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025鲁科版化学必修第二册分层作业5 元素周期表A级必备知识基础练以下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题组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1.(2024河南安阳一中高一月考)ⅡA族某元素的原子序数为n,则原子序数为(n+2)的元素的族序数一定不可能为( )A.ⅣA B.ⅣB C.ⅢB D.Ⅷ2.A、B、C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已知B、C两元素在周期表中族序数之和是A元素族序数的2倍;B、C两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是A元素原子序数的4倍,则符合A、B、C的一组元素是( )A.Be、Na、Al B.B、Mg、SiC.O、P、Cl D.C、Al、P3.(2024河南郑州中牟一中高一月考)下列有关元素周期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①短周期元素中,若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相差8,则它们一定是同主族元素②ⅠA族元素称为碱金属元素③用中文“镆”命名的第115号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7周期第15列④周期表中同周期ⅡA族与ⅢA族原子序数只能相差1或11⑤同一主族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位于同一主族⑥所含元素种类最多的族是ⅢB族,所含元素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族是ⅣA族⑦主族金属元素都符合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4A.①②⑤⑥ B.①②⑦C.①②④⑤⑦ D.③④⑥⑦题组2.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推断4.在一定条件下,R与R-可发生反应:R+5R-+6H+3R2+3H2O,下列关于R元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元素R位于周期表中第ⅤA族B.R中的R只能被还原C.R2在常温常压下一定是气体D.若1 mol R参与该反应,则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5 mol5.(2024山东菏泽鄄城一中高一月考)A元素原子L层电子数是K层电子数的2倍,B元素原子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下列关于A、B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A元素一定是第2周期元素B.A、B元素一定是同一周期元素C.A、B元素不可能属于同一主族D.A、B元素一定分别位于第2、3周期题组3.焰色试验6.(2024安徽马鞍山二中高一检测)烟花的绚烂色彩与焰色试验有关,下列关于焰色试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做焰色试验时可用铜丝代替铂丝B.Na2O和NaOH的焰色均为黄色C.需用稀硫酸清洗铂丝并在火焰上灼烧至与原来火焰颜色相同D.检验Na2CO3中混有的少量K2CO3可在火焰上灼烧直接观察焰色B级关键能力提升练以下选择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7.(2024福州格致中学高一下期末)下列有关元素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周期表共有18个纵列B.ⅦA族元素的非金属性自上而下依次减弱C.主族元素均呈现与其族序数相同的最高化合价D.第2周期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自左向右依次增大8.(2024河北邢台质检联盟高一月考)已知a、b、c、d为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其中a元素存在一种没有中子的原子,b原子的L层电子数为4,c2的密度是相同状况下氢气密度的16倍,d与c同主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c的最高正价为+6价B.原子半径:d>b>c>aC.最简单氢化物的沸点:b>cD.a、c、d形成的化合物属于强酸9.(2024山东枣庄八中高一月考)X、Y、Z、M、Q、R都为前20号元素,其原子半径与主要化合价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Q位于第3周期ⅠA族B.X、Y、Z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可能是盐或碱C.简单离子半径:M-﹥Q+﹥R2+D.M的含氧酸均为强酸10.(2024山东威海高一期末)某同学根据元素的原子结构特点,将前18号元素排列成如图所示的蜗牛形状,图中每个点代表一种元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和e均属于ⅣA族B.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力:b>a>d>cC.非金属性:b>a>e>fD.原子半径:e>f>b>c11.(2024安徽淮北一中高一阶段调研)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所列的数字分别代表某一种元素。针对元素①~⑩回答下列问题。(1)元素①和②的单质化合形成的化合物中,元素①的化合价为 ,该化合物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气,在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变红,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由元素①和⑥形成的一种物质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其化学式为 ;元素⑥还可以和⑧形成一种三原子分子,其化学式为 。 (3)元素③、⑧、⑨的简单离子中半径最大的是 (填离子符号)。 12.(2024山东德州一中高一月考)A、B、C、D、E、F为元素周期表中前20号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递增。A、F同主族,C、E同主族。A元素是所有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B元素的简单氢化物的水溶液呈碱性,C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三倍,D元素处于元素周期表ⅢA族。请回答以下问题:(1)F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B元素的名称为 。 (2)E的简单离子结构示意图为 。 (3)A、C两种元素按原子个数之比为1∶1组成的常见液态化合物,在酸性溶液中能将Fe2+氧化,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4)请用文字描述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元素F的操作: 。 (5)物质甲是一种高能燃料,由A、B两种元素组成,1 mol甲分子中含有的电子数为18NA(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请写出甲的化学式: 。 C级学科素养拔高练13.X、Y、Z、M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c、a、b、d分别是X、Y、Z、M元素的单质,e、f、g是它们组成的化合物,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e是一元强酸,f的焰色试验为黄色。请回答下列问题:(1)Z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 (2)a单质的保存方法为 。 (3)c在d中燃烧的现象为 。 (4)X、Y、Z、M四种元素对应的简单离子的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用离子符号表示)。 (5)f的化学式为 ,g的化学式为 。 (6)X与Y形成的化合物与水反应生成4 g c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 分层作业5 元素周期表1.D 解析 该元素位于短周期时,原子序数为(n+2)的元素位于ⅣA族;该元素位于第4或第5周期时,原子序数为(n+2)的元素位于ⅣB族;该元素位于第6或第7周期时,原子序数为(n+2)的元素位于ⅢB族;原子序数为(n+2)的元素不可能位于Ⅷ族,故D项符合题意。2.C 解析 由于A、B、C均为短周期元素,从A、B、C的位置看,A只能处在第2周期,而B、C处在第3周期。设A的原子序数为x,则B的原子序数为x+8-1=x+7,C的原子序数为x+8+1=x+9,则x+7+x+9=4x,x=8。所以,A、B、C的原子序数分别为8、15、17,对应的元素分别为O、P、Cl,代入族序数关系:5+7=2×6,则A选项符合题意。3.C 解析 短周期元素中,若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相差8,它们不一定是同主族元素,如F和H,①错误;碱金属元素指Li、Na、K、Rb、Cs、Fr,ⅠA族元素包括碱金属元素和氢元素,②错误;用中文“镆”命名的第115号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7周期ⅤA族,即位于第7周期第15列,③正确;周期表中同周期ⅡA族与ⅢA族原子序数相差1(第2、3周期)、11(第4、5周期)、25(第6、7周期),④错误;同一主族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不一定位于同一主族,如He和Be,⑤错误;所含元素种类最多的族是ⅢB族(因为ⅢB族包括镧系元素和锕系元素),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碳元素,则所含元素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族是ⅣA族,⑥正确;主族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一定≤4,如Bi等,⑦错误。4.D 解析 由R的阴离子所带电荷可知R为-1价元素,所以R是ⅦA族元素,A错误;R元素的最高正价是+7价,最低负价是-1价,R中的R元素的化合价是+5价,处于中间价态,可以被还原,也可以被氧化,B错误;ⅦA族元素的单质不一定都是气体,如Br2是液体,I2是固体,C错误;R中的R元素的化合价是+5价,生成单质后化合价为0,若1 mol R参与该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5 mol,D正确。5.A 解析 A元素原子L层电子数是K层电子数的2倍,则A为C;B元素原子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则B为Li或Si。A为C,为第2周期元素,A项正确;若B为Si,则二者不是同一周期,B项错误;若B为Si,则二者为同一主族,C项错误;若B为Li,则二者同属第2周期,D项错误。6.B 解析 做焰色试验时不能用铜丝代替铂丝,铜丝焰色为蓝绿色,干扰试验,A错误;盐酸易挥发,应用盐酸清洗铂丝,C错误;检验Na2CO3中混有的少量K2CO3,在火焰上灼烧时需借用蓝色钴玻璃观察焰色,D错误。7.AB 解析 元素周期表共有18个纵列,A正确;ⅦA族的元素从上到下,电子层数依次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原子获得电子的能力逐渐减弱,所以ⅦA族元素的非金属性自上而下依次减弱,B正确;主族元素一般呈现与其族序数相同的最高化合价,但O没有与族序数相等的最高正化合价,F没有正价,C错误;第2周期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自左向右依次减小,D错误。8.B 解析 a、b、c、d为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其中a元素存在一种没有中子的原子,a为H,b原子的L层电子数为4,b为C,c2的密度是相同状况下氢气密度的16倍,c为O,d与c同主族,d为S。氧元素没有+6价,故A错误;原子半径:S>C>O>H,故B正确;常温下,水为液态,甲烷为气态,故沸点:H2O>CH4,故C错误;a、c、d形成的化合物H2SO4属于强酸,H2SO3不属于强酸,故D错误。