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南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质量监测(一)【期中】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天津市南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质量监测(一)【期中】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南开中学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质量监测(一)
高一历史试卷考试时间:60分钟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材料分析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结束后,将答题纸交回。
I卷(共60分)
一、选择题(共60分,每题2分)
1.乌鲁克是苏美尔地区的一个城市,在该城市的神殿废墟中出土了一个公元前3200年至公元前3000年的大理石花瓶。花瓶瓶身的图案从下到上依次是:象征水的波浪线、大麦麦穗和椰枣、绵羊、端着器物的男子队伍、丰收女神伊南娜和男祭司。由此可推知,当时的乌鲁克()
A.具备了早期城市国家特征B.民众生活富足
C.受到了古希腊文明的影响D.官僚体系完善
2.拉美西斯雕像(如图)所使用的花岗岩采自尼罗河上游的阿斯旺,距神殿超过一百五十公里。它使用了整块巨石雕琢,原石重量应超过二十吨。先雕出基本形状,再靠大量的劳力把石料用木橇从采石场拖到木筏上,沿尼罗河顺流而下到卢克索,再从河边运到拉美西斯神殿,进行最后的雕刻。这反映了古埃及()
A.封建制经济的发展B.法老权威至高无上
C.神权与王权相结合D.国家组织能力强大
3.希腊神话中有克里特岛的米诺斯国王曾修建一座神秘的迷宫的传说。20世纪初,深信这一传说的英国考古学家伊文斯发掘出了迷宫和王宫的遗址,不仅证实了传说,也证实了米诺斯文明的存在。这说明()
A.神话传说是希腊文明的突出特点B.神话传说具有历史研究价值
C.考古发现是研究历史的唯一方式D.古希腊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
4.下图为约公元2世纪古印度地区出现的犍陀罗佛教艺术雕像。佛陀和长相类似希腊神话中英雄赫拉克勒斯的执金刚神行走于路上,佛陀在左,执金刚神身穿古希腊服饰紧随其后,左手握金刚杵,右手持拂尘为佛陀护持。该雕像反映出()
A.古罗马帝国内的文化碰撞
B.佛教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
C.区域间文化的交流与扩展
D.古希腊人海外殖民的影响
5.公元9年,罗马颁布《奥古斯都婚姻法》规定:只要被释奴愿意结婚,庇护人不能强迫他们发誓不娶或不嫁。被释奴若只生育一个孩子,庇护人可继承其财产的一半;若生养两个孩子,庇护人可以继承其财产的1/3;若生养三个孩子或以上,则庇护人无权继承其财产。这些规定()
A.源于商品经济发展需要B.加速了罗马帝国对外扩张
C.有利于帝国的稳定发展D.削弱了奴隶主的政治地位
6.下图是公元前6世纪末的波斯帝国王室艺术作品《贝希斯敦铭文》的浮雕示意图,浮雕描绘了大流士在太阳神阿的祝福下接受众叛军首领臣服的图像。这一史料可以用于说明波斯帝国()
A.建立了较完善的官僚体制B.深受马其顿帝国的影响
C.国王是政权的核心和主宰D.地方上拥有一定自治权
7.印加人以善于修筑道路而闻名于世界,15世纪末,印加帝国的道路贯穿全国境内,北达基多(厄瓜多尔),南到智利中部,全程长达1600公里。印加统治者如此重视交通建设的主要原因是()
A.传递命令调动军队B.便于人口迁移
C.推动各地经济交流D.便于领土扩张
8.12-13世纪,欧洲通过阿拉伯世界的翻译与传播,重新发现并系统吸收了亚里士多德的哲学与科学理论,这些理论经神学家改造被教会承认。从此,“城邦”“公民”“政体”“宪法”“良法善治”等引起西方热议。这表明,当时()
