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杀06 第九章 东半球其他的地区和国家(综合题20题)-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学期期中期末必杀题(人教版2024)(原卷+解析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必杀06 第九章 东半球其他的地区和国家(综合题20题)-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学期期中期末必杀题(人教版2024)(原卷+解析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必杀06 第九章 东半球其他的地区和国家
(综合题20题)
1.二战以来,中东一直战火不断,是全世界关注的热点地区。2021年3月23日,苏伊士运河因巨型货轮搁浅,造成航道拥堵,使石油价格在国际市场攀升。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简要说出苏伊士运河在东西方联系方面的重要作用。
(2)中东是热点地区的原因之一是地理位置重要。请说明中东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3)中东是热点地区的原因之二是石油资源丰富。中东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 及其沿岸地区。①②③三条石油外运航线中,经过苏伊士运河的是 航线,绕道非洲好望角的是 航线,到达东亚地区的是 航线。
(4)上面漫画“水比油贵”,说明中东地区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是 ,原因是 ,这也是中东成为热点地区的原因之三。
【答案】1.(1)沟通了红海与地中海,大大缩短了印度洋与大西洋的运输距离
(2)地处五海三洲之地
(3)波斯湾 ③ ② ①
(4)水资源缺乏 降水稀少
【解析】1.本大题以中东地区简图为材料,共设置四道小题,涉及中东地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中东地区的石油输出路线、中东地区的水资源短缺的原因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1)苏伊士运河沟通了红海与地中海 ,从而间接沟通了印度洋与大西洋 ,它大大缩短了从亚洲各港口到欧洲西部港口的航程,节省了运输时间和成本,加强了东西方之间的贸易往来和经济联系,是东西方海上运输的重要通道。
(2)中东地处“五海三洲”之地,“五海”指里海(是世界最大的湖泊)、黑海、地中海、红海和阿拉伯海,“三洲”指亚洲、欧洲和非洲,这种独特的地理位置使中东地区成为联系亚、欧、非三大洲,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枢纽,战略位置极其重要,自古以来就是东西方交通要道,不同势力都想控制这一地区,从而引发诸多冲突 。
(3)中东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读图可知,①②③三条石油外运航线中,经过苏伊士运河的是③航线;绕道非洲好望角的是②航线;到达东亚地区的是①航线。
(4)上面漫画“水比油贵”,说明中东地区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是水资源缺乏,中东地区主要属于热带沙漠气候,降水稀少,蒸发旺盛,河流稀少,导致水资源匮乏 。水资源的短缺,使得各国在水资源分配上存在矛盾,这也是中东成为热点地区的原因之一。
2.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22年11月20日至12月18日,第二十二届世界杯足球赛在卡塔尔举办。下图为本届世界杯主办国和八强球队所属国家分布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2:近年来,卡塔尔充分利用本国石油资源,积极发展石油炼化工业,减少国家经济对石油出口的依赖。2024年6月20日中国石油与卡塔尔能源公司在卡塔尔首都多哈签署北方气田扩容项目合作文件。卡塔尔能源公司将在未来27年内持续向中国石油供应400万吨/年的LNG资源。中国石油将在新的合作起点上,与卡塔尔能源公司积极探讨油气全产业链、石化产业、绿色低碳能源等领域全方位合作。中国将为合作项目高效运营提供支持,创造新的就业岗位和经济价值,为中卡战略伙伴关系内涵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1)在八强球队所属国家中,从经济发展水平来看,写出3个发达国家的名称。
(2)中国企业建造卡塔尔卢塞尔体育场属于 (南南合作/南北对话)。
(3)往届世界杯举办时间多在6、7月份,而本届世界杯却在11月下旬至12月中旬举办。请说出卡塔尔的气候类型,并从气候角度说明世界杯在11、12月举办的主要原因。
(4)分析卡塔尔发展石化产业的优势条件。
(5)简述中、卡石油合作项目对双方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
【答案】2.(1)荷兰、法国和英国
(2)南南合作
(3)卡塔尔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夏季气温高,容易中暑,而冬季气候比较凉爽,适合体育比赛。
(4)石油和天然气资源非常丰富,原料充足;海运便利;中国提供技术支持和广阔市场。
(5)对卡: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当地居民的就业,促进经济的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对中:可以缓解能源紧缺状况,促进经济的发展;可以扩大“一带一路”的影响。
【解析】2.本大题第二十二届世界杯主办国和八强球队所属国家分布图、中东石油分不太布和多哈气温降水图以为材料,涉及发达国家的分布、国家合作、中东的气候、石油产业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掌握课本知识的能力和区域认知的地理素养。
(1)读图可知,八强球队所属国家是:荷兰、阿根廷、巴西、克罗地亚、英国、法国、葡萄牙和摩洛哥。从经济发展水平来看,属于发达国家的是:荷兰、英国、法国、葡萄牙。
(2)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商谈称为“南北对话”,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称为“南南合作”;中国和卡塔尔都是发展中国家,中国企业建造卡塔尔卢塞尔体育场属于南南合作。
(3)卡塔尔属于热带沙漠气候,气候终年高温干旱,夏季气温最高,运动员很容易中暑,不适宜进行体育比赛,而冬季气候比较凉爽,11、12月是卡塔尔的冬季,气温相对较低,适合体育比赛。
(4)卡塔尔濒临“世界石油宝库”——波斯湾,石油和天然气资源非常丰富,发展石化产业原料充足;卡塔尔濒临海洋,海运便利;卡塔尔跟中国积极合作,中国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和广阔市场。
(5)中、卡石油合作项目对卡塔尔而言,可以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可以促进卡塔尔当地居民的就业,促进经济的发展;可以改变长期依赖原油出口的单一模式,优化产业结构。对中国而言,可以缓解我国能源紧缺状况,促进经济的发展;可以扩大“一带一路”的影响,扩大国际经济合作,扩大产品出口等。
3.【绿色世界杯——中国做贡献】在卡塔尔世界杯足球赛中,中国新能源公交、光伏电站助力卡塔尔兑现绿色世界杯的承诺。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内容。
探究一 读地图,知环境
(1)说出卡塔尔建设光伏发电站利用的自然资源。
(2)说出卡塔尔民居的特点。
探究二 找联系,说资源
目前波斯湾地区探明的油田近500个,其中包括20多个特大型油田。沙特阿拉伯和科威特的最大油田,石油储量都超过了100亿吨。西亚绝大多数油井能够自喷,美国油井自喷率仅6%。西亚原油生产成本只相当于美国的1/7。
(3)说出西亚石油资源分布区,并归纳西亚石油生产的特点。
探究三 追热点,探原因
西亚长期以来局势动荡、战争不断,成为世界上最不安定的地区之一。
(4)简述西亚地区长期矛盾冲突的主要原因。
【答案】3.(1)太阳能
(2)墙厚、窗小、平顶
(3)西亚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石油生产特点:储量大、埋藏浅、成本低、出油多、油质好。
(4)西亚地处“五海三洲”之地,地理位置极其重要,重要的地理位置成为列强争夺的焦点;西亚地区是世界三大宗教的发源地,民族矛盾复杂,宗教之争由来已久;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储油区,石油的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一半以上,丰富的石油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成为世界列强争夺的焦点;该地气候干旱,降水少,水资源极端缺乏,水资源争夺成为地区冲突的重要原因之一。
【解析】3.本大题以卡塔尔的相关图文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卡塔尔建设光伏发电站利用的自然资源、民居特点、西亚石油生产的分布区及特点、西亚地区长期矛盾冲突的主要原因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识记及分析运用能力。
(1)卡塔尔位于北回归线附近,拥有高质量的太阳能资源,每年每平方米的太阳能发电量可超过2000千瓦时,位居世界第一。这种丰富的光照资源使得卡塔尔成为世界上最有潜力生产光伏电力的国家之一。
(2)读图可知,卡塔尔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降水稀少,多沙尘暴。墙厚窗小的设计既可以防风沙,又有助于保持室内温度稳定;平顶反映了降水稀少。这样的设计反映了卡塔尔民居的建筑风格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
(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西亚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为丰富、石油产量和输出量最多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西亚石油生产具有储量大、埋藏浅、成本低、出油多、油质好的特点。
