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考道德与法治复习课时分层评价卷13理解权利义务(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中考道德与法治复习课时分层评价卷13理解权利义务(含答案)

资源简介

课时分层评价卷(十三)
1.C [本题考查公民基本权利。给同学起带有侮辱性的外号、嘲笑他人的缺点有损他人的人格尊严,侵犯了同学的名誉权,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
2.B [本题考查违反义务须担责。拒绝履行应尽的义务将受到法律的制裁,这警示我们法定义务具有强制性,违反法定义务就必须担责,故B说法正确;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故A错误;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故C错误;公民必须按照法律要求去做,否则,就可能构成违法甚至犯罪,而不是一定会犯罪,故D错误;故本题选B。]
3.D [本题考查正确行使公民权利。依据教材所学,“为教训违规停放车辆的车主,居民老王买来油漆,在车身上写上‘禁止乱停’”的做法是错误的,他在行使权利时超越了它本身的界限,做了法律所禁止的行为,是滥用权利的表现,启示我们公民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他人的合法权益,①④符合题意;只有犯罪才会受到刑罚处罚,②错误;老王的行为超出了法律允许的界限,不应该肯定,③错误;故本题选D。]
4.A [本题考查依法行使权利。分析春节游园规则制定的依据,探究元宵节民俗活动如何做到秩序井然,探讨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应该怎样依法维权,这三个子议题都体现了依法行使权利,故A符合题意;三个子议题并未涉及维护公平正义、依法履行义务,故B、C不符合题意;只有子议题三体现了善用法律维权,子议题一和子议题二并未体现,故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
5.B [本题考查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小李诚信经营、依法纳税,被授予“文明诚信经营者”称号,这体现了小李履行依法纳税的义务,享有荣誉权;小军进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被限制乘坐高铁,这体现了小军既不履行义务,也不能享有权利,故①④符合题意;小景因参加母亲河环保活动受到同学们点赞,这未体现法定义务,故②不符合题意;小华通过市长热线反映学校附近的噪音污染问题,这体现了小华依法行使监督权,未涉及法定义务,故③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
6.D [本题考查依法履行义务。某市公安交管部门严查“三超一疲劳”、酒驾醉驾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这警示驾驶员应增强义务观念,自觉遵守交通法规,D正确;打击交通违法行为的主体不是驾驶员,A错误;要遵守交通规则而不是错开交通整治时间,B错误;“杜绝违法行为”的说法太绝对,C错误;故本题选D。]
7.B [本题考查公民基本权利。新开发城乡公益性岗位,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可以让人们通过劳动,参与社会生产与服务活动,体现了保障公民的劳动权,故①符合题意;确保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70%以上,这体现了老年人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保障了公民的物质帮助权,故③符合题意;为符合条件的孤儿发放助学金,这体现了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权,故②错误;新建城乡书房,打造新型文化空间,这体现了保障公民的文化权利,故④错误;故本题选B。]
8.C [本题考查理性参与网络生活的要求、犯罪的基本特征、依法求助的途径、公民基本权利。漫画体现了合理使用网络的重要性,这告诉我们要理性参与网络生活、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护个人的隐私;遇到“变脸”诈骗要及时报警止损,故①③正确;“人工智能使个人的财产权必受侵犯”说法过于绝对,故②错误;若诈骗公私财物,且数额较大的,则可能构成诈骗罪,故④错误;故本题选C。]
9.B [本题考查公民基本义务。边防官兵守卫祖国领土履行了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体现了依法履行服兵役义务,是具有强烈爱国之情的体现,①②④符合题意;“能杜绝侵犯我国主权的行为”的说法过于绝对,③错误;故本题选B。]
10.C [本题考查依法纳税。材料中主播偷逃税款没有履行依法纳税义务,是非正义的行为,②④正确;政府对偷逃税款行为进行处罚,是严格执法的表现,并不是为了增加国家财政收入,①错误;网络平台不是执法主体,无权依法打击偷逃税款行为,③错误;故本题选C。]
11.D [本题考查违反义务须担责。王某因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被公安榆阳分局予以行政处罚,这说明违反法定义务,应承担相应责任,故D正确;公民在网络上发表观点,要遵守宪法和法律,故A错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才会受到刑罚处罚,故B错误;法律规范了公民享有的自由权利,故C错误;故本题选D。]
12.B [本题考查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旅客在享受“静音福利”的同时,也要遵守静音规定,这说明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故B正确;A说法正确但不符合材料主旨,故A不符合题意;“杜绝安全事故”说法太绝对,故C错误;他律和自律都很重要,故D错误;故本题选B。]
