⅱ组试管作对照,说明馒头变甜与⑤____有关;⑥____试管作对照,说明馒头变甜与牙的咀嚼、舌的搅拌有关【表达和交流】1.将试管放到水浴中保温是为了与人体⑦____内的温度接近,使唾液发挥最佳作用。2.实验中将馒头切碎,模拟的是⑧____________,充分搅拌模拟的是⑨____________。3.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将馒头中的淀粉分解成⑩________,所以可感觉到甜味。4.Ⅰ、Ⅱ号试管做对照,其中对照组是 ____号。5.实验中的水浴温度、水浴时间、滴加碘液的量等都保持一致,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6.若Ⅰ号试管滴加碘液后呈现浅蓝色,可能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条即可)。7.该实验需要重复多次,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某同学要探究“温度对唾液消化淀粉是否有影响”,增加Ⅳ号试管,则Ⅳ号试管中应加入馒头碎屑和 ________毫升唾液,置于的水中分钟后取出,滴加2滴碘液,通过与 ____号试管对比,可以得出结论:温度对唾液消化淀粉有一定的影响。【作出假设】 馒头变甜与牙的咀嚼、舌的搅拌以及唾液都有关系【得出结论】 变蓝;变浅蓝;麦芽糖;唾液;Ⅰ、Ⅲ【表达和交流】 1.口腔2.牙齿的咀嚼;舌头的搅拌3.麦芽糖4.Ⅱ5.控制单一变量6.实验时间不足(或唾液的量偏少;搅拌不充分;馒头碎屑偏多)7.避免偶然性,减小实验误差8.;Ⅰ新情境实验例 小李同学阅读时看到“维生素C能使加碘的淀粉溶液褪色,且维生素C浓度越高,褪色现象越明显。”于是他想探究不同水果中的维生素C含量高低,进行了如下实验:.配制一定浓度的加碘的淀粉溶液。.取3支洁净的试管,编号①②③,分别加入加碘的淀粉溶液。.将草莓和西瓜分别榨成汁。.①号试管加入蒸馏水,②号试管加入草莓汁,③号试管加入西瓜汁。分钟后,观察试管内溶液的颜色变化。请据此分析回答问题。(1) 加碘后的淀粉溶液呈__色。(2) ①号试管内加入蒸馏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3) ②号和③号试管加入的果汁均为________。(4) 30分钟后,②号试管内溶液颜色比③号浅很多,由此说明,____(填“草莓”或“西瓜”)的维生素C含量较高。(5) 若将果汁加热后做此实验,会发现加碘的淀粉溶液不会变色,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 如果人体长期缺乏维生素C,可能会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我们要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等。【答案】(1) 蓝(2) 形成对照(3)(4) 草莓(5) 高温会使维生素C失去作用(合理即可)(6) 坏血病、抵抗力下降等(合理即可);草莓(柑橘、番茄等,合理即可)学考命题探究命题点1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1.[2024长沙节选]在运动休息时可吃香蕉补充能量,是因为香蕉中富含( )A. 水 B. 糖类 C. 无机盐 D. 维生素【答案】B2.[2024牡丹江]当人体缺乏某种必要的维生素时,往往会患上相应的缺乏症。下列缺乏症与其缺乏的维生素对应正确的是( )A. 夜盲症——维生素D B. 坏血病——维生素CC. 佝偻病——维生素 D. 神经炎——维生素A【答案】B命题点2 消化系统的组成及功能3.[2024绥化]消化腺能分泌消化液消化食物,以下属于人体消化腺的一组是( )A. 唾液腺、肝脏、胰腺 B. 唾液腺、垂体、甲状腺C. 肝脏、汗腺、甲状腺 D. 胰腺、垂体、性腺【答案】A4.【教材改编】小强在吃枇杷时将核也吞了下去,枇杷核在体内的“旅行”经过的场所是( )A. 口腔 食道 咽 大肠 胃 小肠 肛门B. 口腔 咽 小肠 胃 食道 大肠 肛门C. 口腔 咽 胃 食道 小肠 大肠 肛门D. 口腔 咽 食道 胃 小肠 大肠 肛门【答案】D5.某人因病切除消化系统的部分结构后,医生嘱咐今后要饮食清淡,忌食油腻的食物。此人被切除的部分极有可能是( )A. 食道 B. 肝脏 C. 胃 D. 大肠【答案】B命题点3 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6.[2024兰州]下列器官中,既能消化食物又能吸收营养的是( )A. 口腔 B. 小肠 C. 大肠 D. 肛门【答案】B7.[2024宿迁节选]为避免药物对胃产生刺激,制药厂常把药物封装在淀粉制成的胶囊中给人服用。根据淀粉在消化道内的消化情况分析,其原理是( )A. 胃能消化淀粉,药物慢慢渗出B. 淀粉在口腔初步消化,便于吞咽C. 胃不能消化淀粉,胶囊经胃进入小肠D. 淀粉在胃里消化,便于药物快速吸收【答案】C8.