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四)居民与文化 发展与合作【基础过关】1. (2024·湖南益阳·中考真题)下图为21世纪初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图,最需要采取鼓励生育措施的国家是 (A)A.德国 B.印度C.肯尼亚 D.尼日利亚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与北极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北极地区土著居民以因纽特人为主,他们长期生活在冰天雪地之中,过着渔猎生活。读图,完成2、3题。2.因纽特人属于 (B)A.白色人种 B.黄色人种C.黑色人种 D.混血人种3.因纽特人居住的冰屋低矮而厚实,原因可能是 (B)A.抵御暴雨 B.抗寒保暖C.利于散热 D.通风透气4.(2024·湖北十堰·中考真题)关于世界人种、语言、宗教的叙述,正确的是 (B)A.佛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B.北美洲大部分地区主要使用英语C.汉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D.非洲北部居民以黑色人种为主5.(2024·山西晋中·中考真题)第19届亚运会志愿者与外国运动员交流,主要使用的语言是 (A)A.英语 B.法语C.俄语 D.西班牙语 (2024·山东烟台·中考真题)喜欢旅游的小明在我国某地看到一种传统民居——“蚝宅”。当地原住居民就地取材,用灰、熟糯米、红糖、黄泥等材料搅拌均匀,把蚝壳整齐的粘在墙上。这种“蚝宅”结实耐用,防潮降温,不怕虫蛀。据此完成6~9题。6.最初建造“蚝宅”时 (B)①当地是乡村②当地是城镇③当地居民大多从事工业生产④当地居民大多从事海洋渔业生产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7.根据“蚝宅”的建筑特点,推测当地的自然环境特点是 (B)①以高原为主 ②以沙漠景观为主③气候湿热 ④动植物种类较多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8.小明看到的“蚝宅”最大可能位于我国 (C)A.东北地区 B.西北内陆C.东南沿海 D.青藏地区9.原住居民设计和建造“蚝宅”时,需要重点关注的自然灾害是 (D)①台风 ②寒潮③干旱 ④滑坡和泥石流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素养挑战】 (2024·四川雅安·中考真题)人口年龄结构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有较大的影响。国际上通常把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达到7%作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读澳大利亚人口年龄结构占比图,完成10、11题。10.2010-2024年,澳大利亚人口变化趋势是 (B)A.出生率持续上升B.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C.15~64岁人口比重增加D.人口总数持续增加11.该国的人口年龄结构可能造成 (A)A.社会养老负担加重 B.环境质量下降C.就业困难 D.交通压力增大 (2024 湖南选择考改编)某地(图1)位于太行山南段东麓,该地山势险峻,多暴雨,易发山洪。为适应当地地理环境,该地形成了西北—东南向的“山—林—田—村—水”空间格局(图2),体现了当地居民的生存智慧。据此完成12~14题。12.该地易发山洪,主要是因为 (A)A.水流汇集快 B.年降水量丰富C.河道较弯曲 D.地质条件复杂13.从防洪和方便取水的角度,推测该地早期民居主要布局在 (A)A.a处 B.b处 C.c处 D.d处14.该地形成的“山—林—田—村—水”空间格局有利于当地 (C)①降低暴雨的频率②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③降低山体坡度④减轻山洪带来的危害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24·湖南选择考改编)服装制造商可以在全球范围内选择分包商,产品残次率是影响其选择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交货期允许的情况下,洛杉矶时尚区内的韩国制造商更倾向选择代工厂位于东南亚的韩国分包商,而不是代工厂位于拉丁美洲的分包商。东南亚服装生产所需的面料大多产自中国,面料生产所需的棉花来自北美洲。据此完成15、16题。15.东南亚服装生产所需的面料大多产自中国是因为中国 (B)A.原材料丰富 B.产业基础好C.劳动力廉价 D.环境优美16.时尚区内的韩国制造商更倾向选择代工厂位于东南亚的韩国分包商,最可能考虑的是 (C)①交通运输 ②文化关联③市场环境 ④生产技能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7.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人口超过100万的特大城市主要分布在发达国家(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2)从纬度位置上看,世界的特大城市和城市密集带主要分布在B。A.北半球高纬度地区B.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C.南半球高纬度地区D.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3)南回归线以南的世界特大城市和城市密集带主要分布在靠近沿海(沿海/内陆)地区。(4)图中英国城市密集带,位于欧洲西部,以白色人种为主,主要信仰的宗教是基督教。(5)图中通布图古城是世界文化遗产,被誉为“梦幻之都”。因当地气候干燥少雨,建筑主要用泥土修筑。由于来自北方的风沙侵蚀以及越来越多的游客参观,通布图古城面临着被损毁的危险。下列措施有利于保护古城的是C。①整修古建筑②古城内修建酒店③限制游客人数④大量使用当地木材修葺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四)居民与文化 发展与合作【基础过关】1. (2024·湖南益阳·中考真题)下图为21世纪初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图,最需要采取鼓励生育措施的国家是 ( )A.