13.(1)理发师的行为是违法行为,理发师侵犯了王女士的隐私权、肖像权(或人格尊严)。没有做到尊重他人、平等待人,是缺乏责任心、践踏规则的表现。
(2)角度一:①要求理发师赔礼道歉。②保留直播视频内容和消费记录到消费者协会投诉。③向人民法院起诉。
角度二:①恪守法律底线,尊重和保护他人的合法权益。②依法办事,依法行使权利。③自觉做到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14.(1)小光的受教育权、财产权、名誉权、健康权等受到了侵害。
(2)面对校园欺凌,小光可以采取与小刚、小强和解的方式;请班主任或家长进行调解,必要时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依法维权。
(3)①增强法律意识,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②法不可违,违法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③面对不法行为,要及时求助。
15.C [本题考查公民基本权利、公民基本义务。樊锦诗捐款一千万元人民币用以支持北大的敦煌学研究,这是依法行使财产权的表现,A正确;沈忠芳为国造导弹隐姓埋名60余载,这是依法履行维护国家利益的义务的表现,B正确;某脱口秀演员发表侮辱军人的言论,没有依法行使权利,是违法行为,C错误;蔡旭哲被授予“ 英雄航天员”荣誉称号,这是享有人格尊严权的表现,D正确。本题是逆向选择题,故本题选C。]
16.B [本题考查人身自由。①②③④:人身自由包括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故①②③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
17.D [本题考查公民基本权利。漫画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保护了公民的隐私权,隐私权属于人格尊严权,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
18.D [本题考查劳动权。教育部、人社部召开网络视频会议,要求各地各高校促进2021年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这一要求有利于更好地保障毕业生的劳动权,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
19.D [本题考查合理利用网络、人格尊严。漫画中,网络传谣侮辱他人被行政拘留,这启示我们互联网非法外之地,公民要守住网络表达的底线,网络传播谣言侮辱他人侵犯了公民的人格尊严权,故③④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网络交友,故①不符合题意;②:依法严肃查处体现了厉行法治要推进严格执法,故②错误;故本题选D。]
20.D [本题考查依法维权。小倩的父母仍不能积极履行抚养义务和承担监护职责,这侵犯了小倩的合法权益,小倩可以主动与父母沟通,协商,及时寻求他人或法律帮助,采取合法的方式维权,②③④正确;“对父母的做法我们只能忍受”的说法过于绝对,①错误;故本题选D。]
21.D [本题考查公民义务。某高校通过“暗补”的形式为经济困难学生发放餐费,体现了关爱他人要讲究策略,①不符合题意;张平就济南市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建言献策,体现了公民积极参与民主生活,②不符合题意;李安自觉完成2022年个税申报并补缴税款,体现了履行依法纳税义务,③符合题意;“00后”女大学生李希悦响应号召应征入伍,体现了履行依法服兵役义务,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
22.B [本题考查依法维权、自觉履行法定义务。材料中刘某的经历警示我们依照法定程序,正确维护自身权利,依法履行义务,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违反刑事法律,应当依法承担刑事责任,①②④正确;完善相关法律的主体不是公民,③错误;故本题选B。]
23.(1)①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充电、非法改装的行为是违背社会公德的行为,也是违法行为。②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充电、非法改装等突出问题严重威胁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影响社会秩序,不利于社会稳定。
(2)您这种行为存在很多安全隐患,不但会造成自己生命财产损失,也会给整栋楼带来危险,这是不遵守社会规则的表现。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意识,依法行使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法定的义务。违反法定义务,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因此,我们要自觉履行法定义务,坚决制止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的行为。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课时分层评价卷(十三) 理解权利义务
(说明:选择题每题2分,本试卷共78分)
1.给同学起外号是一种常见的现象,有褒义和贬义之分。如果给同学起带有侮辱性的外号、嘲笑他人的缺点,就有损他人的人格尊严,侵犯了同学的(  )
[A]人身自由权        [B]隐私权
[C]名誉权 [D]肖像权
2.(2024·山东枣庄二模)不赡养父母、酒驾醉驾、违法停放汽车、扰乱公共秩序……生活中总有一些人违反法律,拒绝履行应尽的义务,最终不仅给他人、社会带来损害,而且自己也要吞下违法的苦果。这警示我们(  )
[A]法律要求做的可以不做
[B]违反法定义务就必须担责
[C]法律禁止做的也可以做
[D]不按法律要求做就一定会犯罪