[2024新疆]如图表示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淀粉可在①和②中被分解 B. ②所示的消化腺分泌胆汁C. ③分泌的消化液含脂肪酶 D. 蛋白质可在④中初步分解【答案】B【解析】淀粉首先在①口腔内被唾液淀粉酶消化成麦芽糖,然后在小肠内被肠液和胰液消化成葡萄糖,A错误。②所示的消化腺为肝脏,能分泌胆汁,B正确。③胃分泌的消化液含蛋白酶,不含脂肪酶,C错误。蛋白质在③胃中开始被消化,进入④小肠后,被彻底分解成氨基酸,D错误。故选B。9.某同学设计的“消化和吸收”流程图如图(a、、代表器官),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 代表口腔,此处含有唾液淀粉酶B. 代表胃,胃腺分泌的消化液呈酸性C. 代表小肠,发生的物理消化是指小肠的蠕动D. 大部分营养物质在处被吸收后进入循环系统【答案】C10.[2024河南]河南省实施中小学食育工程,开启了“知”食“慧”吃的健康生活新模式。人体的部分消化腺及其功能如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消化腺 分泌的消化液 消化液的功能① ② 在口腔中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胃腺 ③ ④⑤ 胰液 可将脂肪分解为⑥A. ①和⑤都能分泌激素 B. ②和③含有相同的消化酶C. ④为初步消化蛋白质 D. ⑥代表的是甘油和氨基酸【答案】C11.[2024丽水模拟]如图是淀粉、蛋白质在人的口腔、胃、小肠中的消化和吸收过程示意图,其中①~④表示消化产物。请据图回答。(1) 图中A、B代表消化道,其中B是__。(2) 蛋白质最终消化产物④是________。(3) [开放性设问]小肠内表面有许多小肠绒毛,有利于小肠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请再举一个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例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 胃(2) 氨基酸(3) 肺泡壁只由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气体透过12.“民以食为天”。人们摄食的大分子营养物质,必须先分解为小分子的有机物,才能被人体细胞利用。图1表示淀粉在消化道内逐步分解的示意图;图2曲线、、分别表示三大营养物质在消化道中各部位(依次用A、B、C、D、表示)被消化的程度。请回答:图1 图2(1) 图1中的①过程发生的主要场所是图2中的________(填字母),表示的物质是________,最终被分解为可吸收的葡萄糖。葡萄糖再经氧化分解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____。(2) 图2中表示蛋白质消化过程的曲线是________,判断依据是器官C内的消化液中有__________,可对其初步分解;从曲线、、变化可知,消化的主要场所是D,D的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表面又有__________,大大增加了消化的面积。(3) 吃饭时,有的同学喜欢狼吞虎咽,这不利于将食物切断、磨碎,与____充分混合,会影响食物的消化。【答案】(1) ;麦芽糖;能量(2) ;胃蛋白酶;小肠绒毛(3) 唾液命题点4 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13.[2024新疆]在“合理营养和食品安全”主题班会上,相关讨论正确的是( )A. 可以随时吃,吃饱了就行 B. 选喜欢吃的,搭配不重要C. 野外的蘑菇,可随意食用 D. 购买食品时,关注保质期【答案】D第2讲 人体的营养5.1 人体通过消化系统从外界获取生命活动所需的营养物质5.1.1水、无机盐、糖类、蛋白质、脂质和维生素是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主要营养物质5.1.2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5.1.3消化系统能够将食物消化,并通过吸收将营养物质转运到血液中5.1.4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可能导致营养不良或肥胖5.1.5食品安全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良好的饮食、卫生等习惯对人体健康有积极的影响教材知识梳理考点1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1.