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 北京房山初三一模语 文本试卷共 10 页,满分 100 分,考试时长 150 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基础·运用(共 14 分)学校组织初三年级学生到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参观了花丝镶嵌作品展览。你所在的学习小组撰写了观展手记,请根据小组成员的意见完善。手记一 花丝镶嵌花丝镶嵌,又称细金工艺,素有“燕京八绝”之美誉。①制作花丝镶嵌工艺品主要使用金、银、宝石等材料。②其制作过程复杂,要经过掐丝、填丝、攒活、焊接、堆垒、编织等多道工序。③这项技艺最早可追溯至商周时期,至明清时期已达到很高的艺术水平,精品不断涌现。花丝镶嵌_________,是我国传统工艺的瑰宝。2008 年 6 月,花丝镶嵌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项展现中华民族对美学与工艺极致追求的古老技艺,以展新的姿态登上了时代的舞台。1.小组成员请你确认文段中加点词语是否有错字。你根据词义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 分)A.因为表达的是“探索事物的由来”的意思,所以“追溯”一词中有错字。B.因为表达的是“事物大量出现”的意思,所以“涌现”一词中有错字。C.因为表达的是“特别珍贵的东西”的意思,所以“瑰宝”一词中有错字D.因为表达的是“极新;簇新”的意思,所以“展新”一词中有错字。2.根据小组意见,对应文段第①②③句,你将一组短语填在句中横线处。下列恰当的一项是(2 分)A.做工繁复,用料奇珍,传承千年 B.用料奇珍,做工繁复,传承千年C.用料奇珍,传承千年,做工繁复 D.做工繁复,用料奇珍,传承千年手记二 精湛工艺①花丝镶嵌工艺品主要以金、银、铜等材料为艺术载体,在高温火焰的灼烧下,经过数道复杂工序完成。②每一件作品都在火的洗礼中重生。③匠人们不断追求着工艺的极限,作品中使用的金属条细软如丝,设计华丽尊贵。④每一件花丝镶嵌作品都经过精雕细琢,凝聚着制作者的心血,见证着岁月的流转,承载着不朽的工匠精神。3.你从修辞的角度判断,下列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2 分)A.第①句 B.第②句 C.第③句 D.第④句手记三 科技赋能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高等院校的教师也参加了花丝镶嵌工艺的研发工作。这些学者们依托高校的科研优势,带领学生不断探索传统工艺的局限。他们尝试使用钛金属、4D 可记忆自动变形材料进行制作,使花丝镶嵌的应用材料得到拓展;而数字化建模和 3D打印技术的应用,则实现了花丝镶嵌作品的快速复制和个性化定制。科技赋能使花丝镶嵌工艺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有了突破与创新。第1页/共9页4.文段中的画线句存在问题,请你修改。(2 分)5.小组成员讨论应如何理解文段中的“赋能”。你根据语境判断,下列恰当的一项是(2 分)A.提供更多技术 B.提供更多材料C.提供更多可能 D.提供更多资金手记四 点亮生活塔峰是花丝镶嵌工艺的传承人之一。他匠心独运,将古典文化与现代元素和创新思维巧妙融合,打造出惟妙惟肖的原创花丝镶嵌作品。他通过一场场公开课,深入浅出地讲解了花丝镶嵌工艺品精妙绝伦的制作技艺。这些课程不仅是对传统技艺的深情回望,更是对创新融合的精彩演绎。6.你检查了文段中成语使用的情况,下列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 分)A.匠心独运 B.惟妙惟肖C.深入浅出 D.精妙绝伦7.用上“了解”“感受”“激发”三个词,在文段结尾处补写一句话,写出你学习“这些课程”的收获。(2 分)二、古诗文阅读(共 17 分)(一)默写,完成 8-10 题。(共 4 分)8.双兔傍地走,______________?(《木兰诗》)(1 分)9. ______________,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1 分)10.在班级学习经验交流会上,你想选取有关学习方法的两句古诗文与同学分享,你会选%_______①_______②_______”。(本试卷中出现的句子除外)(2 分)(二)阅读《满江红》(小住京华),完成 11-12 题。(共 5 分)满江红秋瑾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11.这首词上阕从小住京华写起,用“_______①_______”“殊未屑”等词句,表达了词人与天命抗争、与传统决裂的勇气和决心。