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新课标】第三节 俄罗斯 教学设计课题 俄罗斯 学科 地理 课型 新授课来源 七年级下(2024商务星球版) 节次 授课日期教师 授课对象 七年级下册学生目标确立依据 课标分析 课标摘要 1.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出某国家的地理位置、范围、领土构成和首都;选择与该国地理位置差异明显的国家,比较它们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差异。2.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某国家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3.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出某国家人文地理主要特点及其与自然地理环境的联系。4.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联系某国家的自然地理环境特点,结合实例简要分析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途径。课标分解 1.描述俄罗斯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特点,理解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2.分析俄罗斯矿产资源分布特点对其经济发展的影响。3.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简要俄罗斯在东部地区资源的开发。教材分析 本节由三个层次的内容组成,分别是“世界面积最大的国家”“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横贯东西的交通”,突出介绍了俄罗斯的自然环境特点、自然资源与工业发展,以及交通运输路线分布的特点。先让学生明确俄罗斯的位置,再具体介绍俄罗斯的地形、气候等环境特点。例如在学习地理位置时,会引导学生分析俄罗斯的海陆及纬度特点,认识其主要邻国,归纳半球位置和纬度位置等;在地形方面,让学生了解俄罗斯四大地理单元及分界线等。在了解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分析自然环境对俄罗斯人们生活及生产的影响,包括对农业、工业、交通等经济部门的影响。这部分内容是在理解自然环境特殊性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第一层次的自然环境知识是学好这一层次的基础。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地跨亚欧两洲,也是我国重要的陆上邻国。学习俄罗斯的地理知识,有助于学生了解世界上重要国家的地理概况,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同时,通过对俄罗斯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关系的学习,能够加深学生对人地关系的理解,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为后续学习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地理知识打下基础,也为学生学习七年级下册地理奠定良好的基础。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从思维发展特点来看,已具备一定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能够通过分析资料,进行想象、推理,并阐述自己的观点。他们也具备了初步的自主学习能力,能够独立看书读图,并思考一些相关问题。然而,对于与时政相关的信息材料,基本还需要教师给予补充。例如在学习俄罗斯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国际事务中的角色等内容时,学生可能缺乏相关的时政背景知识,需要教师引导和提供资。学习目标与核心素养 学习目标:1.根据地形图,说明俄罗斯地跨两洲的位置和范围,认识俄罗斯的主要地形区及主要河流等。2.由于纬度高,形成冬季漫长而寒冷的气候特点,通过俄罗斯气候分布图认识俄罗斯的气候类型及气候特点。3.利用俄罗斯工业区与铁路分布图,总结出俄罗斯交通的特点和铁路的重要地位。核心素养:1.区域认知:1.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出俄罗斯的地理位置、范围、领土构成和首都。2.综合思维: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出俄罗斯人文地理环境的主要特点及其与自然地理环境的联系。地理实践力:引入时事,激发兴趣,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多角度、多层次展现俄罗斯在不同领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读图、分析、归纳和比较的能力。