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遂宁市2025届高三下学期4月三诊试题 历史试卷(PDF版 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川省遂宁市2025届高三下学期4月三诊试题 历史试卷(PDF版 含答案)

资源简介

高中2022级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
历史
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2
3
4
5
6
7
8
B
A
D
D
A
B
A
D
9
10
11
12
13
14
15
16
A
C
C
C
B
B
C
D
第I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二、材料解析题(17题25分,18题12分,19题15分,共52分)
17.(25分)
(1)原因:国际组织的推动:第三世界的崛起: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历史学家的努力:史学观念的进步。(6分)
表现:强调西欧模式主导,以欧洲历史分期作为世界历史分期:过度宜扬西方文明的优越性;美化欧
美殖民侵略:忽略世界其他地区文明发展的独立性与贡献。(4分)
(2)趋势:通史著作的数量规模逐渐增加:编撰的视野更为开阔:内容不断丰富深化:体例和形式不断创新。(4分)
意义:推动世界史学科体系建设: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了大批世界历史研究专家学者:推
动了中国学术话语体系的构建:为中国政治经济建设提供参考资源。(6分)
(3)贡献:将中国作为观察全球互动的视角而非中心,强调多元文明的平等对话:摒弃以欧洲为单一主线
的历史框架,转而采用多文明互动的视角;通过环境史、疾病史等跨学科视角,突破欧洲中心
论对近代化的垄断:聚焦佛教、伊斯兰教的跨区域传播,客观呈现非欧洲宗教的发展。(5分)
18.(12分)
答案示例1:
现象:自汉至清均将儒家经典放在第一类。(2分)
结论:儒学在中国古代学术史和思想史中有特殊地位。(2分)
阐述: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学成为传统思想的主流。儒学地位尊崇、文献浩繁,因此,汉
刘歆《七略》,将六艺略放在首位,主要涵盖儒家的“六经”和《论语》。两汉时期,经学发达,随
着两汉魏晋南北朝以来经注经解逐渐增多,《隋书·经籍志》将经部放在第一类,此后历代沿袭。中
国古代图书分类中,儒家经典始终置于首位,反映了儒学是中国传统思想的主流。(8分)
答案示例2:
现象:科技著作列于“子部”之下。(2分)
结论:中国古代学术研究呈现重人文、轻自然的特色。(2分)
阐述:儒学是传统思想的主流,中国古代思想和学术上呈现出鲜明的“重道轻器”,“重人文、轻自然”
的特点,这在文献分类上可以看出端倪。无论是六分法还是四分法都体现了人文著作的重要性。由
于科技著作不多不能单列一类,因此,科技著作证常分散在其他分类之中。西汉时期,“天文”归
于“术数”类,“医经”归于“方技”类。唐代四部分类法形成以后,科技著作一般置于“子部”
之下,如《隋书·经籍志》将天文、历数、医方置于“子部”之下,《四库全书》“子部”类下有“天
文算法”、“医学”。这反映了中国古代从事科技研究的人员相对较少、大型科技著作数量有限,
体现出中国古代“重道轻器”的传统。(8分)
19.(15分)
(1)方式:成立抗日文艺团体:开展抗战救国宣传:募集抗日军需物资。(5分)
特点: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形式多样:覆盖范围广:影响深远。(4分)
(2)历史意义:鼓舞了抗战热情:弘扬了民族精神;培养了革命力量:促进了民族团结。(6分)
历史答案第1页(共1页)秘密★启用前【考试时间:2025年4月20日9:00-10:15】
对这一变化解释最合理的是
7.钱玄同曾说,1901年秋“废八股试帖,取士以四书五经义”,“先生命看《海国图志》《瀛
高2022级第三次诊断性测试
A政权更迭日益频繁
B.私家纂史的世俗化
寰志略》《盛世危言》等书”,他被迫学习当时极厌恶的“新学”。在学作史论时,老师
历史
C天人感应思想萌发
D,主流价值影响扩大
出题《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以教百姓论》,钱玄同大骂趋新改服不应该,但也不得不言新书,
注意事项
4.秦汉时期,对骆驼形象的刻画稚嫩粗糙,与真实的骆驼差别很大,如四川新都东汉晚期的
读新史。这说明当时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画像砖上的骆驼形象身材纤细,似飞奔的马。唐代骆驼的艺术形象更为生动传神,成为大
