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濮阳市、平顶山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题(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南省濮阳市、平顶山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题(含解析)

资源简介

河南省普通高中2024-2025学年(下)
高一年级期中考试
历史A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场号、座位号、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希拉康波利斯古城位于上埃及,这一聚落在公元前3800年至前3400年间曾经历显著的扩张,城中可能有5千至1万名居民。产自希拉康波利斯的陶器制作精美,其标准化的式样表明有一群能工巧匠正依照共同的范例进行批量生产。这反映出当时该地
A.生产力有了一定的发展 B.官僚行政系统比较完善
C.成为埃及经济文化中心 D.经济活动以工商业为主
2.大流士一世在波斯波利斯建造了华丽的宫殿,墙壁上的浮雕描绘了帝国臣民朝贡的队伍,亚美尼亚人、巴比伦人、叙利亚人、印度人······每个民族的代表都身着各具特色的服饰,把当地的特产献给宫廷。这可以用来佐证波斯帝国
A.消弭了境内民族冲突 B.统治着风俗不同的广大地区
C.采取了和平发展政策 D.利用武力维护君主专制制度
3.12世纪时,西欧的农民经常把剩余的粮食带到附近的市场或城镇卖掉,换来的钱可以购买他自己生产不出来的东西(比如盐)或者不愿意生产的东西(比如布匹和瓦罐)。随着贸易的发展,农村经济渐渐地融入一个地区的贸易网络之中。这
A.动摇了宗教神学的统治地位 B.助推城市自治的发展C.导致王权与教权的斗争激烈 D.冲击了封建庄园经济
4.据朝鲜《三国史记》记载,新罗景德王七年(748)“遣阿飡贞节等,检察北边,始置大谷城等十四郡县”。景德王十六年(757)有郡177个、县293个。由此可见,新罗A.开始确立中央集权政治体制 B.与周边国家关系紧张
C.效法中国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D.推行土地国有的制度
5.据研究发现,玛雅人已掌握了日、月、金星等的运行规律和日食的周期。他们通过相当于23.75年的长时间的天象观测,计算出在11960天中有405次满月,从而算出了一个太阴月的长度。玛雅历法十分复杂精密,其精确度甚至超过了同时代希腊、罗马所用的历法。由此可知,玛雅人
A.借助神权维护政治思想统治 B.农业成就领先世界
C.经济文化推动亚非文明进步 D.文明发展的独特性
6.下图为1498-1499年米开朗琪罗创作的《圣母怜子》雕像。圣母玛利亚抱着耶稣基督的遗体,她的脸上是无法言喻的悲痛。这体现出创作者
A.提倡人文主义精神 B.挑战天主教会权威
C.强烈反对宗教神学 D.主张建立公平社会
7.从1513年起,葡萄牙人强迫进出马六甲海峡的船只必须到马六甲贸易,并派军舰日夜巡航,向商船征税。对于不从者,没收货物。在1544年以前,马六甲港口的税收每年达1.2-1.5万杜卡特,自1547年起,税收提高到每年2.75万杜卡特,到1600年甚至高达8万杜卡特。由此可见,葡萄牙
A.通过垄断贸易获取暴利 B.殖民强国地位得到列强认可
C.推动欧洲商路中心转移 D.是马尼拉大帆船贸易受益者
8.17世纪后期,英国思想家、政治家洛克认为,人类在最初的自然状态下享有“自然的自由”,即在一定的自然法的调节下自由自在地生活着。人们通过订立契约进人政治社会后,便享有社会自由。这种自由受一定的法律约束,是在法律允许范围内支配自己的财产和行动的自由。这反映出他
A.提倡君主立宪 B.受卢梭影响大
C.强调个性自由 D.具备理性精神
9.明治维新期间,日本政府制定相关法律制度以推进西方礼仪规范。各教科书根据文部省《指导要领》的规定,在教科书上明确“文明开化”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明治政府还实行官派留学制度,直接学习西方礼仪等。这说明日本的“文明开化”
A.全面照搬西方文化 B.由政府主导积极推进
C.建立民主政治制度 D.摆脱了封建残余影响
10.管乐器在19世纪以前仅为少数贵族拥有。19世纪30年代至19世纪末,法国出现不少管乐制造公司。如法国音乐天才贝森1858年开始在伦敦建立工厂,批量生产管乐器。这一时期,乐器品种增多,产量增加。管乐器进入广大中产阶级家中。这反映出工业革命