3.某居民小区经常有人乱停车,严重干扰他人的正常通行。为教训违规停放车辆的车主,居民老王买来油漆,在车身上写上“禁止乱停”。下列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公民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他人的合法权益 ②车主乱停乱放是违法行为,应该受到刑罚处罚 ③老王的行为维护了居民的利益,值得肯定 ④老王行使权利超越了它本身的界限,不值得提倡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4.某老师开展议题式教学,围绕主议题设计了以下三个子议题。据此推断,这节课的主议题应该是(  )
子议题一:自由有界——分析春节游园规则制定的依据。
子议题二:巡游有序——探究元宵节民俗活动如何做到秩序井然。
子议题三:维权有度——探讨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应该怎样依法维权。
[A]依法行使权利 [B]维护公平正义
[C]依法履行义务 [D]善用法律维权
5.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下列选项能够直接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
①小李诚信经营、依法纳税,被授予“文明诚信经营者”称号
②小景因参加母亲河环保活动受到同学们点赞
③小华通过市长热线反映学校附近的噪音污染问题
④小军进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被限制乘坐高铁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2024年3月,某市公安交管部门联合开展春季公路交通安全区域整治行动,严查“三超一疲劳”、酒驾醉驾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这警示驾驶员应(  )
[A]严格依法办事,打击交通违法行为
[B]谨慎小心出行,错开交通整治时间
[C]杜绝违法行为,维护良好交通秩序
[D]增强义务观念,自觉遵守交通法规
7.把“民生清单”变为“幸福账单”,山东省20项重点民生实事2024年度工作方案公布。下表中的民生实事与其保障的公民权利对应一致的是(  )
民生实事 公民权利
① 新开发城乡公益性岗位10万个,开展职业技能培训40万人次 劳动权
② 为符合条件的孤儿按每人每学年1万元标准发放助学金 人格权
③ 发展家庭养老床位1万张,确保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70%以上 物质帮助权
④ 新建城乡书房150家,打造新型文化空间200个 政治权利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8.阅读漫画《警惕AI“变脸”诈骗》,从中得到的启示有(  )
注:利用AI技术,模仿、伪造他人的声音、面孔、视频等信息进行诈骗,是一种新型的电信网络诈骗。
①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护个人的隐私 ②人工智能使个人的财产权必受侵犯 ③遇到“变脸”诈骗要及时报警止损 ④诈骗是严重的违法行为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9.某边防团驻守在西藏东南部,地处喜马拉雅山脉和横断山脉的交汇处,担负着百余公里边境线的巡逻任务,守卫着祖国的每一寸领土。边防官兵守卫祖国领土(  )
①履行了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 ②是具有强烈爱国之情的体现
③能杜绝侵犯我国主权的行为 ④体现了依法履行服兵役义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税务部门通过税收大数据分析发现两名带货主播涉嫌偷逃税款,国家税务总局统筹相关部门依法对这两名主播作出追缴税款、加收滞纳金和罚款等处罚。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①政府对偷逃税款行为进行处罚,是为了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②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③网络平台应严格执法,依法打击偷逃税款行为 ④偷逃税款行为是非正义行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网民王某为博眼球、吸粉引流,将某废品收购站起火视频配以文字“榆林天然气爆炸”发布在网络平台。随后,王某因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被公安榆阳分局予以行政处罚。这说明(  )
[A]公民可以在网络上任意发表观点
[B]危害社会就必定会受到刑罚处罚
[C]法律限制了公民享有的自由权利
[D]违反法定义务,应承担相应责任
12.自2024年1月20日起,铁路部门提供“静音车厢”服务的动车组列车拓展至72列,车厢内的语音播报音量是正常音量的30%至40%,旅客在享受“静音福利”的同时,也要遵守静音规定,如使用电子设备时关闭音源外放功能,不在车厢内大声喧哗等。下列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保护他人隐私,融洽人际关系
[B]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C]维护乘车秩序,杜绝安全事故
[D]积极改进规则,他律比自律重要
13.市民王女士向媒体反映,自己剪发时理发师在没有提前征得自己同意的情况下,将剪发过程用4部手机直播了出去,她要求停止直播,却遭到拒绝。该理发师认为直播对顾客没有损失,还称她“落伍”,“现在直播常态化了,又不是明星,普通老百姓怕啥?”
相关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未经肖像权人同意,不得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格尊严、民族风俗习惯得到尊重的权利,享有个人信息依法得到保护的权利。
(1)结合材料及相关链接,请你对理发师的行为进行评析。(6分)
(2)请你任选一个角度回答问题。(6分)
角度一:为解决纠纷,请你为王女士提供建议和措施。
角度二:为避免出现纠纷,你对商家利用网络营销有什么建议?
