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课件(共28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1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课件(共28张PPT)

资源简介

(共28张PPT)
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
目 录
转基因产品已经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01
理性看待转基因技术的应用
02
01
转基因产品已经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转基因产品已经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转基因大豆
草甘膦作为常用的除草剂会把普通大豆植株与杂草一起杀死。20 世纪80 年代,孟山都公司研究人员从矮牵牛中克隆获得了草甘膦抗性基因,并将该基因导入大豆基因组中,进而培育出抗草甘膦大豆品种。这种转基因大豆于1994 年被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 批准,较早成为商业化大规模生产的转基因作物之一。
随着转基因作物的推广,人们开始担心转基因的安全性以及转基因食品是否危及人类健康的问题,但科学界的共识是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是可以保证的。那么,关于“转基因”的争议,你是怎样思考的呢?
转基因产品已经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非转基因大米和转基因大米,你会选择吃哪个?
转基因产品已经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生物技术的安全与伦理
当代生命科学之所以成为世界自然科学的热点和重点,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第一,分子生物学的突破性成就,使生命科学在自然科学中的地位发生变化;
第二,生物技术(biotechnology) 为人类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就像炸药的研制成功和原子能科学的发展那样,生物技术也可能成为一把“双刃剑”。
转基因产品已经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一、转基因食物
1.转基因生物:指含有重组DNA 的生物
2.转基因食品:转基因生物本身或其加工产品,它可来自转基因的植物、动物、微生物等
现阶段的转基因食品主要来自转基因作物
转基因猪
转基因大米
转基因产品已经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1985年第一种转基因作物——转基因烟草问世后,转基因作物以迅猛的势头发展起来
1986年,抗除草剂烟草获得成功
1994年,美国批准第一个转基因作物产品——延熟保鲜转基因番茄进入市场
2000年,全球种植转基因作物达4420万hm2,创造经济效益达30亿美元
3.转基因作物的发展
转基因产品已经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4.转基因作物的现状
转基因作物的大本营在美洲。2000 年,仅在美国,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就占全世界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的 70%,而且每年都在不断增加。
若再加上加拿大和阿根廷,这三个国家的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占全世界的 98%。
2000年,我国转基因抗虫棉的推广面积达 3.7×105 hm2,防治棉花害虫农药用量明显减少。
转基因产品已经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二、转基因技术的应用
1.转基因植物方面
科学家已经培育出了大批具有抗虫,抗病,抗除草剂和耐储藏等新性状的农作物,如:大豆,玉米,棉花,油菜,水稻等
2.转基因动物方面
①将生长激素基因、促生长激素释放激素基因转入动物体内,培育出大批生长迅速、营养品质优良的转基因家畜、家禽;
②导入某些抗病毒基因,培育抵抗相应病毒的动物新品种;
③建立某些人类疾病的转基因动物模型,模拟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为研究该疾病的致病机制和开发治疗药物提供依据。
转基因荧光猪
转基因小鼠
转基因产品已经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3.转基因微生物方面
