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时分层评价卷(二十三)1.A [本题考查法律的基本特征。题干中,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开庭审理了贵州省政协原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周某受贿一案,这体现了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故A符合题意。题干未涉及法律通过制裁违法犯罪,维护公民合法权益,故B不符合题意。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故C说法错误。违法行为必然受到法律处罚,故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2.B [本题考查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防线。分析题文,教育部部署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未成年人增强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不做受害者,不做欺凌者,也不做附和者和冷眼旁观者;学校加强对学生法律教育,设立心理辅导机构,及时关注学生行为;司法机关推进法治进校园工作,加强中小学法治力量建设,这些举措均有利于护航青少年美好生活,预防校园欺凌,故①③④符合题意。“顺从学校安排”说法错误,应该是听从学校安排,故②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3.A [本题考查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依据教材知识,建设平安校园、和谐校园,需要未成年人和社会各方共同努力,学校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家长肩负起对孩子的教育和监护职责,故①②③符合题意;现阶段国家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故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4.D [本题考查学会依法办事。材料中,社区居委会多次提醒无效后选择报警处理,这一行为是正确的,懂得依法办事,故D符合题意。社区居委会的做法是为了调和邻里矛盾,故A说法错误。材料未涉及学习法律,故B不符合题意。社区居委会的做法是尊重他人的表现,不应该被批评,故C说法错误。故本题选D。]5.D [本题考查法律的作用。该男子被判有期徒刑五年,表明其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②④正确。小乙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而不是没有自我保护能力,①错误。有期徒刑五年属于刑罚处罚中的主刑,③错误。故本题选D。]6.B [本题考查法律的特征。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表决通过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这体现了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故B说法正确。A、C、D说法与材料无关,故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B。]7.A [本题考查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某区人民检察院举办未成年人心理健康专题培训活动,主体是人民检察院,属于司法保护;网信办开展“清朗·2023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内容是网络环境整治,这属于网络保护,故①②符合题意。教育部颁布《校外培训行政处罚暂行办法》,主体是政府部门,这属于政府保护,故③说法错误。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草案)》,内容是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这属于网络保护,故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8.A [本题考查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应用合法的手段反抗欺凌行为,故①说法错误。“所有发生在校园中的冲突和矛盾都是校园欺凌”说法过于绝对,故②说法错误。抵制校园欺凌,既不做施暴者,也不做受害者,是正确的做法,故③说法正确。未成年人自我保护能力较弱,可以运用智慧保护好自己,故④说法错误。本题为逆向选择题,故本题选A。]9.B [本题考查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防线、树立法治意识。人民检察院进校园开展专题宣讲课,可以丰富学生的法律知识,帮助他们识别和应对校园暴力,从而向校园暴力说“不”,故②说法正确。人民检察院进校园开展专题宣讲课,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形成多道防线来保护未成年人,故④说法正确。“杜绝”说法过于绝对,故①说法错误。人民检察院进校园开展专题宣讲课,这可以引导学生预防校园欺凌,但是不能确保其合法权益不受侵害,故③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10.(1)①我们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②我们要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③我们要能真诚面对自我,闻过即改,知耻而后勇。④我们要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坚决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⑤我们要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2)①树立法治意识,遵守各种法律法规。②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③在实现自身利益的过程中,还要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④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11.D [本题考查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国务院第十五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这说明我国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条例为未成年人成长提供了法治保障;体现了优良家风有助于引导未成年人正确使用网络,故③④说法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对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故①不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对未成年人的监护人的要求,故②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12.B [本题考查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该《条例》的施行旨在营造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网络环境,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有利于未成年人科学、文明、安全、合理使用网络,故①③④符合题意。“彻底构筑了保障未成年人网络安全防线”说法过于绝对,虽然该《条例》能起到重要作用,但不能完全彻底地解决所有网络安全问题,还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故②错误。故本题选B。]13.D [本题考查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材料中的活动,让孩子们感受法治、了解法律,能够增强未成年人对法律的信服和尊崇,提升未成年人自我保护意识,②③正确。材料中实施保护的主体是“某市”,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政府保护,①排除。“确保了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的说法过于绝对,④错误。故本题选D。]14.A [本题考查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国家要求在学校设置教练员岗位,为学生提供专业运动指导,这说明国家重视学生的身体健康,A正确。B、D 观点过于绝对,故不选。材料没有涉及青少年的合法权益容易受到侵害,C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15.A [本题考查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材料中,严控未成年人从事主播,平台不得为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提供网络主播服务等规定,有利于优化未成年人的成长环境,有利于引导未成年人自觉遵守网络规则,故①③符合题意。