A.世俗教育发展B.宗教改革运动兴起
C.古典法学复兴D.公民意识逐渐觉醒
9.1170年英国亨利二世在给予林肯城特许状中有如下记载:“任何人在林肯城城内按土地保有权购买土地......则将准许此人在将来安然保有此项土地,一如其过去,不受任何干扰与迫害。”此特许状的出现()
A.加强了英国王权统治B.推动了城市自治发展
C.确立了土地的私有制D.完善了封君封臣制度
10.16世纪以来随着海外市场的不断开拓,欧洲贸易中心逐渐发生转移,转移到下图中的()
A.①B.②C.③D.④
11.下图为主航路开辟后的其他航路开辟示意图,这些航路的开辟()
A.维护了西葡海外殖民地权益B.拉开了欧洲殖民扩张的序幕
C.得益于现代交通工具的应用D.开阔了人类认识世界的视野
12.下面是1550~1600年和1601~1645年日本、马尼拉、欧洲输入中国的白银数量变化图。这反映了当时()
A.中国农产品商品化程度不断提高
B.日本在与中国的贸易中处于优势
C.围绕白银输入中国的贸易网络逐渐形成
D.中国逐渐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
13.14世纪,法国、法兰克福等农业雇工工资始终明显高于谷物的价格。例如,1340~1450年,在德国桑坦,1个石匠雇工的日工资可以购买30公斤黑麦,而他们每人每天仅消费2至3公斤面包。这些现象的出现()
A.为社会变革创造了条件B.减轻了农业经营负担
C.配合了圈地运动的开展D.源于农产品生产过剩
14.14世纪,意大利的一位贵妇人在给儿子的信中写道:“现在有时间的人却把希望寄托在未来,他就失去了时间。”15世纪初,佛罗伦萨的一位银行家说:“谁更善于使用时间,谁就能战胜别人。”这反映出当时()
A.教皇权威遭到彻底否定B.“因信称义”受到普遍尊崇
C.世俗追求冲击宗教观念D.“天赋人权”思想广泛流传
15.16世纪,马丁·路德的改革告诉人们,上帝希望个大完成在现世里所处地位赋予他的责任和义务;加尔文派则认为劳动是上帝的旨意,财富是上帝恩宠状态的标志。这些主张()
A.淡化了宗教的社会教化功能B.适应了资本原始积累的需要
C.使人们的生活更加理性自由D.缓和了基督教各教派的矛盾
16.狄德罗高度评价牛顿等一批自然科学家在摧毁宗教神学、培育无神论思想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他说:“多亏这些伟大人物的工作,世界才不再是一个神,而是一架机器,有它的齿轮、缆索、滑车、弹簧和悬摆。”狄德罗意在强调近代科学的兴起()
A.构建了理性王国的蓝图B.促进了民众的思想启蒙
C.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到来D.否定了宗教的社会功能
17.有学者指出,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开始了一个现代化的英国。这里“现代化”的是()
A.《大宪章》的颁布B.议会制度的出现
C.君主立宪制确立D.责任内阁制形成
18.1776年,在北美大陆流传的《常识》中提到:“英国属于欧洲,北美属于它本身”“北美的法律就是国王”“推翻国王这一称号,把它分散给有权享受这种称号的人民”。这()
A.揭开了独立战争的序幕B.标志着美利坚民族形成
C.表明英国殖民体系瓦解D.利于美国建立共和政体
19、拿破仑把他的法典(《民法典》《商法典》等)带到被他征服的国家,这里的农民从此成了自己土地的主人;在城市里,行会和宗法式的贵族统治比德意志其他地方提早十年消失,而且让位给自由竞争了。这表明拿破仑战争()
A.传播了先进的生产关系B.激发了德意志启蒙运动
C.开启了德国的工业革命D.奠定了大陆法系的基础
20.1857年,沙皇主持召开农民事务秘密委员会,会上存在如下争论(见表1),会后两种争论持续存在,1861年沙皇改革法令规定,农民可赎买一块份地,但具体面积由地主决定。这反映了()
表1
代表 方案
土地贫瘠的非黑土地区的地主们 主张带土地解放农奴,由农奴交付巨款赎买
黑土地区的地主们 希望解放农奴时不带土地,或只许赎买少量土地.
