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单元阶段测试卷(含解析)-2024-2025学年数学四年级下册人教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4单元阶段测试卷(含解析)-2024-2025学年数学四年级下册人教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4单元阶段测试卷-2024-2025学年数学四年级下册人教版
一、选择题
1.从不同方向观察下面的组合体,不可能看到的图形是( )。
A. B. C.
2.下面的竖式,在计算过程中运用了什么运算律( )。
A.乘法分配律 B.乘法结合律 C.乘法交换律
3.下面哪个小数中6表示的意义与其它两个不一样( )。
A.20.60 B.0.604 C.6.403
4.下面各题去掉小括号,运算顺序不发生改变的是( )。
A.(38+56)-29 B.(93-58)÷2 C.10×(23+12)
5.不改变数的大小,下面哪个小数末尾添上1个0,就变成了小数部分是三位的小数( )。
A.10.8 B.0.27 C.3.060
6.把0.08的小数点先向右移动两位,再向左移动一位,结果是( )。
A.0.8 B.8 C.80
二、填空题
7.一个数由5个十、3个一和8个百分之一组成,这个数写作( ),读作( )。
8.甲、乙、丙三位同学50米赛跑的成绩分别是10.02秒、8.93秒、9.25秒,最快的同学是( ),最慢的同学是( )。
9.同学们玩“算24点”游戏,抽到的扑克牌上的点数如下,经过怎样的运算才能得到24?小明这样算:( );小华这样算:( )。
10.根据运算定律填空。
36×25=( × )×9=900 125×(8+ )=125×8+125×4
11.一个两位小数,四舍五入后得到的近似数是0.6,这个两位小数最小是( ),最大是( )。
12.把1.36的小数点去掉,相当于扩大到原来的( )倍;( )缩小到原来的是73。
三、判断题
13.小数的末尾0越多,这个小数就越大。( )
14.把8改写成两位小数是8.00。( )
15.125×88的简便算法可以是125×80+125×8。( )
16.小数的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
17.下面的物体,从前面和上面看到的图形都是。( )
18.如果〇÷△=□,那(△×□)÷〇=1。( )
四、计算题
19.直接写得数。
37×5×2= 36-0×7= 394×12×0= 37+63=
0.5÷10= 4+4÷4+4= 513-42-13= 28×100÷10=
20.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
700-82-18 63×4×25
26×17-16×17 1200÷25÷8
21.列式计算。
8个125的和除以25的4倍,商是多少?
五、解答题
22.2023年中国流动科技馆走进盘州巡展活动。上午生有900人进馆参观,中午有257人离开,下午又有243人离开,此时科技馆内还有多少人?
23.小马虎由于粗心大意,在计算42×( +7)时,将括号写漏了,算成了42× +7,请你帮小马虎算一算,错误的结果与正确的结果相差多少?
24.三2班有40人去秋游,如果两种车都要租,且每辆车都坐满,可以怎样租车?请写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租车方案。
25.学校做66套演出服装,要按整卷买布。大卷布,每卷400元,可以做8套表演服装;小卷布,每卷300元,可以做5套表演服装。怎样买布最省钱?要花多少元?
26.李大伯家有一块地,这块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7.看清要求,细致作图。
(1)观察上面的立体图,一共由( )个小正方体搭成。
(2)请把分别从前面,上面,左面看到的图形画在上图的方格纸上。
《第1-4单元阶段测试卷-2024-2025学年数学四年级下册人教版》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答案 C A C A B A
1.C
【分析】从前面看共有2行,上面的一行1个小正方形,下面的一行3个小正方形,左对齐;
从左面看共有2行,上面的一行1个小正方形,下面的一行2个小正方形,左对齐;
从右面看共有2行,上面的一行1个小正方形,下面的一行2个小正方形,右对齐;
从上面看共有2行,上面的一行3个小正方形,下面的一行1个小正方形,右对齐;
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由分析可知,从不同方向观察下面的组合体,不可能看到的图形是;
故答案为:C
2.A
【分析】计算23乘12的积时,先把23与12的个位数字2相乘,再把23与12的十位数字1相乘,最后把两个积相加,相当于将12分解为2与10,先计算23与2的积,再计算23与10的积,最后把两个积相加,相当于应用了乘法分配律。
【详解】
根据分析可知,在计算过程中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故答案为:A
3.C
【分析】在小数数位顺序表中,小数部分的各位称小数位,从小数点后面第一位起分别称为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它们的计数单位分别为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哪一位上的数字是几就表示有几个相应的计数单位。据此逐项分析每个选项,然后再进一步解答。
【详解】A.20.60中的6在十分位上,表示6个十分之一;
B.0.604中的6在十分位上,表示6个十分之一;
C.6.403中的6在个位上,表示6个一。
综上可知,6.403中的6表示的意义与其他两个不一样。
故答案为:C
4.A
【分析】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同级运算时,从左到右依次计算;两级运算时,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时,先算括号里面的。据此解答。
【详解】A.(38+56)-29,先算加法,再算减法。去掉小括号后,算式变为38+56-29,先算加法,再算减法。运算顺序不发生改变。
B.(93-58)÷2,先算减法,再算除法。去掉小括号后,算式变为93-58÷2,先算除法,再算减法。运算顺序发生改变。