4.人地协调观做读图认识俄罗斯交通运输的特点与分布,理解区域自然与人文之间的关系,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评价任务 利用地图能够说俄罗斯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特征。利用地图能够俄罗斯工业和农业的发展特点。能够了解俄罗斯的交通运输特点和资源的开放。重点 俄罗斯的地理位置及自然环境。难点 俄罗斯成为传统上欧洲国家的原因。材料准备 地图、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价要点导入新课 【情景导入】视频导入俄罗斯简介 2看完宣传片认识到即将学习的内容是俄罗斯。 设计意图:视频让学生轻松进入到本节课中。任务一:面积最大的国家讲授新课 【合作探究】1.说出俄罗斯的地理位置和范围2.指图说出俄罗斯濒临的海洋和陆上邻国,描述其地理位置。3.描画50°N纬线和北极圈,比较俄罗斯与印度的纬度位置差异,推测二者气候、农业上的差异。4.找到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及其分界线,描述俄罗斯的地形、地势特点。 5.对照图例,说出俄罗斯主要的气候类型。6.依据莫斯科与雅库茨克的气温和降水量资料图,比较两地气温和降水量的差异。【探究活动一】分析气候对俄罗斯种植业的影响(1)分析俄罗斯种植业分布在东欧平原和西伯利亚南部的狭长地带的原因。(2)分析俄罗斯农作物以喜温凉、耐寒品种为主的原因。(3)分析俄罗斯成为世界主要粮食出口国的原因。 学生按要求完成任务: 俄罗斯陆地面积超过170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首都是莫斯科。半球位置:地跨东 、西半球;全部位于北半球;纬度位置:主要位于50°N-70°N;小部分位于北寒带;学生总结:海陆位置:东临太平洋;北靠北冰洋;西濒波罗的海;邻国众多,与我国有绵长的边界线。主要毗邻国家:芬兰、白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斯坦、中国、蒙古、朝鲜等14个国家为邻与我国有绵延很长的边界线。学生按要求完成任务:罗斯:寒冷干旱气候为主,农业受限于热量;种植春小麦、甜菜、马铃薯等耐寒作物。印度:热量充足,雨热同期;水稻、小麦(耐旱品种)、棉花、甘蔗等作物广泛种植。学生按要求完成任务:俄罗斯西部以平原为主,东部以山地和高原为主。地势特征:西低东高。学生按要求完成任务:俄罗斯气候类型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大部分国土因纬度较高,冬季寒冷而漫长,夏季凉爽而短促;欧洲部分因受大西洋影响,较为温暖湿润;北冰洋沿岸为寒带气候,终年严寒;太平洋沿岸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温和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学生回答:气温:雅库茨克冬季严寒漫长(极端低温达-64.4℃),夏季短暂温暖,气温年较差极大(超过100℃);莫斯科冬冷夏暖,气温年较差相对较小。降水:莫斯科年降水量显著高于雅库茨克,且降水多集中在夏秋季节;雅库茨克降水稀少,以夏季短暂降雨为主。学生讨论后回答:(1)因为这里气候较温暖,可以发展种植业。(2)因为俄罗斯纬度较高,气候寒冷,只适合种喜温凉、耐寒的农作物品种。(3)俄罗斯耕地广阔,土壤肥沃,水源充足;全球变暖改善了俄罗斯的热量条件,增加了俄罗斯的可耕地;俄罗斯政府对农业发展的政策支持,如提供财政补贴、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推广先进种植技术等。这些措施有效地提升了俄罗斯的粮食生产能力。 考查面积最大的国家区域认知)(满分35分)1.说出俄罗斯的地理位置和范围(5分)2.指图说出俄罗斯濒临的海洋和陆上邻国,描述其地理位置。(5分)3.描画50°N纬线和北极圈,比较俄罗斯与印度的纬度位置差异,推测二者气候、农业上的差异。(5分)4.找到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及其分界线,描述俄罗斯的地形、地势特点。(5分)5.对照图例,说出俄罗斯主要的气候类型。(5分)6.依据莫斯科与雅库茨克的气温和降水量资料图,比较两地气温和降水量的差异。(5分)7.分析气候对俄罗斯种植业的影响(5分)任务二: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价要点新授课 【合作探究】1.说出俄罗斯淡水资源的特点2.说出俄罗斯森林资源的特点3.俄罗斯主要矿产资源的分布有什么特点?4.找出俄罗斯主要工业区及其附近的矿产资源。5.选择一个工业区,说出其主要工业部门与矿产资源分布的关系。6.俄罗斯工业有什么特征?7.俄罗斯的经济支柱是什么?【探究活动二】了解中俄能源合作的意义(1)简述中俄油气管道开通对俄罗斯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2)试述中俄能源合作不断深化对中国能源安全的重要意义。 