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九江市都昌县2024-2025学年下学期七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卷(扫描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西省九江市都昌县2024-2025学年下学期七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卷(扫描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学情评估
七年级历史
一、选择题(2分×25=50分)
1.下图中a处王朝的建立者
蜀+西晋
十六国
北朝
东晋
南朝
A创立科举制、营建东都洛阳
B.修订和减省刑律,首次统一了货币
C.灭掉陈朝后,建立了新政权
D.统一全国,客观上促进了南北交流
2.唐代地理书《元和郡县图志》曾描述某水利工程,“公家运漕,私行商旅…隋氏作之虽劳,后
代实受其利焉”。该工程的修建有利于
A.珠江水患的治理B.巴蜀地区的开发C.郡县制度的推广D.国家统一的巩固
3.相较于科举及第者,落第者更贴近下层民众,他们或聚徒讲学,或影响公共事务,成为乡里文
化的普及者、基层社会活动的组织者。这表明科举制度
A.有益于社会教化B.扩大了统治基础C.有利于阶层流动D.推动了基层自治
4.明清之际的唐甄指出:“立国之道无他,惟在于富。自古未有国贫而可以为国者。夫富在编
户,不在府库。若编户空虚,虽府库之财积如丘山,实为贫国,不可以为国矣。”这说明隋朝灭
亡的原因在于隋朝
A.国富民穷
B.括户增税
C.残暴统治
D.大兴工程
5.了解历史时序,初步掌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与下图中①②对应的
朝代分别是

五代十国两宋
隋朝
2
·(年)
581
618
907
127112761368
中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局部)
A.唐朝、南宋
B.东晋、南宋
C.东晋、元朝
D.唐朝、元朝
6.“蕃人旧日不耕犁,相学如今种禾黍。…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女为胡妇学
胡妆,伎进胡音务胡乐。…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竞纷泊”。这两首唐诗主要
A.体现出唐朝兼容并包的社会风尚
B.反映出唐朝时期经济繁荣的景象
C.展现了唐朝社会安定政治清明
D.说明了唐政府迫使少数民族汉化
七年级历史
第一次阶段性学情评估
第1页(共6页)
CS扫描全能王
3亿人幕在用的扫猫APP
7.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都是唐朝历史上著名的皇帝,也都是比较有作为的皇帝,他们治国举
措的共同之处是
A.重用人才
B.虚心纳谏
C.戒奢从简
D.整顿吏治
8.隋唐以前,中央只任命州、郡、县的主要官员,其余官员则由长官自己选用。隋唐以后,九品以
上的官员一律改由中央任命,并将科举制作为选拔官员的主要制度。这一变化
A.降低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性
B.削弱了选官用人的严肃性
C.关闭了世家子弟人仕途径
D.加强了用人上的中央集权
9.唐太宗曾说:隋炀帝时,朝廷内外的官吏互相顺从包庇,并自以为聪明,能避开祸患,“及天下
大乱,家国两亡”,虽有人得以幸免,但已是声名俱损。为此,唐太宗
A.宽减赋役,藏富于民
B.鼓励进言,虚怀纳谏
C.发展科举,广纳贤才
D.创立三公,集思广益
10.唐代女子同样参加骑马、打球、弈棋、舞蹈等活动,女服还曾流行由波斯(今伊朗)传人的胡
服。材料直接反映出唐代
A.奢靡享乐之风盛行B.商品经济高度繁荣C.社会风气比较开放D.文学艺术多姿多彩
11.右图所示为我国古代发明的一种工具,形状“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骨
之末,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它的主要用途是
A.交通运输
B.纸张印刷
C.农业生产
D.陶器制作
12.张九龄和韩休都是敢言直谏的宰相,经常“怼”唐玄宗。张九龄罢相也成为开元盛世的拐点
之一,此后危机逐渐浮现,直至安史之乱爆发。据此可知
A.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B.盛极而衰是唐朝整体发展的大趋势
C.张九龄罢相是唐朝衰落的根本原因
D.善于纳谏与重用人才关系国家兴衰
13.唐朝后期河北地区的“河朔三镇”,其节度使累计57人,真正由朝廷任命的只有4人,其余皆
为家族相传或悍将夺位,然后奏报中央予以形式上的承认。由此可见
A.唐朝从边疆到内地广泛设置节度使
B.藩镇内部权力下移纷争不断
C.唐朝节度使制度严重威肋到中央集权
D.藩镇强弱不同,互相牵制
14.在化学反应中,催化剂有加速或减缓化学反应速率的作用,根据下面的史实推断“△”所代
表的“催化剂”是
政治腐败+宦官专权+藩镇割据△→唐朝灭亡
A.王莽篡政
B.朱温建后梁
C.黄巾起义
D.黄巢起义
15.五代十国时期,各地经济联系密切,不同政权之间的商业贸易频繁,一些交通要道上贩运商
人往来不断。这种情况
A.使统一成为必然趋势
B.形成崇尚奢侈的风气
十年级历史
第一次阶野性兰情评仕
?而(比6而】
C③扫描全能王
3亿人幕在用的扫猫APP2024-2025学年度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学情评估
七年级历史参芳答榮
一、选择题(2分×25=50分)
1~5 DDAAD 6~10 AADBC
11 ~15 CDCDA 16 20 CBCAC
21 25 CBDAC
二、综合题(26题14分,27题10分,28题13分,29题13分,共50分)
26.(1)趋势:人口大幅减少。(2分)标志性事件:安史之乱。(2分)
(2)事件:黄巢起义。(2分)影响: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2分)
(3)后梁,(1分)朱温。(1分)后梁建立,唐朝至此灭亡。(2分)
(4)安史之乱的爆发、农民起义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2分)
27.示例1:“重文轻武”国策的推行,促进了宋朝的繁荣。(2分)
重文轻武国策实施,扭转了五代十国以来重武轻文的风气,避免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情况的发生,
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安定:同时,宋朝注重发展文教事业,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使得宋朝科
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造就了经济和文化的繁荣局面。(8分)
示例2:“重文轻武”国策的推行,导致了宋朝积弱局面的形成。(2分)
重文轻武国策形成文臣统兵的格局,文臣掌兵,不熟悉军务,且将不专兵,兵无常帅,导致军队战斗
力减弱,在与少数民族战争中处于被动挨打的状态,造成了宋朝积弱局面。(8分)
28.(1)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2分)唐太宗被尊称为“天可汗”。(2分)文成公主入藏和亲:金城
公主入藏和亲。(2分)
(2)“和平”:宋太祖晚期,北宋与辽保持友好关系,双方互通使节(或澶渊之盟后,很长时间,辽
宋之间保持着和平局面)。(2分)“冲突”:宋太宗、宋真宗时,宋辽发生战争。(2分)
(3)回族。(1分)
(4)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共周熔铸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2分)
29.(1)A:名称:辽;(1分)建立者:耶律阿保机。(1分)B:名称:金:(1分)建立者:完颜阿骨
打。(1分)
(2)盟约名称:澶渊之盟:(2分)积极作用:此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着和平局面,为宋朝经
济发展提供了和平环境。(2分)
(3)新发展:行省制度(1分)举例: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设北庭都元帅府管理西域:
在西藏设立宜慰使司都元帅府,由宣政院直接统辖。(2分,一例即可)
(4)从北宋到元朝,历史由分裂走向统一,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