(4)从地理位置看,西亚处于三洲五海之地,战略位置十分重要,重要的地理位置成为列强争夺的焦点;从资源分布看,西亚地区石油资源丰富,但淡水资源匮乏,丰富的石油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成为世界列强争夺的焦点,同时水资源争夺成为地区冲突的重要原因之一;从民族文化和宗教信仰看,西亚各地区民族文化不尽相同,民族矛盾、宗教纠纷不断。综上所述,对石油资源和水资源的争夺、民族矛盾、宗教纠纷、领土纷争等,都是该地区冲突不断的重要原因。
4.陕西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围绕“中东战争冲突不断”的主题进行探究学习。读中东及其附近地区示意图和沙特阿拉伯气候资料图,完成下列问题。

探究一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1)中东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东西方交通要道,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这里地处“五海三洲之地”,其中“三洲”指的是亚洲、欧洲和 洲,“五海”中的 实际上是湖泊。
探究二资源的重要性
(2)中东地区气候炎热干燥, 资源十分缺乏。但该地区具有丰富的石油资源,中东被称为“ ”,其储量最 、产量最多,主要分布在 及其沿岸地区。
探究三中东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3)目前,中东地区的一些石油生产国依靠单一的原油出口成为世界上的富裕国家。面对将来石油资源的枯竭,请为这些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建议。(答一点)
【答案】4.(1)非 里海
(2)水(淡水) 世界石油宝库 大 波斯湾
(3)积极发展民族经济与多样化产业;大力开发各国的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加强政策支持,积极发展民族加工工业和制造业等。
【解析】4.本题以中东及其附近地区示意图和沙特阿拉伯气候资料图为材料,设置3道小题,涉及中东地区位置、气候、石油资源、经济发展等相关知识,主要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识记和分析运用能力。
(1)中东地区地处“三洲五海之地”,其中三洲指的是亚洲、欧洲、非洲;五海指的是里海、黑海、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其中里海不是海,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泊。
(2)中东地区气候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全年炎热干燥,河流稀少,淡水资源贫乏。中东地区石油资源丰富,被称为世界石油宝库,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产量最高的地区,其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
(3)中东地区的一些石油生产国依靠单一的原油出口成为世界上的富裕国家。面对将来石油资源的枯竭,中东地区的国家应调整产业结构,如积极发展民族经济与多样化产业;大力开发各国的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加强政策支持,积极发展民族加工工业和制造业等。
5.人们在伊朗高原的亚兹德,经常见到一种独特的建筑奇观——风塔。下图为风塔景观图和中东气候、油田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亚兹德人建造风塔,主要是由于当地气候 。
(2)结合当地自然环境推测,亚兹德的主要农业类型为 。
(3)伊朗 资源丰富, 是伊朗该资源输往世界各地的唯一海上通道。
(4)石油资源是有限的,过度依赖石油不利于经济持续发展,请为伊朗可持续发展献策。
【答案】5.(1)炎热干燥
(2)畜牧业
(3)石油 霍尔木兹海峡
(4)发展多元化经济,减少对石油的依赖,如发展旅游业、制造业等;加强对石油资源的深加工,提高附加值;利用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发展光伏产业;加强科技投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解析】5.本题以中东气候、油田分布示意图为材料,设置四个小题,涉及中东地区气候分布、资源分布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1)风塔用屋顶上的风口将风引入长长的风道,一路向下为房间提供换气和冷却风,风塔提供冷却风主要是在温度高的夏季,当地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少雨,年温差大。所以亚兹德人建造风塔,主要是由于当地气候干燥少雨,夏季炎热。
(2)亚兹德当地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较少,以草类植被为主,所以主要农业类型为畜牧业。
(3)伊朗石油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霍尔木兹海峡是伊朗该资源输往世界各地的唯一海上通道,该海峡位于波斯湾的出口处,被称为“世界油阀”。
(4)伊朗应该发展多元化经济,鼓励发展制造业、服务业、旅游业等非石油产业,减少对石油收入的依赖;投资太阳能和风能:伊朗拥有丰富的太阳能和风能资源,应加大投资力度,发展可再生能源;加强科技投入,推广节能技术和设备,减少能源消耗等。
6.读“欧洲西部示意图”(下图)及景观照片,回答下列问题。

(1)欧洲西部绝大部分地区位于地球五带中的 带。
(2)欧洲西部的中部地区为广阔的平原,南部山脉呈东西走向, (选填“有利于”或 “不利于”)海洋暖湿气流的深入。
(3)欧洲人的餐桌上常见牛排、牛奶、乳酪等食物,这与当地发达的 有关。
(4)血橙是柑橘的一个品种。近年来,欧洲西部所产的血橙大量进入中国市场。图中A、B、C、D四地最适合种植血橙的是 。
(5)小微去欧洲西部旅游,在微信朋友圈晒出了图中的照片,该照片拍摄于 (国家)。
【答案】6.(1)北温带
(2)有利于
(3)畜牧业
(4)D
(5)法国
【解析】6.本大题以欧洲西部示意图、景观照片为材料,共设置五道小题,涉及欧洲西部的地理位置、欧洲西部的地形和气候、欧洲西部的畜牧业、欧洲西部的旅游业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1)读图可知,欧洲西部大部分地区位于北纬35°左右到北纬60°左右,所以大部分地区在北回归线(北纬23.5°)以北、北极圈(北纬66.5°)以南,这个纬度范围属于北温带。
(2)欧洲西部中部平原广阔,南部山脉东西走向,这样的地形特点使得来自大西洋的暖湿气流能够顺着平原和东西走向山脉的间隙长驱直入,有利于暖湿气流深入内陆地区,为内陆带来较为丰富的降水。
(3)欧洲西部气候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终年温和湿润,多雨多雾,光照不足,不利于谷物成熟,但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地形以平原为主,为畜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场地。所以当地畜牧业发达,从而使得牛排、牛奶、乳酪等食物常见于欧洲人的餐桌上。
(4)血橙属于亚热带水果,属于种植在亚热带气候区。欧洲西部A、B、C、D四地中,D地位于地中海沿岸,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适合血橙等亚热带水果的种植;ABC地热量不足,不适宜种植血橙。
(5)照片中的建筑是巴黎圣母院、埃菲尔铁塔,巴黎圣母院、埃菲尔铁塔位于法国巴黎,因此该照片拍摄于法国。
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冰岛海岸线4970公里,人口39.7万人(2023年),多峡湾风光,是世界上火山、温泉最多的国家之一。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地形以台地为主。台地高度大多在400至800米之间。冰岛多喷泉、瀑布、湖泊,渔业、水力和地热资源丰富,其他自然资源匮乏,石油等产品需要进口。全境无铁路,运输依靠海运及公路。左图为冰岛地图,右图为冰岛地理位置图。
(1)说出冰岛的海陆位置及特点。
(2)请从流速、水位季节变化、结冰期说出冰岛河流的水文特征。
(3)描述冰岛的地势特征并说明理由。
(4)结合图文材料,简析冰岛全境无铁路的原因。
(5)结合图文材料,分析冰岛怎么利用自身优势发展经济。
【答案】7.(1)位于北大西洋中部,靠近北极圈,北临格陵兰海,西北隔丹麦海峡与格陵兰岛相邻,东北部为挪威海。特点:是北大西洋中的一个非欧盟岛国。
(2)流速快;水位季节变化小;有结冰期。
(3)中部高,四周低;理由:河流从中部向四周流。
(4)冰岛人口密度低,地广人稀,铁路运输需求量小。地势起伏大,修建铁路的技术难度和成本较高。
(5)利用丰富的渔业资源发展渔业和海产品加工业;利用地热和水力资源发展清洁能源产业;开发温泉旅游和依靠独特的地质环境发展旅游业等。
【解析】7.本题以冰岛地图和冰岛地理位置图为材料,涉及冰岛的海陆位置等知识点,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
(1)根据地图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冰岛位于北大西洋中部,靠近北极圈,北临格陵兰海,西北隔丹麦海峡与格陵兰岛相邻,东北部为挪威海。特点:冰岛位于大西洋和北冰洋的交汇处,是北大西洋中的一个非欧盟岛国。
(2)冰岛河流流速较快,尤其是在山区和峡谷地带;冰岛大部分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较为均匀,河流补给充足,导致河流水位季节变化较小。冰岛北部属于寒带气候,河流有结冰期。
(3)由图可知,冰岛的地势特征是中部高,四周低;理由:河流从中部向四周流。
(4)冰岛人口密度低,地广人稀,铁路运输需求量小。地势起伏大,修建铁路的技术难度和成本较高。因此冰岛全境无铁路。
(5)冰岛利用自身优势发展经济:冰岛可以利用丰富的渔业资源发展渔业和海产品加工业;利用地热和水力资源发展清洁能源产业;开发温泉旅游和依靠独特的地质环境发展旅游业等。
8.《午夜降临前抵达》记录了作者在欧洲的两次漫游:“夏”以搭火车的方式,“冬”以自驾的方式。初二年级(1)班同学贾紫萌在阅读了这本书后,被作者细致入微的描写和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打动,与同学们一起探讨研究。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上图中甲为地中海气候,乙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1)地理空间定位作为复杂的空间认知过程,是人类生存与发展必备的基本素养。欧洲主要位于 、 (半球位置),地处 、 (五带),西临 洋。在夏季线路中,由布莱德向米兰的行进方向大致为 。