把某些重组DNA转移到细菌中表达获得成功,随后,便出现了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各种重组微生物。
(1)清除石油污染
例如假单胞杆菌
(2)基因制药
生产稀缺的生化药品(胰岛素、干扰素)
转基因产品已经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02
理性看待转基因技术的应用
理性看待转基因技术的应用
随着转基因产品进入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转基因技术的安全性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理性看待转基因技术的应用
一、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问题
由于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目前科学家对基因结构、基因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基因的调控机制等都了解得相当有限,再加上转移的基因虽然是功能已知的基因,但不少是异种生物的基因。同时,外源基因插入宿主基因组的部位往往是随机的,因此在转基因生物中,有时候会出现一些人们意想不到的情况。
这一切令环保人士忧心忡忡,在全世界引发了激烈的争论,争论的关键问题有两个:
1.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2.转基因作物的环境安全性
理性看待转基因技术的应用
1.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尤其令人关注
(1)转入的外源基因或基因产物是否对人畜有毒害
(2)转入了控制过敏源基因的植物产品是否会对过敏人群造成不利影响
2.实例
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将巴西坚果中富含蛋氨酸的蛋白质基因转入大豆,结果发现这种转基因大豆汁对人的皮肤有刺激作用,可诱发强烈的过敏反应。在这之后,科学家就不再种植这种转基因大豆了。
理性看待转基因技术的应用
理性看待转基因技术的应用
二、转基因作物的环境安全性
转基因作物的环境安全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由于导入新的外源基因,转基因作物获得或增强了生存竞争和繁殖能力,使其在很多方面都强于亲本或野生种。若被推广种植,这些转基因作物释放在自然环境中的机会就特别大,因其具有野生种所没有的各种抗性,将会迅速地成为新的优势种群,进而也可能变为“杂草”,影响生态平衡。
例如:加拿大商业化种植具有抗除草剂及自播种特性的转基因油菜,仅几年后,便在农田中发现了对多种除草剂具有耐抗性的杂草化油菜植株
理性看待转基因技术的应用
2.在自然条件下,栽培作物种内、栽培作物与其近缘野生种间、栽培作物和
杂草之间都有可能发生基因漂移,即转入的基因可能会从转基因植物的体内扩散到环境中。转基因作物中的一些抗除草剂、抗杀虫剂和抗病毒的抗性基因就有可能通过花粉杂交等途径向其同种或近缘野生种转移,使其获得转基因生物体的抗性特征,成为对其他作物构成严重威胁的“超级杂草”。
例如:有研究表明,转 Bt 基因抗虫棉对第一、第二代棉铃虫有很好的抵抗作用,但第三代、第四代棉铃虫已对该转基因棉产生了抗性。
理性看待转基因技术的应用
实际上,转基因技术及其应用就是伴随着质疑、担忧甚至反对的声音而不断发展的。
转基因产品既具有潜在的巨大经济效益,也可能存在一定的风险性,因此,如何理性看待转基因技术的应用,怎样才能达到人类趋利避害的目标已是当务之急。随着对转基因生物认识的逐步深入,人们从一开始的恐惧和极其严格的限制,逐渐认识到可以通过科学的检测和管理,控制转基因生物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理性看待转基因技术的应用
三、转基因生物的检测与管理
建立合理的风险评价原则是科学管理的基础,科学家以及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都在积极努力,希望找到既能确保安全,又能研究、开发和利用好转基因技术的适用原则。目前,各国政府和科学家均制定了符合科学道理、适合各国国情的法律和法规,每一例转基因产品在准予商业化生产之前都必须经过严格的检测和审批。
理性看待转基因技术的应用
第一类是以美国、加拿大等转基因产品生产和出口大国为代表,认为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与传统生物技术没有本质区别管理应针对生物技术产品,而不是生物技术本身。
第二类是以欧盟及其成员国为代表,认为转基因技术本身具有潜在的危险性,只要与转基因相关的活动,都应进行安全性评价并接受管理。
第三类介于两者之间,对生物安全问题始终给予密切关注和高度重视,并陆续出台了一些政策、法规,我国就属于这一类。
1.对转基因生物的管理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理性看待转基因技术的应用
2.我国为了保证转基因食物的安全性,都采取了哪些监控和预防措施?