A.社会变革推动新学传播
B.西学东渐缺乏社会基础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
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唐的经典符号。这一变化可佐证唐代
C.革命形势面临强大阻力
D.传统教有思想根深蒂固
3.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8.1943年中共提出:“首先扩大延安的煤炭供应量,试办公营供销栈。”对私营煤矿而言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设立煤炭统购公司,与私营窑主协商价格,现金交易。针对因交通不便而影响私营煤井主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销煤的问题,政府计划修建大车道,并建立煤栈作为煤的集散地。这些举措
A有利于解决苏区燃料问题
B.探索出公私合营的道路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把它选出来,并把它前面
C强化了对民族资本的管控
D.带有新民主主义的特征
的字母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每小题3分,共48分)
1在山西襄汾的陶寺遗址中,考古发现了黄河下游地区大汶口文化晚期特点的陶制酒器、最
9.据统计,1897年至1945年的24幅西南方志地图中,使用西方图例、比例尺、经纬度的地
早出现于长江下游地区良渚文化的玉琮和玉璧、与长江中游石家河文化出土物相同的双翼
图分别有12、15、8幅:同时,这些地图也延续了古代地图突出军事使用属性的传统,如
形玉饰、米自西亚经黄河上游地区传入的小麦栽培、黄牛和绵羊的饲养及治铜术等。这些
《马关县志》编纂者就一一详录了中法战争结束后会勘疆界的细节。这反映出当时
骆驼载乐画像砖东汉
三彩骆驼载乐俑唐代
现象
A.艺术风格多样
B.政治局面稳定
A近代化与民族危机交织
B.利用国际惯例维护主权
A加速了社会分化进程
B.丰富了中原文明内涵
C.豪迈之风盛行
D.对外交往繁荣
C.列强侵略势力深入内地
D.西南地区成为防御重点
C.凸显了多元一体格局
D.彰显了中外交流盛况
5.明武宗时,太监崔呆奏乞盐引(销售凭证),皇帝命内阁草敕,大学士刘健等人表示如“坐
10.1951年国庆节,陕西渭南在训练秧歌队的时候专门指出“不能单纯地扭秧歌”“举行秧歌
2.“跨族作器”是指周代贵族为本家族之外成员铸造青铜器。西周时期“跨族作器”的对象
视不言,依阿顺旨”,那就“不惟负先帝面托之重,亦且亏皇上新政之明”。随后,五府、
比赛以富有政治意义短小精干为优胜”。1952年国庆节,甘肃人民广播电台除了播放天兰
基本上限于同姓之亲,并渗透着“厚亲亲”的思想观念:东周时期,异姓贵族间跨族作器
九卿、科道等官亦上疏论其不可,最终皇帝妥协。这反映出当时
铁路通车庆祝大会实况录音外,还播放了快板、秧歌等节目以慰问广大职工群众。这些活
的行为骤然增多,跨族作器也成为了利用礼物馈赠和资源流通来构建友好关系的手段。这
A君权受到弹性约束
B社会危机日益显露
动旨在
一变化说明当时
A礼乐等级弱化
C.宦官专权矛盾激化
D.内阁势重权倾朝野
A.发动群众实施土地改革
B.鼓励民众建设社会主义
B.统一进程加快
C,凝心聚力增进政治认同
D.营造氛围继承传统文化
C.宗法观念巩固
D.经济交往频繁
6.19世纪后期,由华商投资,并以洋商的名义购船、代理的情况非常普遍。这些华商参与到
3正史《五行志》不遗余力地用各种灾异解释人事变化,呈现出“变妖为常”的典型特征。
轮船航运的经营后,不断地积累资金,逐步掌握了先进的航运制度和管理方法,形成了可
11大流士一世统治时期,他将将埃及作为波斯帝国第6总督区,派波斯贵族担任总督。同时
任用埃及人担任财政部“王室书吏”,他们辅助财政大臣工作,并将波斯人使用的阿拉米
下表是《续汉书·五行志》和《晋书·五行志》的灾异指向数量、比例统计表(单位:例
以同国外航运势力相抗衡的重要力量。这些现象
语和埃及人的世俗语言的文献进行互译。这些措施
类别
君王权臣外成外寇战事女主干政总计
A.凸显商战成为时代潮流
B.推动了新阶级力量成长
《续汉书·五行志》
78(38%)68(33%)33(16%)28(13%)207
C.导致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D.抵制了西方列强的侵略
A扩大了帝国统治疆域
B助推了民族国家形成
《晋书·五行志》
111(41%
126(46%)26(9%)
10(4%)
273
C.促进了文明间的交流
D.消解了社会阶级矛盾
历史试题卷第1页(共6页)
历史试题卷第2项(共6页)
历史试题卷第3页(共6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