A.推动了艺术创新 B.加速了社会分化
C.催生了休闲娱乐 D.丰富了人们生活
11.根据《法兰西共和国公报》记载,1871年3月26日的选举采用直接普选制:全市20个区共推举647名候选人,最终选出92名委员(其中工人代表35名)。选民登记率高达70%,远超第二帝国时期40%的平均水平。3月28日,巴黎公社宣告成立,公社委员会掌握政权。这可以用来说明巴黎公社
A.建立社会主义政权 B.接受第一国际领导
C.获得全国民众拥护 D.具有人民民主性质
12.1879至1884年,为比利时服务的探险家斯坦利在欧洲招募了一批亡命之徒,打着“上刚果研究委员会”的旗号到非洲探险。在刚果河流域先后建立几十个殖民据点。法、英、葡、德诸国也纷纷插手刚果河流域。这表明当时欧洲殖民者
A.联合对非洲进行殖民 B.侵占了几乎整个非洲地区
C.加快侵略非洲的步伐 D.推动了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13.1919年1月18日,巴黎和会在法国的凡尔赛宫正式开幕。美、英、法、意、日五国各有5名全权代表,可以出席一切会议;其他国家只有1至3名全权代表,只能出席与他们有关的会议。其决策机构最高委员会实际上被英、法、美三国操纵。这反映出巴黎和会
A.使欧洲丧失优势地位 B.强权政治色彩浓厚
C.加剧世界局势的紧张 D.改变欧洲政治格局
14.1920年代,印尼共产党明确提出消灭富农、建立“印度尼西亚苏维埃”等口号。1925年在印尼工农运动高涨的背景下,印尼共产党中央召开会议,决定举行武装起义并成立起义领导机构。1926年在其领导下印尼反对荷兰殖民统治的起义爆发。由此可见,这次起义
A.受到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影响 B.推动了印尼的民族独立进程
C.有统一的领导且各地相互配合 D.扩大了印尼共产党的影响力
15.1929年4月,联共(布)党第十次代表会议号召工农展开社会主义竞赛来实现伟大的五年计划。至1932年底,全苏联2300万工人及职员中有近3/4参加了社会主义竞赛。社会主义竞赛大大地提高了生产率,仅1929年的工业劳动生产率就等于1925年的286.7%。这说明当时苏联
A.群众热烈响应工业化建设 B.社会主义竞赛推动科技创新
C.已迈入世界工业强国行列 D.经济建设缩小工农生活差距
16.1941年8月,英美两国首脑联合发表宣言,明确表示:对德战争的目的和战后的和平计划;两国不追求领土或其他方面的扩张,不承认法西斯通过侵略造成的领土变更,尊重各国人民选择其政府形式的权利,恢复被暴力剥夺的各国人民的主权等。该宣言
A.利于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 B.是英美应对德国侵略的权宜之计
C.是英美与苏联联合对敌的开端 D.使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新航路开辟形成世界市场的雏形。以西班牙、葡萄牙为首的西欧商人首先迈步海外,英、法、荷等国紧随其后。18世纪后半期,欧美国家的殖民扩张活动愈演愈烈,他们利用机器大工业生产出来的物美价廉的商品,外加坚船利炮,开拓海外市场,倾销工业革命带来的过剩商品。
从19世纪后半期开始,欧美等国家相继开始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寻找投资场所成为殖民扩张的主要内容,殖民者直接在殖民地兴办工厂,参与具体的生产管理活动。西方国家加强了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及势力范围的控制,同时加紧了对尚未被殖民地区的渗透和争夺,对世界进行最后瓜分和重新瓜分,从而形成了西方殖民体系。至19世纪末,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但是世界市场分工不同,西方发达国家向外输出制成品、技术和资金;亚非拉广大殖民地附属国主要输出农产品和原料等“初级产品”。
-摘编自邱正《用现代化史观浅析世界市场的形成》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世界市场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世界市场的影响。(6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
