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历史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历史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一2025学年下期期中八年级阶段练习题


注意事项:
1.本练习题共6页,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满分50分,练习时间为60分钟。
2.本练习题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
练习题上的答案无效。
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
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代
号涂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1.下图是某次会议的资料卡片。依据卡片判断该会议的主要任务是
时间:1949年9月
地点:北平
参加者:正式代表510人,候补代表77人,特别邀请代表75人,共662位代表
主要任务:
A.讨论解放新中国的问题
B.讨论成立新中国的问题
C.讨论成立联合政府的问题
D.讨论制定新宪法的问题
2.1949年10月,《人民日报》报道:“中国人民从此有了屹立于世界和平民主阵营的祖国,
有了真能保护自己、代表自己的政府。”该报道
A.宣告祖国大陆获得统一
B.表达了人民群众的民族自豪感
C.宣布世界和平得以实现
D.表明了土地改革已经全部完成
3.朝鲜战场上,被冻僵的志愿军战士,虽动作僵硬如原木,但仍冲锋不止,视死如归,让
敌军肝胆俱裂。这表明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原因之一是
A.中国共产党的正确指挥
B.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C.志愿军战士的英勇作战
D.反侵略战争的正义性
4.
历史史实是指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客观叙述。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下列各
项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A.1949年,毛泽东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1950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1951年,经过谈判,西藏和平解放
D.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胜利提升了我国国际地位
5.
据统计,新中国“一五计划”期间进行了多项重点工程建设,其中治金、机械、能源工
业企业分别为20个、24个、52个,化工企业7个,轻工业和医药企业3个,国防军工
企业44个。材料表明我国
A.重工业处于优先发展地位
B.工业布局日趋合理
C.“一五计划”推动民生不断改善
D.工业落后面貌已彻底改变
历史试卷
第1页(共6页)
CS扫描全能王
3亿人都在用的扫描Ap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人大代表刘立富说,他从小就当小贩学徒,卖过
豆腐,十四岁就在码头上背豆饼,“挨皮鞭,挨木棒是家常便饭。可是现在,我们这些被
瞧不起的人当了工厂的主人,国家的主人公了!”这则材料作为例证,可用于说明1954
年宪法
A.从法律上确立起社会主义公有制
B.增强人民对新中国的政治认同
C.确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体
D.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右图是新中国成立后国民经济发展状况的曲
线图。其中③到④变化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4
A,提出“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发展状况
B.开展“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实施“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1952195719601965
年份
D.全面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
1949一1959年期间《人民日报》商业广告刊登数量中,1950年以前私营企业广告主占60%,
1956年以后国营企业及公私合营企业占98%。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国家
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
B.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开始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20世纪60年代初,大批女青年投入我国工农业生产中,涌现出了女拖拉机手、女子勘探
队等女子工人队伍,与“铁人”王进喜一样,她们被誉为“铁姑娘”。“铁姑娘”与“铁
人”展现的共同精神内涵是
A.助人为乐
B.艰苦奋斗
C.…平等友爱
D.开拓创新
10.20世纪60年代,中国城市中的许多街道,老字号商店、学校的名称被修改为“反修路”
“东风商店”“红卫战校”等。这一现象反映出
A.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发展
B.革命者应保持朴素作风
C.城市民众提倡革命理想
D.国家政治影响社会生活
11.有学者认为:“人的观念的转变是每一次社会发展的前提,只有解放思想,才算得上解放
人,而有了人的解放才能够真正地推动社会向前发展。”下列能佐证此观点的是
A.“以阶级斗争为纲”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两个凡是”方针
D.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12.1978年,安徽省一些地区遇到大旱,田地干裂,农村秋种难以进行。在这种严峻的形势
下,中共安徽省委决定在农村放宽政策,把土地借给农民种粮种菜,生产度灾。中共安
徽省委此举意在
A,深入推行土地改革政策
B.推动实行农业生产合作社
C.激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D.普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3.右图是1978年和1987年的国有企业留利(政府留给国
有企业的利润)占比变化示意图。这一变化有利于
表示明有全业曹利占比
A.增强国有企业的活力
B.完善平均分配方式
C.确立社会主义公有制
D.建立计划经济体制
1978年
1987年
历史试卷
第2页(共6页)
CS扫描全能王
3亿人都在用的扫描Ap2024—2025 学年下期期中八年级历史阶段练习题参考答案
注意事项:
1. 本练习题非选择题部分个别题具有开放性,评卷人员应根据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制定出
符合实际的评分细则。
2. 评卷时,考生的答案只要言之有理且和题意相符均应给分。
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
1—5 BBCDA 6—10 BCABD 11—15 DCABC 16—20 CDDBA
非选择题(共 5 小题,30 分)
21.(6 分)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 分)
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
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
主的国家,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1 分,答出一点即可)
(2) 决心:出兵朝鲜,保卫和平,反对侵略。(1 分)
英雄:黄继光、邱少云等。(1 分,写出一位即可,符合题意的其他人物也可)
(3) 目的:解放农村生产力;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创造条件。(1 分,任答一点即可)
变化:由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1 分)
22.(6 分)
(1) 形势:经济凋敝(经济濒于崩溃)国民党残余势力伺机破坏,匪患严重;很多基层还未
建立政权;帝国主义国家的孤立和封锁。 (2 分,答出两点即可)
(2) 事件:三大改造。(1 分)
建设:1953—1957 年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
义工业化迈进;1956—1966 年,我国初步形成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
和国民经济体系。(1 分)
(3) 原因: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党和政府的科学决策;
广大人民群众建设国家的热情等。(2 分,答出两点即可)
23.(6 分)
(1) 指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 分)
会议: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 分)
决策: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1 分)
(2) 弊端:政企不分;企业缺乏自主权;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压抑了企业和广大职工群众
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社会主义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1 分,
答出一点即可)
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 (1 分)
(3) 特点: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1 分,答出
一点即可)
24.(6 分)
(1) 变化:贫困人口大幅减少;人均可支配收入大幅提升。(2 分)
原因:改革开放的实施;党和政府正确领导;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等。 (1 分,答出一
点即可)
(2) 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1 分)
理论创新: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思想。 (1 分)
(3) 道路村村通,便利了人们的出行;居住环境舒适,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家用汽车进入寻
常百姓家;家门口就可以买到世界各地的商品等(1 分,任举一例即可,符合题意的其
他答案也可)
25.(6 分)
(1) 内涵: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1 分)
梦想: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 2010 年翻一番,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 (1 分,
其他符合题意的答案也可)
(2) 实现: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1 分)
(3) 内容: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 分)
标题: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面实现,新时代中国屹立世界之巅
理由:2049 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00 周年,届时中国将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
目标中的第二个目标,即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2
分,其中标题 1 分,理由 1 分,言之有理且符合题意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