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主题五 认识中国(一)中国的疆域与人口【基础过关】 (2024·四川广安·中考真题)纪录片《航拍中国》让我们从空中俯瞰大地,开篇的解说词:“你见过什么样的中国 是96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还是300万平方公里的澎湃 是四季轮转的天地,还是冰与火演奏的乐章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1.冬季,我国能同时感受到“冰与火演奏的乐章”主要是因为 (B)A.地势差异大B.纬度差异大C.降水差异大D.海陆分布差异大2.在解说词中“300万平方公里的澎湃”涉及的地理事物符合自北向南排列的是 (C)A.黄海 台湾海峡 渤海 海南岛B.渤海 黄海 南海 钓鱼岛C.渤海 东海 琼州海峡 曾母暗沙D.黄海 南海 舟山群岛 崇明岛 (2024·湖南长沙·中考真题)读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轮廓图,完成3~5题。3.图示四个省级行政区名称判断,正确的是 (C)A.甲—西藏自治区B.乙—青海省C.丙—上海市D.丁—辽宁省4.图示省级行政区特征,正确的是 (D)A.甲—冰川广布B.乙—购物天堂C.丙—海上米仓D.丁—黑土广布5.石漠化现象最突出的省级行政区是 (B)A.甲 B.乙 C.丙 D.丁6.(2024·湖北鄂州·中考真题)李白在《峨眉山月歌》中写道:“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结合我国省级行政区的简称,推测“渝州”属于现在的 (B)A.① B.② C.③ D.④ (2024·广东·中考真题)人口发展是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事。下图为2010—2024年我国年末总人口数及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图。完成7、8题。7.2010-2024年,我国人口总数减少的年份是 (D)A.2012年 B.2016年C.2024年 D.2024年8.近年来,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有 (B)①人口政策调整 ②养老观念转变③生育观念转变 ④育儿成本增加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 (2024·辽宁阜新·中考真题)地理简图有助于我们记忆地理知识,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部分省级行政区的相对位置简图,完成9、10题。9.地区①主要分布的少数民族是 (A)A.壮族 B.傣族 C.侗族 D.苗族10.地区②代表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是 (B)A.桂 B.港 C.闽 D.粤11.(2024·湖北十堰·中考真题)关于我国人口和民族的叙述,正确的是 (A)A.人口地理界线是黑龙江黑河—云南腾冲B.人口主要分布在西部和中部地区C.人口总数最多的民族是壮族D.蒙古族的传统节日是雪顿节【素养挑战】 (2024·山东滨州·中考真题)我国疆域辽阔,人口众多。近年来,我国人口发展呈现少子化、老龄化、区域人口增减分化的趋势性特征。请据图完成12~14题。12.下列关于我国疆域描述,正确的是 (A)A.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固有领土B.跨东西、南北半球,面积广大C.南北跨度大,南至赤道以南的曾母暗沙D.东西跨经度广,时间差异小13.据图分析我国人口分布大势是 (C)A.北方地区人口数量远大于南方地区B.西北地区人口增长远高于青藏地区C.黑河—腾冲线以东人口密集D.黑河—腾冲线以西人口增长较慢14.对比2010-2024年山东省和广东省的人口增长差异,山东省应采取的合理措施有 (C)①做好人才引进及配套保障工作②探索提前退休制度,帮助子女家庭看管孩子③完善养老保障体系,积极培育“银发”经济④优化生育政策及配套措施,推进“放开三孩”工作落实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15.(2024·山东滨州·中考真题)近日,山东省淄博市因烧烤火爆“出圈”,“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下列“进淄赶烤”车辆所属省份距离山东省最远的是 (A)16.在湖南省湘西凤凰旅游时,最有可能拍摄到的富有当地民俗风情的图片是 (A)17.(2024·山东济南·中考真题)我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区域差异大。下图是我国疆域示意及冬季黑龙江和西沙群岛景观示意图。结合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1)这一方水土这一方人。我国疆域辽阔,自然和人文环境复杂。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下列说法进行判断,正确的填正确,错误的填错误。①我国陆地领土面积960多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正确)②冬季西沙群岛与黑龙江景观差异大,主要原因是南北跨经度广。(错误)③我国人口众多,分布不均,以漠河—腾冲一线为界,东多西少。(错误)④五十六个民族“大散居、小聚居、交错居住”,组成统一和谐的大家庭。(正确)(2)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青藏地区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独特的自然环境造就了独特的文化。分析青藏地区人们生活方式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完成表格内容。生活方式 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衣 藏袍 袖子便于穿脱,为了适应①昼夜温差大食 牛羊肉、糌粑 草甸广布,以畜牧业为主;在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区可以发展②河谷农业(种植业)住 ③碉房、帐篷 厚墙、厚重的牛毛毡可以抵御风和寒冷行 高原之舟——④牦牛 善走陡坡险路,雪山沼泽人们的生活方式是为了适应青藏地区突出的自然特征:⑤高寒(3)换一方水土富一方人。甘肃古浪县政府启动易地搬迁工程,村民从山沟沟搬到黄花滩,借助科技扶贫,发展羊肚菌大棚种植,实现脱贫致富。据下图从气候角度分析古浪县种植羊肚菌的有利和不利条件,并提出解决不利条件的措施。答:有利条件:温带大陆性气候,昼夜温差大;不利条件:降水少,晴天多,光照强烈。采取措施:大棚覆黑膜进行遮光。