18世纪末19世纪初,从拉美北部的墨西哥到南部的阿根廷均爆发了群众广泛参与的独立革命。以下是这场革命中重要领导人的言论摘编:
编号 内容
① 海地独立运动领导人宣布:“现在法国人企图从我们的手中夺去我们的自由,我们宁可战死也决不能答应他们。努力吧,自由属于我们。”
② 海地独立运动领导人发表《独立宣言》,庄严地宣告:“我们恢复了我们原有的尊严,维护了我们的权利。我们宣誓:永远不把我们的权利委弃给任何强国。”
③ 在西属拉美独立运动即将取得最后胜利之时,玻利瓦尔对士兵们发表演说:“我们已经把这面自由的旗帜,从奥里诺科(委内瑞拉)的炽热沙漠带到了这里(玻利维亚的塞罗里科山),并把它插上了这座高耸的山顶。这是我们的光荣。”
④ 巴西的摄政王佩德罗宣布独立,他对民众呼吁:“我们必须立即宣告独立。不独立,毋宁死!”
(1)结合所学知识,按照拉美革命的发展历程推断内容②③④的时间顺序,并阐述理由。(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8世纪末19世纪初拉美独立运动的特点。(6分)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1851年5月英国举办了第一届世界博览会。这次伦敦世博会,有25国参加,主办国英国和其殖民地的展品占据了展馆一半的空间,其展厅中各种机器、工艺品、艺术雕塑,琳琅满目;专门建造的锅炉房产生的蒸汽驱动着各种机器如造币机、拉线机、纺纱机、开槽机、抽水机等一起转动。其重要的工业展品包括蒸汽机、火车头等。英国的先进科技成就令参观者赞叹。展馆另一半则分配给了其他国家。美国馆的展品不足,甚至没有放满。
-摘编自《伦敦世博会:缘起、组织及影响》等
材料二
1904年美国圣路易斯世博会,规模为当时历届世博会之最,这也标志着世博会向着大型化趋势发展的开端。这次展览会有八大主题馆,即:人文艺术馆、教育馆、矿产与冶金馆、制造馆、电气馆、机械馆、交通运输馆和综合工业馆。它们旨在向世界展示美国先进的科技成果、繁荣的资本主义工商业,以及新取得的社会科学成就。世博会展出的电子管收音机、自动交换电话、福特T型汽车、电动公共汽车以及第一次公开出售的冰淇淋和汉堡包等,受到了参观者的热烈欢迎。这次展览会共有60个国家和地区参展,其中17个国家修建了综合展示本国形象的国家馆。
-摘编自《1904年“圣路易斯世博会与奥运会”中的身体量化认知》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851年伦敦世博会与1904年圣路易斯世博会的不同。(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51年伦敦世博会与1904年圣路易斯世博会蕴含的共同进步影响。(6分)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世界文明具有多样性。人类几千年的历史是一个多元文明交相闪耀或齐放光芒的进程。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中,虽然有不同文明的兴起和衰落、融合或博弈、交流或冲突,但多元文明的共生共存是常态和主流,这也是人类文明发展史的基本生态。事实上,共同存在的多元文明都以自己的方式推动了不同地区的进步。
-摘编自王磊《全球化时代世界文明共处与发展之道》
结合所学世界史知识,就材料整体或部分观点,自拟论题并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述准确)
参考答案
1.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希拉康波利斯古城在鼎盛时期城中可能有5千至1万名居民,说明人口承载力较大,而且陶器制作精美并出现标准化样式,这两者均表明当时该地生产力有了一定的发展,故A项正确。公元前3100年左右,埃及初步实现统一,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官僚系统,排除B项。希拉康波利斯古城是否成为埃及经济文化中心,依据材料无法得出,排除C项。古埃及是大河流域的农业文明,故排除D项。故选A项。
2.B【解析】根据材料“每个民族的代表都身着各具特色的服饰,把当地的特产献给宫廷”,可以得出波斯帝国统治着风俗不同的广大地区,故B项正确。“消弭了境内民族冲突”与史实不符,排除A项。“采取了和平发展政策”与史实不符,依据材料也无法得出,排除C项。“利用武力维护君主专制制度”依据材料无法得出,排除D项。故选B项。