学生按要求回答:淡水资源丰富,河川径流总量居世界第二位。位于西伯利亚的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泊。学生按要求回答:俄罗斯是一个森林资源丰富的国家。俄罗斯森林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1/3,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亚寒带针叶林。木材蓄积量占世界总量的1/4。学生按要求回答:主要矿产资源:石油、天然气、煤、铁、有色金属等;主要矿产地:库尔斯克-铁矿;第二巴库-石油;秋明油田-石油;库兹巴斯-煤矿。学生按要求回答:圣彼得堡工业区附近有铝土矿;莫斯科工业区附近有铁矿;乌拉尔工业区附近有铁、铜、铝土、镍、石油、天然气;新西伯利亚工业区附近有煤、铁、铅锌矿。学生按要求回答:圣彼得堡工业区:石油化工、造船、电子、造纸和航空航天等工业十分发达,也是俄罗斯食品和纺织工业最发达的地区。学生按要求回答:重工业发达,轻工业薄弱;发达的航空航天及军事工业;领先的科技学生按要求回答:俄罗斯石油、天然气资源十分丰富,储量、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前列,是世界能源输出大国。学生讨论后回答:(1)不仅增加了俄罗斯的国际贸易收入,还促进了其能源出口的稳定,为俄罗斯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2)保障我国能源供应多元化、增强我国能源安全稳定性以及促进能源战略实施等方面 。 考查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区域认知、综合思维)(满分40分)1.说出俄罗斯淡水资源的特点(5分)2.说出俄罗斯森林资源的特点(5分)3.俄罗斯主要矿产资源的分布有什么特点?(5分)4.找出俄罗斯主要工业区及其附近的矿产资源。(5分)5.选择一个工业区,说出其主要工业部门与矿产资源分布的关系。(5分)6.俄罗斯工业有什么特征?(5分)7.俄罗斯的经济支柱是什么?(5分)8.了解中俄能源合作的意义(5分)任务三:横贯东西的交通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价要点新授课 【合作探究】1.指出莫斯科、圣彼得堡、摩尔曼斯克、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的位置。2.找出西伯利亚大铁路,描述俄罗斯铁路线的分布特点。3.找出俄罗斯主要城市。【实践活动】沿着西伯利亚大铁路去旅行 学生按要求完成任务并回答:学生按要求完成任务并回答:俄罗斯铁路网东西空间分布不均衡。欧洲部分人口稠密、城市集中、经济发达,铁路网密集,以莫斯科为中心呈放射状分布。亚洲部分地广人稀、矿产丰富、开发程度低,铁路网稀疏,集中分布在比较温暖的南部地区。学生按要求完成任务并回答:学生按要求完成任务 考查横贯东西的交通(区域认知)(满分25分)1.指出莫斯科、圣彼得堡、摩尔曼斯克、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的位置。(5分)2.找出西伯利亚大铁路,描述俄罗斯铁路线的分布特点。(5分)3.找出俄罗斯主要城市。(5分)4.沿着西伯利亚大铁路去旅行(10分)课堂拓展 乌拉尔山乌拉尔山是俄罗斯境内大致南北走向的一座山脉,它位于俄罗斯的中西部,为欧洲与亚 洲分界山脉。北起北冰洋喀拉海沿岸,南至乌拉尔河河谷,绵延2500多公里。宽40 ~ 150公里。大致呈南北走向。 乌拉尔山脉介于东欧平原和西西伯利亚平原之间,为伏尔加河和乌拉尔河流域同鄂毕河流域的分水岭。课堂小结 说出俄罗斯的自然和人文环境特征。 学生口头说俄罗斯的自然和人文环境特征本节课评价等级 及格 良好 优秀累计总分(90) 54——63 64——71 72——90板书设计课堂练习 1.下列海洋不为俄罗斯所濒临的是( )A.波罗的海 B.里海 C.黑海 D.地中海2.俄罗斯的平原主要分布在( ) A.乌拉尔山以西 B.鄂毕河以西 C.叶尼塞河以西 D.勒拿河以西3.俄罗斯地跨 洲和 洲( ) A.亚洲 非洲 B.亚洲 欧洲 C.欧洲 非洲 D.南美洲 北美洲4.下列为俄罗斯与美国的分界线的是( )A.乌拉尔山 B.白令海峡 C.黑海海峡 D.勒拿河5.俄罗斯的“母亲河”为( )A.乌拉尔河 B.叶尼塞河 C.伏尔加河 D.勒拿河6.俄罗斯东部西伯利亚地区的三大河流,自东向西依次是( )A.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 B.勒拿河、鄂毕河、伏尔加河 C.伏尔加河、鄂毕河、勒拿河 D.勒拿河、叶尼塞河、鄂毕河特色资源分析和技术手段说明 特色资源:俄罗斯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旅游特色。吸引学生兴趣。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学习描述俄罗斯自然环境和人文地理特征,进一步学习俄罗斯的资源特点和特色经济,了解俄罗斯独特的交通发展,通过俄罗斯独特的人文特点,设计旅游线路和旅游实践,提高学生地理的实践能力。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