下阕写词人的济世情怀,“青衫湿”三个字表达了对_______②_______及未能冲出家庭、投身革命的忧郁与感慨。(2 分)12.词中画线的这一组三字短句斩截有力。请找出其中富有表现力的词语,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3 分)(三)阅读《鱼我所欲也》,完成 13-15 题。(共 8 分)鱼我所欲也《孟子》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第2页/共9页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13.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与“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中“为”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 分)A.鲜为人知 B.舍己为人 C.为国为民 D.见义勇为14.对“本心”一词在文中意思的理解,恰当的一项是(2 分)A.对他人苦难的同情与不忍之心。B.对不义行为的羞耻和憎恶之心。C.人天生具有的谦逊退让、尊重秩序的本能。D.人天生具备的判断善恶、明辨是非的能力。15.根据《鱼我所欲也》及下面的材料,在后面语段中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4 分)会英、法诸国联军至,士成①三分其军,一护铁路,一留芦台,而自率兵守天津。连夺陈家沟、跑马厂、八里台,径攻紫竹林,喋血八昼夜。敌来益众,燃毒烟砲①,我军稍卻③。士成立桥上手刃退卒,顾诸将曰:“此吾致命之所也,逾此一步非夫矣!”遂殒於④阵,肠胃洞流。(取材自《清史稿》)注释:①士成:清末爱国将领聂士成。②砲:同“炮”。③卻:[què]后退。④於:同“于”。为抗击外敌入侵,爱国将领聂士成率兵守卫天津。他在战斗中“手刃退卒”,激励将士们决不后退,最后“___①___”。聂士成用生命践行了《鱼我所欲也》一文中___②___的主张。三、名著阅读(5 分)16.“绝处求生”是指在毫无退路的危险境地中努力寻求生存的机会。从《海底两万里》《红星照耀中国》《水浒传》中选择一个人物形象,说说这一形象绝处求生的经历及你的阅读体会。(100 字左右)四、现代文阅读(共 24 分)(一)阅读下面材料,完成 17-19 题。(共 7 分)材料一2021 年以来,国家出台《“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等多项政策支持机器人产业发展,将人形机器人列为“未来产业”。2023 年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中指出,到 2025 年人形机器人创新体系初步建立;到 2027 年,综合实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多地政府设立百亿级产业基金,鼓励企业研发和创新。北京、上海、浙江、广东、重庆等省市相继出台了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的相关行动方案,制定了明确的产业发展计划。材料二2025 年央视“春晚”,来自中国企业的人形机器人跳起秧歌舞,惊艳全球。这家企业被业内认为有望第3页/共9页成为全球人形机器人的头部企业。中国企业在高精度伺服电机和仿生关节技术上取得突破,部分参数(扭矩密度、响应速度)已超越国际水平。外媒专题报道了中国人形机器人行业的腾飞现状,称“科幻小说的场景”走入现实。在人形机器人的发展历程中,科技创新能力是最核心的要素,而科技创新能力最终的指向是人。在中国新一批的科技人才身上,我们不仅看到了他们深厚的科研背景和技术实力,同时也看到了他们勇攀高峰的科研精神。表 1 2023 年中国与全球人形机器人关键数据对比材料三中国人形机器人的市场需求正从工业场景向生活服务领域快速渗透。在医疗领域,人形机器人可辅助手术和康复治疗,提升医疗服务效率;在教育场景中,人形机器人可作为教学助手或陪伴者提供个性化学习体验;在家庭场景下,人形机器人能承担家务、陪伴和看护等工作;在工业领域中,人形机器人则聚焦柔性制造,适配现有生产线完成人工难以替代的复杂操作,实现效率翻倍。此外,中国人口老龄化和劳动力短缺等因素也会催生人形机器人在康养、商业服务等场景中的刚性需求。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人形机器人将在未来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17.根据以上三则材料,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2 分)A.