(1)立法是监控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的有力措施。例如,中国已制定了《农业生物基因工程安全管理实施办法》(1996年)、《转基因农产品安全管理临时措施》(2002年)和《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2002年)等法规。
(2)多环节监控。转基因农作物研究、从实验室走向大田试验各阶段,以及产品商品化都有相应法规或规定进行严格的监控,只有在每一阶段试验获得认可证书后,才可进入下一阶段。
理性看待转基因技术的应用
四、理性看待转基因技术
1.转基因产品上市要求
(1)清晰地了解转基因技术的原理和操作流程;
(2)应该看到人们的观点受到许多复杂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因素的影响;
(3)要靠确凿的证据和严谨的逻辑进行思考和辩论;
(4)坚持正确的社会舆论导向:社会與论导向正确,往往有利于决策者作出正确的决策,从而促进科技技术的发展。
转基因作为一项技术本身是中性的,由这项技术研发出来的产品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安全性评价,符合相应标准后才能上市。
2.多维度、多视角地理性看待
课堂小结
转基因产品和安全性
理智看待转基因技术
转基因产品安全性的争论
转基因技术的应用
微生物方面
动物方面
植物方面
转基因食品安全
转基因作物环境安全
建立法规
正确的舆论导向
社会的监督
随堂练习
1.2024年1月23日农业农村部根据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化工作部署及有关法规标准规定,审定通过了部分转基因玉米、大豆品种,并向26家企业发放了转基因玉米、大豆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转基因玉米、大豆可以商业化种植,并不能说明转基因食品不存在安全性问题
B.工业生产的转基因玉米油、大豆油一定要进行标识
C.一经发现转基因玉米、大豆食品有害,就应该禁止转基因技术的应用
D.可通过转入目的基因和花粉败育基因培育转基因玉米,以减少基因污染
解析:转基因作物对自然、人体等的影响是未知的,所以尽管转基因玉米、大豆可以商业化种植,但并不能说明转基因食品不存在安全性问题;工业生产的转基因大豆油、玉米油等转基因食用油一定要进行标识:转基因技术本身是中性的,如果确实有证据表明转基因玉米、大豆食品有害,就应该禁止它们的使用,不应该禁止转基因技术的应用;转基因玉米培育过程中,除目的基因外还导入了能使花粉败育的基因,可以减少基因的扩散,从面减少基因污染的发生。
C
解析:A.转基因技术的安全问题需要验证才能得到证实,对动物基因进行编辑可能存在安全性问题,A错误;B、对于器官衰竭患者来说,跨物种器官移植手术给予了他们更多的希望与机会,B正确;C、其他物种的器官经基因编辑后都能移植到人体且也可能会引起排斥反应,C错误;D.跨物种器官移植手术并获成功,是对供体生物进行的基因编辑,而不是对人体基因进行大规模编辑,D错误。
2.近日某医学中心科学家们完成了世界首例将猪的心脏移植到人体的跨物种器官移植手术并获成功,该技术起始时需要对猪的相关基因进行编辑处理。这项成果无疑给器官移植技术带来了更宽广的发展空间,也给生命科学带来了更多的希望与思考。下列关于该过程的推测正确的是( )
A. 对动物基因进行编辑不存在安全性与伦理问题
B. 对于器官衰竭患者来说,该成果给予了他们更多的希望与机会
C. 任何物种的器官经基因编辑后都能移植到人体且不引起排斥反应
D. 该成功标志着对人体基因进行大规模编辑以确保异种器官移植的时代来临
B
3.蚊虫分布范围广,数量多,其中的雌蚊会叮咬人类,可传播多种传染病。研究者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系统(可以实现对双链DNA的精确切割)和同源重组修复技术修改了蚊虫受精卵中的某个基因,使拥有该基因的受精卵发育成雄蚊,且该基因可遗传给子代,进而使群体中雄蚊比例升高。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CRISPR/Cas9基因编辑系统与限制性内切核酸酶的功能相似
B.转基因灭蚊技术通过提高蚊虫的死亡率来达到灭蚊的目的
C.转基因灭蚊技术具有效果显著、可持续等特点
D.该技术有可能造成目的基因扩散到自然界其他生物中,导致基因污染
解析:CRISPR/Cas9基因编辑系统与限制性内切核酸酶的功能相似,都可对DNA进行切割,A正确:转基因灭蚊技术是通过提高蚊虫群体中雄蚊比例,从而降低蚊虫群体出生率,来达到灭蚊的目的的,B错误;由题意可知,转基因蚊的基因可遗传给子代,使群体中雄蚊比例升高,具有效果显著、可持续等特点,C正确;转基因雄蚊可能与近缘物种杂交,导致目的基因扩散到自然界其他生物中,导致基因污染,D正确。
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