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十七单元 西北地区一、选择题 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有三块大沙漠,共8万平方千米。为防止它们扩大连接,“蚂蚁森林”在它们之间种梭梭树,梭梭树根系非常发达,能够深入泥土达到数米。读图完成1~3题。1.工作人员在种植与养护梭梭树的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可能是 ( )A.气温过低 B.光照强烈C.水源缺乏 D.风沙过大2.图中①②③地所对应的自然景观正确的是 ( )A.草原、荒漠草原、荒漠B.荒漠、荒漠草原、草原C.森林、草原、荒漠D.荒漠、草原、森林3.位于吐鲁番盆地的托克逊年降水量仅5.9毫米,其原因是 ( )①位于内陆地区,距离海洋远②海拔高,水汽难以到达③周围有高山阻挡,水汽难以进入④纬度高,终年严寒,空气中水汽含量少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2024·南平质检)下图示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标准农田分布。读图完成4~6题。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 ( )A.南方地区 B.北方地区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5.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标准农田主要分布在 ( )A.西部 B.北部C.山地地区 D.盆地边缘6.影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标准农田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气温C.土壤 D.水源 (2024·厦门质检)宁夏有民谣传唱:“宁夏川,两头尖,东靠黄河,西靠贺兰山;水浇田,金川、银川、米粮川。”下图示意宁夏年等降水量分布。读图,完成7~9题。7.宁夏的年等降水量分布特点是 ( )A.东南多,西北少 B.东北多,西南少C.东南少,西北多 D.东北少,西南多8.宁夏平原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是 ( )A.林地 B.草地C.耕地 D.荒漠9.贺兰山是宁夏平原“米粮川”的“守护神”,其主要作用有 ( )①削弱寒冷气流 ②阻挡沙漠入侵③减少洪涝灾害 ④增加山地降水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 (2024·三明质检)吐鲁番传统民居——阿以旺建筑具有透风花墙、平层、小窗、高架棚、生土建造的特点。下图示意阿以旺建筑景观,读图完成10~12题。10.阿以旺建筑很好地适应了 ( )A.热带雨林气候B.亚热带季风气候C.温带大陆性气候D.高原山地气候11.当地葡萄特别甜的主要原因是 ( )A.水热条件好 B.昼夜温差大C.地形平坦 D.土壤肥沃12.该地的葡萄可以挂在透风花墙内“晾”干的主要原因是 ( )A.热量充足 B.干燥多风C.光照充足 D.昼夜温差大 新疆天山地区的牧民,有迁移轮牧的历史传统,如图示意天山迁移轮牧过程。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3~15题。13.影响图中四个牧场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 )A.风力 B.温度和降水C.土壤 D.放牧习惯14.根据不同季节,牧民春、夏、秋、冬四季的轮牧地点对应顺序是 (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C.③→④→①→②D.④→①→②→③15.周期性迁移轮牧的好处主要是 ( )A.改良牲畜的种类B.减少牲畜的病害C.减轻草场的压力D.躲避牲畜的天敌二、非选择题16.(2024·龙岩质检)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9分)材料一 新疆是我国最大的番茄产区,所产番茄口感好、品质优。“红色产业”是新疆红色农产品及其加工产业的统称,番茄产业是其中之一。新疆生产的大部分番茄被加工成番茄酱等番茄制品,在国际市场上大受欢迎,世界上每四瓶番茄酱中就有一瓶产自新疆。材料二 新疆主要番茄种植基地分布图、新疆某番茄种植基地气候资料图。(1)从海陆位置看,新疆位于我国西北 地区,省级行政中心是 。(2)图中A沙漠位于 (地形区)。伊犁河谷被誉为新疆的“湿岛”,降水较多,主要受到来自 (大洋)湿润气流的影响。(3)番茄种植基地的分布特点是 ,其中种植面积最大的基地是 ,灌溉水源主要来自 和山地降水。(4)说明新疆发展“红色产业”的经济效益。(5)近年来,有人建议新疆应扩大番茄种植面积。你认为是否可行,并说明理由。17.(2024·龙岩质检)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 每年夏季,甘肃的高原夏菜在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的蔬菜总量中占比 10%~20%。