(2)在哈尔施塔特,每一栋房子的墙壁上都装饰着树枝和鲜花,给人一种盛夏之感。欧洲人似乎格外珍惜夏日——贵族们常常选择在风景优美之处建立夏屋。哈尔施塔特位于地中海气候区附近,分析身处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欧洲人选择夏季去地中海附近度假的原因:
的里雅斯特最辉煌的时代,是作为维也纳唯一的入海口——它被称为“苏伊士运河的第三入口”。如今,站在码头上,我只能看见一些斑驳的小船——我的目光移向里雅斯特的工业区,距离斯洛文尼亚边境只有五公里。一艘大型货轮正在进港,上面也许载着石油——如今,的里雅斯特和中欧的最后联系是一条通向德国的输油管道——20世纪70年代,由于传统的钢铁业和造船业陷入危机,的里雅斯特失去了大约三分之一人口。
(3)请结合你学过的地理知识,为的里雅斯特今天的发展提出两条建设性建议:
【答案】8.(1)东半球 北半球(两空位置可互换) 北温带 北寒带(两空位置可互换) 大西 西南
(2)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干燥,阳光明媚,温带海洋性气候夏季温和湿润,晴天少,太阳光照不足,所以喜欢到地中海岸边晒日光浴。(合理即可)
(3)利用沿海发展旅游业,产业转型,结合高新技术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合理即可)
【解析】8.本大题以欧洲的图文资料为材料,设置3道小题,涉及欧洲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经济发展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1)结合所学知识读图可知,欧洲主要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地处北温带和北寒带,西临大西洋。在夏季线路中,由布莱德(位于斯洛文尼亚)向米兰(位于意大利)的行进方向大致为西南方向。
(2)哈尔施塔特位于地中海气候区附近,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相比之下,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欧洲其他地区夏季气温较为温和,阳光不如地中海地区充足,因此,欧洲人选择夏季去地中海附近度假,是为了享受那里充足的阳光和宜人的气候。此外,地中海地区的风景优美,也是吸引欧洲人前往的重要因素。
(3)鉴于传统的钢铁业和造船业已经陷入危机,的里雅斯特需要积极寻求转型,可以大力发展新兴工业,结合高新技术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如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同时加强第三产业的发展,如旅游业、服务业等,以提高城市的综合竞争力;的里雅斯特地处欧洲中部,与多个国家接壤或邻近,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可以加强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合作与交流,共同开发旅游资源、推动经济发展等。
9.2024年是中德建立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4月14日至16日,德国总理朔尔茨应邀对华进行正式访问。下图为德国位置及农业分布图。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探究。
探究一 农业大国
德国位于欧洲中部,是欧洲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该国农业发达,是世界上第三大农产品与食品出口国,也是欧盟最大的农产品生产国之一,出口的农产品主要有谷物产品、牛奶及奶制品、肉类及加工产品等。
(1)从纬度和海陆两方面,描述德国的地理位置。
(2)说出德国畜牧业发达的自然原因。
探究二 务实合作
德国总理此次访问期间,两国达成的共识之一是双方将共同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联邦食品和农业部农业合作行动计划(2024—2028)》,并于年内举行第十届中德农业周。德国农业从播种到收获基本实现了全程机械化,利用农业信息和数据库发展智慧农业,达到精准化和自动化管理水平。德国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仅占该国总人口的1%,却创造了世界一流的农业。
(3)德国农业发展中值得我国借鉴的经验有哪些
【答案】9.(1)纬度位置:德国国土位于中纬度地区,属于北温带;海陆位置:德国位于欧洲中部,北部濒临波罗的海、西北部濒临北海。
(2)德国温带海洋性气候显著,气候温和湿润,利于多汁牧草生长;平原面积较广,草场广阔;河流众多,水源充足。
(3)实现农业机械化;发展智慧农业;采用精准化和自动化管理;培育良种;提高单产量;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加大政府扶持力度;等等。
【解析】9.本大题以德国位置及农业分布图、德国气候资料图为材料,设置了3个问题,涉及德国的位置范围、气候、农业发展等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1)由图可知,德国属于欧洲中部。纬度位置:位于中纬度地区,属于北温带;海陆位置:德国位于欧洲中部,北部濒临波罗的海、西北部濒临北海。
(2)由探究一材料可知,德国出口的农产品主要有谷物产品、牛奶及奶制品、肉类及加工产品等,其畜牧业发达的自然原因有:德国温带海洋性气候显著,全年气候温和湿润,利于多汁牧草生长;平原面积较广,草场广阔,适合牧草种植;河流众多,灌溉水源充足。
(3)由探究二材料可知,德国农业从播种到收获基本实现了全程机械化,利用农业信息和数据库发展智慧农业,达到精准化和自动化管理水平。德国农业发展中值得我国借鉴的经验有:实现农业机械化;发展智慧农业;采用精准化和自动化管理;培育良种;提高单产量;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加大政府扶持力度等等。
1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24年5月5日至1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对法国、塞尔维亚、匈牙利三国进行国事访问,此次访问是近5年来中国国家元首首次访问欧洲,对推动中国同法国、塞尔维亚、匈牙利以及中欧关系整体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材料二2024年3月7日,我国决定对匈牙利等6个国家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免签政策。中国免签“朋友圈”实现再次扩容,此次涉及免签的均为欧洲西部国家。
材料三经贸和旅游是海上丝绸之路实现人类文明交流的主要方式。有着“欧洲南大门”之称的比雷埃夫斯港是在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下同希腊建设的重要国际物流中转枢纽,是中欧经贸的重要门户,依托此港口,我国开通了中欧陆海快线(始于中国,终抵匈牙利布达佩斯的陆海联运线路),实现了陆海联运。
材料四下图为中欧陆海快线示意图。
(1)简述希腊比雷埃夫斯港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说明与中欧海运线相比,中欧陆海快线在货物运输方面的优势。
(3)免签“朋友圈”的再次扩容,影响较大的是旅游业,法国是中国游客在欧洲的重要目的地。如果一位中国友人要去法国巴黎旅游,请你给他推荐一处旅游景点,并简析法国旅游业发达的主要原因。
2024年1月,中国领先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公司宣布在匈牙利签约建设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基地。匈牙利位于欧洲中心地带,可辐射欧洲各国。当地汽车产业历史悠久,有七百多家汽车和零部件制造商。该国平均工资水平在欧盟成员国中排倒数第二,普通工人每小时工资不足欧盟平均工资的1/2。
(4)结合材料分析匈牙利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有利条件。
(5)简要说明中欧陆海快线的开通对沿线国家的积极意义。
【答案】10.(1)濒临地中海,是连接亚欧非三洲的重要枢纽;是欧洲国家出入地中海、苏伊士运河的最佳港口,腹地范围广;是黑海、红海与地中海海上运输的重要中转站。
(2)运距短,运速快,运输效率高;途经城市多,沿线货源丰富;受海上自然条件影响小,运输安全性好。
(3)埃菲尔铁塔、卢浮宫博物馆、凡尔赛宫、凯旋门等。原因:旅游资源丰富;居民收入高,休闲时间较多;使用统一的货币——欧元,跨国旅游过境方便;交通发达,接待服务水平高,设施完善。
(4)市场广阔;交通便利;历史悠久;劳动力成本低等。
(5)带动沿线经济发展;加强了沿线国家之间的合作,互联互通;为国际物流运输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提高了居民的生活水平。
【解析】10.本题以中欧海陆快线示意图、匈牙利简图为材料,共设5个小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希腊的地理位置、中欧陆海快线在货物运输方面的优势、交通发展的意义、法国旅游业发达的原因等相关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和地理实践力。
(1)结合所学知识,希腊位于欧洲巴尔干半岛最南端,与雷埃夫斯港相比,希腊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濒临地中海,连接亚欧非三洲,是重要对交通枢纽,是连接地中海、苏伊士运河的港口,腹地范围广;是黑海、红海与地中海海上运输的重要中转站等。
(2)结合所学知识,中欧陆海快线从无到有,成为继传统海运航线、陆上中欧班列之外中欧间的第三条贸易通道,与中欧传统海运线相比,中欧陆海快线在货物运输方面的优势主要有:运距短,速度快,效率高,沿线城市多、货源丰富,陆路运输受海上自然条件影响小,安全性高等。
(3) 结合所学知识,法国位于欧洲西部,拥有众多的旅游景点,例如:埃菲尔铁塔、卢浮宫博物馆、凡尔赛宫、凯旋门等。法国旅游业发达的原因主要有:旅游资源丰富,居民收入高,休闲时间较多,使用欧元,很多国家间免签,跨国旅游过境方便,基础设施完善、交通便利,接待能力强。
(4) 结合所学知识,匈牙利位于欧洲中心地带,对新能源汽车的市场需求大,交通发达,发展历史悠久,先对于欧洲经济发达的国家劳动力成本较低、生产成本低等。
(5)结合所学知识,中欧陆海快线实现了港口与铁路的无缝连接,中欧陆海快线的开通对沿线国家的发展有积极的带动作用,加强了国家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保障了国际物流运输,提高了居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等。
