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四单元 世界的气候一、选择题 (2024·福建中考)“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是杜甫描述成都西边雪山的诗句。据此完成1、2题。1.摄影爱好者在成都市区拍摄100千米外的雪山,最适合的天气对应的天气符号为 ( )2.为改善城市空气质量,提高在成都市区看到雪山的概率,可采取的措施有 ( )①增加绿化面积 ②集中焚烧秸秆③提倡绿色出行 ④使用清洁能源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 “碳中和”是指年度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与年度二氧化碳吸收总量相等,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我国宣布力争于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据此完成3、4题。3.我国重视二氧化碳排放,提出“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主要目的是 ( )A.增加国民收入B.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实行绿色发展C.提高我国煤炭产量D.实现乡村振兴4.下列行为符合低碳环保理念,有助于实现碳中和的是 ( )A.燃放烟花爆竹B.使用一次性餐具C.购物大量使用塑料袋D.课本循环使用 (2024·滨州中考)冬去春来,广东当地清晨经常雾海茫茫,这是由于冷空气走后,暖湿气流迅速反攻,致使气温回升,空气湿度加大,这样的天气当地人称为“回南天”。据此完成5、6题。5.该天气现象发生期间,天气预报中可能出现的天气符号是 ( )6.受此天气现象影响,当地网购量增加的商品可能有 ( )A.电风扇 B.洗衣机C.加湿器 D.除湿机 (2024·广东中考)【民居与环境主题】“A”形茅屋是巴布亚新几内亚的传统民居,因其外形酷似字母“A”而得名。图(a)为巴布亚新几内亚气候资料图,图(b)为“A”形茅屋景观图,完成7、8题。7.巴布亚新几内亚的气候特征是 ( )A.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B.全年高温多雨C.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D.全年温和湿润8.“A”形茅屋的外形设计主要是考虑 ( )A.保暖 B.防风C.防潮 D.排水9.(2024·黑龙江牡丹江中考)有人将热带雨林比喻为“蓄水海绵”,反映了热带雨林能够 ( )A.净化空气 B.调节气候C.涵养水源 D.提供药材 (2024·福建中考)下图为甲、乙、丙、丁四地气候资料,读图完成10、11题10.气候特征为全年高温多雨的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11.甲地典型的自然景观是 ( ) 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闭幕式于2024年2月20日晚在国家体育场隆重举行。北京成为世界首座“双奥之城”,据此完成12~14题。12.本届冬奥会选择2月4日至20日举行,主要原因是北京此时段 ( )A.降水丰富,积雪量大B.少大风天气,干扰少C.气温低,利于室外冰雪保存D.树木落叶,视线遮挡少13.2月8日10点,中国运动员在首钢滑雪大跳台完成神奇一跳,成功夺冠,这是北京冬奥会滑雪项目上中国队夺得的首枚金牌。观看运动员起跳瞬间的图像(如图)判断当日北京的天气是 ( )A.晴朗 B.阴天 C.小雪 D.中雨14.据了解,本届冬奥会的很多比赛场馆、赛道和综合配套设施等都由首钢搬迁后废弃建筑改造而成,首钢从北京迁出的主要原因是 ( )A.迎接冬奥会召开B.腾出地方建设交通C.减少对北京的环境污染D.提高首钢经济效益15.“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高处不胜寒”的地理解释是 ( )A.纬度低,气温低 B.海拔高,气温低C.离海远,气温低 D.降水少,气温低 (2024·福建质检)阿塔卡马沙漠被称为世界的“旱极”,但每年有200余天被大雾笼罩。当地人制作捕雾网,收集雾里的潮湿水汽,解决用水问题。如图为南美洲局部地区年降水量图和捕雾网图片。读图完成16~18题。16.阿塔卡马沙漠 ( )A.全部位于热带B.北回归线穿过中部C.东临太平洋D.位于南美洲西海岸17.图中 ( )A.甲地年降水量为2 000毫米B.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500毫米以上C.赤道附近年降水量较少D.回归线附近降水量从西向东递减18.捕雾网 ( )①体现了人类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智慧②能改变当地的气候特征,改善人们的生产方式③可收集雾气带来的水分,缓解水资源短缺问题④能充分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带动相关产业发展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24·福建中考)下图示意某学习小组所做“影响气候的因素”分组实验及其数据记录,读图完成19、20题。