A.改革阻碍俄国资本主义发展B.地主集团内部利益的协调
C.农奴制存废成当时矛盾焦点D.俄国最终彻底废除农奴制
21.美国1787年宪法与德意志帝国宪法均确定了联邦制度。美国参议院议席分配遵循各州无论大小一律平等的原则,但在德国联邦议会中普鲁士邦则拥有足够多的议席行使否决权。这一现象根植于两国()
A.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B.建国路径的差异
C.各州(邦)实力不同D.人民的自愿选择
22.1871年12月,岩仓具视率使团出访欧美。初到美国时,他的传统发式与和式礼服引来无数好奇的围观者,这刺激他剪掉发髷并订制西式礼服。1872年11月,岩仓具视拜见英国女王时已经是全身西式装扮。这一变化说明()
A.维新官员积极践行“文明开化”B.日本社会生活开始西化
C.社会习俗的转变引领改革浪潮D.岩仓使团重视外交礼仪
23.资本中心主义强制建立起资本的世界联系,同时也使世界结构变得简单而清晰,那就是宗主国与殖民地的二元结构,它们之间的经济联系也非常简单,那就是“世界工厂”与“世界商品市场及原料产地”的关系。这一关系的形成意味着()
A.工业化的条件成熟B.殖民扩张宣告终结
C.垄断资本主义出现D.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24.下面为历史上的一副美国漫画:“自由贸易,英国想要整个地球"(FreeTradeEnglandWantstheEarth),而美国的保护主义政策则使美国工业免遭英国蜘蛛控制。该幅漫画反映的时期应该为()
A.17世纪初期B.18世纪中期C.19世纪中期D.20世纪中期
25.英国不产原棉,棉织品主要从东方进口,而英国又明令禁止使用印度棉织品。因此,关于工业革命为什么会从纺织业先开始,以往研究者以“顺势而为”加以解释。实际上,不是“顺势而为”,实乃“刻意而为”。英国工业革命从纺织业开始是“刻意而为”的主要原因是()
A.海外市场的不断扩大B.东印度公司的推动
C.棉织品市场竞争激烈D.拥有广阔的殖民地
26.恩格斯说:“分工、水力,特别是蒸汽机的利用、机器的应用,这就是从18世纪中叶起,工业用来震撼旧世界基础的三个伟大杠杆。”上述材料反映了工业革命()
A.引发了手工劳动到机器大生产的巨大变革
B.推动了生产流水线广泛应用到生产过程中
C.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生产专业化
D.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双重变革
27.19世纪中期,一位英国绅士在日记中写道:“原本热闹非凡、满是工人忙碌身影的手工编织作坊,如今冷冷清清。原本只能在家操持家务的妇女们,如今也成群结队地走进了工厂,脸上洋溢着与以往不同的自信。”这一现象表明()
A.重工业成为国民经济主导B.生产领域出现革命性变化
C.工厂制度推动了妇女解放D.妇女的社会地位得到提升
28.1761-1835年被称为英国的“运河时代”。煤炭是此时运河上最大宗货物,并且自1795年以来的165项运河法案中,有90项是为便利运煤而指定的。据此可知,英国的运河()
A.促进了采煤行业的崛起B.拓展了英国国内外市场
C.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发展D.限制了英国的工业布局
29.19世纪30年代,法国里昂爆发了两次工人武装起义,提出的口号是“不能劳动而生,毋宁战斗而死”“不共和,毋宁死”。马克思如是评价:“里昂的工人们以为自已追求的只是政治的目的,以为自己只是共和国的战士。可是事实上他们却是社会主义的战士。”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工人运动推动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B.第一国际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C.无产阶级进行政权建设的伟大尝试D.法国议会制共和制得以最终确立
30.恩格斯在1872年德文版《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宣言》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特别是巴黎公社已经证明“工人阶级不能简单的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运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表明,巴黎公社的实践()
A.实现了工人阶级的解放B.以科学社会主义为指导
C.是民族矛盾激化的产物D.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II卷(共40分)
二、材料分析题(共40分,每小题20分)
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材料一