甘肃已发展成为我国蔬菜市场中高原夏菜“西菜东调”主产区和中心枢纽,因品质好、产量高、有销路,高原夏菜已成为甘肃最耀眼的蔬菜名片。(1)图中甲是 (山脉),著名的河西走廊呈 走向。(2)甘肃省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是 ,西北部地区多属于 (干湿区)区。(3)甘肃省的行政中心是 ,已成为甘肃的“菜心”。图中有利于“西菜东调” 的是 (铁路干线)。(4)每年夏季,东部沿海地区容易发生 (气象灾害),导致农田里种植的大量蔬菜减产甚至损毁,因而使甘肃省高原夏菜有了更广阔的 (社会经济因素)。(5)有人认为甘肃省应该大面积扩大夏菜的种植面积,来满足市场需求,你是否赞同这种观点,并说明理由。18.(2024·福建中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那夜的雨,也没能留住你;山谷的风,它陪着我哭泣。……我愿意陪你翻过雪山穿越戈壁,可你不辞而别还断绝了所有的消息。心上人,我在可可托海等你。他们说你嫁到了伊犁。是不是因为那里有美丽的那拉提,还是那里的杏花,才能酿出你要的甜蜜。毡房外又有驼铃声声响起,我知道那一定不是你。(《可可托海的牧羊人》歌词节选)材料二 图1示意新疆区域,图2示意可可托海某地气候资料。(1)形成“那夜的雨”的水汽主要来自北冰洋和 (大洋)。(2)养蜂人从可可托海转场到那拉提,沿途依次经过 盆地的戈壁和 山脉的雪山。(3)可可托海是本区域重要的高山牧场,牧民选择夏季在该地放牧的原因是 。(4)伊犁河谷盛产瓜果,其品质香甜的主要原因是:① ;② 。(5)那拉提与可可托海都是“追花采蜜”的理想之地,比较两地采蜜期的长短并说明原因。第十七单元 西北地区一、选择题 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有三块大沙漠,共8万平方千米。为防止它们扩大连接,“蚂蚁森林”在它们之间种梭梭树,梭梭树根系非常发达,能够深入泥土达到数米。读图完成1~3题。1.工作人员在种植与养护梭梭树的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可能是 (C)A.气温过低 B.光照强烈C.水源缺乏 D.风沙过大2.图中①②③地所对应的自然景观正确的是 (A)A.草原、荒漠草原、荒漠B.荒漠、荒漠草原、草原C.森林、草原、荒漠D.荒漠、草原、森林3.位于吐鲁番盆地的托克逊年降水量仅5.9毫米,其原因是 (B)①位于内陆地区,距离海洋远②海拔高,水汽难以到达③周围有高山阻挡,水汽难以进入④纬度高,终年严寒,空气中水汽含量少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2024·南平质检)下图示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标准农田分布。读图完成4~6题。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 (C)A.南方地区 B.北方地区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5.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标准农田主要分布在 (D)A.西部 B.北部C.山地地区 D.盆地边缘6.影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标准农田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D)A.地形 B.气温C.土壤 D.水源 (2024·厦门质检)宁夏有民谣传唱:“宁夏川,两头尖,东靠黄河,西靠贺兰山;水浇田,金川、银川、米粮川。”下图示意宁夏年等降水量分布。读图,完成7~9题。7.宁夏的年等降水量分布特点是 (A)A.东南多,西北少 B.东北多,西南少C.东南少,西北多 D.东北少,西南多8.宁夏平原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是 (C)A.林地 B.草地C.耕地 D.荒漠9.贺兰山是宁夏平原“米粮川”的“守护神”,其主要作用有 (D)①削弱寒冷气流 ②阻挡沙漠入侵③减少洪涝灾害 ④增加山地降水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 (2024·三明质检)吐鲁番传统民居——阿以旺建筑具有透风花墙、平层、小窗、高架棚、生土建造的特点。下图示意阿以旺建筑景观,读图完成10~12题。10.阿以旺建筑很好地适应了 (C)A.热带雨林气候B.亚热带季风气候C.温带大陆性气候D.高原山地气候11.当地葡萄特别甜的主要原因是 (B)A.水热条件好 B.昼夜温差大C.地形平坦 D.土壤肥沃12.该地的葡萄可以挂在透风花墙内“晾”干的主要原因是 (B)A.热量充足 B.干燥多风C.光照充足 D.昼夜温差大 新疆天山地区的牧民,有迁移轮牧的历史传统,如图示意天山迁移轮牧过程。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3~15题。