19.此实验验证的影响气候的因素是 ( )A.纬度 B.海陆 C.地形 D.季风20.通过该实验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纬度越低,气温越高B.海拔越高,气温越低C.陆地气温日较差大于海洋D.陆地气温年较差大于海洋21.(2024·福州质检改编)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共同特点是 ( )A.四季高温 B.雨热同期C.冬季寒冷 D.降水均匀22.(2024·厦门质检改编)下列地区中,属于图示降水类型的是 ( )A.赤道附近的亚马孙平原B.印度半岛的乞拉朋齐C.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D.北非地区撒哈拉沙漠二、非选择题23.(2024·济南莱芜、钢城区中考)乞力马扎罗山位于非洲,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每年吸引大量游客前来登山。下图是非洲气候类型分布及乞力马扎罗山景观示意图。结合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导游解说:1848年,一位德国人偶然发现了乞力马扎罗山的雪峰奇景,回国后发表了赤道雪山的游记,这遭到了当时很多人的质疑。1861年有探险者攀登乞力马扎罗山,被山顶的积雪挡路。他们拍摄了从山麓到山顶、类似从热带到极地景观变化的照片,人们对乞力马扎罗山顶有积雪的质疑才停止。(1)探险者从非洲西海岸登陆,穿过大片茂密的森林一路向东行抵达乞力马扎罗山。沿途西部以 气候为主,此地区河流水量 ,季节变化 。东部以 气候为主。(2)从发现“山顶积雪”到探险者们对“山顶积雪”的求证,体现了科学探索的过程。请补充完成下图内容。① ,② ,③ ,④ ,⑤ 。 当地导游解说:这是丁香树,丁香是一种香料。我的家乡被称为“丁香之国”,丁香出口收入占外汇收入的80%。(3)导游的描述反映出非洲经济以出口 (工业制成品/初级农矿产品)为主,在国际贸易中处于 (有利/不利)地位。导游解说:遗憾的是,气候变暖使山顶积雪面积萎缩了80%以上。在未来的20年内,山顶雪盖将面临彻底消失的危险。(4)应对气候变暖,需要全球共同行动。我们作为中学生应该怎么做 请你向全球青少年发出倡议。(至少两点)24.(2024·山西中考)【项目化学习】项目主题:我的校园我的家项目背景:某中学校园内在连续较长时间降水或遇暴雨天气后,部分区域路面常会出现积水,给师生的学习生活带来不便。为解决这一问题,地理小组以“我的校园我的家”为主题,开展项目化学习。任务一:实地调查小组成员测量并绘制了校园平面图。某次较强降水后,同学们找到积水位置,并把积水明显的区域标记在图中相应位置。(1)调查发现有植被覆盖的区域积水现象不明显,试简要分析原因。任务二:分析探究同学们收集了所在城市的气候资料,如下表。月份 1 2 3 4 5 6平均 气温/℃ -3.4 0.6 8.3 12.1 19.9 23.5降水量 /mm 3.0 5.6 11.2 22.0 34.1 52.2月份 7 8 9 10 11 12平均 气温/℃ 23.1 22.5 18.0 10.2 4.3 -1.9降水量 /mm 109.3 99.4 62.0 28.1 12.9 2.9 (2)根据资料,在图中补充绘制该市年降水量柱状图。(3)说出校园最可能出现积水的时段,并从气候角度简要说明原因。任务三:成果展示(4)调查结论:校园积水主要与地面状况和 有关。(5)为创建良好的校园环境,请给学校有关部门提出改进方案。25.(2024·江西中考)阅读材料,完成问题探究。探究主题:庐山旅游资源和旅游业。 庐山位于长江南岸,鄱阳湖之滨,京九铁路沿北部山麓而过。庐山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降水量在1 800 mm以上,雨热同期。庐山群峰耸立,多河谷和陡崖。山上云雾缭绕、瀑布直下、植被茂密,自然风光秀美。 庐山历史悠久,人文景观丰富。近代以来,庐山以避暑胜地闻名于海内外,1996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庐山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佳地,每年接待大量国内外游客。 下图为文人墨客游庐山写下的诗词。(1)读古诗《大林寺桃花》可知,山上桃花盛开时间明显晚于山下。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2)只考虑流量因素,欣赏庐山瀑布的最佳季节是 季。从地形和降水两方面说明庐山多瀑布的原因。(3)雨季游庐山,游客需要防范哪些地质灾害 试列举两种。(4)探究庐山发展旅游业的优势条件。26.(2024·北京质检)气候是自然环境中最活跃的要素。某中学地理课堂以“发现气候”为主题开展学习活动。