3.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中世纪中期西欧农村商品经济发展并逐渐融入地区商业贸易网络中,这冲击了封建庄园经济,故D项正确。这一阶段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无法动摇宗教神学的统治地位、导致王权与教权的斗争激烈,排除A、C两项。城市自治与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没有直接联系,排除B项。故选D项。
4.C【解析】根据材料,新罗景德王七年(748)“遣阿飡贞节等,检察北边,始置大谷城等十四郡县”,景德王十六年(757)有郡177个、县293个,这是新罗效法中国设置郡县制,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故C 项正确。新罗开始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是在7世纪末,排除A项。材料未见新罗与周边国家关系紧张、推行土地国有制度,排除B、D两项。故选C项。
5.D【解析】材料显示,玛雅人掌握了日、月、金星等的运行规律和日食的周期。他们通过相当于23.75年的长时间的天象观测,计算出在11960天中有405次满月,从而算出了一个太阴月的长度。玛雅历法十分复杂精密,其精确度超过了同时代希腊、罗马所用的历法,可见其文明发展具有独特性,故D项正确。材料看不出玛雅人借助神权维护政治思想统治,排除A项。玛雅人的历法虽然与农业发展密切相关,但不能依据材料得出玛雅人农业成就领先世界的结论,排除B项。材料未见其经济文化推动亚非文明进步,排除C项。故选D项。
6.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圣母怜子》把神人性化,充满人文主义色彩,故A项正确。挑战天主教会权威的是16世纪的宗教改革,排除B项。创作者宣扬圣母的人性光辉,而圣母属于宗教神学范围,排除C项。仅凭这一个雕塑看不出创作者主张建立公平社会,排除D项。故选A项。
7.A【解析】根据材料“从1513年起,葡萄牙人强迫进出马六甲海峡的船只必须到马六甲贸易,并派军舰日夜巡航,向商船征税。对于不从者,没收货物”“在1544年以前,马六甲港口的税收每年达1.2-1.5万杜卡特,自1547年起,税收提高到每年2.75万杜卡特,到1600年甚至高达8万杜卡特”,由此可见,葡萄牙通过垄断贸易获取暴利,故A项正确。材料未见葡萄牙殖民强国地位得到列强认可、推动欧洲商路贸易中心转移,排除B、C两项。西班牙开辟自美洲至亚洲的马尼拉大帆船贸易,排除D项。故选A项。
8.D【解析】材料显示,洛克主张人类在一定的自然法的调节下自由自在地生活着;人们通过订立契约进入政治社会,便享有社会自由,这种自由受一定的法律约束,是在法律允许范围内支配自己的财产和行动的自由,可见他强调法律至上,即在法律允许范围内个人享有自由,这是启蒙思想中理性主义的体现,故D项正确。材料未见君主与议会的关联,排除A项。英国是启蒙运动的发源地,法国受英国启蒙思想影响大,卢梭是继洛克之后的法国启蒙思想家,排除B项。材料强调人的自由受法律约束,排除C项。故选D项。
9.B【解析】日本政府制定相关法律制度以推进西方礼仪规范;各教科书根据文部省《指导要领》的规定,在教科书上明确“文明开化”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明治政府还实行官派留学制度,直接学习西方礼仪,可见这场“文明开化”运动由政府主导积极推进,故B项正确。材料未见日本全面照搬西方文化,排除A项。材料看不出建立民主政治制度,排除C项。日本明治维新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势力,排除D项。故选B项。
10.D【解析】19世纪30年代至19世纪末,法国出现不少管乐制造公司,管乐器进入广大中产阶级家庭,可见工业革命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故D项正确。材料未见工业革命推动了艺术创新以及加速了社会分化,排除A、B两项。工业革命之前就存在休闲娱乐,排除C项。故选D项。
11.D【解析】根据采取直接普选制、92名委员中有工人代表35名、选民登记率高达70%,可见巴黎公社具有人民民主性质,故D项正确。材料中未见公社是社会主义政权以及接受第一国际领导,排除A、B两项。巴黎公社仅是巴黎一个城市的孤军奋战,排除C项。故选D项。
