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时分层评价卷(九) 遵守社会规则(说明:选择题每题2分,本试卷共68分)1.对下面漫画解读正确的是( )[A]动车上只能吸两次烟[B]社会秩序的维护靠道德的约束[C]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D]违反社会规则必定会被追究刑事责任2.下列行为符合“自律”要求的有( )[A]初中三年的时间,李宁坚持每晚阅读半小时书籍[B]最后一节自习课上,王杭与同桌肆无忌惮地闲聊[C]看到教室门口有废纸,柳莹抬脚踢到隔壁班卫生区[D]赵宇在操场上捡到一本语文书,随手扔到垃圾桶3.(2024·山东枣庄三模)对漫画《套路》,以下评论正确的是( )①公民依法惩治违法犯罪,维护社会公平正义②企业应该诚信经营,塑造良好的形象和信誉③消费者可以通过诉讼等方式,依法维护权益④公民行使民主决策的权利,向相关部门举报[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4.情境现场题围绕2024年3·15晚会,同学们展开了讨论……(1)小刚认为“诚信应当成为我们的第二张身份证”,请结合所学谈谈原因。(6分)(2)结合所学,你认为我们如何做,才能“让依法维权成为维权之道”?(6分)5.2024年9月,为迎接秋季开学,某地交警积极对学生接送车辆进行疏导,并对违停的车辆进行清理,引导车辆有序停放,实现了校门前的安全畅通。这体现了( )①社会秩序就是指交通秩序 ②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 ③社会秩序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④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6.电动自行车因其经济、便捷、环保等特点给人们出行带来了便利,但也带来了安全隐患。为了规范使用电动自行车,减少电动自行车事故,我们( )①可以在充电桩集中充电,也可以将电动自行车或电池带入室内充电 ②骑行和乘坐电动自行车时必须佩戴安全头盔 ③应在机动车道骑电动自行车 ④必须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不逆行[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7.全国铁路从2023年1月1日起对儿童优惠票实行车票实名制管理,儿童凭有效身份证件购买儿童优惠票。实名制购买儿童火车票将以6周岁和14周岁为分界线,不再按之前身高1.2米和1.5米为分界线。铁路儿童优惠票新规体现了( )①规则需要不断调整和完善②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所有的规则都需要改进③儿童特殊,可以享受购票特权④改进规则,符合社会发展要求[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8.中华文化中有许多名言警句往往蕴含着做人、做事的道理。下列对名言警句的解读正确的是( )①役其所长,则事无废功;避其所短,则世无弃材矣——要编织人生梦想 ②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是我们学习的指导者和成长的引路人 ③不学礼,无以立——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 ④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③④9.中学生小睿在放学时,看到离校门口不远的巷子里有人在抢劫过路的中学生,他默默记下了这些人的体貌特征并报警,在警察到来之前,他悄悄站在校门口隐蔽处提醒同学们不要走那条巷子。小睿的行为启示我们( )①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②要在保全自己减少伤害的前提下,尽可能帮助他人免遭不法侵害 ③面对违法犯罪时,必须勇敢斗争,不计代价④要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会的力量,同违法犯罪作斗争[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0.(2024·山东枣庄二模)法律护航 健康成长2023年,我国颁布了一系列有关未成年人的法律、法规,为未成年人的成长保驾护航。如:《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旨在为未成年人的网络安全提供法律保障;《山东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全方位细化未成年人保护的制度措施。2023年6月1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的《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白皮书(2022)》披露,从2020年至2022年检察机关受理审查逮捕、审查起诉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情况看,未成年人犯罪总体呈上升趋势,低龄未成年人犯罪占比上升,未成年人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明显上升,未成年人毒品犯罪占比继续下降,校园欺凌和暴力犯罪数量持续下降,未成年人重新犯罪率持续下降。(1)我国为什么重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6分)(2)“未成年人犯罪总体呈上升趋势”,我们应怎样预防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6分)11.