三大供能物质种类 糖类 脂肪 蛋白质食物来源 谷物、甘薯等 肥肉、花生、食用油等 瘦肉、鱼肉、蛋奶等主要功能 人体最主要的① 物质 人体重要的② 物质 用于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共有功能 组成细胞的主要有机物,为生命活动提供③三大供能物质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先后顺序:糖类、脂肪、蛋白质。2.非供能物质(1)水:约占体重的,是人体细胞的主要成分之一,参与人体的各项生理活动。(2)无机盐种类 缺乏时的症状 食物来源含钙的无机盐 儿童缺钙易患佝偻病,中老年人缺钙易患④ 奶类、豆类、 虾皮等含铁的无机盐 构成血红蛋白的成分,缺乏时易患⑤ 肝脏、瘦肉、 蛋类等含碘的无机盐 成人缺碘易造成地方性甲状腺肿(大脖子病),儿童缺碘会患⑥ 海带、紫菜、 虾等(3)维生素种类 缺乏时的症状 食物来源维生素 皮肤干燥、⑦ 、干眼症等 动物肝脏、玉米、胡萝卜等维生素 神经炎、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 猪肉、豆类、谷物等维生素 ⑧ (患者常牙龈出血)、抵抗力下降等 蔬菜、水果等维生素 佝偻病、骨质疏松症等 鸡蛋、鱼肝油(1)补钙的同时服用维生素能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2)第七类营养素——膳食纤维:大量存在于蔬菜、水果等植物性食物中。不仅能够促进肠胃的蠕动和排空,还有利于降低人体内过高的血脂和血糖等。考点2 消化和吸收1.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及功能(1)消化的概念:食物在消化道内分解成可以被细胞吸收的物质的过程叫做消化。(2)消化系统的组成:由① 和② 组成。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示意图【识图要点】.消化道:食物经过消化道的顺序依次为:口腔 ⑧ 食道 胃 ⑨ 大肠 肛门。其中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消化道 功能口腔 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使食物与唾液充分混合,使部分淀粉初步分解咽 食物和气体的共同通道食道 食物的通道,通过蠕动将食物推入胃中胃 通过蠕动搅磨食物,使食物与胃液充分混合,并初步消化⑩小肠 通过蠕动,促进消化,吸收营养物质,并将剩余物质推入大肠,是人体 和 的主要器官大肠 通过蠕动,将食物残渣推向肛门肛门 将粪便排出体外.消化腺消化腺 分泌的消化液 所含的主要消化酶 作用唾液腺 唾液 唾液淀粉酶 初步消化淀粉,使之分解成 胃腺 胃液 胃蛋白酶 初步消化蛋白质肝脏 胆汁 不含消化酶 促进 分解胰腺 胰液 多种消化酶 肠液和胰液都能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肠腺 肠液 与消化有关的酶(1)含消化酶种类最多的器官是小肠。(2)肝脏是唯一不含有消化酶的消化腺,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3)胰腺既属于内分泌腺也属于消化腺,既能分泌消化液,又能分泌激素。(4)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促进物质发生变化的有机物,其本质是一种蛋白质。2.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1)实验: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详见P45“重点实验攻关”)(2)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过程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过程曲线图【识图要点】物质 淀粉 蛋白质 脂肪初步消化部位 最终消化部位 小肠最终消化产物 葡萄糖 氨基酸 甘油和脂肪酸参与的消化液 唾液、肠液、胰液 胃液、肠液、 胰液 胆汁、肠液、 胰液(3)营养物质消化和吸收的过程【识图要点】.既消化又吸收的器官是 和 。.既不消化也不吸收的器官是咽、食道和肛门。.只消化不吸收的器官是 。.只吸收不消化的器官是 。(4)小肠适于消化和吸收的特点小肠结构示意图【识图要点】(1)长:成人小肠的长度一般为米,营养物质滞留的时间长,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消化和吸收。(2)大:内表面具有 和 ,大大增加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3)薄:小肠绒毛壁、毛细血管壁和毛细淋巴管壁都很 ,仅由 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4)多:小肠内有许多种由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如肠液、胰液、胆汁,与小肠的消化功能相适应。