1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金砖国家峰会于2023年8月在南非举行。本次会晤主题聚焦“金砖与非洲:深化伙伴关系,促进彼此增长,实现可持续发展,加强包容性多边主义”。本次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期间,金砖国家又一次扩员,且是大规模的扩员,沙特、埃及、阿联酋、阿根廷、伊朗、埃塞俄比亚,这新的六位成员身份将于2024年1月1日生效。
材料二:图1“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形图”,图2“非洲气候图”,图3“非洲特色民族及气役类型柱状图”。
明确地理位置
(1)读图1,描述非洲的地形地势特点。
(2)图3为撒哈拉以南非洲传统民居,分析该传统民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材料三:非洲是人类主要发源地之一,但因各种原因发展速度和时间都落后于其它大洲。如图是本区主要进出口产品示意图。
(3)结合图文资料,分析撒哈拉以南非洲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的原因。
(4)为摆脱经济落后的状况,许多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为发展本国经济积极寻找出路,请你为他们发展经济建言献策。(答两点即可)
【答案】11.(1)非洲地形以高原为主,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2)撒哈拉以南非洲传统民居为茅草屋,绝大部分位于热带,降水一年分干湿两季, 全年高温的热带草原气候。为适应当地炎热的气候,当地传统民居是茅草屋,厚厚的茅草可以隔热。
(3)撒哈拉以南非洲主要以矿产、热带经济作物为主的贸易,工业制成品主要依靠进口,长久以来形成了以初级农矿产品单一商品为主的经济结构,贸易逆差不断增大,不利于经济发展。
(4)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的素质,保护生态环境。
【解析】11.本题以非洲国家的地形图和气候类型图为材料,涉及非洲的地形、气候、人口和工业的发展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和读图分析能力。
(1)非洲地形以高原为主,主要高原有南非高原、东非高原、埃塞俄比亚高原,有“高原大陆”之称,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2)图3为茅草屋,撒哈拉以南非洲主要以全年高温,降水分干湿两季的热带草原气候为主,为适应当地炎热的气候,当地传统民居是茅草屋,厚厚的茅草可以隔热。
(3)非洲成为世界上经济发展水平最低的大洲。大多数国家的工业基础仍很薄弱,片面发展一种或几种面向出口的农矿初级产品,成为发达国家的原料供应地和工业品市场,主要为单一商品的经济结构。
(4)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的国家为改变经济落后的局面,可采取的合理措包括:控制人口过快增长,提高人口的素质;保护生态环境,减轻自然灾害;大力发展粮食生产,解决食物短缺问题;建立完善的民族经济体系:从发达国家引进人才和技术等。
12.主题探究
某中学地理学习小组开展了以“非洲太阳能开发利用前景研究”为主题的地理研究性学习活动。下图为“非洲气候类型图”和“中国电力企业在非洲投资建设的部分太阳能发电站项目图”。请你结合材料,帮助该学习小组完成研究报告。
主题一:非洲开发利用太阳能的自然优势
(1)学习小组分析认为,非洲拥有适宜大规模开发利用太阳能的优越条件:
地理位置条件 地形条件 气候条件
非洲主要位于 (五带名称),太阳辐射强,且全年白昼时间长,光照充足 非洲拥有广阔的 (土地利用类型)和沙漠,满足了太阳能发电站的建设用地要求 非洲干旱区面积广大, (天气状况)多,平均日照时数长,太阳能可利用时间长
主题二:非洲开发利用太阳能的市场优势
(2)学习小组通过查阅非洲社会经济发展方面的资料和世界政区地图,总结了非洲太阳能发电的用电市场情况:
本地市场:当前,非洲经济实力整体较为落后,用电市场较 (广阔/狭小);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基础设施的日渐完善,未来非洲太阳能开发利用前景十分广阔。
国际市场:非洲隔 海峡与欧洲相望,距欧洲用电市场较近,输电距离较短。
主题三:中非互助合作的意义
(3)非洲是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主要方向和重点地区。简述中资企业在非洲投资建设太阳能发电站给中非双方带来的好处。
【答案】12.(1)热带 草地 晴天
(2)狭小 直布罗陀
(3)对中国:促进技术进步,提高企业竞争力;加强国际合作,提升国际影响力;参与国际分工,促进经济发展。对非洲:满足用电需求,加快经济发展;完善电力、交通等基础设施,促进社会发展;增加就业岗位,提高个人收入。
【解析】12.本题以某学校研究性学习为材料,涉及非洲太阳能资源开放条件以及建设太阳能电站影响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材料信息提取能力、地理知识调用分析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以及地理实践力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1)根据图示信息以及所学知识可知,非洲的纬度位置较低,主要位于热带地区,太阳辐射较强,且白昼时间较长,光照丰富;非洲的草地和沙漠面积广阔,能够满足建设太阳能发电站的用地需求;非洲降水较少,以晴朗天气为主,平均日照时数较多,太阳能可利用的时间较长。
(2)根据所学知识,非洲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本地对于电力的需求量较小,本地用电市场较小;非洲与欧洲隔直布罗陀海峡相望,欧洲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对于电力的需求量较大,输电线路较近。
(3)根据所学知识,中资企业在非洲投资建设太阳能发电站对非洲的好处:能够提供充足的电力供应,满足当地经济发展的需求,促进当地经济发展;能够促进与电力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基础设施的完善,能够促进当地经济发展;能够提供大量就业岗位,促进当地居民就业,提高当地居民经济收入;中资企业在非洲投资建设太阳能发电站对我国的影响:能够促进我国太阳能相关企业的技术进步,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能够提高我国太阳能相关企业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能够促进国际合作与分工,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等。
1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AI助力非洲发展
非洲总体发展比较慢,目前AI(人工智能)为非洲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学会阅读】
(1)赞比亚属于 (填“内陆国/岛国”)。
【学会分析】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2024年3月发布报告《关键矿产——利用数据钥匙打开隐蔽宝藏》,提到科博德公司在赞比亚利用人工智能和海量数据,通过生成地质地图发现大规模高质量铜矿的成功案例,支持该开发公司的是位于美国高新技术产业中心硅谷的一家勘查公司。
(2)赞比亚发现铜矿的支持公司来自美国硅谷,说明AI的发展主要依靠的是 (填一种社会经济因素)。
(3)赞比亚大规模开发铜矿,可能给当地带来的问题是 。
【学会归纳】
AI在非洲还处于起步阶段,要想收获更多AI技术红利,非洲国家必须突破发展瓶颈。目前非洲多国政府已出台政策助推AI产业发展。刚果(布)建立起非洲人工智能研究中心,旨在提供AI技术教育,弥合数字鸿沟;南非的AI公司数量和融资规模在非洲遥遥领先。
(4)非洲国家要利用AI促进其长期可持续发展,需要采取的有效对策是 。
【答案】13.(1)内陆国
(2)科学技术、人才等
(3)过度依赖铜矿出口可能导致经济结构单一,一旦国际铜价波动或市场需求变化,将对赞比亚经济造成严重影响;铜矿开发过程中可能产生大量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这些污染物如果处理不当,将对当地水源、土壤和空气造成污染;采矿活动可能破坏当地植被和生态系统,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同时,采矿过程中可能引发地质灾害,如地面塌陷、水土流失等。
(4)加大科研投入,鼓励企业和科研机构进行AI技术创新,推动AI技术的突破和应用;积极寻求与国际社会的合作,引进先进技术和经验,提升非洲国家的AI技术能力;加强教育体系建设和专业人才培养,培养更多具备AI技术能力的专业人才;通过国际合作引进先进的教育资源和技术,提升本地教育水平;提升宽带传输速度、网络信号稳定性和互联网普及率,为AI技术的应用提供坚实的网络基础等。
【解析】13.本大题以非洲发展AI和赞比亚的分布图为材料,共设置四道小题,涉及非洲的主要国家、非洲的经济发展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1)读图可知,赞比亚位于非洲大陆中南部,不濒临海洋,属于内陆国。
(2)赞比亚发现铜矿的支持公司来自美国硅谷,这一现象说明了AI(人工智能)的发展主要依靠的是技术创新、人才等社会经济因素。硅谷作为全球科技创新的中心,汇聚了大量的高科技企业和人才,不断推动包括AI在内的各项技术的研发和应用。这些技术创新不仅促进了AI技术的快速发展,也为其在全球范围内的应用提供了强大的支持。因此,技术创新是AI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之一。
(3)首先,资源依赖与脆弱性成为不可忽视的隐忧。随着铜矿出口的持续增长,赞比亚经济逐渐形成了对铜矿产业的过度依赖,这种单一的经济结构使得国家在面对国际市场波动和铜价剧烈变化时显得尤为脆弱,任何不利因素都可能对国家财政稳定造成冲击。其次,采矿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是显而易见的。大规模的开采活动破坏了地表植被和土壤结构,导致水土流失和土壤退化;同时,采矿过程中产生的废石、尾矿等废弃物堆积如山,不仅占用了大量土地资源,还可能对地下水系统造成污染。此外,采矿和矿石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液和废气也对当地环境构成了严重威胁。废水中的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如果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河流或湖泊中,将严重污染水源;废气中的粉尘和有害气体则会对空气质量造成负面影响,影响居民健康。
