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8张PPT)印度简介(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下第二节印 度01学习目标02文明古国03热带季风气候与种植业目录CONTNETS04发展中的大国06课堂小结05课堂小练学习目标011.学生读印度政区图描述印度的地理位置。2.学生读印度的地形图和气候图理解印度的自然环境。3.学生通过图表等了解印度的人口特点及与环境的关系。4.学生通过印度的气候特征和地形特征了解自然环境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感受因地制宜的理念。文明古国02一、文明古国【合作探究】1.描画北回归线,描述印度的纬度位置特点。北回归线属于中低纬,大部分位于热带地区,北回归线穿过中部。一、文明古国【合作探究】2.指图说出阿拉伯海、孟加拉湾、印度洋,描述印度的海陆位置。阿拉伯海孟加拉湾印度洋印度位于亚洲南部,北隔喜马拉雅山山脉与中国为邻,东临孟加拉湾,西濒阿拉伯海海,南临印度洋,是南亚面积(298万平方千米)最大的国家。喜马拉雅山一、文明古国【合作探究】3.找到喜马拉雅山脉、恒河平原、德干高原,描述印度的地形特征。地形类型以高原、平原为主,大部分在海拔1000米以下可用耕地面积世界第一喜马拉雅山恒河平原地势特点地势中部低,南北高北部山地中部平原南部高原印度河平原一、文明古国【合作探究】4.指图分别说出印度河、恒河的发源地及流经的国家。流经国家:注入海洋:恒河发源地:流经国家:注入海洋:恒河印度河巴基斯坦、印度喜马拉雅山喜马拉雅山印度、孟加拉国阿拉伯海孟加拉湾印度河发源地:孟加拉湾阿拉伯海讷尔默达河恒河是印度的第一大河一、文明古国【合作探究】恒河印度河两河平原的孕育印度河平原和恒河平原巴基斯坦孟加拉国阿拉伯海孟加拉湾肥沃富饶的土地,孕育了灿烂的古印度文明。5.文明古国的由来?一、文明古国【合作探究】古印度人在数学、医学、天文历法和建筑等方面成就卓著。数学和阿拉伯数字那烂陀寺与建筑古印度人发明了世界上通用的计数法,由阿拉伯人传播到世界各地。古印度人的数学贡献【阅读扩展】古印度人在数学方面有很多发明,对现代数学的发展贡献突出。早在公元前1200年,古印度的《吠陀经》记载了十进制计数法。公元3世纪,古印度人发明了1~9数字符号。公元876年,印度出土的文物上第一次记载了关于0的概念,0的发明在数学发展历史上意义重大。古印度人发明的十个数字符号经过阿拉伯国家改进后传入欧洲,被欧洲人称为“阿拉伯数字”。阿拉伯数字笔画简单,书写方便,适合十进制计数法运算,成为世界通用的数字。阿拉伯数字的演变一、文明古国【合作探究】佛教:公元前6世纪至前5世纪,释迦牟尼创建于古印度现在流行于东亚、东南亚现在,印度主要信仰印度教,宗教在各个社会层次影响深远玄奘西行及佛教印度教的苦行憎一、文明古国【合作探究】世界文化遗产——泰姬陵为纪念莫卧儿皇帝沙·贾汗的妃子而建,以白色大理石筑成,被誉为“完美建筑”和“印度明珠”恒河 被印度人称为“母亲河”,印度教教徒更是将其尊为“圣河”,每天前来沐浴的教徒川流不息恒河沐浴一、文明古国【合作探究】纱丽与印度舞蹈是印度一大特色印度是公认的世界舞蹈发源地纱丽——南亚及部分东南亚国家妇女的主要服饰一、文明古国【合作探究】崇拜牛露天厕所吉祥痣手抓饭热带季风气候与种植业03二、热带季风气候与种植业【合作探究】1.比较印度1月、7月盛行风向和降水量,说出盛行风向对印度降水量的影响。风向 源地 降水1月7月东北风陆地稀少西南风海洋丰沛二、热带季风气候与种植业【合作探究】2.观察加尔各答各月气温和降水量,描述其气候特征。终年高温、分为旱、雨两季。次 年 5 月10月3.观察旱季和雨季分别在什么时间?6月 - 9月雨季:6—9月旱季:10月—次年5月雨热同期二、热带季风气候与种植业【合作探究】平坦的地形和热带气候,印度耕地面积广大,水热条件优越,种植业较为发达。4.说出印度的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描述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主要粮食作物:主要经济作物:自然条件:水稻、小麦棉花、黄麻、茶叶、甘蔗分析印度种植业分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探究活动】(1)描述印度棉花、黄麻、茶叶三种经济作物的分布特点。(2)辨识印度水稻和小麦分布区,分析二者在地形和气候上的差异。黄麻:需水多,分布在东部棉花:耐干旱,分布南部德干高原及中部茶叶: 怕涝,分布在东北部的山区水稻:需水多,分布在西南和东部平原小麦:耐干旱,分布中西部平原二、热带季风气候与种植业【合作探究】5.印度的降水受西南季风影响大,给印度农业生产带来什么影响?干裂的稻田洪水淹没的水田西南季风很不稳定,有的年份西南季风势力强、持续时间长,会形成洪涝灾害;有的年份西南季风势力弱、持续时间短,会发生干旱灾害。 印度农业的两次“绿色革命”【阅读扩展】20世纪60年代,印度农业进行了第一次“绿色革命”。面对连年旱灾导致的粮食危机,印度政府推行农业改革,引进和培育优良新品种,大量使用化肥,加强水利建设,推广农业科研和教育,推进农业生产合作化等,使印度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20世纪90年代,印度基本实现了粮食的自给自足。