(5)与消化相适应的特点是长、大、多;与吸收相适应的特点是长、大、薄。这些特点体现了生物体的结构与 相适应。考点3 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1.合理营养(1)概念:指全面而平衡的营养。(2)平衡膳食宝塔(3)基本要求:按“平衡膳食宝塔”均衡地进食这五类食物,保证每日三餐、按时进食;在每日摄入的总能量中,早、中、晚餐的能量比为。(4)设计食谱:食物搭配要合理、均衡,一般要有主食(米饭、馒头、面条等提供糖类)肉类(瘦肉、牛肉等提供蛋白质、脂肪)蔬菜、水果(青菜、苹果等提供维生素、无机盐),最后兼顾经济实惠原则。2.食品安全:关注食物是否检疫合格;关注食品生产日期、保质期等。重点实验攻关实验7 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提出问题】馒头变甜是否与牙的咀嚼、舌的搅拌以及唾液都有关系呢?【作出假设】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制订并实施计划】1.实验原理:馒头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遇碘变蓝,但淀粉分解形成的麦芽糖遇碘不变蓝。2.实验步骤(1)取新鲜的馒头,切成大小相同的、、三小块。将块和块分别用刀细细地切碎(模拟牙齿的咀嚼);块不做处理。(2)用凉开水将口漱干净,再在口内含一块消毒棉絮。约1分钟后,用干净的镊子取出棉絮,将棉絮中的唾液挤压到小烧杯中。(3)取出3支洁净的试管,分别编号为Ⅰ、Ⅱ、Ⅲ,然后做如下处理:(4)将这3支试管一起放到的温水中;分钟后取出,各滴加2滴碘液,摇匀;观察并记录各试管中的颜色变化。【得出结论】试管 Ⅰ Ⅱ Ⅲ滴加碘液后的现象 不变蓝 ②____ ③________分析 馒头中的淀粉被分解为④________ 馒头中的淀粉没有被分解 馒头块内大部分淀粉没有被分解结论 Ⅰ、Ⅱ组试管作对照,说明馒头变甜与⑤____有关;⑥____试管作对照,说明馒头变甜与牙的咀嚼、舌的搅拌有关【表达和交流】1.将试管放到水浴中保温是为了与人体⑦____内的温度接近,使唾液发挥最佳作用。2.实验中将馒头切碎,模拟的是⑧____________,充分搅拌模拟的是⑨____________。3.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将馒头中的淀粉分解成⑩________,所以可感觉到甜味。4.Ⅰ、Ⅱ号试管做对照,其中对照组是 ____号。5.实验中的水浴温度、水浴时间、滴加碘液的量等都保持一致,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6.若Ⅰ号试管滴加碘液后呈现浅蓝色,可能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条即可)。7.该实验需要重复多次,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某同学要探究“温度对唾液消化淀粉是否有影响”,增加Ⅳ号试管,则Ⅳ号试管中应加入馒头碎屑和 ________毫升唾液,置于的水中分钟后取出,滴加2滴碘液,通过与 ____号试管对比,可以得出结论:温度对唾液消化淀粉有一定的影响。新情境实验例 小李同学阅读时看到“维生素C能使加碘的淀粉溶液褪色,且维生素C浓度越高,褪色现象越明显。”于是他想探究不同水果中的维生素C含量高低,进行了如下实验:.配制一定浓度的加碘的淀粉溶液。.取3支洁净的试管,编号①②③,分别加入加碘的淀粉溶液。.将草莓和西瓜分别榨成汁。.①号试管加入蒸馏水,②号试管加入草莓汁,③号试管加入西瓜汁。分钟后,观察试管内溶液的颜色变化。请据此分析回答问题。(1) 加碘后的淀粉溶液呈__色。(2) ①号试管内加入蒸馏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3) ②号和③号试管加入的果汁均为________。(4) 30分钟后,②号试管内溶液颜色比③号浅很多,由此说明,____(填“草莓”或“西瓜”)的维生素C含量较高。(5) 若将果汁加热后做此实验,会发现加碘的淀粉溶液不会变色,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 如果人体长期缺乏维生素C,可能会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我们要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等。学考命题探究命题点1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1.[2024长沙节选]在运动休息时可吃香蕉补充能量,是因为香蕉中富含( )A. 水 B. 糖类 C. 无机盐 D. 维生素2.[2024牡丹江]当人体缺乏某种必要的维生素时,往往会患上相应的缺乏症。