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4张PPT)珍爱生命、预防溺水***中学2025-04-21目 录CATALOGUE中学生防溺水教育的必要性生命之花只有一次因溺水死亡的案例防溺水核心知识结合中学生特点的教育策略宣誓并承诺《珍爱生命、远离水边》结语中学生防溺水教育的必要性01身心特点与风险关联生理层面初中生处于青春期发育高峰期,身高体重快速增长,体能增强,易因冒险冲动参与野外游泳。心理层面社会行为自我意识觉醒但认知不足,易受同伴影响盲目从众,对危险预判能力较弱。渴望独立但依赖并存,可能为证明“成熟”而脱离监管接近危险水域。123溺水死亡率高我国每年青少年溺水死亡率占意外死亡的41.8%,90%的溺亡事故发生在无人监管的野外水域。盲目施救悲剧群体性溺亡事件中,超60%因“同伴怂恿”或“盲目施救”引发连环悲剧。数据警示守护生命安全强化防溺水教育,是守护青少年生命安全的关键防线,预防溺水,从现在开始。教育至关重要重视防溺水教育,培养安全意识,让青少年享受健康、安全的成长时光。为什么要重视防溺水生命之花只有一次02生命不可再生、不可逆、不可互换独一无二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独一无二的,一旦失去,就无法挽回,无法再生。无法逆转生命是不可逆转的,它不能重来,也不能被交换或替代,要珍惜生命。生命的价值生命是无价的,不能用金钱来衡量,要珍爱生命,尊重生命的价值。家人的牵挂生命不仅是个人的,还与家人紧密相连。我们的生命承载着家人的期望和爱。生命不仅是自己的,还是家人们的,关乎你我他她它爱与责任珍惜生命是对家人负责的表现,也是为了不让家人承受失去亲人的痛苦。社会的未来每个人的生命都与社会的未来息息相关,珍惜生命也是为社会做贡献。03 因溺水死亡的案例原标题:重庆8名小学生溺亡:其中7名女生1名男生,涉及7个家庭 上个周末,7个家庭失去了他们的孩子。 6月21日下午,重庆市潼南区米心镇童家村涪江河坝水域8名学生落水。22日7时10分,8人全部被打捞出水,均已无生命体征。 溺亡的学生为7女1男,年龄最大的16岁,最小的只有11岁(男),均为米心镇小学学生,8人分属不同的年级和班级。其中,遇难男生为其中一名遇难女生的弟弟。事发时,现场一共有15名学生。出事的地方,距离童家村的村民聚居处直线距离约200米,即使江边有人呼救,村民们在家中也很难听得到。 当地发布的情况通报显示,事发时,1名学生不慎失足落水,旁边7名学生前去施救,施救学生一并落水,最终造成8人溺亡的惨剧。缺乏防溺水知识在发生溺水事故时,同伙盲目施救,未采取正确措施,加剧了事故后果的严重性。盲目施救监管不足家长和学校对学生监管不足,未能有效约束学生行为,防止其擅自野泳。案例中的初中生缺乏防溺水知识,未能正确判断水域危险,导致悲剧发生。分析案例,为什么会失去生命 缺乏预防溺水的意识树立正确的安全观,远离水边,珍爱生命。加强防溺水教育我们应该要汲取这些溺水死亡案例的教训,加强防溺水教育,提高公众对溺水危害的认识和防范能力。 (牢记教室张贴的“七不两会”“六不准、四不要”相关知识)遵守安全规定我们应该要遵守安全规定,不擅自野泳,不盲目施救,确保自身安全和他人安全。告诉我们 :牢记教室安全角张贴的相关知识“七不两会”“六不准、四不要”防溺水核心知识041、不私自下水游泳;2、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3、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4、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5、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6、不到危险水边游玩;7、不盲目下水施救。防溺水“七不准”内容1、学会自护自救。2、学会智慧施救防溺水“两会”内容严守“七不两会”原则科学自救与互救方法互救策略在溺水救援中,应迅速实施“四步法则”,即大声呼救、拨打报警电话、用延伸物递向溺水者、投掷漂浮物辅助保持浮力,以有效控制事态发展。