(2023·山东临沂中考)2023年5月,临沂市交安委发出《致全市广大师生的一封信》。信中指出:近期,在临沂市部分路段,一些青年、少年驾乘非法改装的电动摩托车,非法竞速、追逐飙车、炫技驾驶,严重扰乱道路交通秩序和公共安全,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安全畅通的道路交通环境需要全体交通参与者共同维护。为此,青少年( )①要认真学习、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积极维护交通秩序 ②要积极参加文明交通公益活动,宣传文明出行理念 ③发现交通违法行为,要主动劝阻,积极向有关部门举报 ④对涉及在校生“电摩”的一律抄告学校,并责令家长、监护人加强管教[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12.(2023·山东潍坊中考)刻4个字罚12万元!游客陈某不听其他游客提醒劝阻,执意在一处省级保护文物上进行刻画。人民法院依据《风景名胜区条例》、文物保护法等规定,依法对其作出12万元赔偿款的处罚。该案例给我们的警示是( )①任何人的犯罪行为都会受到法律的制裁②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受法律约束③要加强自律,提高文明素养④遵守社会规则,主要靠监督、提醒、奖惩[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3.(2023·山东聊城中考)2023年“五一”期间,两名女子在某景区等待进入时,发现排错队,便直接插到另一队中,后面一位小伙子给予“提醒”。两名女子瞬间暴跳如雷,言辞狠辣地一阵“输出”,并推搡怒怼小伙:“我们不好惹”!她们的言行受到众人谴责。这警示我们在公共场合要( )①转移注意,随意发泄情绪 ②尊重他人,考虑他人感受 ③文明有礼,切勿盛气凌人 ④遵守秩序,维护社会规则[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14.(2024·山东临沂中考)语言是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沟通桥梁。也许好好说话不一定会直接让事情变好,但一定不会让事情变坏,是选择雪中送炭还是雪上加霜,有时就是一句话的事。从中我们可以领悟到( )[A]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B]人之相知,贵在知心[C]孤则易折,众则难摧 [D]良言一句,温暖如春15.(2024·山东菏泽中考)“我们不能对不起粉丝,企业再困难也要诚信经营。”某老国货洗衣粉品牌的一家代工厂负责人致歉,称此前约有20多万单洗衣粉均多卖了10元,将及时把差价退还给顾客。该企业的做法( )①是勇于承担责任、践行诚信原则的表现②维护了企业的信誉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③旨在为企业圈粉挣流量,获取更多利润④反映老国货企业发展需进一步转型升级[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6.(2024·山东滨州中考)2024年“3·15”晚会聚焦“共筑诚信共享安全”主题,曝光了消费市场中存在的假防火玻璃黑产业链、灭不了火的灭火器等不诚信行为,一夜之间,这些产品销量骤减,甚至无人问津。这启示我们( )①提高诚信意识,弘扬诚信文化 ②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 ③加大惩处力度,给予刑罚处罚 ④完善惩戒机制,人人参与执法[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7.(2024·山东滨州中考)在议学活动中,课代表以“远离违法犯罪”为题与同学们分享了如下素材:最高人民法院强调:审判既要成为对失足未成年人惩戒处罚的公堂,又应作为挽救教育的课堂。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①年龄不是违法犯罪的挡箭牌 ②增强法治观念,远离犯罪“雷区” ③预防违法犯罪,人民法院是关键 ④未成年人已不再受法律的特殊保护[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8.(2024·山东烟台中考)所谓小微违法行为,一般指情节轻微,不会即刻对他人合法权益、社会公共利益和社会和谐稳定造成较大影响的违法行为。如“三无”老年代步车上路、行人闯红灯、在人行道上停车、“飞线”给电动车充电等。对于小微违法行为,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虽是违法行为,但危害不大,以“小”视之即可②既违背道德,也违反法律,同样要承担法律责任③我们应依法自律,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④海量的小微违法行为会带来巨大的治理成本和潜在风险,不容小觑[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9.(2023·山东青岛中考)投身社会课堂 提升公民素养为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某校道德与法治教师布置了一项实践性作业,鼓励学生去发现、思考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他们学会做事,学会做人。【生活观察】每天傍晚放学时,某中学学校门口就被前来接孩子的私家车、电动车堵得水泄不通。这天,一辆接孩子的私家车停在了学校门口的人行横道线上,妨碍了学生的正常通行。