下列缺乏症与其缺乏的维生素对应正确的是( )A. 夜盲症——维生素D B. 坏血病——维生素CC. 佝偻病——维生素 D. 神经炎——维生素A命题点2 消化系统的组成及功能3.[2024绥化]消化腺能分泌消化液消化食物,以下属于人体消化腺的一组是( )A. 唾液腺、肝脏、胰腺 B. 唾液腺、垂体、甲状腺C. 肝脏、汗腺、甲状腺 D. 胰腺、垂体、性腺4.【教材改编】小强在吃枇杷时将核也吞了下去,枇杷核在体内的“旅行”经过的场所是( )A. 口腔 食道 咽 大肠 胃 小肠 肛门B. 口腔 咽 小肠 胃 食道 大肠 肛门C. 口腔 咽 胃 食道 小肠 大肠 肛门D. 口腔 咽 食道 胃 小肠 大肠 肛门5.某人因病切除消化系统的部分结构后,医生嘱咐今后要饮食清淡,忌食油腻的食物。此人被切除的部分极有可能是( )A. 食道 B. 肝脏 C. 胃 D. 大肠命题点3 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6.[2024兰州]下列器官中,既能消化食物又能吸收营养的是( )A. 口腔 B. 小肠 C. 大肠 D. 肛门7.[2024宿迁节选]为避免药物对胃产生刺激,制药厂常把药物封装在淀粉制成的胶囊中给人服用。根据淀粉在消化道内的消化情况分析,其原理是( )A. 胃能消化淀粉,药物慢慢渗出B. 淀粉在口腔初步消化,便于吞咽C. 胃不能消化淀粉,胶囊经胃进入小肠D. 淀粉在胃里消化,便于药物快速吸收8.[2024新疆]如图表示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淀粉可在①和②中被分解 B. ②所示的消化腺分泌胆汁C. ③分泌的消化液含脂肪酶 D. 蛋白质可在④中初步分解9.某同学设计的“消化和吸收”流程图如图(a、、代表器官),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 代表口腔,此处含有唾液淀粉酶B. 代表胃,胃腺分泌的消化液呈酸性C. 代表小肠,发生的物理消化是指小肠的蠕动D. 大部分营养物质在处被吸收后进入循环系统10.[2024河南]河南省实施中小学食育工程,开启了“知”食“慧”吃的健康生活新模式。人体的部分消化腺及其功能如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消化腺 分泌的消化液 消化液的功能① ② 在口腔中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胃腺 ③ ④⑤ 胰液 可将脂肪分解为⑥A. ①和⑤都能分泌激素 B. ②和③含有相同的消化酶C. ④为初步消化蛋白质 D. ⑥代表的是甘油和氨基酸11.[2024丽水模拟]如图是淀粉、蛋白质在人的口腔、胃、小肠中的消化和吸收过程示意图,其中①~④表示消化产物。请据图回答。(1) 图中A、B代表消化道,其中B是__。(2) 蛋白质最终消化产物④是________。(3) [开放性设问]小肠内表面有许多小肠绒毛,有利于小肠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请再举一个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例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民以食为天”。人们摄食的大分子营养物质,必须先分解为小分子的有机物,才能被人体细胞利用。图1表示淀粉在消化道内逐步分解的示意图;图2曲线、、分别表示三大营养物质在消化道中各部位(依次用A、B、C、D、表示)被消化的程度。请回答:图1 图2(1) 图1中的①过程发生的主要场所是图2中的________(填字母),表示的物质是________,最终被分解为可吸收的葡萄糖。葡萄糖再经氧化分解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____。(2) 图2中表示蛋白质消化过程的曲线是________,判断依据是器官C内的消化液中有__________,可对其初步分解;从曲线、、变化可知,消化的主要场所是D,D的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表面又有__________,大大增加了消化的面积。(3) 吃饭时,有的同学喜欢狼吞虎咽,这不利于将食物切断、磨碎,与____充分混合,会影响食物的消化。命题点4 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13.[2024新疆]在“合理营养和食品安全”主题班会上,相关讨论正确的是( )A. 可以随时吃,吃饱了就行 B. 选喜欢吃的,搭配不重要C. 野外的蘑菇,可随意食用 D. 购买食品时,关注保质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2讲 人体的营养 - 学生版.docx 第2讲 人体的营养.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