人形机器人产业快速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B.中国人形机器人发展迅速,正在把科幻小说中的场景变为现实。C.科技创新能力在人形机器人的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D.在不久的将来,人形机器人会成为我们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助手。18.根据材料二的文字内容和表 1 的信息,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内容。(2 分)19.从上述三则材料来看,中国人形机器人能够快速发展的原因有:①、②③。(每空限 10 个字以内)(3分)(二)阅读《堂前的石柱》,完成 20-23 题。(共 10 分)堂前的石柱①外婆家的堂前,有一根一抱扭、三尺高的石柱。那石柱的顶端虽然凹凸不平,却很光滑,石柱的中间还被拦腰勒出了一条痕迹。②小时候,我不懂那石柱是用来做什么的,更不知道它的来历。记得每回和姐姐来外婆家,一到堂前,姐姐就会停下脚步,朝那石柱打躬作揖。姐姐说母亲在世时就教她这么做,至于原因,她也说不上来。③外婆对我很是疼爱,然而有一次见我纵身跳到那石柱上,她突然发火了,一把将我揪了下来,而后一顿训。见我伤心地哭了起来,外婆又立即把我搂进怀中,和我讲起了关于外公的故事。④外公年轻时是个壮实汉子,一次进山砍柴时眼睛被树枝掸了一下,之后一直泪水汪汪,睁不开眼。第4页/共9页在缺医少药的年代,外公就这么双目失明了。那时,他不过三十出头。⑤年纪轻轻就失去了双眼,这是令人极度悲痛的事。然而自幼好强好胜的外公对外婆说:“我虽然眼睛瞎了,但脚没跛,还能做事,我是不会吃闲饭的!”⑥外公不能上山砍柴烧炭,也不能下田扶犁掌耙,还能做什么呢?他想到了编草鞋。⑦编草鞋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有好几道工序。最重要的是捶草:把经过挑选的稻草打成捆,放在平整坚实的岩石上,一边喷水,一边用棒槌使劲捶,捶得愈柔软愈好,这样编出的草鞋既耐穿又舒服。另外一道重要的工序便是搓草绳:那草绳要搓得均匀,搓好了还得磨光滑,如此,编草鞋时能省工省力。⑧在开始编草鞋前,外公请来一个石匠,凿铣了一根一抱粗、三尺高的石柱。他把那石柱立在堂前,既可做捶草的垫墩,又可用来磨草绳。⑨外公的世界黑暗如深井,他捶草时免不了有时会捶在自己的手指上,那石柱上便常常留下血迹。起初,在活儿干得不顺畅时,外公会动怒,后来他的脾气竟然变好了,甚至比从前更加平和。就如堂前的那根石柱,开始很粗糙,后来渐渐地被草绳磨得光滑。⑩渐渐地,外公编的草鞋出了名,许多人都慕名前来购买。外公住在资水中游南岸一个叫青石岭的山坳上,上至邵阳五岗洲,下到益阳茅草巷,到处都有人穿我外公编的草鞋。 尽管这样,外公从未涨价。一双薄薄的益阳板子草鞋,纤夫们顶多能穿半日,若穿着外公编的草鞋拉纤,就可以穿上整整两天,而价钱都是一角五分。有人善意地提醒他,可以适当地提高点价钱。外公却说:“人心要知足。别人看得起我编的草鞋,是对一个残疾人的抬举。” 前来买草鞋的人越来越多,外公不分白天黑夜地忙碌着。外婆担心他累坏了身子,总是劝他多休息。外公说:“人成了瞎子,眼睛看不见许多事物,也就省去了许多心思。手里忙一点儿,反倒觉得好受一些。”我母亲每每想帮外公干点活儿,总是遭到拒绝。理由简单明了:都是该做人家媳妇的年纪了,要把所有心思和精力用到针线活儿上。 外公编草鞋所攒的钱,主要用来维持家里的日常开销。除此以外,他每天还会往一个扭布袋里放进几角零钱,那是为我母亲存的。他多次对外婆说:“女儿出嫁时,要办得热闹一点,莫让人家小看了一个瞎子的闺女。” 遗憾的是,外公没能等到自己的女儿出嫁。 外公是手扶着那根石柱离世的。一捆还未来得及捶软的稻草,静静地躺在石柱的平顶上······ 外公经历了人生的苦难,然而他始终挺直脊梁,即使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虽然无缘见到外公,但那根石柱,我是熟悉的。后来,每次回到外婆家,我都会像姐姐那样,对着石柱深深地鞠上一躬。(取材自廖静仁的文章,有删改)20.文章第④- 段写了外公的故事。外公____①____后编草鞋为业,编的草鞋出名了却____②____,拒绝女儿帮忙并____③____,辛苦劳作直至离世。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外公的怀念和崇敬之情。(3 分)21.结合上下文,简要分析第⑨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3 分)22.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对第 段画线句中“挺直脊梁”的理解。(4 分)(三)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23-25 题。