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山西省太原市中考一模文科综合试卷(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山西省太原市中考一模文科综合试卷(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姓名
准考证号
|4.观察下面唐、尖两朝都城平面图。北宋东京与
太原市2025年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一)
唐期长安城相比,在商业区的分布上发生的变
化是
A.磨朝长安规模宏大.宋朝东京规模较小
文科综合
B.唐朝长安布局严整,宋朝东京布局散乱
C.唐朝市场在城市固定位置,宋朝坊市不分
1考试时间:下午2:30一3:40)
D,唐朝市场实行宵禁政策.宋潮商业活动自由
唐都长安城平面图
北宋求京城平面图


5.北宋时.“状元及第.虽将兵数十万,灰复幽蓟,逐虏于穷漠,凯歌劳还,献捷太庙.其荣亦
注意亭项:
不可及也”。这反映了北宋
1.本成卷白历史和道德与法治两部分组成,满分150分.芳试时间150分钟:其中历史部
A.科举完普使教育紧柴发展
B.重文轻武导致价值观念变化
C.文武并重使过患危机消除
D.武将专权世到中央政府压制
分分第I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全卷共8页,满分?5分,考试时间70分钟。
6.某历史小组围绕明消时期“中外交往”这一主题,准备在公众号推送一篇文章,清为其选一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已的姓名、准苦证号填写在太试卷相应的位置。
幅合适的配图
3.答袁全部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衣试卷上无放。
4.考试结录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共30分)
本部分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A.锦衣卫木印
B.市舶司遗址
C.戚继光抗倭遗迹
D.班禅金印
请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7.下面是张丽同学摘抄的19世纪末一20世纪初报纸上刊登的文章内容。这些内容共同反
1.在浙江余杭的良渚古城遗址和山西袭汾的腕寺古城遗址的贵读墓莽中都出土了大量象征
映出当时西方国家纷纷在中国没资设厂,这一现象出现的背景是
军事指挥权的玉钺和上百件精美玉器,而在一些小型墓莽中却没有任何随莽品或随莽品
·1897年北华日报。:英网格和祥行子1897年在上海没立纺纱厂,初始资本50万
两,配备从受彻斯动进口的4万能纺抄机。
稀少。这说明
·102年《中报:英美烟草公司于浦东购地捷厂,雇阳华上千会人。
A.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形成
B.各地文化因衰都汇聚中原
·1902年《大版朝日新闻:日本内外棉杀式会社1902年在上海设立第一工厂,爱本
全00万日元,翁海2万能,主要生产西向中国市场的麻价棉纱。
C.中国已进人了农耕文化时代
D.社会阶级分化已相当明显
2.右图是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的东汉绿釉陶水亭,根据下而的文字说明判断该文物可用于
A.《南京条约的签订
B,洋务运动时引进技术兴办近代企业
C,《马关条约》的签订
D.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研究东汉时期
$上层四角有
8.下面是李华同学围绕“思想的伟力”这一主题创作的舞台刷剧目,其中对算三幕“震惊宽
A.外成和宦官交替专权
张弩控孩的武上守
宇”的内酒解渎,正确的是
B.豪强地主的娱乐生活
卫,中间有男子汤袖
标巫
劳白是示
C.农民生活和制陶技术
起知,旁有一人托琴
第一森一本奢作心系苍生
平期工人运动由于换豆理治指导而类收,在此背景下,夏共产党立
言》应运而生。
及三人拍手件荻。
D.东汉后期的政治腐败
汉旅新陶水
第二察一声过响·政变世界
俄十月苹命的一炮响,或功建立起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价湖
3.《元和郡县图志·太原府中记载:“后魏(北班)橙太原部,迁鲜卑贵族于晋阳,喝姓韦、陆等
专政的国家
汉姓。”这说明北魏时期的太原地区
第三装一项堂告·震惊蔻宇
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
成立了!
