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怀化市溆浦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南省怀化市溆浦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 年上学期溆浦一中期中考试
八年级 历史
(满分 100 分,考试用时 60 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
1 、从 1842 年的割地赔款到2021 年中美战略对话中的唇枪舌剑,历史告诉人们“世界还
是那个世界,中国已不是那个中国” 。改变了中国的命运,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的
是 ( )
A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抗美援朝战争取得胜利
C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2.在进行主题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最可爱的人”的研究性学习时,史料价值最高
的是( )
A.影视作品《上甘岭战役》 B.油画《烈火中的邱少云》
C.文学创作《谁是最可爱的人》 D.作战双方签署的《停战协定》
3.“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废除了我国存在 2000 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进一步巩固了人民
政权,为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条件。”上述材料阐述的是土地改革的( )
A.性质 B.过程 C.背景 D.意义
4.建国初期,毛泽东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 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各种粮
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
能造。”由此可见( )
A.发展交通运输业的可行性 B.制定一五计划的必要性
C.科教兴国的重要性 D.发展电力工业的紧迫性
5.下表为 20 世纪 50 年代新中国经济成分变化表。该表说明 ( )
年份 国营经济 合作社经济 公私合营经济 个体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1952 年 19. 1% 1.59% 0.7% 71.8% 6.9%
1956 年 32.2% 53.4% 7.3% 7. 1% 0
A .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B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C .“一五”计划超额完成 D .改革开放全面推进
6.1956 年,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被认为是探索社会
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因为它( )
A.坚持无产阶级专政 B.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C.正确认识中国国情 D.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7.历史长河中每一时期都有其鲜明的时代主题。1956—1966 年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时
期的一个重要阶段,下列选项能够全面反映这一阶段历史特征的是( )
A.开天辟地,焕然一新 B.民族独立,获得新生
C.探索前进,曲折发展 D.文革结束,徘徊前进
8.下图反映的是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工业发展状况,图中 C 点到 D 点这一变化出现
的主要原因是( )
1
A.国民经济政策的调整
B.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
C.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
D.苏联对华经济的援助
9.表中我国农业产量发生重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项目 1957 年 1960 年 下降(%)
粮食(亿公斤) 1950.5 1435 26.4
棉花(万担) 3280 2126 35.2
A.抗美援朝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C.自然灾害的不断发生 D.“文化大革命”的发动
10、小明同学带着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组,搜集了“政企分开”“多种所有制经济”“按
劳分配”等资料。根据这些信息判断他的研究性学习课题是( )
A.农业合作化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土地改革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11.下表内容反映的主题是( )
时间 1980 年 1984 年 1985 年
事件 兴办 4 个经济特区 开放 14 个沿海城市 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
A.规划中国梦宏伟蓝图 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C.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 D.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推进
12.本来只是一个贫穷落后的边陲小镇,建立经济特区后,以“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
命 ”的精神和“三天一层楼 ”的建设速度,几年时间就发展成为一个现代化大都市、经 济
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该材料描述的城市是 ( )
A 、深圳 B、珠海 C、汕头 D、厦门
13、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了历史新阶段,在更大范围、更高水平上参
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据此可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
A .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新空间 B .宣告我国全面迈入了小康社会
C .标志着改革开放的大幕正式拉开 D .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奠定基础
14.小杨同学准备参加学校组织的“党史知识竞赛”。在他收集到的资料中,下列搭配正确
的是( )
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
②中共十二大——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③中共十三大——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④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5、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建设不断取得丰硕成果,天宫遨游、蛟龙探海、天眼探空、悟空
探秘、墨子传信、大飞机一飞冲天,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 ,这一系列重大成果,主要
体现了新发展理念中的 ( )
A、创新 B、开放 C 、协调 D、共享
2
16、“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宏伟目标的实现是在( )
A.中国共产党二十大召开时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00 年时
C.中国共产党十九大召开时 D.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年时
二、非选择题(共 4 小题,17 题 12 分,18 题 14 分,19 题 12 分,20 题 14 分,共 52 分)
17、(12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
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的生活的基本保证。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
利益而积极奋斗。” ——摘自 1953 年 1 月 1 日《人民日报》
材料二:“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
——《春天的故事》歌词
材料三:建议指出:“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
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发战略。”习近平指出:“中国开放的大门永
远不会关上。” ——摘自《十三五规划建议》
(1)材料一中为实现全国人民的工业化梦想,党和政府采取了怎样的举措?这一举
措有何显著的特点?(4 分)
(2)材料二中“南海边画了一个圈”指的是什么?如何评价这位“老人”?(4 分)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我们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
从改革开放 40 多年的变化中,谈谈你的感受。(4 分)
18、(14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土地改革完成后,农村经济基本上还是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劳动生产率低下,
假如任其自由发展,可能会导致农村贫富两极分化。如果不引导农民走组织起来的路,不仅
不能改善农民的生活,而且农村也不可能为工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商品、粮食、轻工业原料
等条件。
材料二:1978 年冬,凤阳县小岗村 18 户村民立下了一张“分田到户”的字据,这件
事情当时在全国引起极大争议。但是,1979 年秋小岗村却迎来了从未有过的大丰收。小岗
人第一次向国家交了公粮,家家户户园满了粮食。邓小平从这件事看到了中国农村改革的方
向,满腔热情地给予支持。
材料三:我国建国三十五年来所发生的深刻变化,已经初步显示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
性。但是必须指出,这种优越性还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经济体
制上形成了一种同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僵化的模式。……严重压抑了企业和广大
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摘编自《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1)材料一中提到的土地改革使我国土地所有制发生了怎样的转变?其法律依据是什么?