C.10×(23+12),先算加法,再算乘法。去掉小括号后,算式变为10×23+12,先算乘法,再算加法。运算顺序发生改变。
故答案为:A
5.B
【分析】小数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A.在10.8的末尾添上1个0后变为10.80,此时小数部分是两位,不符合小数部分是三位的要求。
B.在0.27的末尾添上1个0后变为0.270,小数部分是三位,满足题目要求。
C.3.060本身小数部分就是三位,在它末尾添上1个0后变为3.0600,小数部分变成了四位,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6.A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数的大小变化规律: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这个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倍、100倍、1000倍……,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这个数就缩小到原数的、、…,反之也成立。
【详解】0.08×100÷10
=8÷10
=0.8
把0.08的小数点先向右移动两位,再向左移动一位,结果是0.8。
故答案为:A
7. 53.08 五十三点零八
【分析】哪个数位上有几个计数单位,就在该数位写几,哪个数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用0占位,据此写出这个数。
小数的读法:整数部分按整数的读法来读,如果是0读作零,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依次读出每位上的数字,小数部分有几个0就读出几个零。
【详解】一个数由5个十、3个一和8个百分之一组成,这个数写作53.08,读作五十三点零八。
8. 乙 甲
【分析】在相同距离的比赛中,用时最少的成绩最好。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先比较小数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这个小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十分位,十分位大的这个小数就大,如果十分位相同,就比较百分位,百分位大的这个小数就大,以此类推。
【详解】
故最快的同学是乙,最慢的同学是甲。
9.
【分析】在这几个数中加入“+”、“-”、“×”、“÷”符号,以及括号,数字位置可交换,只要使计算结果等于24即可,,即第一步算的得数应为8;
,即最后一步算乘法,只要前面两步的计算结果分别等于6和4即可,,,根据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填空即可。
【详解】
即:小明这样算:;
小华这样算:。
10. 4 25 4
【分析】(1)36×25中,把36看作4×9,再利用乘法交换律先计算4与25的积。
(2)根据乘法分配律a×c+b×c=(a+b)×c可知,125×8+125×4=125×(8+4)。
【详解】36×25
=4×9×25
=4×25×9
=100×9
=900
125×8+125×4=125×(8+4)
即36×25=(4×25)×9=900
125×(8+4)=125×8+125×4
11. 0.55 0.64
【分析】四舍五入到十分位我们看的是百分位,要考虑0.6是一个两位小数的近似数,有两种情况:“四舍”得到0.6的原数是最大,“五入”得到0.6的原数最小。“四舍”得到0.6,这个数的百分位上最大是4,这个两位小数最大是0.64。“五入”得到0.6,则十分位上是5,百分位上最小是5,这个两位小数最小是0.55。
【详解】根据分析:一个两位小数,四舍五入后得到的近似数是0.6,这个两位小数最小是0.55,最大是0.64。
12. 100 7300
【分析】把1.36的小数点去掉,相当于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即这个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倍;一个数缩小到原数的是73,相当于把原数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得到73,只要把73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即可求出原数,那么原数是7300;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把1.36的小数点去掉,相当于扩大到原来的100倍;7300缩小到原来的是73。
13.×
【分析】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小数大小的比较:先看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十分位上的数也相同的,百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依次往右进行比较,直到比出大小为止。
【详解】如:0.300=0.3
2.000<3.20
小数的大小与小数末尾0的个数没有关系。
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4.√
【分析】小数的末尾填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得:把8改写成两位小数是8.00。
故答案为:√
15.√
【分析】125×88可以把88拆成80+8的和,再根据乘法分配律简算(a+b)×c =a×c+b×c。据此判断
【详解】125×88
=125×(80+8)
=125×80+125×8
=10000+1000
=11000
即125×88的简便算法可以是125×80+125×8。
故答案为:√
16.×
【分析】根据对小数计数单位的认识,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据此判断即可。