A.是北魏的都城所在地
B.成为人口迁徙的主要区域
A.中国真正成为逊立自主的国家
B.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
C.是鲜卑贵族统治中心
D.民恢交流交融进一步加郡
G.我园已彻底废除封建剥削制度
D.我国已进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文科综合试卷(一)第1页(共16页)
文科综合试卷(一)第2页(共16页】太原市 2025 年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一)
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D B D C B C C A D D D B C C A
二、非选择题(共 45 分)
16.问题 1:图二:秦直道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修筑的重要军事与交通通道。它是阻止和防
范北方匈奴侵扰的重要防线;自秦至隋唐一直沿用,为国家统一发挥了重要的战略作用,也
是北方经济文化交流民族融合的重要纽带和桥梁。
图三:隋朝修建的大运河沟通南北交通,促进了南北方经济文化的交流,是世界上规模最大,
线路最长,延续时间最久的运河,不仅是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象
征,它见证了中国古代的经济繁荣、文化交流和政治统一。
评分说明:分别从功能、价值等方面答出两点各得 2 分,共 4 分。
问题 2:对历史事件形成不同看法,是从不同的立场出发所致。“郑和之路”:站在中国视角:
郑和远航,时间长,规模大,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
的友好往来;为人类的航海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站在西方视角:认为郑和不计经济效益
的对外贸易和大量消耗国力,是资源浪费,同时也存在潜在的威胁。
“哥伦布之路”:站在美洲的角度:哥伦布远航给美洲的印第安人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具有
野蛮侵略的非正义性;站在殖民国家西班牙的角度:哥伦布远航,发现了美洲大陆,密切了
世界之间的联系,使世界开始成为一个整体;掠夺的财富成为原始资本,推动了资本主义的
产生和发展;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衰落,为美洲进入近代社会创造了条件等。
评分说明:分别从不同角度答出任意一点得 1 分,各 2 分,共 4 分。
17.(1)青铜器铭文、悬挂实物、印刷广告等。
评分说明:答出任意一点得1分,共2分。
(2)特点:创办广告公司,承揽业务;广告的形式丰富多样;成立广告协会,行业更加规范;
体现合作与竞争等。(答出任意一点得 1 分,共 2 分)原因:19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带来了
生产力的巨大飞跃,商品数量大幅增加,市场竞争加剧,这促使企业更加重视广告宣传,广
告形式也日益多样化;19 世纪七八十年代之后,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电灯、广播
等新技术的出现,推动广告业的发展;20 世纪末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引发了广告行业的又一
次革命;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广告也走向全球化。(答出任意一点得 1分,共 2分)
(3)1840 年后:推动西方工业文明成果传入中国;带来一些新的事物和理念,促进国民思想
的解放;近代以来,广告行业的发展,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广告形式的多样化,促
进了近代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发展等。1979 年后:促进人们的思想观念的变化;有利于城市
国有企业的改革,激发了企业的活力;加快对外开放的步伐,特别是加入世贸后,为中国参
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等。
评分说明:结合两个阶段作答,答出符合题意的任意一点得 1 分,共 4 分。
18.(1)林肯:在美国南北战争中发表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废除了奴隶制,实现了黑
人奴隶的解放;颁布了《宅地法》,每个美国公民只需支付 10 美元手续费,即可获得西部
一块土地,连续耕种 5年成为土地主人;南北战争以北方获胜告终,维护了国家统一,为以
后美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其中“民生主义”即“平均地
权”,关注民生;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
度的终结,打开了中国思想解放的闸门;提倡平等观念,发布劝禁女子缠足等政策。
评分说明:分别答出一例史实并加以说明各得 2 分,共 4 分。
(2)列宁领导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颁布《土地法令》,
没收地主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实施新经济政策,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等措施,促使国
民经济稳步发展等。
评分说明:答出任意一点得 1 分,共 2 分。
(3)示例:革命时期: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打土豪,分田地,极大地激发了农
民的生产积极性,巩固了革命根据地;解放战争期间,在解放区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
政策,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翻身农民踊跃参军参战,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
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
建国以来:1950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废除了地主土地所有制,
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巩固人了民政权;
1978 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步在全国推开,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生产力
大发展,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得到很大提高;农村乡镇企业也迅速发展起来,为农民致富和
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评分说明:任选一个时期,分别答出一例史实及影响各得 2 分,共 4 分。
(4)政府关注民生的政策和举措;和平安定的社会局面;正确的思想指导;法律的保障;
杰出历史人物的贡献;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等。
评分说明:答出符合题意的任意一点得 1 分,共 2 分。
19.(1)①巴黎和会上,列强无视中国正当要求,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全部转给日本,消
息传到国内,引发了中国的五四运动;②华盛顿会议上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机会均等”,
签订的《九国公约》使中国重新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之下;③1929—1933
年的经济大危机沉重打击了日本,日本为了转嫁危机,发动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中国开
始局部抗战;二战期间,中国作为反法西斯同盟国家的一员,与反法西斯国家统一协调作战,
最终赢得抗日战争的胜利。(答出任意一例得 1 分,共 3 分)
趋势: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升;从局部抗战走向全民族抗战;国共
关系由对抗走向合作等。(答出言之有理的任意一点得 1 分)
(2)制定了发展国民经济的五年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在国家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下进
行。(答出任意一点得 1 分,共 2分)影响:苏联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强大的工业国,提