“杜绝”说法过于绝对,故②说法错误。材料未涉及司法保护,故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16.B [本题考查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漫画中国家严查炒作“网红儿童”,这启示我们未成年人身心尚不成熟,需要特殊保护,要构筑全方位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防线,①④符合题意。政府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中承担着主体责任,②错误。落实网络保护责任,但不是限制未成年人上网,③错误。故本题选B。]17.D [本题考查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烟台市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个小时的体育活动“风雨无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烟台市如此重视学校体育,是因为健康是人一生幸福的前提和基础,学生身体健康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息息相关,这样做有利于锻炼学生体魄,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②③④符合题意。学校体育是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中心,①错误。故本题选D。]18.A [本题考查未成年人保护。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央网信办部署开展“清朗·2023年春节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有利于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①②符合题意。题干没有涉及我国积极推进法治政府建设,③不符合题意。“杜绝网络犯罪”观点太绝对,④错误。故本题选A。]19.B [本题考查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防线、守护生命。市教育局提出了“保障教育资源有效供给、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守护青少年校园安全”等教育10件惠民实事,这体现了市教育局及时回应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全力保障学生生命安全,切实关注学生身心健康,故②③④说法正确;市教育局的做法体现的是政府保护,而非社会保护,故①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20.①法律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保护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②法律规定我们应该享有的权利,应该履行的义务。法律也为我们评判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提供了准绳,指引、教育人向善。③在生活中,我们既受到法律的约束,又受到法律的保护。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课时分层评价卷(二十三) 走进法治天地(说明:选择题每题2分,本试卷共66分)1.2024年1月11日,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开庭审理了贵州省政协原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周某受贿一案。对此案例理解正确的是( )[A]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B]法律通过制裁违法犯罪,维护公民合法权益[C]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监察权[D]法不可违,违法行为必然受到刑罚处罚2.2024年3月25日是第29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印发专门通知强调,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积极联系公安、消防救援等相关部门,结合本地实际和不同年龄段学生特点,在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周广泛开展校园暴力和学生欺凌防治等专题教育……以下措施有利于护航青少年美好生活,预防校园欺凌的有( )①未成年人增强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不做受害者,不做欺凌者,也不做附和者和冷眼旁观者②家庭做好家庭教育,教会孩子自尊自爱和自我保护,顺从学校安排③学校加强对学生法律教育,设立心理辅导机构,及时关注学生行为④司法机关推进法治进校园工作,加强中小学法治力量建设[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3.(2024·山东枣庄二模)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印发《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要求各地中小学校对校园欺凌进行专项治理。建设平安校园、和谐校园,需要( )①未成年人和社会各方共同努力②学校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③家长肩负起对孩子的教育和监护职责④把治理校园欺凌现象作为现阶段国家的根本任务[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4.因小区楼下居民跳广场舞的音乐声音太大,严重影响居民生活,社区居委会多次提醒无效后选择报警处理。对社区居委会这一做法,下列评论最为合理的是( )[A]有待商榷,引发邻里矛盾 [B]值得学习,自觉学习法律[C]应该批评,没有尊重他人 [D]值得点赞,懂得依法办事5.2024年4月20日,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在其官方公众号上发布的一起案件引起了社会关注。据报道,该案涉及一名男子长期虐待并故意伤害其女儿小乙,行为极其恶劣。检察机关依法以该男子涉嫌虐待罪、故意伤害罪提起公诉,经过调查和审理,人民法院依法以数罪并罚判处该男子有期徒刑五年。对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小乙没有自我保护能力,应受到法律特殊保护 ②该男子的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③有期徒刑五年属于行政处罚中的主刑④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③④ [D]②④6.2024年2月27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表决通过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自2024年5月1日起施行。这体现了( )[A]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B]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C]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D]法律规定公民权利义务7.下列生活场景与所属保护对应一致的是( )序号 生活场景 所属保护① 某区人民检察院举办未成年人心理健康专题培训活动 司法保护② 网信办开展“清朗·2023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 网络保护③ 教育部颁布《校外培训行政处罚暂行办法》 社会保护④ 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草案)》 学校保护[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8.对于漫画中的行为,看法和做法不可取的是( )①作为未成年人,可以用一切方法反抗欺凌行为②所有发生在校园中的冲突和矛盾都是校园欺凌③抵制校园欺凌,既不做施暴者,也不做受害者④未成年人自我保护能力较弱,无法保护好自己[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9.青岛某区人民检察院走进校园,开展“预防校园欺凌”专题宣讲课,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校园欺凌的形式和危害,及如何应对和预防校园欺凌,勇敢地向校园暴力说“不”。下列关于人民检察院进校园开展专题宣讲课的传导路径,正确的是( )①人民检察院进校园开展专题宣讲课→提高学生法治意识→杜绝校园欺凌②人民检察院进校园开展专题宣讲课→丰富学生法律知识→向校园暴力说“不”③人民检察院进校园开展专题宣讲课→引导学生预防校园欺凌→确保其合法权益不受侵害④人民检察院进校园开展专题宣讲课→提高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多道防线保护未成年人[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10.