亚述地处底格里斯河上游,居民主要从事农业和畜牧业。在比较发达的社会分工中,居民可通过冶铁制造出当时先进的武器或铁农具。集权式管理系统使其拥有很强的战车队、骑兵、步兵以及先进的作战技术。公元前7世纪初,亚述王在掠夺奴隶和财富的过程中,先后征服了巴比伦、叙利亚、部分小亚细亚,甚至埃及,建立了强大的奴隶制帝国。
-摘编自(俄)柯瓦辽夫《古代世界史》
材料二
雅典公民对于城邦戏剧活动十分热心,据说每年有一千多雅典公民参加戏剧演出。戏剧节的经费、演员的报酬都是由城邦来负责的。伯里克利时代,雅典城邦还向公民提供观戏津贴。演出的剧目是由政府官员提前为观众们选好的。各项剧目在城邦的有序组织下进行竞赛,赛后还要在剧场中召开公民大会,对参赛剧目作出评判......戏剧不仅仅只是雅典民众的生活娱乐,它也是“希腊人民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和民族传统教育极其重要的工具。”
-摘编自张季云·《雅典戏剧与城邦政治及公民教化》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公元前7世纪亚述帝国实现迅速扩张的因素。(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雅典城邦重视戏剧活动的表现及其原因(12分)
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材料一
生产力和交往关系的发展,开始突破民族的地域性局限,亦即历史最初向世界历史转变,大体始于16世纪。随着欧洲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萌芽和发展,新兴资产阶级对海外商贸利益的追逐日益加剧,各种因素交织在一起促成了新航路开辟,扩大了世界交往,引起了狂热的殖民扩张和商业革命,直接加速了世界历史的形成。资本主义为建立和扩大世界市场,就必须消灭各个国家和民族彼此孤立隔绝的状态。那些地域和人为设置的种种障碍,都被资本的膨胀和扩张所冲破,资本主义为自身的发展获得了更多更大的空间,各个民族的历史越来越成为世界性的历史。
-摘自于沛《从大历史观看人类命运共同体》
材料二
英国西北部工商业城市的兴起,吸引了大量人口.形成了新的人口中心。1801-1831年,伯明翰、曼彻斯特、利物浦等城市的人口增加了两倍多,机械化生产使工人的一部分体力消耗和技能的运用被机器所代替,使工人的劳动失去了独立的性质,成为了机器的附庸,同时也使得资本家可以利用女工和量工来排挤成年男工,从而压低工资。使用机器进行生产又成为资本家增加工人劳动强度和延长劳动时间的有力手段,它甚至突破了起码的道德标准和人的生理承受限度。
-摘编自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世界历史”形成过程的特点,并说明该过程的影响。(1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上半期城市发展过程中反映出的英国社会的变化。(4分)
南开中学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质量监测(一)
历史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A D B C C C A D B B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D C A C B B C D A B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B A D C C D B C A D
31.
(1)因素:农业和畜牧业发达;社会分工较为发达;武器较为先进;集权式管理系统的实施;军队及作战技术先进。(8分)
(2)表现:民众广泛参与;政府提供经费支持;定期举行戏剧竞赛活动。(6分)
原因:民众对戏剧的喜爱;教化公民,培育公民意识;民主政治发展。(6分)32.
(1)特点:西方占据主导地位(由西方国家主导);主要方式是殖民扩张和暴力掠夺;与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同步。(每点2分,任答2点4分);
影响:
①对世界:确立了西方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世界越来越紧密地连为一体,推动了人类从分散走向整体。(4分)
②对西欧:推动了资本积累,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推动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4分)
③对亚非拉地区:给亚非拉地区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客观上推动了亚非拉地区的现代化进程。(4分)
(2)变化:城市人口迅速增加;机器应用于社会生产;工人经济地位下降;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矛盾加剧。(4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