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24一2025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联考高二生物学命题单位:武汉六中生物学学科组审题单位:圆创教有研究中心武汉市第一中学本试卷共8页,22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考试时间:2025年4月15日上午10:15-11:30★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題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月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战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城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一、选择题:本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湖北武当山从山施到山顶依次分布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高山灌丛和高山草甸,针阔混交林中的乔木层有栓皮栎、麻栎、油松等多种植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针阔混交林和常绿阔叶林交错区物种丰富度较大B.生物只要能各自适应所处的非生物环境,就可以组成群落C.从山到山顶依次分布的不同的森林类型,是群落的垂直结构D.针阔混交林中的栓皮栎、麻栎、油松之间不存在种间竞争关系2.东湖中生活着无数的小动物,通常有浮游生物、底栖生物等,可以通过取样调查的方法来研究东湖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可以只在浅水区进行随机采样B.取样时尽量不要破坏环境,可以不通过有关部门的同意C.食性相同的两种浮游生物是可以在同一区域内长期共存D.可以用目测估计法来统计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的小动物3.在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的组成和数量会发生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土壤理化性质不会影响群落演替B.欧伐树木对森林群落的演替总是负面的C.演替早期的种群可能在新形成的群落里出现D.群落演替就是群落内原有的物种逐渐恢复到原有状态高二生物学试卷第1页(共8页)】4.盖亚假说认为,地球上的生物与非生物环境通过相互作用,共同维特地球系统的隐定性。以下支持这一假说的最直接现象是A.北极冰盖融化因冰川反照率降低而加速B.火山喷发释放大景二氧化硫.短期内导致全球气温下降C.海洋吸收过量C0,后酸化,影响珊瑚、贝类等生物的形成D.漢类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调节大气温室气体浓度5.2024年11月.环绕塔克拉玛干沙漠绿色阻沙防护带实现全面锁边“合龙”。我国人民探素出将麦草插入沙丘防止沙流动的“草方格"固沙技术。流沙固定后,“草方格”内原有沙生植物种子萌发,生长,群落逐渐形成,沙漠化得到治理。在“草方格”内种植梭梭、柽柳等植物,可加速治沙进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锁边工程增强了生态承载力B.利用植被截留风沙流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C.在沙漠治理中,消除所有人类活动就可以恢复生态平衡D.种植耐旱植物(如梭梭、柽柳)遵循了生态工程的协调原理6.下列古诗词中关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描述正确的是A.“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反映生物对行为信息的敏感性B.“蜂争粉蕊蝶分香,不似垂杨惜金缕"体现信息传递可以调节种间关系C.“锦江近西烟水绿,新雨山头荔枝熟”反映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D.“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植物开花体现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传递7.氮循环是生物圈物质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大气化学成分中氮的含量非常丰富,然而植物不能够直接利用。因此,必须通过固氨作用将游离氮与氧结合成为硝酸盐或亚硝酸盐,或与氢结合成氨,才能为大部分生物所利用,参与蛋白质的合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氨能以硝酸盐的形式在生物群落内传递B.人类大量施用氨肥可为农作物提供氮元素和能量C.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氨循环就是氮元素的循环D.大气中的氮通过固氮作用合成的蛋白质能参与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8.某稳定的生态系统某时刻第一、第二营养级的生物量分别为6g/m2和30gm2,据此形成上宽下窄的生物量金字塔(如下图所示)。该生态系统无有机物的输入与输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第二营养级第一营养级A.浮游动物体内的能量不能流向浮游植物B.浮游植物同化的总能量少于浮游动物同化的总能量C.通过测定不同生物体内汞的浓度可辅助判断其营养级位置D.分解者获得的有机物中的能量最终来源于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高二生物学试卷第2页(共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