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14课 辽宋夏金元时期的科技与文化【课程标准】1.通过了解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认识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2.知道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文学、艺术、史学等成就,理解文化发展与社会变化之间的关系。【教学目标】1.学生能准确阐述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发明、发展、传播及影响;说出辽宋夏金元时期天文学、理学、宋词、元曲、史学的主要成就;通过分析史料,提高归纳总结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历史解释、史料实证)2.运用史料分析、小组讨论、对比归纳等方法,探究辽宋夏金元时期科技与文化繁荣的原因和影响,培养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能力;通过绘制科技文化成就时间轴,增强历史时空观念。(时空观念、史料实证)3.认识到中国古代科技与文化的辉煌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理解文化发展与社会进步的相互关系,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意识。(家国情怀)【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发明和应用;宋词和元曲的代表人物及作品特点;《资治通鉴》的作者、体例和内容。2.教学难点:理解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重大意义;认识文化发展与社会变化之间的内在联系。【教学方法】讲授法、史料分析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展示内容:播放一段关于2008年奥运会上展示的活字印刷术的舞蹈视频。教师提问:大家知道视频展示的是我国的哪一项发明吗?你还知道我国古代哪些先进的发明呢? 可以结合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或者之前学过的知识来回答。提示引导:引导学生回忆视频内容,确定展示的是活字印刷术;鼓励学生列举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其他发明,并简单描述其用途。过渡语:同学们对古代发明了解得真不少!这些发明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在辽宋夏金元时期,我国的科技与文化更是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第 14 课《辽宋夏金元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去探寻那个时代的智慧之光。(二)新课讲授1. 墨香四海 ——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1)背景与发明展示内容:展示雕版印刷品《金刚经》图片,以及关于雕版印刷术缺点的文字资料。教师提问:从这些资料中,我们能看出雕版印刷术存在哪些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你能推测出人们会有怎样的需求吗?提示引导: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和文字,从雕版印刷的工序、成本、效率等方面分析其缺点;思考人们为解决这些问题可能会进行的探索,引出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过渡语:正如大家所想,北宋时期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它是怎样的一种技术呢?(2)活字印刷术的流程与发展展示内容:展示活字印刷术流程的示意图、毕昇的图片,以及元朝活字印刷术发展的相关资料。教师提问: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流程是怎样的?与雕版印刷相比,它有哪些进步之处?元朝时活字印刷术又有了哪些发展呢?提示引导:引导学生观察示意图,描述活字印刷术从刻字、烧制到排版、印刷、拆版的过程;对比活字印刷与雕版印刷,从字模的灵活性、成本、效率等方面分析进步之处;从资料中找出元朝活字印刷术在材质、排版方法上的发展。过渡语: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和发展意义重大,它对世界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3)传播与意义展示内容:展示活字印刷术传播路线图,以及关于活字印刷术影响的文字材料。教师提问:活字印刷术是如何传播的?结合材料,说说它对人类文明发展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提示引导:引导学生观察传播路线图,说出活字印刷术传播的方向和地区;从材料中提取促进教育发展、文化传播等关键信息,分析其对人类文明的影响。过渡语:除了活字印刷术,这一时期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也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我们来了解一下。2. 火器航海 —— 指南针、火药的应用(1)指南工具的发展与指南针的意义展示内容:展示司南、罗盘的图片,以及北宋海船使用指南针的文字资料。教师提问:从司南到罗盘,指南工具经历了怎样的发展?指南针应用于航海有什么重要意义?提示引导: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从材质、形状、使用便利性等方面总结指南工具的发展变化;从航海安全、航海范围拓展等角度思考指南针应用于航海的意义,可结合新航路开辟的相关知识。过渡语:指南针为航海事业带来了变革,而火药的应用同样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我们看看火药的发展历程。(2)火药的发展与传播影响展示内容:展示唐朝末年、宋元时期火药应用于军事的图片和文字资料,以及火药传播路线图。教师提问:火药是如何发明和应用于军事的?火药传播到欧洲后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提示引导:引导学生梳理火药从发明到在军事领域逐步应用的时间线;从对欧洲军事、社会变革等方面分析火药传播的影响,如对武器制造、战争方式、社会阶层变化的影响。过渡语:在科技领域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辽宋夏金元时期的天文学、理学也有了显著发展。3. 观天授时 —— 天文学的发展(1)沈括的成就展示内容:展示沈括的图片、“十二气历” 的相关资料,以及《梦溪笔谈》的简介。教师提问:沈括在天文学方面有哪些成就?《梦溪笔谈》的价值体现在哪里?提示引导:引导学生从资料中找出沈括在历法创制、天文仪器改进等方面的成就;从内容的广泛性、对当时科学成就的反映等角度分析《梦溪笔谈》的价值。过渡语:除了沈括,苏颂和郭守敬在天文学上也有突出贡献,我们来了解一下。(2)苏颂和郭守敬的贡献展示内容:展示水运仪象台、简仪的图片,以及《授时历》的相关资料。教师提问:苏颂和郭守敬在天文学上有哪些重要贡献?《授时历》有什么独特之处?提示引导: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了解水运仪象台和简仪的功能;从《授时历》测定的时间准确性、与现行公历的对比等方面分析其独特之处。过渡语:科技的发展推动着社会进步,这一时期的思想文化领域也呈现出繁荣景象,理学的出现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4. 