下图为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小组一:发现气候的分布规律(1)同学们发现,南、北回归线之间主要分布有 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四种气候类型,主要影响因素是 。(2)读图可以判断出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区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是 ( )A.自西向东减少B.自东西分别向内陆减少C.自东向西减少D.自内陆分别向东、向西减少(3)北美洲西岸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呈现狭长条带状的分布特点,影响因素是 。小组二:发现气候与农业的关系资料1:甘蔗和甜菜是常见的糖料作物。甘蔗喜热、喜湿、喜光,对热量要求较高,冬季最低温度如果低于0 ℃,就遭受冻害;甜菜喜温凉,有耐寒、耐旱特性。(4)四种气候类型中,适宜种植甘蔗的气候类型是 (填序号);适宜种植甜菜的气候类型名称是 ,气候特征是 。小组三:发现气候与你我的联系资料2:2018年,联合国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发布了《全球升温1.5 ℃特别报告》,明确指出全球气温升高2.0 ℃与升高1.5 ℃相比,影响大不一样。项目 升高1.5 ℃ 升高2.0 ℃暴露在极端炎热 中的人口比例 14% 37%植物消亡比例 8% 16%北极永久冻土 解冻面积 480万km2 660万km2玉米减产幅度 3% 7%(5)全球气候变暖与我们息息相关。依据资料,参照示例写出一条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示例:北极永久冻土解冻面积由480万km2增加到660万km2,解冻面积扩大,释放二氧化碳量增加,加剧气候变暖。资料3:碳中和 碳中和是指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和吸收量达到平衡,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我国在联合国大会上做出承诺,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6)实现“碳中和”需要政府、企业和每个人的共同努力。请写出一条在节能减排方面你能采取的实际行动。27.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A地最高气温出现在 月,B地降水最多出现在 月。(2)就南、北半球而言,A地在 半球,B地在 半球。(3)A、B两地的气候资料与北京市气候特点相符的是 地。从A、B两地的降水月份分配看,雨季相对集中的是 地。(4)写出A、B两地的气候特点:A: ;B: 。(5)A、B两地气候特征的不同点是 。28.(2024·福州改编)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A地的气候类型是 ,这种气候主要分布在 。(2)B地的气候类型是 ,其气候特征与图①②③中的图 相吻合,该地气候特征是 ,这种气候分布面积最大的洲是 洲。(3)C地的气候类型是 ,这种气候类型在 (国家)分布最广,C地比E地降水多,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4)图③代表的气候类型是 ,这种气候的特征是 ,分布面积最大的大陆是 ,即字母 所示的大陆。第四单元 世界的气候一、选择题 (2024·福建中考)“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是杜甫描述成都西边雪山的诗句。据此完成1、2题。1.摄影爱好者在成都市区拍摄100千米外的雪山,最适合的天气对应的天气符号为 (B)2.为改善城市空气质量,提高在成都市区看到雪山的概率,可采取的措施有 (C)①增加绿化面积 ②集中焚烧秸秆③提倡绿色出行 ④使用清洁能源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 “碳中和”是指年度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与年度二氧化碳吸收总量相等,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我国宣布力争于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据此完成3、4题。3.我国重视二氧化碳排放,提出“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主要目的是 (B)A.增加国民收入B.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实行绿色发展C.提高我国煤炭产量D.实现乡村振兴4.下列行为符合低碳环保理念,有助于实现碳中和的是 (D)A.燃放烟花爆竹B.使用一次性餐具C.购物大量使用塑料袋D.课本循环使用 (2024·滨州中考)冬去春来,广东当地清晨经常雾海茫茫,这是由于冷空气走后,暖湿气流迅速反攻,致使气温回升,空气湿度加大,这样的天气当地人称为“回南天”。