值勤老师发现这一情况后,便立刻上前与该车司机进行沟通,希望他把车挪离人行横道线,对方却不予理睬,导致交通秩序更加混乱。相关链接《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五十六条 机动车应当在规定地点停放。禁止在人行道上停放机动车;但是,依照本法第三十三条规定施划的停车泊位除外。 在道路上临时停车的,不得妨碍其他车辆和行人通行。(1)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你如何看待该车司机的行为。(6分)【素养提升】针对学校门口堵车现象,该校学生做了相关调研后,向全校同学及其家长发出倡议:同学们尽量选择步行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家长接送孩子尽量距离学校门口100米外停车,即停即走,遵守交通规则,文明驾驶。在交警部门的指导下,学生还手绘了学校周边停车场和临时停车区示意图,方便家长选择。(2)该校学生的做法展示了当代青少年怎样的公民素养?(6分)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课时分层评价卷(九)1.C [本题考查社会规则与秩序。根据漫画可知,动车上吸烟被罚两次不能再购买动车票,这说明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C正确;动车上不能抽烟,A错误;社会秩序的维护靠社会规则的保障,B错误;违反社会规则不一定会被追究刑事责任,犯罪才会被追究刑事责任,D错误;故本题选C。]2.A [本题考查遵守规则。初中三年的时间,李宁坚持每晚阅读半小时书籍,体现了严于律己,属于自律的表现,王杭与同桌的行为违反了课堂纪律;柳莹把教室门口的废纸踢到隔壁班卫生区是小团体主义的表现;赵宇把捡到的语文书扔到垃圾桶,损坏了他人的合法财产,故B、C、D均不符合自律要求;故本题选A。]3.C [本题考查诚信、依法维权。公民没有执法权,国家机关依法惩治违法犯罪,故①说法错误;依据教材知识,漫画《套路》中某些互联网平台服务设置套路骗取消费者的行为,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违背了诚信原则,企业应该诚信经营,塑造良好的形象和信誉,消费者可以通过诉讼等方式,依法维护权益,故②③说法正确;民主决策与漫画内容无关,故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4.(1)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诚信是我们融入社会的“通行证”,一个人真诚老实、笃守诺言,无论走到哪里都能赢得信任。相反,如果弄虚作假、口是心非,就会处处碰壁,甚至无法立身处世。(2)①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及时寻求法律救助,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②我们可以通过法律服务机构来维护合法权益。如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等。③受到非法侵害,可以寻求国家的法律救济。我们可以依法到公安机关、人民法院或人民检察院中的任何一个机关控告、举报,必要时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5.C [本题考查社会秩序的重要性。为迎接秋季开学,某地交警积极对学生接送车辆进行疏导,实现了校门前的安全畅通,体现了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社会秩序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②③④正确。社会秩序包括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交通秩序和公共场所秩序等,①错误。故本题选C。]6.D [本题考查遵守规则。为了规范使用电动自行车,减少电动自行车事故,我们骑行和乘坐电动自行车时必须佩戴安全头盔,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不逆行,②④符合题意。将电动自行车或电池带入室内充电可能会引起火灾,①错误。应在非机动车道骑电动自行车,③错误。故本题选D。]7.D [本题考查改进规则。铁路儿童优惠票新规体现了规则需要不断调整和完善,改进规则,符合社会发展要求,①④正确。“所有的规则都需要改进”的观点太绝对,②错误。任何人都没有特权,③错误。故本题选D。]8.B [本题考查做更好的自己、走近老师、文明有礼、尊重他人。分析题文,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该句名言说明了教师职业传承人类文明,是我们学习的指导者和成长的引路人;不学礼,无以立,该句名言说明了文明有礼对个人的重要性,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故②③符合题意;役其所长,则事无废功;避其所短,则世无弃材矣与尺有所短,寸有所长,都告诉我们要扬长避短,做更好的自己,故①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9.B [本题考查同违法犯罪作斗争。小睿发现有人抢劫,默默记下了这些人的体貌特征并报警启示我们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要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会的力量,同违法犯罪作斗争,要在保全自己、减少伤害的前提下,尽可能帮助他人免遭不法侵害,①②④正确。面对违法犯罪时,可采取机智灵活的方式,同违法犯罪作斗争,不能不计代价,③错误。