12.C【解析】材料可见当时比、法、英、德、葡等国竞相插手刚果河流域进行探险殖民,表明当时欧洲殖民者加快侵略非洲的步伐,故C项正确。材料未见欧洲殖民者联合瓜分非洲,排除A项。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殖民者几乎占领整个非洲,排除B项。20世纪初期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排除D项。故选C项。
13.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美、英、法、意、日五国各有5名全权代表,可以出席一切会议;其他国家只有1至3名全权代表,只能出席与他们国家有关的会议;其决策机构最高委员会实际上被英、法、美三国操纵,可见这次会议大国强权政治色彩浓厚,故B项正确。巴黎和会由欧洲的英、法两国主导会议,排除A项。巴黎和会暂时缓和了欧洲列强之间的矛盾,排除C项。材料看不出巴黎和会改变欧洲政治格局,排除D项。故选B项。
14.A【解析】材料显示,1920年代,印尼共产党明确提出建立“印度尼西亚苏维埃”等口号,可见这次起义受到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故A项正确。材料未见起义推动印尼民族独立进程,排除B项。材料看不出各地相互配合,排除C项。材料看不出印尼共产党的影响力扩大,排除D项。故选A项。
15.A【解析】材料显示,至1932年底,全苏联2300万工人及职员中有近3/4参加了社会主义竞赛,可见群众热烈响应工业化建设,故A项正确。材料未见科技创新,排除B项。仅凭苏联工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不能得出其已迈入世界工业强国行列的结论,排除C项。材料看不出工农生活差距缩小,排除D项。故选A项。
16.A【解析】英美两国首脑联合发表宣言,明确表示了对德战争的目的和战后的和平计划;两国不追求领土或其他方面的扩张,不承认法西斯通过侵略造成的领土变更,尊重各国人民选择其政府形式的权利,恢复被暴力剥夺的各国人民的主权等,这利于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故A项正确。英美联合发表宣言对抗法西斯并不是权宜之计,排除B 项。此宣言未显示英美与苏联合作对敌,排除C 项。二战达到最大规模是1941年底太平洋战争的爆发,排除D项。故选A项。
17.【答案】(1)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推动;以殖民扩张方式为主;呈现阶段性特征;范围不断扩大;以欧洲为中心,欧美主导,亚非拉美国家处于从属地位。(每点2分,任答3点得6分)
(2)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推动了欧美资本主义的发展;给亚非拉国家和地区造成深重的灾难;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生产方式与思想。(每点2分,任答3点得6分)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以西班牙、葡萄牙为首的西欧商人首先迈步海外”“18世纪后半期,欧美国家的殖民扩张活动愈演愈烈”“欧美等国家相继开始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寻找投资场所成为殖民扩张的主要内容”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推动、以殖民扩张为主;根据材料中从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葡萄牙为首的西欧商人首先迈步海外,到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得出呈现阶段性特征、范围不断扩大;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还可得出以欧洲为中心,亚非拉美国家处于从属地位。
第(2)问,从加强世界各地联系、推动资本主义发展、给亚非拉美国家造成深重灾难,以及客观进步性等方面分析影响即可。
18.【答案】(1)时间顺序:②④③。(2分)
理由:②显示海地宣布独立,而海地是拉美独立运动中最早宣布独立的;③显示玻利瓦尔的言论是在西属独立运动即将取得最后胜利之时发表的,而西属拉美独立运动最后胜利是在1826年;④显示葡属巴西宣布独立,而其独立是在1822年。(每点2分,共6分。意思相近即可)