格物致知 —— 理学展示内容:展示程颢、程颐、朱熹的图片,以及关于理学观点的文字资料。教师提问:理学的主要观点是什么?程朱理学对中华文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提示引导:引导学生从资料中提取理学关于 “理”“存天理、灭人欲” 等关键观点;从丰富思想内涵、对封建礼教的强化、对人们精神的束缚等方面分析其影响。过渡语:理学是思想领域的重要成果,而在文学艺术方面,宋词和元曲成为了这一时期的璀璨明珠。5. 词曲流芳 —— 宋词和元曲(1)宋词概况与代表人物展示内容:展示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的图片及他们的代表作品。教师提问:宋词有什么特点?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的词作风格有何不同?提示引导:引导学生从句子长短、便于歌唱等方面总结宋词的特点;通过分析作品内容,从情感表达、语言风格等方面对比三位词人的风格差异。过渡语:宋词展现了宋代文学的魅力,元朝的元曲同样独具特色,我们来欣赏一下。(2)元曲概况与代表作展示内容:展示元曲四大家的图片、元杂剧的场景图片,以及《窦娥冤》的剧情简介。教师提问:元曲有哪些形式?关汉卿的《窦娥冤》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提示引导:引导学生从资料中了解元曲的散曲和杂剧两种形式;从《窦娥冤》的剧情中体会关汉卿对黑暗势力的批判和对正义的追求。过渡语:在文学艺术繁荣的同时,史学领域也有重要著作诞生,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影响深远。6. 鉴往知来 —— 司马光和《资治通鉴》展示内容:展示司马光的图片、《资治通鉴》的书籍图片,以及关于其体例、内容、编写目的的文字资料。教师提问:《资治通鉴》的作者是谁?它的体例和内容有什么特点?编写目的是什么?提示引导:引导学生从资料中获取作者信息;从编年体通史的体例、涵盖的历史时期等方面分析其特点;从 “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 理解编写目的。过渡语:辽宋夏金元时期科技与文化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离不开特定的社会背景,我们来分析一下。7. 科技文化繁荣的原因及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展示内容:展示关于这一时期社会相对安定、经济繁荣、市民阶层壮大的文字材料。教师提问:结合材料,思考这一时期科技文化繁荣的原因有哪些?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传统文化呢?提示引导:引导学生从材料中提取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市民阶层需求等关键信息,分析其对科技文化繁荣的促进作用;从传承优秀文化、摒弃糟粕等方面思考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过渡语:通过学习,我们对辽宋夏金元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有了全面的了解,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本节课的内容。(三)课堂小结展示内容:用思维导图展示辽宋夏金元时期科技与文化的主要成就,包括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天文学、理学、宋词、元曲、《资治通鉴》等方面。教师提问:同学们,回顾本节课内容,谁能说一说这一时期在科技和文化方面有哪些重要成就?这些成就对世界和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提示引导:依据思维导图,引导学生按顺序回顾重要知识点;提醒学生注意各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如科技发明与文化发展的相互促进关系。总结语:本节课我们领略了辽宋夏金元时期科技与文化的魅力,这些成就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对世界文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希望大家能从中学到古人的智慧,增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四)中考链接(真题练习)1.(2024·四川达州·中考真题)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绵延不断,成就辉煌。下列选项说法正确的是( )A.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夏朝开始B.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编写的《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编年体通史C.元代杂剧作家关汉卿在《窦娥冤》中,用浪漫的艺术手法,愤怒地鞭挞了黑暗势力D.明代科学家徐光启的科技巨著《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2.(2024·广东广州·中考真题)宋朝政府大量颁行以儒家经典为核心的各类书籍,满足各级学校的教学需要,这在以前是难以想象的。这反映了( )A.科举制的创立 B.造纸术的发明 C.八股文的推行 D.印刷术的发展3.(2024·黑龙江龙·中考真题)宋元时期的科学技术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中外交通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其中,促进世界远洋航海技术发展的是( )A.火药 B.造纸术 C.印刷术 D.指南针4.(2024·甘肃金昌·中考真题)有学者指出:“公元960年宋代兴起,中国好像进入了现代,一种物质文化由此展开。火药之发明,火焰器之使用,航海用之指南针,天文时钟,鼓风炉,水力纺织机,船只使用不漏水舱壁等,都于宋代出现。”该学者论述的是宋代( )A.丰富的都市生活 B.先进的科学技术C.昌盛的文化教育 D.发达的海外贸易参考答案:CDDB【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在本次教学中,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学生对辽宋夏金元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有了较为深入的理解,课堂参与度较高。在讲解科技发明的过程和影响时,学生能够积极思考,结合史料进行分析。但在探讨文化发展与社会变化的关系时,部分学生理解不够透彻,难以从宏观角度把握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增加更多具体案例和对比分析,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同时,在时间把控上,小组讨论环节略显仓促,导致部分学生的观点未能充分表达。后续教学需要更合理地安排时间,确保每个教学环节都能充分展开,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提升历史学科素养。此外,还可进一步加强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思考古代科技与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启示,增强学生对历史的认同感和应用能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