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福州一中2024一2025学年第二学期第三学段模块考试高中生物学科选择性必修三模块试卷(完卷75分钟满分100分)班级座号姓名一、选释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1.土壤中有丰富的微生物,若要利用其中某种微生物,则需要进行菌种的分离和纯化,过程如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1n正11汇15x上二木了是需乐。1工113个南31O日个由客C111个南车2A.若要筛选分解尿素的细菌,则尿素可以作为该菌的唯一氮源B.理论上每毫升菌液中2号试管的活菌数是4号试管的100倍C.4号试管的结果表明每克土壤中的活菌数约为1.1×10°个D.该种方法统计的菌落数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少2.有机物Y(不含N元素)是一种水体污染物。X菌是一种能够降解Y的异养厌氧型微生物。科研人员从污水中筛选出了X菌,主要步骤如图所示,设置甲培养基的目的是获得更多的X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污水接种稀释涂布平板多次筛选+X菌乙培养基甲培养基甲培养基A.通常采用干热灭菌的方法对培养皿等玻璃器皿进行灭菌B.筛选该种微生物时,培养基以有机物Y为唯一碳源C.摇瓶M中振荡培养的目的是使X菌与氧气充分接触D.从培养基的组分分析,甲、乙培养基的不同在于乙中含有琼脂3.下列有关微生物培养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获得纯培养物的关键是防止杂菌污染,紫外线消毒前喷洒苯酚可加强消毒效果B.在稀释涂布时,涂布器应灼烧灭菌后再蘸取0.1m1菌液均匀地涂布在培养基表面C.使用后的培养基在丢弃前一定要进行灭菌处理,以免污染环境D.通过接种环在固体培养基表面连续线可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到培养基表面4.下列生物技术或实验过程中,不需要灭菌操作的是()A.传统发酵技术制作葡萄酒B.植物组织培养C.动物细胞培养D.纯化大肠杆菌试卷第1页,共8页5.甜酒酿(醪糟)是江南地区的传统小吃,是用蒸熟的糯米拌上酿酒酵母发酵而成的一种甜米酒,其制作流程为:浸米→蒸米→凉饭→拌酿酒酵母→发酵→检查→甜酒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蒸米”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杀灭杂菌,延长甜酒酿的保质期B.“凉饭”后再拌入酿酒酵母,可避免高温杀死发酵所需菌种C.“发酵”时应将拌有酿酒酵母的凉饭装满密闭的容器D.在发酵过程中酒精的浓度会持续增加,pH值会持续降低6.中国传统白酒多以泥窖为发酵基础,素有“千年老窖万年糟”“以窖养糟,以糟养泥”之说。多年反复利用的老窖池内壁窖泥中含有大量与酿酒相关的微生物。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传统白酒的酿造是在以酿酒酵母为主的多种微生物共同作用下完成的B.窖池内各种微生物形成了相对稳定的体系,使酿造过程不易污染杂菌C.从窖泥中分离的酿酒酵母扩大培养时,需在CO2或N2环境中进行D.从谷物原料发酵形成的酒糟中,可分离出产淀粉酶的微生物7.制作泡菜时,由于乳酸菌的发酵作用,发酵产物乳酸不断积累,因此可以根据微生物的活动情况和乳酸积累量,将泡菜发酵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发酵初期、发酵中期和发酵后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发酵初期会有气泡产生,原因是乳酸菌无氧呼吸产生了C0。B.制作泡菜过程中,发酵初期先通气培养,发酵中期再密封发酵C.发酵中期乳酸的产生使营养物质丰富,其他微生物的数量上升D.发酵后期乳酸含量继续增加,发酵速度会逐渐变缓甚至停止8.植物组织培养的不同阶段均涉及对光照的控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在有光照的条件下培养植物组织,培养基中无需添加有机物B.成分脱分化过程通常需要避光,有利于愈伤组织的形成和生长C.再分化过程通常需提供光,无光条件下形成的试管苗一般为黄化苗D.光既是培养物光合作用的能量来源,也是调节培养物生长发育的信号9.研究者拟从堆肥中取样并筛选能高效降解羽毛、蹄角等废100弃物中角蛋白的嗜热菌。根据堆肥温度变化曲线(如图)和80选择培养基筛选原理来判断,下列最可能筛选到目标菌的条60件组合是(baA.a点时取样、尿素氮源培养基B.b点时取样、角蛋白氮源培养基00123456堆肥时间(天)C.b点时取样、蛋白胨氮源培养基D.c点时取样、角蛋白氮源培养基10.“筛选”是生物技术与工程中常用的技术手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筛选纤维素分解菌时,培养基中需添加纤维素和刚果红B.培育转基因抗虫棉时,需从分子水平及个体水平进行筛选C.单倍体育种时,需对F,的花药进行筛选后才可继续进行组织培养D.胚胎移植前,需对通过体外受精或其他方式得到的胚胎进行质量筛选试卷第2页,共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