知法明理 青春有格材料一 在学校里,有些同学言谈举止粗暴无礼;不遵守学校规定,偷偷带手机进课堂;不爱护环境,乱丢垃圾;不遵守课堂纪律,随意迟到早退等。青春飞扬,但并不意味着可以肆意放纵,总有一些基本规则不能违反,一些基本界限不能逾越。青少年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1)请从“行己有耻”的角度,对材料中有些同学的做法提出几点忠告。(8分)材料二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曾对2 834名未成年服刑人员、410名未成年社区矫正人员、751名专门学校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不懂法律”的占65%,“不知道自己的行为触犯了法律”的占64.7%。(2)上述材料对青少年学会依法办事有何启示?(8分)11.(2024·山东菏泽中考)阅读下面图示,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有( )国务院第十五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 第十七条 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应当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提高自身网络素养,规范自身使用网络的行为,加强对未成年人使用网络行为的教育、示范、引导和监督。①国家高度重视对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 ②《条例》提升了未成年人的个人信息保护能力 ③《条例》为未成年人成长提供了法治保障 ④优良家风有助于引导未成年人正确使用网络[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2.(2024·山东临沂中考)近年来,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拓展了未成年人的学习、生活空间,同时也引发了全社会对未成年人网络保护问题的关注。2023年10月16日,国务院总理李强签署国务院令公布《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该《条例》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该《条例》的施行( )①旨在营造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网络环境 ②彻底构筑了保障未成年人网络安全防线 ③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④有利于未成年人科学、文明、安全、合理使用网络[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13.(2023·山东青岛中考)某市在做好传统普法的基础上,着力打造“云端”法治教育平台,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讲好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法治故事,并组织旁听庭审、法庭开放日等活动,让孩子们感受法治、了解法律。该市做法( )①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②能够增强未成年人对法律的信服和尊崇③提升了未成年人自我保护意识④确保了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14.(2023·山东济南中考)对漫画寓意理解正确的是( )[A]国家重视学生的身体健康[B]青少年已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C]青少年的合法权益容易受到侵害[D]此举对青少年成长具有决定性作用15.(2023·山东临沂中考)2022年5月,中央文明办等4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规范网络直播打赏 加强未成年人保护的意见》。《意见》要求,严控未成年人从事主播,平台不得为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提供网络主播服务,为16—18周岁的未成年人提供网络主播服务的,应当征得监护人同意。《意见》的发布( )①有利于优化未成年人的成长环境 ②能够杜绝网络违法犯罪现象的发生 ③有利于引导未成年人自觉遵守网络规则 ④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16.(2023·山东菏泽中考)漫画《啃娃坑小》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未成年人身心尚不成熟,需要特殊保护 ②家庭保护在未成年人保护中承担主体责任 ③落实网络保护责任,限制未成年人上网 ④构筑全方位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防线[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7.(2023·山东烟台中考)近年来,烟台市在学校体育方面不断加强科研引领、课程保障和行政推动,学校体育蓬勃发展,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个小时的体育活动“风雨无阻”。我市如此重视学校体育,是因为( )①学校体育是教育工作的中心 ②健康是人一生幸福的前提和基础 ③学生身体健康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息息相关 ④这样做有利于锻炼学生体魄,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8.(2023·山东泰安中考)2023年1月,中央网信办部署开展“清朗·2023年春节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督促重点平台全面排查短视频、社交、网络游戏等领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集中整治诱导未成年人吸烟饮酒、破解防沉迷系统等问题,对相关短视频创作者加强教育引导,提醒其注重内容导向。这一专项行动的开展( )①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②有利于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③体现了我国积极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坚持依法行政④有利于规范网络参与者的行为,杜绝网络犯罪[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19.(2024·山东枣庄中考)为助力枣庄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建设,2023年,市教育局提出了“保障教育资源有效供给、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守护青少年校园安全”等教育10件惠民实事,全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枣庄教育,切实擦亮“学在枣庄”教育品牌。由此可见,市教育局( )①积极实施社会保护②全力保障学生生命安全③及时回应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④切实关注学生身心健康[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20.(2023·山东枣庄中考)法律护航 健康成长我国颁布了一系列法律,为我们的成长保驾护航。如:家庭教育促进法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用正确思想、方法和行为教育未成年人养成良好思想、品行和习惯;义务教育法规定,学校建设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办学标准,适应教育教学需要;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未经学校允许,未成年学生不得将手机等智能终端产品带入课堂,带入学校的应当统一管理;民法典规定,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者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的,由侵权人依法承担侵权责任;刑法规定,拐骗不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脱离家庭或者监护人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上述法律规定共同说明,法律是怎样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的?(14分)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中考道德与法治复习课时分层评价卷23答案.docx 中考道德与法治复习课时分层评价卷23走进法治天地.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