升了苏联的工业化水平;也为苏联军民夺取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1 分)中
国“一五”计划的完成,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1 分)
(3)示例 1: 观点:国家实力是影响国际地位的重要因素
论述:国家实力始终是影响国际地位的重要要素。
新中国成立之初,美国在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威胁,并借朝鲜战争侵略中
国,为了保家卫国,中国抗美援朝;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打击了美国的侵略气焰,维护了亚
洲的和平与安全,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20 世纪 70 年代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和国际地
位的提高,再加之中苏两国关系破裂;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1972 年尼克松访华后中
美关系逐渐正常化,使中国由国际体系的边缘逐渐走向中心;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实
行改革开放,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2001 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从被动接受规则转为积极参
与 WTO 改革,推动多边贸易体系,成为世界多极化趋势发展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历史经验
告诉我们,唯有增强国家实力才能在国际舞台上奏响最强音。
示例 2:观点:外交成就的取得见证了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示例 3:观点:国家利益是影响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论述略)
评分说明:观点正确得 1分,选择三个史事紧扣观点进行有理有据的论述得 6 分,共 7 分。
观点不正确或没有作答不得分,论述不足依次酌情赋分。太原市 2025 年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一)
道德与法治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
一、 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24 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B B C A D D A A D B C C
二、简答题(共 25 分)
13.(1)①可以在危急情况发生时,尽早实施生命救助,提高救助成功率,守护百姓生命安
全。
②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关爱生命、敬畏生命、互助友善的社会氛围。
③有利于增强百姓的生命守护意识,增强公众急救能力。
(每点 2分,答出两点 4分)
(2)此问为开放性问题,学生所答言之有理、符合题意、观点正确即可。
示例:
联合红十字会、医疗机构定期开展“急救开放日”,结合心肺复苏(CPR)与 AED 操作
培训,提供免费证书以激励参与。AED箱体附二维码,扫码即可跳转至 1分钟教学视频,降
低紧急时的学习门槛。在公园、广场等人流密集区设置 AED 培训车,通过 VR 技术模拟心脏
骤停场景,让民众沉浸式练习等。
(每点 2分,答出两点 4分)
14. 此问为开放性问题,学生所答言之有理、符合题意、观点正确即可。
示例:
可协助社区人员:
通过在楼道里张贴相关规定等形式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示大家垃圾不及时清理可能会
给别人生活乃至健康、安全等带来的不良影响;进行公德教育,增强居民尊重他人、换位思
考的意识;引导居民养成保护环境的习惯,践行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进行法律知识宣传教
育,引导居民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定期提醒、督促所有居民及时清理门口、楼道杂物。
对确有困难的居民(如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提供及时帮助等。
(每点 2分,答出三点 6分)
15.(1)①中国正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日益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引擎和稳定器(中
国的发展为世界各国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更充足的资本、更丰富的产品、更宝贵的合作契
机)。
②中国积极承担国际责任,为解决全球贫困问题贡献中国力量。
③中国实施全方位对外开放。
④中国重视与相关国家和地区合作,致力于共同建设一个繁荣的世界等。
⑤共建“一带一路”是中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是构建人类
命运共同体的实践平台。
(每点 2分,答出 4点 8分)
(2)此问为开放性问题,学生所答言之有理、符合题意、观点正确即可。
示例:
迄今为止,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派出维和人员最多的国家,也是联合国维
1
和经费的第二大摊款国。
(答出 1点 3分)
三、分析说明题(共 12 分)
16.①学前教育法将为学前教育的优质发展提供了法治保障。法治要求良法之治。良法反映
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反映社会发展规律,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符合公平正义要
求,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这部法律以学前儿童为保护主体,促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法律体系的进一步完善,促进了全面依法治国方略的进一步实施。
②有利于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
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该法律的颁布,可以提高学前教育质量,夯实
基础教育的基础,创造终身教育的良好开端,对于教育强国建设有积极促进作用。
③有利于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缓解主要矛盾,增进民生福祉。民生是社
会和谐之本、幸福之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该法以解决好人民群
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出发点,着力解决学前教育领域存在的各种问题,可以
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每点 4分,提出观点 2分,进行分析 2分,答出 3点 12分)
四、 实践探究题(共 14 分)
17(1)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薪火相传、历久弥新。
②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具有强大
的生命力和吸引力。
③各族人民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各民族文化的发展,就没有中华民族文化的繁荣)。
(每点 2分,答出 2点 4分)
(2)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
②村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③国家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等。
(每点 2分,答出 3点 6分)
(3)此问为开放性问题,学生所答言之有理、符合题意、观点正确即可。
示例:
根据历史故事或新时代生动事例编写剧本进行表演,再现各民族人民相互依存、休戚与
共,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共同捍卫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故事。
(要求围绕主题,对内容和形式进行设计。其中内容 2分,形式 2分,共 4分)
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