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5张PPT)8.2.3 常见的碱核心素养目标1.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通过实验探究碱的物理化学性质,掌握控制变量法的应用。设计实验验证碱的化学性质,解决实际问题,提升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2.科学思维:建立 “碱的通性由 OH 决定” 的微观模型,理解碱与不同物质反应的本质。能运用分类法归纳碱的化学性质,培养逻辑推理与知识迁移能力。3.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认识碱在工业和生活中的重要性,增强合理使用化学品的责任意识。通过碱的腐蚀性安全教育,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 1.常见碱的物理性质。2.碱的化学性质。3.碱的用途。学习难点 1.通性本质:理解碱的化学性质均与 OH 有关。2.碱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的条件。3.碱与盐反应的条件。常见的碱PART 011.常见碱的物理性质【实验1】观察烧碱和熟石灰的颜色、状态。在表面皿中放一些烧碱,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观察固体的变化。【实验2】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一些烧碱和熟石灰,加入水,振荡,观察其溶解过程。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1.常见碱的物理性质1.常见碱的物理性质1.常见碱的物理性质氢氧化钠 氢氧化钙俗称 烧碱、火碱、苛性钠 熟石灰、消石灰颜色、状态 白色固体 白色粉末状固体溶解性 易溶于水,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 微溶于水露置在空气中一 段时间 吸水潮解 无明显变化其他 水溶液有滑腻感 水溶液有滑腻感潮解:固体氢氧化钠在空气中易吸收水蒸气,表面潮湿并逐渐溶解,这种现象称为潮解。因此固体氢氧化钠可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另外,氢氧化钠还会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变质,因此氢氧化钠必须密封保存。1.常见碱的物理性质氧化钙:生石灰是氧化钙的俗称,生石灰具有强烈的吸水性,易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热量。利用上述性质,常用生石灰作干燥剂或发热剂。实验室中常用氧化钙干燥不能与之发生化学反应的气体,如氧气、氢气等;碱石灰是实验室常用的干燥剂,其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碱的化学性质及用途PART 02【实验探究】分别向盛有稀氢氧化钠和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滴加适量硫酸铜溶液,观察实验现象并总结结论。2.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其他化学性质2.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其他化学性质实验内容 现象与结论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硫酸铜溶液向澄清石灰水中滴加硫酸铜溶液生成蓝色沉淀,氢氧化钠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蓝色沉淀,但沉淀量比较少,氢氧化钙能与硫酸铜反应2.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其他化学性质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能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CO2能与某些盐反应生成另一种碱和另一种盐 CuSO4澄清石灰水变浑浊NaOH溶液无明显现象产生蓝色沉淀3.碱的通性酸的通性与指示剂作用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能与某些盐反应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酚酞溶液变红生成盐和水生成另一种盐和另一种碱回忆酸具有通性的原因,你能总结出碱具有通性的原因吗?3.碱的通性回忆溶液导电性的实验,分别试验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蒸馏水和乙醇的导电性(可以将小灯泡换成发光二极管)实验现象: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都能导电乙醇和水均不导电2.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其他化学性质实验分析: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都能导电,说明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中存在带电荷的粒子,即溶液中含有自由移动的粒子。碱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在不同的碱溶液中都含有OH-3.常见碱的用途(1)烧碱:常用于制造碱性清洁剂、肥皂、人造丝,广泛用于造纸、炼油、纺织、印染与橡胶工业。(2)熟石灰:常用于建筑业、改良酸性土壤和配制农药波尔多液。复分解反应PART 031.复分解反应(1)概念: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化学反应称为复分解反应。(2)通式: AB+CD→AD+CB(3)特点:①反应物和生成物均为化合物; ②发生反应的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③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PS:两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不一定是复分解反应,如CO2+2NaOH====Na2CO3+H2O不是复分解反应,原因是两种化合物没有相互交换成分。归纳总结随堂训练1. 下列有关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用托盘天平称量它们的质量时,要将它们放在烧杯内称量B. 它们都具有吸水性,可用作气体干燥剂C. 氢氧化钠易溶于水,氢氧化钙微溶于水D. 工业上通常以生石灰和水为原料制取氢氧化钙B随堂训练2. 关于氢氧化钙的下列用途,错误的是( )A.用于改良酸性土壤B.用于配制农药波尔多液C.用于治疗胃酸过多D.用于制取烧碱C随堂训练3. 含有少量水蒸气和二氧化硫的空气依次通过NaOH溶液、浓硫酸和灼热的铜网,剩余气体是( )①稀有气体 ②氮气 ③二氧化碳 ④二氧化硫 ⑤水蒸气 ⑥氧气A. ①②⑥ B. ①②⑤C. ①② D. ①②③④C随堂训练4. 下列对实验意外事故的处理错误的是( )A. 氢氧化钠溶液不慎沾到皮肤上,要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硫酸溶液B. 实验药液溅入眼睛,立即用水冲洗,切不可用手揉搓C. 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立即用湿布或沙子扑灭D. 浓硫酸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A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