(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非洲国家要利用AI促进其长期可持续发展,需要采取的有效对策有:政府应设立专项基金,用于资助那些具有前瞻性和影响力的AI科研项目,鼓励企业和科研机构积极参与其中,同时,建立灵活高效的科研管理机制,优化资源配置,确保资金使用的透明度和有效性,此外,通过设立创新奖励机制,如科技进步奖、创新成果奖等,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推动AI技术的突破性进展;加大对专业人才培养的投入,建立多层次、多类型的人才培养体系,包括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和职业教育等,以满足不同领域对AI人才的需求,此外,通过国际合作引进先进的教育资源和技术,如在线教育平台、远程实验室等,提升本地教育水平,培养更多具有国际视野和竞争力的AI专业人才;非洲国家应加快宽带网络建设,提升宽带传输速度和网络信号稳定性,确保AI设备能够高效、稳定地运行,同时,扩大互联网普及率,让更多人享受到互联网带来的便利和机遇,在此基础上,推动数据中心、云计算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为AI技术的发展提供强大的计算和存储支持等。
14.非洲是世界古人类和古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中国和非洲友谊源远流长。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非洲因为有赤道穿过其中部,气候大致呈 分布。
(2)乞力马扎罗山位于赤道附近,但山顶终年积雪,主要影响因素是 。
(3)东非大裂谷被称为“地球表面最大的伤疤”,沿裂谷分布着许多火山、湖泊和温泉。裂谷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板块的 (挤压或张裂)运动。
(4)东非高原每年都会上演动物迁徙的壮观景象。图中甲、乙分别是两个国家公园的降水量柱状图,符合塞伦盖蒂国家公园降水量的状况是 (甲或乙)。
(5)中非之间的相互合作称为 (南北对话或南南合作)。
(6)图中界线④以南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这里矿产资源丰富,产量居世界首位的贵重金属矿产有 ,但经济生产中只生产和出口一种或几种经济作物和矿产品,形成“ ”的经济特点,在国际贸易中常处于不利地位。
【答案】14.(1)南北对称
(2)地形因素
(3)张裂
(4)乙
(5)南南合作
(6)黄金、金刚石 单一商品
【解析】14.本题以非洲为材料,涉及到非洲的气候分布特点、影响气候的因素、板块运动产生的影响,非洲的经济形式、国际合作等知识点,结合所学知识点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1)非洲绝大部分位于“五带” 中的热带,气候大致呈南北对称分布,是因为赤道穿过其中部,非洲有“热带大陆” 之称。
(2)乞力马扎罗山位于赤道附近,但山顶终年积雪,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因素,是由于该山峰海拔高、气温低形成。
(3)东非大裂谷被称为“地球表面最大的伤疤”,沿裂谷分布着许多火山、湖泊和温泉。裂谷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板块的张裂运动,据此推断,这里未来会成为海洋。
(4)东非高原每年都会上演动物迁徙的壮观景象。图中甲、乙分别是两个国家公园的降水量柱状图,符合塞伦盖蒂国家公园降水量的状况是乙,该地位于南半球,属于热带草原气候。
(5)中国与非洲的国家都属于发展中国家;中非之间的相互合作称为“南南合作”。
(6)图中界线④以南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这里矿产资源丰富,产量居世界首位的贵重金属矿产有黄金、金刚石;但经济发展水平低下,形成了“单一商品”的经济特征,低价出口初级农矿产品、高价进口工业产品,在国际贸易中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
15.读非洲气候分布图和资源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非洲素有“热带大陆”之称,主要影响因素是 。
(2)非洲气候分布规律是 。
(3)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C岛: ,B河 。
(4)下列地理事物中,不是位于非洲大陆的是( )
A.乞力马扎罗山 B.埃塞俄比亚高原 C.阿尔卑斯山脉 D.东非大裂谷
(5)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矿产资源丰富,如 、 、锰和铀的储量和产量居世界首列。但由于历史上长期的殖民统治,各国经济特点以出口 为主,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
(6)尼罗河是世界第一长河,但尼罗河的航运价值远小于长江,请简要分析原因。
【答案】15.(1)纬度位置
(2)以赤道为对称轴呈南北对称分布。
(3)马达加斯加岛 刚果河
(4)C
(5)金刚石 金 初级产品(或单一产品)
(6)尼罗河流量相对较小,水位季节变化大,流经的地区经济落后,运输量小。
【解析】15.本题以非洲气候和资源分布图为材料,考查非洲的地理位置、气候分布特点、河流、岛屿、地形、资源地位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非洲这一区域地理的认识能力。
(1)非洲主要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该大洲素有“热带大陆”之称,主要影响因素是纬度因素。
(2)由图可以看出,非洲气候以赤道为对称轴,南北对称分布,热带草原气候分布最广。
(3)读图可得,C是马达加斯加岛,该岛屿是非洲面积最大的岛屿;B是刚果河,该河流是世界上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河流。
(4)乞力马扎罗山位于非洲中部,是非洲最高山峰;埃塞俄比亚高原是非洲最高的高原,有“非洲屋脊”称号;阿尔卑斯山位于欧洲;东非大裂谷位于非洲东部,故选C。
(5)非洲矿产资源丰富,如黄金、金刚石、锰和铀的储量、产量、出口量居世界前列,有“富饶大陆”称号;由于长期出口初级农矿产品,进口工业制成品,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
(6)尼罗河是世界第一长河,但航运价值远小于莱茵河,其原因是:莱茵河水流平缓,水位稳定,流经地区经济发达,运输量大。尼罗河流量相对较小,水位季节变化大,流经的地区经济落后,运输量小。
16.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由图可知,大洋洲被 穿过,大部分地区气候 。主要由 和 两个发达国家构成。
(2)汤加境内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其位于 火山地震带;为恢复经济,汤加可利用热带海岛风光,大力发展 业。
(3)澳大利亚地形分为三部分,西部是 ,中部是 ,东部是A 。
(4)澳大利亚矿产资源种类丰富,生产的矿产品80%以上用于出口,被誉“ ”,据图可知澳大利亚矿产资源主要分布在 地区,这样分布的好处有 (答1点即可)。
【答案】16.(1)南回归线 干旱 澳大利亚 新西兰
(2)环太平洋 旅游
(3)高原 平原 大分水岭
(4)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沿海 方便出口
【解析】16.本大题以“汤加位置示意图”和“澳大利亚矿产资源分布图”为材料,涉及大洋洲的国家、澳大利亚的地形、资源等知识点,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1)读图可知,大洋洲被南回归线穿过,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大部分地区气候干旱;大洋洲主要由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两个发达国家构成。
(2)读图可知,汤加位于大洋洲,是太平洋上的岛国,位于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所以火山地震多发。汤加位于热带,属于岛国,可以利用热带海岛风光大力发展旅游业。
(3)澳大利亚是大洋洲面积最大的国家,澳大利亚地形分为三部分,西部是高原,中部是平原,东部是A大分水岭山脉,地势东西高,中部低。
(4)读澳大利亚矿产分布图可知,澳大利亚煤、铁等矿产资源丰富,而且大量出口,因此被称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澳大利亚矿产资源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距离沿海港口较近,这样的分布有利于澳大利亚矿产资源的出口。
17.澳大利亚和日本在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方面有很大差异。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1)下面是两位学生书写的关于澳大利亚、日本的地形和气候:
澳大利亚:①地形分三大部分,东部山地,中部平原,西部高原;②地势东西低,中部高;③热带草原和热带沙漠气候广布。
日本:①岛屿众多,山地、丘陵广布,沿海平原狭小;②以亚热带季风和温带季风气候为主;③气候的大陆性特征显著。
关于两国的描述有两处错误,请你写出错误之处对应的序号并将正确内容写在横线上。
澳大利亚: ,日本: 。
(2)澳大利亚和日本拥有的自然资源具有差异性,澳大利亚铁、煤炭、铝土等矿产资源丰富;而日本矿产资源贫乏,但也有一些资源相对丰富,结合日本的位置、地形、气候、河流等方面,列举日本至少两种相对丰富的自然资源类型 。
(3)澳大利亚因为农牧业发达,被称为“ ”;因为工矿业发达,被称为“坐在矿车里的国家”。近年来,服务业已经成为其支柱产业。
(4)读澳大利亚人口和城市分布图,概括其人口和城市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 。
(5)读日本工业分布特点及成因图,在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内容 。
【答案】17.(1)澳大利亚:②地势东西高,中部低 日本:③气候的海洋性特征显著
(2)水资源、水能、森林资源、地热能、渔业资源