主题五 认识中国(一)中国的疆域与人口【基础过关】 (2024·四川广安·中考真题)纪录片《航拍中国》让我们从空中俯瞰大地,开篇的解说词:“你见过什么样的中国 是96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还是300万平方公里的澎湃 是四季轮转的天地,还是冰与火演奏的乐章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1.冬季,我国能同时感受到“冰与火演奏的乐章”主要是因为 ( )A.地势差异大B.纬度差异大C.降水差异大D.海陆分布差异大2.在解说词中“300万平方公里的澎湃”涉及的地理事物符合自北向南排列的是 ( )A.黄海 台湾海峡 渤海 海南岛B.渤海 黄海 南海 钓鱼岛C.渤海 东海 琼州海峡 曾母暗沙D.黄海 南海 舟山群岛 崇明岛 (2024·湖南长沙·中考真题)读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轮廓图,完成3~5题。3.图示四个省级行政区名称判断,正确的是 ( )A.甲—西藏自治区B.乙—青海省C.丙—上海市D.丁—辽宁省4.图示省级行政区特征,正确的是 ( )A.甲—冰川广布B.乙—购物天堂C.丙—海上米仓D.丁—黑土广布5.石漠化现象最突出的省级行政区是 ( )A.甲 B.乙 C.丙 D.丁6.(2024·湖北鄂州·中考真题)李白在《峨眉山月歌》中写道:“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结合我国省级行政区的简称,推测“渝州”属于现在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2024·广东·中考真题)人口发展是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事。下图为2010—2024年我国年末总人口数及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图。完成7、8题。7.2010-2024年,我国人口总数减少的年份是 ( )A.2012年 B.2016年C.2024年 D.2024年8.近年来,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有 ( )①人口政策调整 ②养老观念转变③生育观念转变 ④育儿成本增加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 (2024·辽宁阜新·中考真题)地理简图有助于我们记忆地理知识,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部分省级行政区的相对位置简图,完成9、10题。9.地区①主要分布的少数民族是 ( )A.壮族 B.傣族 C.侗族 D.苗族10.地区②代表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是 ( )A.桂 B.港 C.闽 D.粤11.(2024·湖北十堰·中考真题)关于我国人口和民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地理界线是黑龙江黑河—云南腾冲B.人口主要分布在西部和中部地区C.人口总数最多的民族是壮族D.蒙古族的传统节日是雪顿节【素养挑战】 (2024·山东滨州·中考真题)我国疆域辽阔,人口众多。近年来,我国人口发展呈现少子化、老龄化、区域人口增减分化的趋势性特征。请据图完成12~14题。12.下列关于我国疆域描述,正确的是 ( )A.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固有领土B.跨东西、南北半球,面积广大C.南北跨度大,南至赤道以南的曾母暗沙D.东西跨经度广,时间差异小13.据图分析我国人口分布大势是 ( )A.北方地区人口数量远大于南方地区B.西北地区人口增长远高于青藏地区C.黑河—腾冲线以东人口密集D.黑河—腾冲线以西人口增长较慢14.对比2010-2024年山东省和广东省的人口增长差异,山东省应采取的合理措施有 ( )①做好人才引进及配套保障工作②探索提前退休制度,帮助子女家庭看管孩子③完善养老保障体系,积极培育“银发”经济④优化生育政策及配套措施,推进“放开三孩”工作落实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15.(2024·山东滨州·中考真题)近日,山东省淄博市因烧烤火爆“出圈”,“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下列“进淄赶烤”车辆所属省份距离山东省最远的是 ( )16.在湖南省湘西凤凰旅游时,最有可能拍摄到的富有当地民俗风情的图片是 ( )17.(2024·山东济南·中考真题)我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区域差异大。下图是我国疆域示意及冬季黑龙江和西沙群岛景观示意图。结合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1)这一方水土这一方人。我国疆域辽阔,自然和人文环境复杂。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下列说法进行判断,正确的填正确,错误的填错误。①我国陆地领土面积960多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 )②冬季西沙群岛与黑龙江景观差异大,主要原因是南北跨经度广。( )③我国人口众多,分布不均,以漠河—腾冲一线为界,东多西少。( )④五十六个民族“大散居、小聚居、交错居住”,组成统一和谐的大家庭。( )(2)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青藏地区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独特的自然环境造就了独特的文化。分析青藏地区人们生活方式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完成表格内容。生活方式 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衣 藏袍 袖子便于穿脱,为了适应①食 牛羊肉、糌粑 草甸广布,以畜牧业为主;在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区可以发展②住 ③ 、帐篷 厚墙、厚重的牛毛毡可以抵御风和寒冷行 高原之舟——④ 善走陡坡险路,雪山沼泽人们的生活方式是为了适应青藏地区突出的自然特征:⑤(3)换一方水土富一方人。甘肃古浪县政府启动易地搬迁工程,村民从山沟沟搬到黄花滩,借助科技扶贫,发展羊肚菌大棚种植,实现脱贫致富。据下图从气候角度分析古浪县种植羊肚菌的有利和不利条件,并提出解决不利条件的措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主题五 (一) 中国的疆域与人口 - 学生版.docx 主题五 (一) 中国的疆域与人口.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