据此完成5、6题。5.该天气现象发生期间,天气预报中可能出现的天气符号是 (C)6.受此天气现象影响,当地网购量增加的商品可能有 (D)A.电风扇 B.洗衣机C.加湿器 D.除湿机 (2024·广东中考)【民居与环境主题】“A”形茅屋是巴布亚新几内亚的传统民居,因其外形酷似字母“A”而得名。图(a)为巴布亚新几内亚气候资料图,图(b)为“A”形茅屋景观图,完成7、8题。7.巴布亚新几内亚的气候特征是 (B)A.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B.全年高温多雨C.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D.全年温和湿润8.“A”形茅屋的外形设计主要是考虑 (D)A.保暖 B.防风C.防潮 D.排水9.(2024·黑龙江牡丹江中考)有人将热带雨林比喻为“蓄水海绵”,反映了热带雨林能够 (C)A.净化空气 B.调节气候C.涵养水源 D.提供药材 (2024·福建中考)下图为甲、乙、丙、丁四地气候资料,读图完成10、11题10.气候特征为全年高温多雨的是 (B)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11.甲地典型的自然景观是 (A) 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闭幕式于2024年2月20日晚在国家体育场隆重举行。北京成为世界首座“双奥之城”,据此完成12~14题。12.本届冬奥会选择2月4日至20日举行,主要原因是北京此时段 (C)A.降水丰富,积雪量大B.少大风天气,干扰少C.气温低,利于室外冰雪保存D.树木落叶,视线遮挡少13.2月8日10点,中国运动员在首钢滑雪大跳台完成神奇一跳,成功夺冠,这是北京冬奥会滑雪项目上中国队夺得的首枚金牌。观看运动员起跳瞬间的图像(如图)判断当日北京的天气是 (A)A.晴朗 B.阴天 C.小雪 D.中雨14.据了解,本届冬奥会的很多比赛场馆、赛道和综合配套设施等都由首钢搬迁后废弃建筑改造而成,首钢从北京迁出的主要原因是 (C)A.迎接冬奥会召开B.腾出地方建设交通C.减少对北京的环境污染D.提高首钢经济效益15.“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高处不胜寒”的地理解释是 (B)A.纬度低,气温低 B.海拔高,气温低C.离海远,气温低 D.降水少,气温低 (2024·福建质检)阿塔卡马沙漠被称为世界的“旱极”,但每年有200余天被大雾笼罩。当地人制作捕雾网,收集雾里的潮湿水汽,解决用水问题。如图为南美洲局部地区年降水量图和捕雾网图片。读图完成16~18题。16.阿塔卡马沙漠 (D)A.全部位于热带B.北回归线穿过中部C.东临太平洋D.位于南美洲西海岸17.图中 (B)A.甲地年降水量为2 000毫米B.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500毫米以上C.赤道附近年降水量较少D.回归线附近降水量从西向东递减18.捕雾网 (B)①体现了人类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智慧②能改变当地的气候特征,改善人们的生产方式③可收集雾气带来的水分,缓解水资源短缺问题④能充分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带动相关产业发展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24·福建中考)下图示意某学习小组所做“影响气候的因素”分组实验及其数据记录,读图完成19、20题。19.此实验验证的影响气候的因素是 (B)A.纬度 B.海陆 C.地形 D.季风20.通过该实验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C)A.纬度越低,气温越高B.海拔越高,气温越低C.陆地气温日较差大于海洋D.陆地气温年较差大于海洋21.(2024·福州质检改编)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共同特点是 (B)A.四季高温 B.雨热同期C.冬季寒冷 D.降水均匀22.(2024·厦门质检改编)下列地区中,属于图示降水类型的是 (B)A.赤道附近的亚马孙平原B.印度半岛的乞拉朋齐C.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D.北非地区撒哈拉沙漠二、非选择题23.(2024·济南莱芜、钢城区中考)乞力马扎罗山位于非洲,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每年吸引大量游客前来登山。下图是非洲气候类型分布及乞力马扎罗山景观示意图。结合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导游解说:1848年,一位德国人偶然发现了乞力马扎罗山的雪峰奇景,回国后发表了赤道雪山的游记,这遭到了当时很多人的质疑。1861年有探险者攀登乞力马扎罗山,被山顶的积雪挡路。