(3)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4)分布特点: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原因:东南沿海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地形平坦;水源充足;交通便利;开发早,工农业发达。
(5)太平洋
【解析】17.本题以澳大利亚和日本为材料,共设置5道试题,涉及澳大利亚、日本两国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特征异同点,考查学生分析比较不同国家与地区异同点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的核心素养。
(1)读图可知,澳大利亚的地形分三大部分,东部山地--大分水岭,中部平原,西部高原;地势东西高,中部低;日本以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为主,气候的海洋性特征显著。
(2)日本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降水丰富,河流短小而湍急,水能资源丰富;日本多山地和丘陵,森林资源丰富;日本处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跃,多火山和地震,所以地热资源丰富,日本四面环海,渔业资源丰富。
(3)澳大利亚因为农牧业发达,羊毛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首位,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因为工矿业发达,被称为“坐在矿车里的国家”。近年来,服务业已经成为其支柱产业。
(4)由图可知,澳大利亚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原因是东南沿海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地形平坦,水源充足,交通便利,开发早,工矿业和农牧业发达。
(5)日本是个岛国,地域狭小,资源贫乏,国内市场狭小,原料需要大量进口,产品需要大量出口,所以日本工业集中分布在海运便利的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分布在这里的最大好处是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口,海运便利;国内市场狭小,产品需要出口,原料的进口和产品的出口,有便利的交通,大大降低了运输成本。
18.读澳大利亚气候类型分布图、矿产资源分布图、人口和城市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澳大利亚东临太平洋,西临 ;从气候类型分布图看,澳大利亚气候呈 分布的特点,热带沙漠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分布广,说明澳大利亚气候具有 的特点。
(2)日本和澳大利亚都是经济发达国家,可是日本国内矿产资源贫乏,从图中判断日本最有可能从澳大利亚进口的矿产是 ,这种矿产主要分布在 沿海地区,便于出口。
(3)在西南沿海地区人口密度也大,城市珀斯人口密度更大,与该地的气候有关,结合气候类型图判断,此地属于 (气候类型)。
【答案】18.(1)印度洋 半环状 高温干燥/炎热少雨
(2)煤/铁 东部(煤)/西部(铁)
(3)地中海气候
【解析】18.本题澳大利亚气候类型分布图、矿产资源分布图、人口和城市分布图为材料,共设置三道小题,涉及澳大利亚的位置、气候、资源、人口分布等知识,考查了学生根据图片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1)由图可知,澳大利亚东临太平洋,西临印度洋,从气候类型分布图可以看出,澳大利亚气候呈环状分布的特点,降水自北、东、南向中西部递减,热带沙漠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分布广,说明澳大利亚气候具有高温、炎热、干燥的特点。
(2)日本国内矿产资源贫乏,由图可知,日本最有可能从澳大利亚进口的矿产是煤矿,铁矿。煤矿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东部沿海地区;铁矿主要分布在西部沿海地区。沿海地区,有利于出口。
(3)澳大利亚的人口和城市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其原因是东南沿海地区气候适宜、交通便利、开发的历史悠久,经济发达。由图可知,西南沿海地区的珀斯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19.不给地球留疤痕——澳大利亚采矿业的环保文化。澳大利亚将矿区复植作为获得开采权的先决条件,采矿公司不提出一个切实可行的采后复植计划,便不可能取得开采许可。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澳大利亚矿产资源丰富,矿产品出口占商品出口总额的比重 ,被称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2)澳大利亚城市和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 地区。
(3)悉尼是全国最大的经济、交通和贸易中心,最大的城市和重要的港口,其工业部门是 ,形成工业中心的自然条件有 、 等。
(4)澳大利亚东北部的一座铝土矿,由于露天开采,砍伐掉了数公顷的桉树林,但随砍随植,数年后,新植的桉树拔地而起,生态环境又似从前,好像没有开采过一样。坚持不给地球留“疤痕”,说明澳大利亚十分重视 ,已经形成一种文化。
【答案】19.(1)大
(2)东南沿海
(3)有色金属工业 附近有煤炭 交通便利
(4)保护环境
【解析】19.本题以澳大利亚矿产资源分布简图为材料,考查学生对澳大利亚的矿产资源、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发展工业的优势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分析区域地理和从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1)澳大利亚矿产资源丰富,品质优、埋藏浅,易开采,矿产品出口占商品出口总额的比重大,被称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2)澳大利亚城市和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这里气候适宜,交通便利,开发历史较早等。
(3)悉尼是全国最大的经济、交通和贸易中心,最大的城市和重要的港口,据图可知,其工业部门是有色金属工业,形成工业中心的自然条件有附近有煤炭等矿产资源、交通便利。
(4)澳大利亚东北部的一座铝土矿,由于露天开采,砍伐掉了数公顷的桉树林,但随砍随植,数年后,新植的桉树拔地而起,生态环境又似从前,好像没有开采过一样。坚持不给地球留“疤痕”,说明澳大利亚十分重视保护环境,已经形成一种文化。
20.距今几千万年以前,澳大利亚大陆就已经与世界其他大陆分离,澳大利亚的物种地域性和独有性都很高。读澳大利亚国徽及年降水量、地形,农业带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澳大利亚被称为“ 博物馆”,该国国徽上盾牌两侧的特有动物是善于跳跃的 和形似鸵鸟的 。
(2)将下列内容填在横线上,解释澳大利亚特有生物得以保留下来的原因。
a.自然环境单一 b.独占整个大陆 c.速度缓慢 d.四面环海
澳大利亚① ,很早就与其他大陆分离,② ,生活在这里的动物没有办法进行跨海洋迁移,其他大陆的动物也无法迁移到澳大利亚,因而动物生活的③ ,生物进化④ ,保留了很多古老物种。
(3)绵羊品种繁多,不同品种的绵羊适应不同的气候条件。其中细毛羊喜欢温暖干燥的气候;半细毛羊适应湿热的气候环境,惧怕干燥;肉用羊和肉毛兼用羊喜欢温暖湿润,全年温差不大的气候。澳大利亚的粗放牧羊带适合饲养 (绵羊种类);粗放牧羊带发展养羊业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
【答案】20.(1)世界活化石 袋鼠 鸸鹋
(2)b d a c
(3)细毛羊 地势平坦,草场辽阔、地下水丰富、气候温暖干燥
【解析】20.本题以澳大利亚国徽及年降水量、地形,农业带分布图为材料,设置3小题,涉及澳大利亚特有动物及成因、养羊业的有利条件等知识,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1)结合所学知识,澳大利亚有许多古老特有的动物,如袋鼠、鸸鹋、考拉、鸭嘴兽等等,被称为“世界活化石博物馆”。图中澳大利亚国徽上盾牌两侧的特有动物是善于跳跃的袋鼠和形似鸵鸟的鸸鹋。
(2)结合所学知识, 澳大利亚特有生物古老的原因:澳大利亚b独占整个澳大利亚大陆,6500万年前就与其他大陆分离,孤立于南半球的海洋上, d四面环海,生活在这里的动物没有办法进行跨海洋迁移,其他大陆的动物也无法迁移到澳大利亚,动物之间无法交流,因而动物生活的a自然环境单一,生物进化c速度缓慢,保留了很多古老物种。
(3)由题可知,细毛羊喜欢温暖干燥的气候。由澳大利亚地降水及地形图可知,粗放牧羊带的降水量在500mm以下,所处的海拔大多是在200-1000m,因为海拔高,气温不是很高,所以粗放牧羊带的气候特征温暖干燥,所以适合饲养细毛羊。粗放牧羊带发展养羊业的有利自然条件:地形类型大多是高原,地形平坦开阔;大自流盆地提供地下水;草场广阔;气候温暖干燥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必杀06 第九章 东半球其他的地区和国家
(综合题20题)
1.二战以来,中东一直战火不断,是全世界关注的热点地区。2021年3月23日,苏伊士运河因巨型货轮搁浅,造成航道拥堵,使石油价格在国际市场攀升。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简要说出苏伊士运河在东西方联系方面的重要作用。
(2)中东是热点地区的原因之一是地理位置重要。请说明中东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3)中东是热点地区的原因之二是石油资源丰富。中东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 及其沿岸地区。①②③三条石油外运航线中,经过苏伊士运河的是 航线,绕道非洲好望角的是 航线,到达东亚地区的是 航线。
(4)上面漫画“水比油贵”,说明中东地区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是 ,原因是 ,这也是中东成为热点地区的原因之三。