自救技巧仰漂法是一种有效的自救技巧,通过深吸气后仰面漂浮,四肢放松,能节省体力,等待救援;同时,若发生抽筋,应抓住抽筋腿的脚背上扳,缓解后缓慢游向岸边。自然水域隐患自然水域存在诸多隐患,包括河流中的暗流、水库的陡坡、池塘的淤泥和水草缠绕等隐蔽风险;此外,雨后水位上涨和水坝放水等突发情况也易引发危险。人工水域禁忌危险水域识别人工水域中,无救生员的泳池、废弃采砂坑和工地积水深坑等区域属于高危区域,必须高度警惕,避免在这些地方进行游泳或活动,以确保人身安全。0102“溺水自救方法要掌握”1、保持冷静:如不慎落入水中,保持冷静非常重要,尽量屏住呼吸,利用自身浮力仰面展平身体,将口鼻露出水面呼吸。2、减轻自重:迅速扔掉身上的重物,如书包和妨碍漂浮的衣物等以减轻负荷。3、寻找浮具:寻找救生圈、木板等各种可增加浮力的物品,或用自身衣物制作浮具,等待救援。溺水互救方法01如果发现有人溺水,千万不要贸然跳到水中施救。要立即高声呼救,获得帮助,并拨打电话报警,呼叫急救服务。02近距离救援时,可以将裤带、树枝、毛巾、竹竿等伸给溺水者,把他拉上岸。为了避免刺伤溺水者,伸出工具时要从侧面移动。03远距离救援时,可以采用抛掷法进行救援。用绳索把溺水者拉上岸,或者把空的矿泉水瓶、塑料桶、救生圈、木板等抛向溺水者,帮助溺水者借物漂浮在水面上,等待救援。04如果现场有小船、竹筏等,受过必要训练的专业救援人员可使用工具划向溺水者,要从侧面接近,并从船尾把溺水者拉上船。05需要经过专业救援训练,方可下水救人。对于等待救援者,保持冷静、不拼命挣扎、听从救援者指挥非常重要。结合中学生特点的教育策略05设立防溺水标兵针对中学生渴望认可的心理,设置“防溺水安全标兵”评选活动,强化正向激励,激发学生参与防溺水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角色扮演拒怂技通过角色扮演模拟“同伴怂恿”场景,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如何拒绝同伴的怂恿,并教授一些有效的拒绝技巧,如“我家长在等我回家”。心理疏导家长需落实“四知”原则,确保学生行踪、同伴身份、活动内容以及归家时间均处于掌握之中,从而有效避免学生脱离监管范围,保障其安全。家长责任组织溺水急救视频观看活动,让学生直观了解急救知识;随后开展心肺复苏模拟演练,让学生亲身体验急救过程,提升应急能力。学校行动家校协作社会联动志愿者劝导野泳组织志愿者团队,加强对野外游泳行为的巡逻与劝阻力度,引导公众树立安全意识,减少溺水事故的发生。联手设警示牌社区携手组织力量,在危险水域周边设立清晰可见的警示牌,明确告知公众潜在风险,共同维护公共安全。宣誓并承诺《珍爱生命、远离水边》06班级集体宣誓内容:要求:全班学生紧握右拳,庄严宣誓,《宣誓后黑板签名拍照》宣誓内容:我宣誓,为了预防溺水,保证自身生命安全,我将遵守学校及老师关于防溺水教育的各项要求。具体做到:“七不”: 1、不私自下水游泳; 2、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3、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 4、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 5、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6、不到危险水边游玩; 7、不盲目下水施救。“两会”:1、学会自护自救。 2、学会智慧施救。我承诺,以上各项我保证做到,请老师予以监督。承诺严格遵守“七不两会”原则,远离危险水域,珍惜生命,互相关爱。同学们请记住:“河塘很危险、救人莫手拉”班级集体宣誓并签名(各班 录视频、拍照)同学们:请“远离水边、珍爱生命”。让我们一起守护生命,远离溺水的危险。结语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