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三单元 第4讲 植物的光合作用建议用时:实际用时: 基础达标1.小金把做实验用到的金鱼养在了窗台附近的金鱼缸中,并放入金鱼藻。一昼夜中,下列哪个选项是金鱼最可能缺氧的时间( )A. 上午 B. 中午 C. 凌晨 D. 下午【答案】C2.玉米的白化苗(叶片为白色)在长出几片叶片之后就会死亡,其原因最可能是( )A. 白化苗无法正常吸收水分 B. 白化苗无法正常运输养料C. 白化苗无法正常进行光合作用 D. 白化苗无法正常吸收无机盐【答案】C3.在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形成的过程中,种子或幼苗有机物质量的变化情况,最可能如下列哪一曲线所示( )A. B.C. D.【答案】A4.[2024齐齐哈尔]关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光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条件B. 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通过筛管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C. 绿色植物的所有器官都能进行光合作用D. 种植农作物时,合理密植可以充分利用光照,提高产量【答案】C5.[2024新疆]某小组在做“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时,尝试在天竺葵叶片上做出恐龙剪影(如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实验前将天竺葵置于黑暗处一昼夜B. 用黑色剪影纸将叶片双面遮光置于光下C. 用酒精隔水加热使叶片脱色D. 漂洗后滴加碘液,只有遮光处变蓝【答案】D【解析】实验需将天竺葵置于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将原有的淀粉全部运走或耗尽,A正确。用黑色剪影纸将叶片双面遮光置于光下,形成以光为变量的对照实验,B正确。酒精的作用是溶解叶绿素,使叶片变成黄白色,便于观察,但酒精要隔水加热,原因是酒精易燃、易挥发,隔水加热能起到控温作用,防止酒精燃烧发生危险,C正确。见光部分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漂洗后滴加碘液变蓝;遮光处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漂洗后滴加碘液不变蓝,D错误。故选D。6.如图是光合作用的表达式,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①②分别指的是水和二氧化碳B. ③④分别指的是有机物和氧气C. 图中的场所和条件分别是线粒体和光照D. 光合作用的实质是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答案】C7.[2024常州]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设置了如下实验装置。甲瓶内装有正在萌发的蚕豆种子,乙为透明玻璃箱,放入一盆蚕豆苗,与甲装置进行连接(阀门关闭),放置在阳光下。请据图回答问题。(1) 萌发的蚕豆种子进行____作用,会消耗甲瓶中的____,释放__________。(2) 一段时间后,打开阀门,蚕豆苗的光合作用会____(选填“增强”或“减弱”),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光照5个小时后,取下一片蚕豆叶,脱色后滴加碘液,发现叶片________,说明光合作用产生了____。(4) 在实验过程中发现玻璃箱内壁有水珠,主要是因为叶片进行了____作用,水蒸气由叶片上的____散失。【答案】(1) 呼吸;氧气;二氧化碳(2) 增强;玻璃箱内的二氧化碳浓度升高(3) 变蓝色;淀粉(4) 蒸腾;气孔能力提升8.[2024泰安]某研究小组利用如图装置进行无土栽培的实践探索。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用充气泵向培养液中通入空气,有利于植株根的呼吸B. 在泡沫板上按合理的间距固定植株,有利于植株充分接受光照C. 幼苗移栽定植初期,给植株适当遮阴可抑制其蒸腾作用防止萎蔫D. 同种植物在不同生长发育期,定期更换的培养液成分及比例不变【答案】D9.[2023南通]森林生态系统中绿色植被以及土壤中储存了大量的含碳有机物,在维持全球碳平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探究人工林中林木密度对植被及土壤碳储量的影响,科研人员测定了不同林木密度下植被及土壤中的碳储量,结果如下图所示。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森林植被及土壤中的含碳有机物都直接或间接来自光合作用B. 森林生态系统中的含碳有机物(碳储量)大多分布于绿色植被中C. 植树造林可增加植被及土壤中的碳储量,有助于缓解温室效应D. 分解者可将土壤中的含碳有机物转变成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中【答案】B10.[2024河北]河北是全国第一产梨大省。某生物小组到产梨基地开展研学活动,发现果农为提高梨的产量和品质采取了多种措施。回答下列问题。(1) 果农定期施用有机肥料。土壤中的微生物将有机肥料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________等,其中二氧化碳可被梨树叶片吸收,用于__________(填“光合作用”或“呼吸作用”)。(2) 果农适时对梨树进行环剥,环剥是将树干上的一圈树皮剥去。此处理可暂时阻断叶片制造的________沿茎中的____向下运输,使其更多地留在环剥口上方,从而促进花芽的发育。(3) 果农通常采用人工授粉的方法提高梨树的坐果率。人工授粉时,可将两朵花面对面轻轻转动摩擦,确保花粉粘到雌蕊的____上。(4) 夏秋时节是梨果实发育和成熟的关键期。这段时间,产梨基地日照时间可长达12小时,昼夜温差在以上,有利于提高梨的产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 无机盐;光合作用(2) 有机物;筛管(3) 柱头(4) 充足的日照时间和较大的昼夜温差有利于光合作用和有机物的积累11.[2024南充改编]某学校规划了生物劳动实践基地。同学们讨论认为南充是“中国绸都”,可以在基地进行“栽桑养蚕”实践。由于同学们没有种植和养殖经验,于是老师带领大家来到南充某桑蚕种养科研所研学。同学们跟随工作人员来到桑园,学习桑树的种植与维护。图一是同学们总结绘制的桑树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用、、表示),图二是科研人员记录的智能种植大棚中一昼夜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曲线。请分析并回答。图一 图二(1) 桑树吸收水分的动力由图一中的生理过程__________提供,进行过程的场所是________。