(共 7 分)①在人工智能飞速迭代的今天,一种观点在一些人心中悄然滋生:既然 AI能妙笔生花,高效处理文档第5页/共9页写作、资料梳理与内容提炼等任务,语文教育似乎不再像以往那么重要,至少不必再倾注太多心力。果真如此吗?②没错,AI 确实展现出令人惊叹的能力。它能在短时间内生成文辞优美的文章,快速整合海量资料,给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多个场景带来便利。但如果据此就断言语文教育不再重要,实则是对语文教育的严重误解。语文教育不仅是教会学生遣词造句、写作阅读,更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是塑造人格、培育思维的关键途径。③每一个汉字都是一部微缩的文明史,沉淀着数千年的华夏记忆;每一篇经典佳作,都是古人智慧与情感的结晶。吟诵“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我们仿若穿越时空,跟随诗人感受那份对家乡与亲人的思念之情;走进“曹冲称象”的故事,我们感佩于古人卓越的数学智慧和巧妙哲思······语文教育宛如一条无形的纽带,让学生们触摸中华文明的根脉,走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而瑰丽的世界,增强身份认同与归属感,坚定文化自信。倘若因 AI的兴起就断然弱化语文教育,无疑是自断文化传承之路,于个体和社会都是不可承受之重。④不独文化传承,语文教育在人格塑造方面的作用同样不容忽视。就拿小学语文教育来说,教材中诸多篇章都蕴含着质朴而深刻的人生哲理与道德规范,是润泽学生心灵的丰富资源。比如,《孔融让梨》的故事教会孩子们谦逊礼让、关爱他人;《吃水不忘挖井人》則引导学生懂得感恩,铭记先辈们的奉献。学习这些故事,孩子们的心灵会被真善美的光芒照亮,逐步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与道德观,进而铸牢健全人格的根基。而人工智能纵使算法先进、数据庞大,也无法给予孩子们温暖的情感滋养与心灵的深度启迪。⑤思维能力的培育,也是语文教育的核心价值之一。语文学习中的阅读理解,要求学生剖析文章结构、洞察作者意图,这有利于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与批判性思维。写作训练则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自由表达,将内心的想法转化为富有条理的文字,有效提升创新思维与表达能力。以赏析古诗词为例,学生不仅要理解诗词的字面含义,更要透过文字“脑补”画面、感受意境,体悟作者的情感起伏和思想力量。也正是在这个“刻意”练习的过程中,学生们完成了认知、思想等多个层面的突破,实现了认知与感悟的升华。⑥培养学生对母语的热爱,提升他们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语文教育的重要职能。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扎实的文字功底、敏锐的语感、深刻的思想,都是学生不可或缺的素养。由此说来,人工智能时代,语文教育非但不会过时,反而应被赋予更为重要的使命。⑦人工智能的兴起,确实为语文教育带来了挑战,但也带来了改变的契机和条件。我们应理性看待 AI与语文教育的关系,充分发挥 AI的技术优势,为语文教育注入新活力。最重要的就是推动教学方式与时俱进。借助 AI 技术,我们可以为学生创造更加丰富多样的学习环境。比如通过 VR 等技术创设的虚拟场景,让学生沉浸式感受课文所描绘的情境,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体验感。还可以利用智能教学软件,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方案,针对每个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满足学生日趋个性化的学习需求。⑧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应不断优化内容设计和呈现形式,以持续激发孩子们对汉字的敬畏和对文学的热爱。鼓励孩子们广泛阅读经典,汲取智慧与力量;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与想象力,去发现生活的美好,探寻生命的意义,打好人生的基底。相信语文这一古老而充满生机的学科,必将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提供有力的支撑。(取材自李宁的文章,有删改)第6页/共9页23.阅读全文,给这篇文章拟写一个恰当的标题。(2 分)24.