14.【对校园欺凌说不】
十三岁的小光是一位初中生,性格内向。小刚和小强坐在小光座位的后面,他们俩上课时经常用脚踢小光的凳子,搞恶作剧影响小光学习;有时他们会故意“借”小光的钱不还,还给小光起侮辱性外号。小光对他们俩很是不满,但碍于爸爸妈妈都外出打工,自己是留守儿童,敢怒不敢言。一次,小光上厕所,小刚和小强为了在学校“立威”,召集几名同学故意围殴小光。小光恼羞成怒,冲出厕所,明知小刚站在楼梯口,故意使劲一推,小刚从楼梯摔了下去,腿部骨折。学校对三人分别给予不同纪律处分,并要求小光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1)小光的哪些权利受到了侵害?(4分)
(2)面对校园欺凌,小光应该怎样保护自己?(4分)
(3)学校对三人分别给予不同纪律处分,并要求小光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这告诉我们什么道理?(6分)
15.(2023·山东临沂中考)下列对公民的权利或义务判断错误的是(  )
[A]樊锦诗捐款一千万元人民币用以支持北大的敦煌学研究——行使财产权
[B]沈忠芳为国造导弹隐姓埋名60余载——履行维护国家利益的义务
[C]某脱口秀演员发表侮辱军人的言论——行使言论自由权
[D]蔡旭哲被授予“ 英雄航天员”荣誉称号——享有人格尊严权
16.(2020·山东临沂中考)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它包括(  )
①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②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③住宅不受侵犯 ④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A]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7.(2022·山东淄博中考)下图漫画中的法律保护了公民的(  )
[A]政治自由权 [B]物质帮助权
[C]文化教育权 [D]人格尊严权
18.(2021·山东青岛中考)据报道,教育部、人社部召开网络视频会议,要求各地各高校促进2021年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这一要求有利于更好地保障毕业生的(  )
[A]物质帮助权 [B]财产权
[C]荣誉权 [D]劳动权
19.(2022·山东菏泽中考)对漫画理解正确的是(  )
①网络交友要学会理性辨别,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②依法严肃查处体现了厉行法治要推进科学立法
③互联网非法外之地,公民要守住网络表达的底线
④网络传播谣言侮辱他人侵犯了公民的人格尊严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2022·山东枣庄中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实施后,小倩的父母仍不能积极履行抚养义务和承担监护职责,造成家庭教育的缺失,严重影响了小倩的身心健康成长。对此,下面给小倩的建议正确的是(  )
①对父母的做法我们只能忍受 ②主动与父母沟通,协商 ③及时寻求他人或法律帮助 ④采取合法的方式维权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1.(2023·山东济南中考)下列行为属于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的是(  )
①某高校通过“暗补”的形式为经济困难学生发放餐费 ②张平就济南市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建言献策 ③李安自觉完成2022年个税申报并补缴税款 ④“00后”女大学生李希悦响应号召应征入伍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2.(2022·山东日照中考)“轰隆,轰隆……”一楼装修的“咆哮”声又来了,家住九楼的刘某又一次从午休中惊醒!已多次与一楼业主交涉未果的他愤怒了,拿起哑铃从家中推窗砸向一楼业主的豪华轿车,造成车辆损失2万多元。事后刘某被判高空抛物罪,判处有期徒刑9个月,缓刑1年,并处罚金5 000元。本案警示我们(  )
①依照法定程序,正确维护自身权利 ②依法履行义务,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 ③完善相关法律,依法维护居民权益 ④违反刑事法律,应当依法承担刑事责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3.(2024·山东枣庄中考)履行义务 守护安全
为深入推进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行动,严格整治违规停放充电、非法改装等突出问题,按照全国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工作专班统一部署要求,山东省决定于2024年5月下旬至6月中旬在全省范围内集中组织开展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夜查行动。5月23日晚,第一波次集中夜查在全省展开。据悉,累计现场清理违规停放充电的电动自行车13 541辆,检查发现非法改装电动自行车5辆。对电动自行车“进楼入户”“飞线充电”行为屡劝不改、屡改屡犯的有关个人和非法改装等问题,有关部门将依法从严查处。
(1)为什么要严格整治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充电、非法改装等突出问题?(6分)
(2)如果发现家人或邻居将电动自行车停放在楼道内,请你运用“依法履行义务”的有关内容劝说他。(6分)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