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秘密★启用前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期中学业质量监测生物学科试题试卷说明:本试题共8页,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准考证号、座号等填在答题卡和试题规定的位置上。2.回答迭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用0.5m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分)1.春天万物复苏,植物依靠根的吸收土壤中的水和无机盐,为我们的生物圈增光添彩。A.根冠B.分生区C.伸长区D.成熟区2.6月毕业季,某校校友为母校橄赠树木绿化校园,并采取多种措施提高移栽树木的成活率。以下是对这些措施的分析,请指出其中不正确的说法A对移栽后的树木进行“打针输液”是有效的。根据希望“输液”所达到部位,“针头”分别插入树木的木质部或者韧皮部。B.在移栽时尽量带土,主要是为了保护根系,特别是根毛,减少移栽损伤C,对移栽后的树木进行适当去叶,主要是为了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D.移栽后对新栽树木进行遮阳处理,主要目的是降低光合作用3.1937年,美国学者斯特玛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在装有细沙的木箱里种植一株黑麦,及时浇水、施肥,以保证植栋正常生长发育。16周后,该植株的根系长度可达623.1km。根的长长主要依靠A.根冠、分生区B.分生区、伸长区C.伸长区、成熟区D根冠、成熟区4.炎炎夏日,泉城人们喜欢去南部山区休闲娱乐。因为身处植被覆盖的山中,我们往往感觉很凉爽。关于这种自然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大树进行光台作用,将光能转化为贮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B.大树的蒸腾作用提高了空气湿度,促进生物圈中水循环C.大树通过蒸腾作用,将水分散失到空气中,水变为水蒸气,吸收热量D.大树进行光合作用产生了大量氧气,氧气使周围空气温度降低5.大明湖畔,柳树沿湖而生。夏季,单株成年柳树日均耗水量可达50100升,相当于一个小型抽水泵。初树吸收的水,90%以上用于A.光合作用B.蒸腾作用C.呼吸作用D.光合作用、呼吸作用6.秋收季节,农民收获粮食,若不进行晾晒,直接堆放于谷仓,一段时间,谷堆内会升温,这主要因为A.植物进行张腾作用B.植物进行光合作用C.植物进行呼吸作用D.细菌分解谷物,释放热量七年级生物学科第1页(共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