(2) 根据图二曲线分析判断,段二氧化碳浓度下降的原因是桑树光合作用强度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呼吸作用强度;一天内有机物积累最多的是__时。(3) 工作人员建议同学们露天种植桑树时要确定好树间距,采用__________方法,以确保桑叶充分地接受光照,提高产量。【答案】(1) 蒸腾作用;叶绿体(2) 大于;18(3) 合理密植第三单元 第4讲 植物的光合作用建议用时:实际用时: 基础达标1.小金把做实验用到的金鱼养在了窗台附近的金鱼缸中,并放入金鱼藻。一昼夜中,下列哪个选项是金鱼最可能缺氧的时间( )A. 上午 B. 中午 C. 凌晨 D. 下午2.玉米的白化苗(叶片为白色)在长出几片叶片之后就会死亡,其原因最可能是( )A. 白化苗无法正常吸收水分 B. 白化苗无法正常运输养料C. 白化苗无法正常进行光合作用 D. 白化苗无法正常吸收无机盐3.在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形成的过程中,种子或幼苗有机物质量的变化情况,最可能如下列哪一曲线所示( )A. B.C. D.4.[2024齐齐哈尔]关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光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条件B. 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通过筛管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C. 绿色植物的所有器官都能进行光合作用D. 种植农作物时,合理密植可以充分利用光照,提高产量5.[2024新疆]某小组在做“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时,尝试在天竺葵叶片上做出恐龙剪影(如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实验前将天竺葵置于黑暗处一昼夜B. 用黑色剪影纸将叶片双面遮光置于光下C. 用酒精隔水加热使叶片脱色D. 漂洗后滴加碘液,只有遮光处变蓝6.如图是光合作用的表达式,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①②分别指的是水和二氧化碳B. ③④分别指的是有机物和氧气C. 图中的场所和条件分别是线粒体和光照D. 光合作用的实质是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7.[2024常州]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设置了如下实验装置。甲瓶内装有正在萌发的蚕豆种子,乙为透明玻璃箱,放入一盆蚕豆苗,与甲装置进行连接(阀门关闭),放置在阳光下。请据图回答问题。(1) 萌发的蚕豆种子进行____作用,会消耗甲瓶中的____,释放__________。(2) 一段时间后,打开阀门,蚕豆苗的光合作用会____(选填“增强”或“减弱”),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光照5个小时后,取下一片蚕豆叶,脱色后滴加碘液,发现叶片________,说明光合作用产生了____。(4) 在实验过程中发现玻璃箱内壁有水珠,主要是因为叶片进行了____作用,水蒸气由叶片上的____散失。能力提升8.[2024泰安]某研究小组利用如图装置进行无土栽培的实践探索。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用充气泵向培养液中通入空气,有利于植株根的呼吸B. 在泡沫板上按合理的间距固定植株,有利于植株充分接受光照C. 幼苗移栽定植初期,给植株适当遮阴可抑制其蒸腾作用防止萎蔫D. 同种植物在不同生长发育期,定期更换的培养液成分及比例不变9.[2023南通]森林生态系统中绿色植被以及土壤中储存了大量的含碳有机物,在维持全球碳平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探究人工林中林木密度对植被及土壤碳储量的影响,科研人员测定了不同林木密度下植被及土壤中的碳储量,结果如下图所示。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森林植被及土壤中的含碳有机物都直接或间接来自光合作用B. 森林生态系统中的含碳有机物(碳储量)大多分布于绿色植被中C. 植树造林可增加植被及土壤中的碳储量,有助于缓解温室效应D. 分解者可将土壤中的含碳有机物转变成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中10.[2024河北]河北是全国第一产梨大省。某生物小组到产梨基地开展研学活动,发现果农为提高梨的产量和品质采取了多种措施。回答下列问题。(1) 果农定期施用有机肥料。土壤中的微生物将有机肥料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________等,其中二氧化碳可被梨树叶片吸收,用于__________(填“光合作用”或“呼吸作用”)。(2) 果农适时对梨树进行环剥,环剥是将树干上的一圈树皮剥去。此处理可暂时阻断叶片制造的________沿茎中的____向下运输,使其更多地留在环剥口上方,从而促进花芽的发育。(3) 果农通常采用人工授粉的方法提高梨树的坐果率。人工授粉时,可将两朵花面对面轻轻转动摩擦,确保花粉粘到雌蕊的____上。(4) 夏秋时节是梨果实发育和成熟的关键期。这段时间,产梨基地日照时间可长达12小时,昼夜温差在以上,有利于提高梨的产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2024南充改编]某学校规划了生物劳动实践基地。同学们讨论认为南充是“中国绸都”,可以在基地进行“栽桑养蚕”实践。由于同学们没有种植和养殖经验,于是老师带领大家来到南充某桑蚕种养科研所研学。同学们跟随工作人员来到桑园,学习桑树的种植与维护。图一是同学们总结绘制的桑树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用、、表示),图二是科研人员记录的智能种植大棚中一昼夜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曲线。请分析并回答。图一 图二(1) 桑树吸收水分的动力由图一中的生理过程__________提供,进行过程的场所是________。(2) 根据图二曲线分析判断,段二氧化碳浓度下降的原因是桑树光合作用强度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呼吸作用强度;一天内有机物积累最多的是__时。(3) 工作人员建议同学们露天种植桑树时要确定好树间距,采用__________方法,以确保桑叶充分地接受光照,提高产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三单元 第4讲 植物的光合作用 - 学生版.docx 第三单元 第4讲 植物的光合作用.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