阅读全文,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2 分)A.第③段中写“曹冲称象”的故事,意在证明语文教育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B.第④段中写“孔融让梨”的故事,意在证明语文教育是塑造人格的关键途径。C.第⑤段中写赏析古诗词的例子,意在证明语文教育可实现认知与感悟的升华。25.简要分析第⑦段画线句是如何推进本文论证的。(3 分)五、作文(40 分)26.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写一篇作文。(1)“突围”指突破包围,摆脱困境。当我们身处困境时,顽强的意志或灵活的思维、家人的陪伴或朋友的帮助、自然的启示或书籍的引领······都可能帮助我们突围。请以“突围”为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2)这个学期,课间由十分钟延长至十五分钟。在课间,我们可以竞技,可以游戏,可以谈笑,可以畅想······拿起你心爱的笔,写出你由衷的快乐吧!请以“快乐的课间”为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要求:将作文题目写在答题卡上,作文内容积极向上,字数在 600-800 之间,不出现学校的真实校名、师生姓名等。第7页/共9页参考答案1.D2.B3.A4.答案示例:这些学者依托高校的科研优势,带领学生不断突破传统工艺的局限。/学者们依托高校的科研优势,带领学生不断突破传统工艺的局限。5.C6.B7.答案示例:这些课程帮助我了解了花丝镶嵌工艺,让我感受到了这一传统技艺的魅力,激发了我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8.安能辨我是雄雌9.一鼓作气10.答案示例: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11.答案示例:①“强派”②知音难遇12.答案示例:“烈”是刚直、坚定的意思;告诉读者“我”虽不是男子,但是心比男子还要刚烈;表达了作者不是男儿胜似男儿的情怀和报效国家的志向。13.D14.B15.答案示例:①殒於阵②舍生而取义/舍生取义/舍生而取义者也16.答案示例:林冲遭高俅陷害,被发配到沧州看守草料场。因大雪压塌住处,暂宿山神庙。他凑巧听到陆谦等人密谋火烧草料场害他性命。绝境中的林冲将陆谦等人杀死,走上了反抗之路。在阅读中我理解了《水浒传》“官逼民反”的主题。17.A18.中国人形机器人行业正走向全球领先地位。19.政策支持、科技创新能力强、市场需求大(应用场景多)。20.答案示例:①双目失明②拒绝涨价③为女儿存钱21.答案示例:这句话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外公在性格由急躁变得平和的过程中经历的无数磨难,表现了外公坚韧顽强的精神品质。22.答案要点:外公双目失明后:编草鞋谋生体现了坚韧不屈的精神;编的草鞋出名后不被利益诱惑,保持了善良和谦逊的品格;不让女儿帮忙并为女儿存钱,尽到了作为父亲的责任。23.答案示例:人工智能时代,语文教育应被赋予更为厚重的时代使命/人工智能与语文教育/人工智能时代的语文教育24.C25.答案示例:这句话先用“确实”肯定了人工智能的兴起给语文教育带来了挑战,然后用“但”强调了人工智能的兴起也给语文教育带来了改变的契机和条件。这句话将本文推进到我们应充分发挥 AI的优势为语文教育注入新活力的论述。26.作文评分标准:第8页/共9页项目内容、表达(36 分) 说明 书写(4 分)等级符合题意,内容具 4 分体,中心明确;条理 以 33 分为基准 书写正确、工整,一类卷 清楚,结构合理;语 分上下浮动,然 标点正确,格式规(40-34) 言通顺,有 2 处以下 后加书写项的得 范。语病。 分。赋分范围:36-30 分比较符合题意,内容 3 分比较具体,中心比较以 27 分为基准明确;条理比较清二类卷 分上下浮动,然 书写基本正确、工楚,结构比较合理;(33-29) 后加书写项的得 整,标点大体正语言比较通顺,有 3-分。 确,格式规范。4 处语病。赋分范围:29-25基本符合题意,内容 2 分尚具体,中心基本明 书写错误较多,字以 22 分为基准确;条理基本清楚, 迹不够清楚,标点三类卷 分上下浮动,然结构基本完整;语言 错误较多,格式大(28-24) 后加书写项的得基本通顺,有 5-6 处 体规范。分。语病。赋分范围:24-20不符合题意,内容空 1-0 分洞,中心不明确;条 以 16 分为基准 书写错误很多,字四类卷 理不清楚,结构不完 分上下浮动,然 迹潦草,标点错误(23-0) 整;语言不通顺,有 后加书写项的得 很多,格式不规7 处以上语病。 分。 范。赋分范围:19-0第9页/共9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