13.影响图中四个牧场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B)A.风力 B.温度和降水C.土壤 D.放牧习惯14.根据不同季节,牧民春、夏、秋、冬四季的轮牧地点对应顺序是 (B)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C.③→④→①→②D.④→①→②→③15.周期性迁移轮牧的好处主要是 (C)A.改良牲畜的种类B.减少牲畜的病害C.减轻草场的压力D.躲避牲畜的天敌二、非选择题16.(2024·龙岩质检)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9分)材料一 新疆是我国最大的番茄产区,所产番茄口感好、品质优。“红色产业”是新疆红色农产品及其加工产业的统称,番茄产业是其中之一。新疆生产的大部分番茄被加工成番茄酱等番茄制品,在国际市场上大受欢迎,世界上每四瓶番茄酱中就有一瓶产自新疆。材料二 新疆主要番茄种植基地分布图、新疆某番茄种植基地气候资料图。(1)从海陆位置看,新疆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省级行政中心是乌鲁木齐。(2)图中A沙漠位于准噶尔盆地(地形区)。伊犁河谷被誉为新疆的“湿岛”,降水较多,主要受到来自大西洋(大洋)湿润气流的影响。(3)番茄种植基地的分布特点是天山山麓地带的绿洲上(天山北麓),其中种植面积最大的基地是昌吉,灌溉水源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4)说明新疆发展“红色产业”的经济效益。答:促进(西部地区/边疆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增加居民收入;(将番茄加工成番茄酱)可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的附加值。(5)近年来,有人建议新疆应扩大番茄种植面积。你认为是否可行,并说明理由。答:可行。理由:自然条件优越,适宜番茄种植;扩大生产可增加就业,增加收入;产品品质好(知名度大),市场需求量大;土地资源丰富等。不可行。理由:水资源紧张,灌溉水源有限(加剧用水紧张);生态环境脆弱,扩大种植易导致土地沙漠(荒漠)化;规模扩大,可能造成品质降低。17.(2024·龙岩质检)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 每年夏季,甘肃的高原夏菜在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的蔬菜总量中占比 10%~20%。甘肃已发展成为我国蔬菜市场中高原夏菜“西菜东调”主产区和中心枢纽,因品质好、产量高、有销路,高原夏菜已成为甘肃最耀眼的蔬菜名片。(1)图中甲是祁连山(脉)(山脉),著名的河西走廊呈西北-东南走向。(2)甘肃省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是降水量自东南往西北递减,西北部地区多属于干旱(干湿区)区。(3)甘肃省的行政中心是兰州,已成为甘肃的“菜心”。图中有利于“西菜东调” 的是 陇海(线)铁路(铁路干线)。(4)每年夏季,东部沿海地区容易发生台风、暴雨、洪涝(气象灾害),导致农田里种植的大量蔬菜减产甚至损毁,因而使甘肃省高原夏菜有了更广阔的消费市场(社会经济因素)。(5)有人认为甘肃省应该大面积扩大夏菜的种植面积,来满足市场需求,你是否赞同这种观点,并说明理由。答:赞同:增加收入,扩大就业,促进经济发展等。或不赞同:当地气候干旱,大规模种植容易导致水资源短缺、土地荒漠化、盐碱化等生态问题。(观点与理由统一,言之有理即可得分)18.(2024·福建中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那夜的雨,也没能留住你;山谷的风,它陪着我哭泣。……我愿意陪你翻过雪山穿越戈壁,可你不辞而别还断绝了所有的消息。心上人,我在可可托海等你。他们说你嫁到了伊犁。是不是因为那里有美丽的那拉提,还是那里的杏花,才能酿出你要的甜蜜。毡房外又有驼铃声声响起,我知道那一定不是你。(《可可托海的牧羊人》歌词节选)材料二 图1示意新疆区域,图2示意可可托海某地气候资料。(1)形成“那夜的雨”的水汽主要来自北冰洋和大西洋(大洋)。(2)养蜂人从可可托海转场到那拉提,沿途依次经过准噶尔盆地的戈壁和天山山脉的雪山。(3)可可托海是本区域重要的高山牧场,牧民选择夏季在该地放牧的原因是夏季气温高,冰雪融水丰富,牧草茂盛。(4)伊犁河谷盛产瓜果,其品质香甜的主要原因是:①光照强;②昼夜温差大。(5)那拉提与可可托海都是“追花采蜜”的理想之地,比较两地采蜜期的长短并说明原因。答:那拉提比可可托海采蜜期长,因为那拉提比可可托海纬度低,气温高,花期长;可可托海比那拉提采蜜期短,因为可可托海比那拉提纬度高,气温低,花期短。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十七单元 西北地区 - 学生版.docx 第十七单元 西北地区.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