德国 B.印度C.肯尼亚 D.尼日利亚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与北极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北极地区土著居民以因纽特人为主,他们长期生活在冰天雪地之中,过着渔猎生活。读图,完成2、3题。2.因纽特人属于 ( )A.白色人种 B.黄色人种C.黑色人种 D.混血人种3.因纽特人居住的冰屋低矮而厚实,原因可能是 ( )A.抵御暴雨 B.抗寒保暖C.利于散热 D.通风透气4.(2024·湖北十堰·中考真题)关于世界人种、语言、宗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佛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B.北美洲大部分地区主要使用英语C.汉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D.非洲北部居民以黑色人种为主5.(2024·山西晋中·中考真题)第19届亚运会志愿者与外国运动员交流,主要使用的语言是 ( )A.英语 B.法语C.俄语 D.西班牙语 (2024·山东烟台·中考真题)喜欢旅游的小明在我国某地看到一种传统民居——“蚝宅”。当地原住居民就地取材,用灰、熟糯米、红糖、黄泥等材料搅拌均匀,把蚝壳整齐的粘在墙上。这种“蚝宅”结实耐用,防潮降温,不怕虫蛀。据此完成6~9题。6.最初建造“蚝宅”时 ( )①当地是乡村②当地是城镇③当地居民大多从事工业生产④当地居民大多从事海洋渔业生产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7.根据“蚝宅”的建筑特点,推测当地的自然环境特点是 ( )①以高原为主 ②以沙漠景观为主③气候湿热 ④动植物种类较多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8.小明看到的“蚝宅”最大可能位于我国 ( )A.东北地区 B.西北内陆C.东南沿海 D.青藏地区9.原住居民设计和建造“蚝宅”时,需要重点关注的自然灾害是 ( )①台风 ②寒潮③干旱 ④滑坡和泥石流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素养挑战】 (2024·四川雅安·中考真题)人口年龄结构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有较大的影响。国际上通常把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达到7%作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读澳大利亚人口年龄结构占比图,完成10、11题。10.2010-2024年,澳大利亚人口变化趋势是 ( )A.出生率持续上升B.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C.15~64岁人口比重增加D.人口总数持续增加11.该国的人口年龄结构可能造成 ( )A.社会养老负担加重 B.环境质量下降C.就业困难 D.交通压力增大 (2024 湖南选择考改编)某地(图1)位于太行山南段东麓,该地山势险峻,多暴雨,易发山洪。为适应当地地理环境,该地形成了西北—东南向的“山—林—田—村—水”空间格局(图2),体现了当地居民的生存智慧。据此完成12~14题。12.该地易发山洪,主要是因为 ( )A.水流汇集快 B.年降水量丰富C.河道较弯曲 D.地质条件复杂13.从防洪和方便取水的角度,推测该地早期民居主要布局在 ( )A.a处 B.b处 C.c处 D.d处14.该地形成的“山—林—田—村—水”空间格局有利于当地 ( )①降低暴雨的频率②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③降低山体坡度④减轻山洪带来的危害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24·湖南选择考改编)服装制造商可以在全球范围内选择分包商,产品残次率是影响其选择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交货期允许的情况下,洛杉矶时尚区内的韩国制造商更倾向选择代工厂位于东南亚的韩国分包商,而不是代工厂位于拉丁美洲的分包商。东南亚服装生产所需的面料大多产自中国,面料生产所需的棉花来自北美洲。据此完成15、16题。15.东南亚服装生产所需的面料大多产自中国是因为中国 ( )A.原材料丰富 B.产业基础好C.劳动力廉价 D.环境优美16.时尚区内的韩国制造商更倾向选择代工厂位于东南亚的韩国分包商,最可能考虑的是 ( )①交通运输 ②文化关联③市场环境 ④生产技能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7.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人口超过100万的特大城市主要分布在 (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2)从纬度位置上看,世界的特大城市和城市密集带主要分布在 。A.北半球高纬度地区B.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C.南半球高纬度地区D.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3)南回归线以南的世界特大城市和城市密集带主要分布在靠近 (沿海/内陆)地区。(4)图中英国城市密集带,位于 洲西部,以 人种为主,主要信仰的宗教是 。(5)图中通布图古城是世界文化遗产,被誉为“梦幻之都”。因当地气候干燥少雨,建筑主要用泥土修筑。由于来自北方的风沙侵蚀以及越来越多的游客参观,通布图古城面临着被损毁的危险。下列措施有利于保护古城的是 。①整修古建筑②古城内修建酒店③限制游客人数④大量使用当地木材修葺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主题三 (四)居民与文化 发展与合作 - 学生版.docx 主题三 (四)居民与文化 发展与合作.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