评分说明:若考生时间排序错误,则不得排序分。其理由答对1个可得2分。若未提及具体时间,但史实正确,且言之成理,答对1个给1分。
(2)革命目标明确;波及广大地区;群众广泛参与;深受欧洲启蒙思想影响;赢得独立方式多样。(每点2分,任答3点得6分)
【解析】第(1)问,从材料中可找到:②是海地独立运动领导人发表《独立宣言》,海地是拉美独立运动中最早宣布独立的;③是西属独立运动即将胜利之时玻利瓦尔发表的言论,而西属拉美独立运动是在1826年胜利的;④是葡属巴西宣布独立,而其独立是在1822年,由此推出:②④③先后是海地独立、葡属巴西宣布独立、玻利瓦尔领导西属拉美革命胜利。
第(2)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从革命目标明确、波及广大地区、群众广泛参与、深受欧洲启蒙思想影响、赢得独立方式多样等角度分析即可。
19.【答案】(1)①时代主题不同:1851年世界博览会展示的主要是蒸汽时代的科技成就,1904年世界博览会展示的主要是电气时代的科技成就。
②内容不同:1851年世博会以轻工业相关展品和发明为主,1904年世博会以重工业相关展品和发明为主。
③规模不同:1904年世博会内容更丰富,规模大,参与国家多。
④展品来源不同:1851年世博会以英国展品为主,1904年世博会以美国展品为主。(每点2分,共8分。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2)展示了人类工业化的成果;弘扬了科技创新精神;推动各国经济文化交流;提升了城市和国家的形象。(每点2分,任答3点得6分)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时代主题、内容、规模、展品来源等方面分析两次世博会的不同即可。
第(2)问,从展示工业化成果、弘扬科学精神、推动经济文化交流等方面分析共同进步影响即可。
20.【答案】示例:
论题: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多种文明共同推动的结果。(2分)
阐述:在古代,由于生产力水平和交通条件的限制,古代各个文明基本独立发展,各具特色。在大河流域诞生了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古代印度以及古代中国文明,这些文明都是农业文明,政治上形成君主制度和社会等级制度。在地中海地区的古代希腊、罗马,是海洋文明和工商业文明的代表,发展了人类早期的民主制度和法治精神,成为西方文明的源头。
中古时期,西欧形成基督教文明,随着城市的复兴和商业发展,在中世纪后期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人文精神得到复兴,对人类社会影响深远。阿拉伯人吸收了被征服地区的文化,他们广泛翻译古代波斯、印度、希腊和罗马的文献,融合东西方文化,在文学、艺术、科学和思想等领域取得重要成就。
近代以来,英、法、美三国发生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不同的政治体制。19世纪,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俄、日、德三国分别走上了各自不同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8分)
总之,世界文明具有多样性,共同推动了文明进步。(2分)
评分说明:“示例”仅作阅卷参考,不作为评分的唯一依据。考生若从其他角度作答,且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评分细则】
一等(12~8分):概念解析准确,要素分解全面、科学;解析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二等(7~5分):概念解析较准确,要素分解较全面;解析较完整、表述清楚。
三等(4~0分):概念解析偏离、观点不明确;解析欠缺说服力、表述不清楚。
【解析】解答此题,首先,要仔细审读设问,看清设问中对考生的具体要求,找到关键点:结合世界史知识,择取材料中整体或部分观点,自拟论题。然后,围绕设问细致阅读材料,提取关键信息,找到适合自己论证的论题。最后,结合所学从多个国家不同角度进行多方面阐释,注意进行小结即可。论证时,务必注意论题明确,条理清晰,史实准确合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