2.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22年11月20日至12月18日,第二十二届世界杯足球赛在卡塔尔举办。下图为本届世界杯主办国和八强球队所属国家分布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2:近年来,卡塔尔充分利用本国石油资源,积极发展石油炼化工业,减少国家经济对石油出口的依赖。2024年6月20日中国石油与卡塔尔能源公司在卡塔尔首都多哈签署北方气田扩容项目合作文件。卡塔尔能源公司将在未来27年内持续向中国石油供应400万吨/年的LNG资源。中国石油将在新的合作起点上,与卡塔尔能源公司积极探讨油气全产业链、石化产业、绿色低碳能源等领域全方位合作。中国将为合作项目高效运营提供支持,创造新的就业岗位和经济价值,为中卡战略伙伴关系内涵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1)在八强球队所属国家中,从经济发展水平来看,写出3个发达国家的名称。
(2)中国企业建造卡塔尔卢塞尔体育场属于 (南南合作/南北对话)。
(3)往届世界杯举办时间多在6、7月份,而本届世界杯却在11月下旬至12月中旬举办。请说出卡塔尔的气候类型,并从气候角度说明世界杯在11、12月举办的主要原因。
(4)分析卡塔尔发展石化产业的优势条件。
(5)简述中、卡石油合作项目对双方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
3.【绿色世界杯——中国做贡献】在卡塔尔世界杯足球赛中,中国新能源公交、光伏电站助力卡塔尔兑现绿色世界杯的承诺。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内容。
探究一 读地图,知环境
(1)说出卡塔尔建设光伏发电站利用的自然资源。
(2)说出卡塔尔民居的特点。
探究二 找联系,说资源
目前波斯湾地区探明的油田近500个,其中包括20多个特大型油田。沙特阿拉伯和科威特的最大油田,石油储量都超过了100亿吨。西亚绝大多数油井能够自喷,美国油井自喷率仅6%。西亚原油生产成本只相当于美国的1/7。
(3)说出西亚石油资源分布区,并归纳西亚石油生产的特点。
探究三 追热点,探原因
西亚长期以来局势动荡、战争不断,成为世界上最不安定的地区之一。
(4)简述西亚地区长期矛盾冲突的主要原因。
4.陕西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围绕“中东战争冲突不断”的主题进行探究学习。读中东及其附近地区示意图和沙特阿拉伯气候资料图,完成下列问题。

探究一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1)中东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东西方交通要道,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这里地处“五海三洲之地”,其中“三洲”指的是亚洲、欧洲和 洲,“五海”中的 实际上是湖泊。
探究二资源的重要性
(2)中东地区气候炎热干燥, 资源十分缺乏。但该地区具有丰富的石油资源,中东被称为“ ”,其储量最 、产量最多,主要分布在 及其沿岸地区。
探究三中东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3)目前,中东地区的一些石油生产国依靠单一的原油出口成为世界上的富裕国家。面对将来石油资源的枯竭,请为这些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建议。(答一点)
5.人们在伊朗高原的亚兹德,经常见到一种独特的建筑奇观——风塔。下图为风塔景观图和中东气候、油田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亚兹德人建造风塔,主要是由于当地气候 。
(2)结合当地自然环境推测,亚兹德的主要农业类型为 。
(3)伊朗 资源丰富, 是伊朗该资源输往世界各地的唯一海上通道。
(4)石油资源是有限的,过度依赖石油不利于经济持续发展,请为伊朗可持续发展献策。
6.读“欧洲西部示意图”(下图)及景观照片,回答下列问题。

(1)欧洲西部绝大部分地区位于地球五带中的 带。
(2)欧洲西部的中部地区为广阔的平原,南部山脉呈东西走向, (选填“有利于”或 “不利于”)海洋暖湿气流的深入。
(3)欧洲人的餐桌上常见牛排、牛奶、乳酪等食物,这与当地发达的 有关。
(4)血橙是柑橘的一个品种。近年来,欧洲西部所产的血橙大量进入中国市场。图中A、B、C、D四地最适合种植血橙的是 。
(5)小微去欧洲西部旅游,在微信朋友圈晒出了图中的照片,该照片拍摄于 (国家)。
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冰岛海岸线4970公里,人口39.7万人(2023年),多峡湾风光,是世界上火山、温泉最多的国家之一。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地形以台地为主。台地高度大多在400至800米之间。冰岛多喷泉、瀑布、湖泊,渔业、水力和地热资源丰富,其他自然资源匮乏,石油等产品需要进口。全境无铁路,运输依靠海运及公路。左图为冰岛地图,右图为冰岛地理位置图。
(1)说出冰岛的海陆位置及特点。
(2)请从流速、水位季节变化、结冰期说出冰岛河流的水文特征。
(3)描述冰岛的地势特征并说明理由。
(4)结合图文材料,简析冰岛全境无铁路的原因。
(5)结合图文材料,分析冰岛怎么利用自身优势发展经济。
8.《午夜降临前抵达》记录了作者在欧洲的两次漫游:“夏”以搭火车的方式,“冬”以自驾的方式。初二年级(1)班同学贾紫萌在阅读了这本书后,被作者细致入微的描写和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打动,与同学们一起探讨研究。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上图中甲为地中海气候,乙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1)地理空间定位作为复杂的空间认知过程,是人类生存与发展必备的基本素养。欧洲主要位于 、 (半球位置),地处 、 (五带),西临 洋。在夏季线路中,由布莱德向米兰的行进方向大致为 。
(2)在哈尔施塔特,每一栋房子的墙壁上都装饰着树枝和鲜花,给人一种盛夏之感。欧洲人似乎格外珍惜夏日——贵族们常常选择在风景优美之处建立夏屋。哈尔施塔特位于地中海气候区附近,分析身处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欧洲人选择夏季去地中海附近度假的原因:
的里雅斯特最辉煌的时代,是作为维也纳唯一的入海口——它被称为“苏伊士运河的第三入口”。如今,站在码头上,我只能看见一些斑驳的小船——我的目光移向里雅斯特的工业区,距离斯洛文尼亚边境只有五公里。一艘大型货轮正在进港,上面也许载着石油——如今,的里雅斯特和中欧的最后联系是一条通向德国的输油管道——20世纪70年代,由于传统的钢铁业和造船业陷入危机,的里雅斯特失去了大约三分之一人口。
(3)请结合你学过的地理知识,为的里雅斯特今天的发展提出两条建设性建议:
9.2024年是中德建立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4月14日至16日,德国总理朔尔茨应邀对华进行正式访问。下图为德国位置及农业分布图。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探究。
探究一 农业大国
德国位于欧洲中部,是欧洲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该国农业发达,是世界上第三大农产品与食品出口国,也是欧盟最大的农产品生产国之一,出口的农产品主要有谷物产品、牛奶及奶制品、肉类及加工产品等。
(1)从纬度和海陆两方面,描述德国的地理位置。
(2)说出德国畜牧业发达的自然原因。
探究二 务实合作
德国总理此次访问期间,两国达成的共识之一是双方将共同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联邦食品和农业部农业合作行动计划(2024—2028)》,并于年内举行第十届中德农业周。德国农业从播种到收获基本实现了全程机械化,利用农业信息和数据库发展智慧农业,达到精准化和自动化管理水平。德国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仅占该国总人口的1%,却创造了世界一流的农业。
(3)德国农业发展中值得我国借鉴的经验有哪些
1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24年5月5日至1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对法国、塞尔维亚、匈牙利三国进行国事访问,此次访问是近5年来中国国家元首首次访问欧洲,对推动中国同法国、塞尔维亚、匈牙利以及中欧关系整体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材料二2024年3月7日,我国决定对匈牙利等6个国家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免签政策。中国免签“朋友圈”实现再次扩容,此次涉及免签的均为欧洲西部国家。
材料三经贸和旅游是海上丝绸之路实现人类文明交流的主要方式。有着“欧洲南大门”之称的比雷埃夫斯港是在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下同希腊建设的重要国际物流中转枢纽,是中欧经贸的重要门户,依托此港口,我国开通了中欧陆海快线(始于中国,终抵匈牙利布达佩斯的陆海联运线路),实现了陆海联运。
材料四下图为中欧陆海快线示意图。
(1)简述希腊比雷埃夫斯港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说明与中欧海运线相比,中欧陆海快线在货物运输方面的优势。
(3)免签“朋友圈”的再次扩容,影响较大的是旅游业,法国是中国游客在欧洲的重要目的地。如果一位中国友人要去法国巴黎旅游,请你给他推荐一处旅游景点,并简析法国旅游业发达的主要原因。
2024年1月,中国领先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公司宣布在匈牙利签约建设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基地。匈牙利位于欧洲中心地带,可辐射欧洲各国。当地汽车产业历史悠久,有七百多家汽车和零部件制造商。该国平均工资水平在欧盟成员国中排倒数第二,普通工人每小时工资不足欧盟平均工资的1/2。
(4)结合材料分析匈牙利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有利条件。
(5)简要说明中欧陆海快线的开通对沿线国家的积极意义。
1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金砖国家峰会于2023年8月在南非举行。本次会晤主题聚焦“金砖与非洲:深化伙伴关系,促进彼此增长,实现可持续发展,加强包容性多边主义”。本次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期间,金砖国家又一次扩员,且是大规模的扩员,沙特、埃及、阿联酋、阿根廷、伊朗、埃塞俄比亚,这新的六位成员身份将于2024年1月1日生效。
材料二:图1“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形图”,图2“非洲气候图”,图3“非洲特色民族及气役类型柱状图”。