2004年开始,印度农业进行了第二次“绿色革命”。利用生物技术改良品种,推广高效无毒农药,完善水利灌溉系统,建立农业信用体系和农业市场机制,加强信息技术在农业管理中的运用,解决农业增产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这些措施显著提高了粮食产量,使印度成为世界重要的粮食出口国,并使其农业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发展中的大国04三、发展中的大国【合作探究】1.描述印度人口数量的变化趋势,解释原因?说出这种变化趋势将会给该国带来的影响。趋势:增长快(人口基数大和人口增长过快)原因:医疗的改善,死亡率下降出生率居高不下,宗教及传统观念等人均资源占有率低,造成资源和环境巨大压力,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沉重负担影响:人口问题三、发展中的大国【合作探究】2.找出印度人口比重最大的年龄段,说出印度人口年龄结构的优势。少年儿童青壮年老年印度青壮年人口比重大优势:劳动力资源丰富,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三、发展中的大国【合作探究】3.说出印度主要工业部门有哪些?印度工业体系较为完整,部门齐全、规模大,传统工业主要有采矿、纺织、钢铁、机械、化工等,分布在孟买、加尔各答等城市。三、发展中的大国【合作探究】4.说明孟买和加尔各答成为印度纺织工业中心的主要原因?孟买:靠近棉花产区,以棉纺织为主,依托棉花资源和港口贸易;加尔各答:靠近黄麻产区,黄麻纺织为核心,依赖恒河三角洲的农业条件。三、发展中的大国【合作探究】5.从资源和交通角度,分析加尔各答发展钢铁工业的条件。邻近煤铁资源区、殖民时期遗留的铁路与港口基础设施,以及水陆联运的高效物流网络。三、发展中的大国【合作探究】6.什么是服务外包?美国的一些公司把客户服务中心设在印度,聘请了印度的客服人员。这是服务外包的一种表现。发达国家很多跨国公司为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将软件设计、信息技术服务、业务流程管理等方面的业务,外包给国外的专业团队。三、发展中的大国【合作探究】7.印度服务外包有什么优势?人力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英语普及信息技术发展早印度服务外包的优势三、发展中的大国【合作探究】8.印度服务外包给印度经济发展起到什么作用?服务外包产业为印度创造了就业机会赚取了大量外汇促进了印度经济的快速发展v成为印度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拓展阅读】印度的软件产业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很多跨国公司为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将软件设计、开发等业务外包。印度结合本国优势,积极承接软件外包订单,软件外包产业规模和利润均居世界首位。印度软件产业市场份额约占世界的20%,被称为“世界的办公室”。班加罗尔是印度首个计算机软件技术园区,这里气候宜人、空气清新,云集了印度理工学院、班加罗尔大学、印度科学学院等名牌大学,拥有4500多家高科技企业,250多个高科技跨国公司分支机构,被称为印度的“硅谷”。在班加罗尔的带动下,金奈、海得拉巴等高科技工业园区兴起,形成了印度南部计算机软件产业“金三角”。课堂小结05【课堂拓展】恒河是南亚的一条主要河流。恒河源头巴吉拉蒂河(the Bhagirathi R.)和阿拉克南达河(tAlaknanda)发源自印度乌塔兰契尔邦的甘戈特里(Gangotri)等冰川,它横越北恒河平原,流经北方邦,会合其最大支流亚穆纳河(Yamuna),再流经比哈尔邦、西孟加拉邦,最后它分为多条支流注入孟加拉湾,其中一条是加尔各答附近的胡格理河,而主要的一条是进入孟加拉国的帕德玛河,进入孟加拉国后,会合布拉马普特拉河在孟加拉国境内的下游贾木纳河(Jamuna),注入孟加拉湾,其入海河段称为梅格纳河(Meghna)。课堂小练06图1为南亚地区地形分布图,图2为印度农作物分布图,及图3为孟买的气温和降水图,据此完成1-2题。1.结合图1和图2可知,南亚地区水稻主要分布在( )A.德干高原西部 B.印度河平原C.东北部和西部沿海 D.西北部C图1为南亚地区地形分布图,图2为印度农作物分布图,及图3为孟买的气温和降水图,据此完成1-2题。2.结合图1、图2和图3分析,南亚地区水稻分布地的有利自然条件包括( )①降水丰富 ②热量充足 ③地形平坦 ④劳动力充足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B读印度示意图,完成3-4题。3.图示农作物分布是指( )A.水稻 B.棉花C.黄麻 D.小麦4.造成印度水稻产量不稳定的主要气象灾害是( )A.台风灾害 B.寒潮灾害C.水旱灾害 D.沙尘灾害A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新课标】第八章认识国家8.2印度 精品课件—地理商务星球版新教材七下.pptx 印度.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