故本题选B。]10.(1)①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②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事关人类的未来,给予未成年人特殊关爱和保护,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③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应有之义。④在现实生活中,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事件还时有发生。(2)①珍惜美好生活,认清违法犯罪危害,远离违法犯罪。②杜绝不良行为。③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④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11.B [本题考查遵守规则。一些青年、少年驾乘非法改装的电动摩托车,非法竞速、追逐飙车、炫技驾驶,严重扰乱道路交通秩序和公共安全,这启示青少年要认真学习、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积极维护交通秩序,要积极参加文明交通公益活动,宣传文明出行理念,发现交通违法行为,要主动劝阻,积极向有关部门举报,①②③符合题意。责令家长、监护人加强管教,不是青少年的角度,④错误。故本题选B。]12.C [本题考查自由与规则的关系、遵守规则、文明有礼。游客在文物上刻画被人民法院作出赔偿处罚的案例,说明了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受法律约束,警示我们要加强自律,提高文明素养,②③正确。材料未体现任何人的犯罪行为都会受到法律的制裁,①不符合题意。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监督、提醒、奖惩等外在约束属于他律,④错误。故本题选C。]13.B [本题考查尊重他人、文明有礼、遵守规则。两名女子不尊重他人的言行受到众人谴责,这警示我们在公共场合要尊重他人,考虑他人感受,文明有礼,切勿盛气凌人,遵守秩序,维护社会规则,②③④正确。我们要合理的调节情绪,不能随意发泄情绪,①错误。故本题选B。]14.D [本题考查文明有礼。语言是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沟通桥梁强调了语言在人与人沟通中的重要性。“良言一句,温暖如春”意思是一句善意的话让人在冬天也能感到温暖,体现了语言的重要性,D符合题意。“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比喻为人品德高尚、诚实、正直,用不着自我宣传,就自然受到人们的尊重和敬仰,A不符合题意。“人之相知,贵在知心”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最可贵的是彼此心灵上的沟通和理解,B不符合题意。“孤则易折,众则难摧”意思是单个人的力量脆弱,容易被打败;集体的力量强大,不容易被打垮,强调的是团结的力量,C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15.A [本题考查诚实守信。“我们不能对不起粉丝,企业再困难也要诚信经营。”是勇于承担责任、践行诚信原则的表现,维护了企业的信誉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①②正确。该企业的做法不是为企业圈粉挣流量,不是为获取更多利润,而是勇于承担责任的表现,③错误。材料没有体现企业发展需进一步转型升级,④排除。故本题选A。]16.A [本题考查诚实守信、违法行为。消费市场中存在的假防火玻璃黑产业链、灭不了火的灭火器等不诚信行为的存在告诉我们要提高诚信意识,弘扬诚信文化,①正确。一夜之间,这些产品销量骤减,甚至无人问津启示我们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②正确。只有犯罪行为才会受到刑罚处罚,③错误。只有执法部门才有执法权,④错误。故本题选A。]17.A [本题考查预防犯罪、未成年人保护。对失足未成年人惩戒处罚表明年龄不是违法犯罪的挡箭牌,要增强法治观念,远离犯罪“雷区”,①②正确。未成年人杜绝不良行为是预防违法犯罪的关键,③错误。未成年人依然受法律的特殊保护,④错误。故本题选A。]18.D [本题考查违法行为及种类。材料中海量的小微违法行为会带来巨大的治理成本和潜在风险,不容小觑,既违背道德,也违反法律,同样要承担法律责任,我们应依法自律,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②③④正确。小微违法行为也是违法行为,虽危害不大,但也不能“小”视,①错误。故本题选D。]19.(1)司机的行为既是不道德行为,也构成违法行为。其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相关规定,影响了学生的正常通行,造成了交通秩序的混乱,扰乱了公共秩序,损害了他人利益和公共利益,构成了行政违法行为。不仅会受到道德的谴责,还会受到警告、罚款等行政处罚。作为公民,他应当增强规则意识和法治观念,自觉遵守规则,维护社会秩序。(2)具有社会责任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践行了亲社会行为。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中考道德与法治复习课时分层评价卷9答案.docx 中考道德与法治复习课时分层评价卷9遵守社会规则.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