【详解】小数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题目中没有明确是相邻的计数单位,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7.√
【分析】这个物体从前面和上面看到的都是两行小正方形,每行2个对齐。
【详解】
物体从前面和上面看到的图形都是。
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18.√
【分析】根据题意,明确被除数÷除数=商,可知被除数=除数×商,以此答题即可。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
如果〇÷△=□,可知〇=△×□,可以推断出:(△×□)÷〇=〇÷〇=1。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19.370;36;0;100
0.05;9;458;280
【详解】略
20.600;6300;170;6
【分析】计算700-82-18:根据减法的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这两个数的和,用字母表示为a-b-c=a-(b+c)。
计算63×4×25:根据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和另外一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另外一个数相乘,积不变,用字母表示为(a×b)×c=a×(b×c)。
计算26×17-16×17:根据乘法分配律的逆运算:a×c-b×c=(a-b)×c。
计算1200÷25÷8:根据除法的性质: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这个数除以这两个数的积,用字母表示为a÷b÷c=a÷(b×c)。
【详解】700-82-18
=700-(82+18)
=700-100
=600
63×4×25
=63×(4×25)
=63×100
=6300
26×17-16×17
=(26-16)×17
=10×17
=170
1200÷25÷8
=1200÷(25×8)
=1200÷200
=6
21.10
【分析】根据题意,先算出8个125的和以及25的4倍,然后再相除。8个125的和以及25的4倍都是用乘法计算。本来应该从左往右计算,现在先算乘法,所以要加小括号。
【详解】(8×125)÷(25×4)
=1000÷100
=10
所以,商是10。
22.400人
【分析】根据题意,用上午进馆的人数减去中午离开的人数,再减去下午离开的人数,即是此时科技馆内还有的人数。
【详解】900-257-243
=900-(257+243)
=900-500
=400(人)
答:此时科技馆内还有400人。
23.287
【分析】本题考查整数的混合运算,掌握乘法分配律是解题关键;观察算式,可知结果变小,要求相差的结果,用原来的算式减去现在的算式即可;42×(+7)=42×+42×7,与42×+7相差42×7-7。
【详解】
42×(+7)-(42× +7)
=42×+42×7-42×-7=42×7-7
=294-7
=287
答:错误的结果与正确的结果相差287。
24.租1辆出租车和6辆面包车;
租4辆出租车和4辆面包车;
租7辆出租车和2辆面包车。
【分析】根据题目要求,两种车都要租,且每辆车都坐满,说明把两种车坐的人数相加的和应刚好等于40人;可用列表法,先假设全租出租车,40÷4=10(辆),再依次减少1辆出租车,增加1辆面包车,列出各方案,再用两种车的辆数乘限乘人数,分别得到各坐的人数,再相加得到总人数,找到总人数等于40人的方案即可。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列表如下:
方案 出租车辆数 面包车辆数 乘坐总人数 是否符合条件
一 9 1 9×4+1×6=42 否
二 8 2 8×4+2×6=44 否
三 7 2 7×4+2×6=40 是
四 6 3 6×4+3×6=42 否
五 5 4 5×4+4×6=44 否
六 4 4 4×4+4×6=40 是
七 3 5 3×4+5×6=42 否
八 2 6 2×4+6×6=44 否
九 1 6 1×4+6×6=40 是
1×4+6×6
=4+36
=40(人)
4×4+4×6
=16+24
=40(人)
7×4+2×6
=28+12
=40(人)
答:符合条件的租车方案是:
租1辆出租车和6辆面包车;
租4辆出租车和4辆面包车;
租7辆出租车和2辆面包车。
25.7大卷2小卷;3400元
【分析】比较大卷和小卷布每套的价钱,价钱少的省钱,就尽量购买价钱少的哪种,并且没有剩余布时最省钱,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400÷8=50(元)
300÷5=60(元)
50<60,买大卷布省钱,尽量买大卷布。
66÷8=8(卷)……2(套)
如果买8大卷布,再买1小卷布,还多3套的布。
8×7+5×2
=56+10
=66(套)
所以买7大卷布和2小卷布刚好做66套演出服装,最省钱。
400×7+300×2
=2800+600
=3400(元)
答:买7大卷布和2小卷布最省钱,要花3400元。
26.1500平方米
【分析】将图形分割为两个长方形,其中一个长方形的长是52米,宽是15米,另一个长方形的长是48米,宽是15米,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长×宽,先求出52与15的积,再求48与15的积,最后把这两个积相加即可求出这个图形的面积,计算时也可以根据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先求出52与48的和,再把这个和与15相乘。
【详解】
52×15+48×15
=(52+48)×15
=100×15
=1500(平方米)
答:这块地的面积是1500平方米。
27.(1)6
(2)见详解
【分析】(1)这个立体图形下面一层5个小正方体,上面一层1个小正方体,共6个小正方体搭成;
(2)从前面看,看到两层,下面一层三个正方形,上面一层一个正方形,并且左侧对齐;
从上面看,可以看到5个正方形,呈一个“十”字形;
从左面看,看到两层,下面一层三个正方形,上面一层一个正方形,并且中间对齐。
【详解】(1)5+1=6(个)
所以立体图,一共由6个小正方体搭成。
(2)三视图如图所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