(4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邓小平看到了中国农村改革的方向具体指什么?他为
什么会满腔热情地给予支持?(4 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这次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因及改革的中心环节是什么?(4 分)
(4)从以上多次改革中,你有何认识?(2 分)
3
19、(12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中国式现代化奠基时期:这一时期的总体特征是探索。主要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取
得成功的基础上,通过制度变革和道路摸索,为中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探寻可行之路,
为实现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可视之为现代化起飞前的准备时期。
材料二:中国式现代化快速发展时期:中国经济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社会面貌也随
之发生了巨大改变,用短短几十年时间走过了发达国家几百年的工业化历程,实现了从
“站起来”到“富起来”的巨大飞跃。
材料三:中国式现代化走向成熟时期:2012 年中共十八大之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迈
入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也随之进入一个新阶段,即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中国式现代化奠基时期,我国通过完成哪一历史事
件实现了“制度变革”?这一事件的实质是什么?(4 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中国式现代化快速发展时期,我国农村采取怎样的
改革方式逐渐“富起来”?这一时期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4 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在中国式现代化走向成熟时期,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
思想是什么?(2 分)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式现代化能够成功的原因。(2 分)
20、(14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它是一个光辉的起点,是一次伟大的转折,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严重的
挫折中重新奋起,带领中国人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始了新的伟大革命……社会主义中
国将在这场新的革命中告别贫穷和落后,走向繁荣和进步。”
材料二:“……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
富起来……——《走进新时代》
材料三:21 世纪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对稳定世界发展所作的贡献
日益显著,中国的大国责任与担当快速增长,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中国积极发展全球
伙伴关系,扩大同各国的利益交汇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解构百年大变局之“变”与“局”》
(1)材料一中的“一次伟大的转折”指什么事件?结合所学知识,为了告别贫穷和落后,
走向繁荣和进步,中国共产党采取了什么重大举措?(4 分)
(2)材料二歌词中“领导人民当家作主站起来”、“领导人民改革开放富起来”的两位领导
人分别是谁? 他们分别开创的革命道路和建设道路是什么?(6 分)
(3)指出材料三中国为解决世界稳定发展提出的方案。21 世纪,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取
得的典型成果是什么?(4 分)
4
2025 年上学期溆浦一中期中考试八年级历史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D D B B C C A B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C A A C A B
17 题参考答案:(12 分)
(1)举措: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2 分) 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2 分)
(2)建立经济特区。(2 分)评价: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
总设计师。(2 分)
(3)对外开放格局:“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
层次、 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2 分)
感受:①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由站起来变为富起来,我们要坚持中国共产党
的正确领导。或② 我们要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2 分,其它言之有理即可)
18 题参考答案:(14 分)
(1)转变:由地主土地所有制变为农民土地所有制;(2 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
改革法》 (2 分)
(2)方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 分) 原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激发了农民
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 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2 分)
(3)原因:经济体制上形成了一种同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僵化的模式。(2 分)
中心环节:增强企业的活力。(2 分)
(4)认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不断结合国情进行改革。(2 分)
19 题参考答案:(12 分)
(1)事件:三大改造。(2 分)实质: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转变。(2 分)
(2)方式: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 分)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 分)
(3)指导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2 分)
(4)原因: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改革开放的正确决策;
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等。(2 分,答出 1 点即可)
20 题参考答案.(14 分)
(1)事件:十一届三中全会。(2 分)举措:改革开放。(2 分)
(2)领导人:毛泽东和邓小平。(2 分)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2
分) 建设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 分)
5
(3)方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2 分)成果:2001 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 分)
6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