9.CD 解析 X、Y、Z、M、Q、R都为前20号元素,且原子半径依次增大,结合各元素的主要化合价,可以推出X为H,Y为O,Z为N,M为Cl,Q为Na,R为Ca。Q为Na,其位于周期表中第3周期ⅠA族,A正确;X为H,Y为O,Z为N,这三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有NH4NO3、NH3·H2O等,其中NH4NO3属于盐,NH3·H2O属于碱,B正确;M为Cl,Q为Na,R为Ca,则简单离子半径:Cl->Ca2+>Na+,C错误;M为Cl,其含氧酸不均为强酸,如HClO为弱酸,D错误。10.B 解析 按照原子序数由小到大从里往外延伸,由图可知,a为O、b为F、c为Na、d为Al、e为S、f为Cl,虚线连接的原子处于同族。a为O、e为S,均属于ⅥA族,A错误;a为O、b为F、c为Na、d为Al,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力越大,非金属性越强,故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力:F>O>Al>Na,B正确;Cl的非金属性比S强,C错误;原子半径:Na>S>Cl>F,D错误。11.答案 (1)-1价 NaH+H2ONaOH+H2↑ (2)CH4 CS2 (3)S2-解析 由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可知,①为H元素、②为Na元素、③为K元素、④为Ca元素、⑤为Al元素、⑥为C元素、⑦为O元素、⑧为S元素、⑨为Cl元素、⑩为Br元素。(1)元素①和②的单质化合形成的化合物为NaH,氢化钠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由题意可知,氢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H+H2ONaOH+H2↑。(2)碳元素和氢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甲烷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碳元素和硫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二硫化碳是三原子分子,化学式为CS2。(3)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则氯离子、硫离子和钾离子中离子半径最大的是硫离子。12.答案 (1)第4周期ⅠA族 氮 (2) (3)H2O2+2Fe2++2H+2Fe3++2H2O (4)先用铂丝蘸取稀盐酸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至无色,再蘸取待测液在酒精灯上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颜色,若火焰呈紫色则含有钾元素 (5)N2H4解析 A元素是所有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A为H;B元素的简单氢化物的水溶液呈碱性,B为N;C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三倍,C为O;C、E同主族,E为S;D元素处于元素周期表ⅢA族,D为Al;A、B、C、D、E、F为元素周期表中前20号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递增,A、F同主族,F为K。(1)F为K,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4周期ⅠA族;B为N,元素名称为氮。(2)E为S,原子序数为16,其简单离子结构示意图为 。(3)A、C两种元素按原子个数之比为1∶1组成的常见液态化合物为H2O2,在酸性溶液中与Fe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2O2+2Fe2++2H+2Fe3++2H2O。(4)元素F为K,需用焰色试验来检验,先用铂丝蘸取稀盐酸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至无色,再蘸取待测液在酒精灯上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颜色,若火焰呈紫色则含有钾元素。(5)由A、B两种元素(即N、H两种元素)组成,且1 mol该分子中含有的电子数为18NA,则该物质为N2H4。13.答案 (1)第3周期ⅥA族(2)通常保存在煤油中(3)氢气在氯气中安静地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瓶口出现白雾(4)S2->Cl->Na+>H+ (5)NaCl H2S (6)2 mol解析 X、Y、Z、M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c、a、b、d分别是X、Y、Z、M元素的单质,e、f、g是它们组成的化合物,e是一元强酸,则e是HCl;单质a和HCl反应生成f和c,f的焰色试验为黄色,说明f中含有Na元素,则单质a为Na,f为NaCl,c为H2,c和d反应生成HCl,则单质d为Cl2,Cl2和g反应生成HCl和单质b,则g为H2S,单质b为S。(1)单质b为S,则Z为S,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3周期ⅥA族。(2)Na是活泼金属,极易与空气中的水、氧气等反应,通常保存在煤油中。(3)H2在Cl2中燃烧的现象:氢气在氯气中安静地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瓶口出现白雾。(4)X、Y、Z、M四种元素对应的简单离子分别为H+、Na+、S2-、Cl-,一般电子层数越多,微粒半径越大,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微粒半径越小,所以离子半径:S2->Cl->Na+>H+。(5)f为NaCl,g为H2S。(6)X与Y形成的化合物为NaH,NaH和H2O反应生成H2和NaOH,NaH中H元素由-1价上升到0价,H2O中H元素由+1价降低到0价,每生成1个H2分子转移1个电子,生成4 g H2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 mol。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