明确地理位置
(1)读图1,描述非洲的地形地势特点。
(2)图3为撒哈拉以南非洲传统民居,分析该传统民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材料三:非洲是人类主要发源地之一,但因各种原因发展速度和时间都落后于其它大洲。如图是本区主要进出口产品示意图。
(3)结合图文资料,分析撒哈拉以南非洲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的原因。
(4)为摆脱经济落后的状况,许多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为发展本国经济积极寻找出路,请你为他们发展经济建言献策。(答两点即可)
【答案】11.(1)非洲地形以高原为主,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2)撒哈拉以南非洲传统民居为茅草屋,绝大部分位于热带,降水一年分干湿两季, 全年高温的热带草原气候。为适应当地炎热的气候,当地传统民居是茅草屋,厚厚的茅草可以隔热。
(3)撒哈拉以南非洲主要以矿产、热带经济作物为主的贸易,工业制成品主要依靠进口,长久以来形成了以初级农矿产品单一商品为主的经济结构,贸易逆差不断增大,不利于经济发展。
(4)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的素质,保护生态环境。
12.主题探究
某中学地理学习小组开展了以“非洲太阳能开发利用前景研究”为主题的地理研究性学习活动。下图为“非洲气候类型图”和“中国电力企业在非洲投资建设的部分太阳能发电站项目图”。请你结合材料,帮助该学习小组完成研究报告。
主题一:非洲开发利用太阳能的自然优势
(1)学习小组分析认为,非洲拥有适宜大规模开发利用太阳能的优越条件:
地理位置条件 地形条件 气候条件
非洲主要位于 (五带名称),太阳辐射强,且全年白昼时间长,光照充足 非洲拥有广阔的 (土地利用类型)和沙漠,满足了太阳能发电站的建设用地要求 非洲干旱区面积广大, (天气状况)多,平均日照时数长,太阳能可利用时间长
主题二:非洲开发利用太阳能的市场优势
(2)学习小组通过查阅非洲社会经济发展方面的资料和世界政区地图,总结了非洲太阳能发电的用电市场情况:
本地市场:当前,非洲经济实力整体较为落后,用电市场较 (广阔/狭小);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基础设施的日渐完善,未来非洲太阳能开发利用前景十分广阔。
国际市场:非洲隔 海峡与欧洲相望,距欧洲用电市场较近,输电距离较短。
主题三:中非互助合作的意义
(3)非洲是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主要方向和重点地区。简述中资企业在非洲投资建设太阳能发电站给中非双方带来的好处。
1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AI助力非洲发展
非洲总体发展比较慢,目前AI(人工智能)为非洲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学会阅读】
(1)赞比亚属于 (填“内陆国/岛国”)。
【学会分析】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2024年3月发布报告《关键矿产——利用数据钥匙打开隐蔽宝藏》,提到科博德公司在赞比亚利用人工智能和海量数据,通过生成地质地图发现大规模高质量铜矿的成功案例,支持该开发公司的是位于美国高新技术产业中心硅谷的一家勘查公司。
(2)赞比亚发现铜矿的支持公司来自美国硅谷,说明AI的发展主要依靠的是 (填一种社会经济因素)。
(3)赞比亚大规模开发铜矿,可能给当地带来的问题是 。
【学会归纳】
AI在非洲还处于起步阶段,要想收获更多AI技术红利,非洲国家必须突破发展瓶颈。目前非洲多国政府已出台政策助推AI产业发展。刚果(布)建立起非洲人工智能研究中心,旨在提供AI技术教育,弥合数字鸿沟;南非的AI公司数量和融资规模在非洲遥遥领先。
(4)非洲国家要利用AI促进其长期可持续发展,需要采取的有效对策是 。
14.非洲是世界古人类和古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中国和非洲友谊源远流长。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非洲因为有赤道穿过其中部,气候大致呈 分布。
(2)乞力马扎罗山位于赤道附近,但山顶终年积雪,主要影响因素是 。
(3)东非大裂谷被称为“地球表面最大的伤疤”,沿裂谷分布着许多火山、湖泊和温泉。裂谷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板块的 (挤压或张裂)运动。
(4)东非高原每年都会上演动物迁徙的壮观景象。图中甲、乙分别是两个国家公园的降水量柱状图,符合塞伦盖蒂国家公园降水量的状况是 (甲或乙)。
(5)中非之间的相互合作称为 (南北对话或南南合作)。
(6)图中界线④以南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这里矿产资源丰富,产量居世界首位的贵重金属矿产有 ,但经济生产中只生产和出口一种或几种经济作物和矿产品,形成“ ”的经济特点,在国际贸易中常处于不利地位。
15.读非洲气候分布图和资源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非洲素有“热带大陆”之称,主要影响因素是 。
(2)非洲气候分布规律是 。
(3)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C岛: ,B河 。
(4)下列地理事物中,不是位于非洲大陆的是( )
A.乞力马扎罗山 B.埃塞俄比亚高原 C.阿尔卑斯山脉 D.东非大裂谷
(5)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矿产资源丰富,如 、 、锰和铀的储量和产量居世界首列。但由于历史上长期的殖民统治,各国经济特点以出口 为主,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
(6)尼罗河是世界第一长河,但尼罗河的航运价值远小于长江,请简要分析原因。
16.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由图可知,大洋洲被 穿过,大部分地区气候 。主要由 和 两个发达国家构成。
(2)汤加境内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其位于 火山地震带;为恢复经济,汤加可利用热带海岛风光,大力发展 业。
(3)澳大利亚地形分为三部分,西部是 ,中部是 ,东部是A 。
(4)澳大利亚矿产资源种类丰富,生产的矿产品80%以上用于出口,被誉“ ”,据图可知澳大利亚矿产资源主要分布在 地区,这样分布的好处有 (答1点即可)。
17.澳大利亚和日本在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方面有很大差异。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1)下面是两位学生书写的关于澳大利亚、日本的地形和气候:
澳大利亚:①地形分三大部分,东部山地,中部平原,西部高原;②地势东西低,中部高;③热带草原和热带沙漠气候广布。
日本:①岛屿众多,山地、丘陵广布,沿海平原狭小;②以亚热带季风和温带季风气候为主;③气候的大陆性特征显著。
关于两国的描述有两处错误,请你写出错误之处对应的序号并将正确内容写在横线上。
澳大利亚: ,日本: 。
(2)澳大利亚和日本拥有的自然资源具有差异性,澳大利亚铁、煤炭、铝土等矿产资源丰富;而日本矿产资源贫乏,但也有一些资源相对丰富,结合日本的位置、地形、气候、河流等方面,列举日本至少两种相对丰富的自然资源类型 。
(3)澳大利亚因为农牧业发达,被称为“ ”;因为工矿业发达,被称为“坐在矿车里的国家”。近年来,服务业已经成为其支柱产业。
(4)读澳大利亚人口和城市分布图,概括其人口和城市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 。
(5)读日本工业分布特点及成因图,在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内容 。
18.读澳大利亚气候类型分布图、矿产资源分布图、人口和城市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澳大利亚东临太平洋,西临 ;从气候类型分布图看,澳大利亚气候呈 分布的特点,热带沙漠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分布广,说明澳大利亚气候具有 的特点。
(2)日本和澳大利亚都是经济发达国家,可是日本国内矿产资源贫乏,从图中判断日本最有可能从澳大利亚进口的矿产是 ,这种矿产主要分布在 沿海地区,便于出口。
(3)在西南沿海地区人口密度也大,城市珀斯人口密度更大,与该地的气候有关,结合气候类型图判断,此地属于 (气候类型)。
19.不给地球留疤痕——澳大利亚采矿业的环保文化。澳大利亚将矿区复植作为获得开采权的先决条件,采矿公司不提出一个切实可行的采后复植计划,便不可能取得开采许可。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澳大利亚矿产资源丰富,矿产品出口占商品出口总额的比重 ,被称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2)澳大利亚城市和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 地区。
(3)悉尼是全国最大的经济、交通和贸易中心,最大的城市和重要的港口,其工业部门是 ,形成工业中心的自然条件有 、 等。
(4)澳大利亚东北部的一座铝土矿,由于露天开采,砍伐掉了数公顷的桉树林,但随砍随植,数年后,新植的桉树拔地而起,生态环境又似从前,好像没有开采过一样。坚持不给地球留“疤痕”,说明澳大利亚十分重视 ,已经形成一种文化。
20.距今几千万年以前,澳大利亚大陆就已经与世界其他大陆分离,澳大利亚的物种地域性和独有性都很高。读澳大利亚国徽及年降水量、地形,农业带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澳大利亚被称为“ 博物馆”,该国国徽上盾牌两侧的特有动物是善于跳跃的 和形似鸵鸟的 。
(2)将下列内容填在横线上,解释澳大利亚特有生物得以保留下来的原因。
a.自然环境单一 b.独占整个大陆 c.速度缓慢 d.四面环海
澳大利亚① ,很早就与其他大陆分离,② ,生活在这里的动物没有办法进行跨海洋迁移,其他大陆的动物也无法迁移到澳大利亚,因而动物生活的③ ,生物进化④ ,保留了很多古老物种。
(3)绵羊品种繁多,不同品种的绵羊适应不同的气候条件。其中细毛羊喜欢温暖干燥的气候;半细毛羊适应湿热的气候环境,惧怕干燥;肉用羊和肉毛兼用羊喜欢温暖湿润,全年温差不大的气候。澳大利亚的粗放牧羊带适合饲养 (绵羊种类);粗放牧羊带发展养羊业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