他们拍摄了从山麓到山顶、类似从热带到极地景观变化的照片,人们对乞力马扎罗山顶有积雪的质疑才停止。(1)探险者从非洲西海岸登陆,穿过大片茂密的森林一路向东行抵达乞力马扎罗山。沿途西部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主,此地区河流水量丰富(大),季节变化小。东部以热带草原气候为主。(2)从发现“山顶积雪”到探险者们对“山顶积雪”的求证,体现了科学探索的过程。请补充完成下图内容。①赤道,②高,③5 000,④24,⑤0.6。 当地导游解说:这是丁香树,丁香是一种香料。我的家乡被称为“丁香之国”,丁香出口收入占外汇收入的80%。(3)导游的描述反映出非洲经济以出口初级农矿产品(工业制成品/初级农矿产品)为主,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有利/不利)地位。导游解说:遗憾的是,气候变暖使山顶积雪面积萎缩了80%以上。在未来的20年内,山顶雪盖将面临彻底消失的危险。(4)应对气候变暖,需要全球共同行动。我们作为中学生应该怎么做 请你向全球青少年发出倡议。(至少两点)节约用纸、节约用电、绿色出行。24.(2024·山西中考)【项目化学习】项目主题:我的校园我的家项目背景:某中学校园内在连续较长时间降水或遇暴雨天气后,部分区域路面常会出现积水,给师生的学习生活带来不便。为解决这一问题,地理小组以“我的校园我的家”为主题,开展项目化学习。任务一:实地调查小组成员测量并绘制了校园平面图。某次较强降水后,同学们找到积水位置,并把积水明显的区域标记在图中相应位置。(1)调查发现有植被覆盖的区域积水现象不明显,试简要分析原因。答:与水泥路面相比,植被覆盖区域下渗速度快;植被具有涵养水源的作用等。任务二:分析探究同学们收集了所在城市的气候资料,如下表。月份 1 2 3 4 5 6平均 气温/℃ -3.4 0.6 8.3 12.1 19.9 23.5降水量 /mm 3.0 5.6 11.2 22.0 34.1 52.2月份 7 8 9 10 11 12平均 气温/℃ 23.1 22.5 18.0 10.2 4.3 -1.9降水量 /mm 109.3 99.4 62.0 28.1 12.9 2.9 (2)根据资料,在图中补充绘制该市年降水量柱状图。(3)说出校园最可能出现积水的时段,并从气候角度简要说明原因。时段:7、8月份/夏季。原因: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降水主要集中在7、8月份;夏季降水强度大,多暴雨;降水频率高等。任务三:成果展示(4)调查结论:校园积水主要与地面状况和降水强度/降水量的多少/降水持续的时间有关。(5)为创建良好的校园环境,请给学校有关部门提出改进方案。增加绿化面积;铺设透水砖;建设海绵校园;增设下水井;雨季到来之前,清理下水井等。25.(2024·江西中考)阅读材料,完成问题探究。探究主题:庐山旅游资源和旅游业。 庐山位于长江南岸,鄱阳湖之滨,京九铁路沿北部山麓而过。庐山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降水量在1 800 mm以上,雨热同期。庐山群峰耸立,多河谷和陡崖。山上云雾缭绕、瀑布直下、植被茂密,自然风光秀美。 庐山历史悠久,人文景观丰富。近代以来,庐山以避暑胜地闻名于海内外,1996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庐山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佳地,每年接待大量国内外游客。 下图为文人墨客游庐山写下的诗词。(1)读古诗《大林寺桃花》可知,山上桃花盛开时间明显晚于山下。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答:海拔高,气温低。(2)只考虑流量因素,欣赏庐山瀑布的最佳季节是夏季。从地形和降水两方面说明庐山多瀑布的原因。答:原因:多河谷和陡崖;降水丰沛。(3)雨季游庐山,游客需要防范哪些地质灾害 试列举两种。答:滑坡、泥石流。(4)探究庐山发展旅游业的优势条件。答:旅游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生态环境优良;知名度高。26.(2024·北京质检)气候是自然环境中最活跃的要素。某中学地理课堂以“发现气候”为主题开展学习活动。下图为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小组一:发现气候的分布规律(1)同学们发现,南、北回归线之间主要分布有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雨林(可交换位置)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四种气候类型,主要影响因素是纬度因素。(2)读图可以判断出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区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是 (B)A.自西向东减少B.自东西分别向内陆减少C.自东向西减少D.自内陆分别向东、向西减少(3)北美洲西岸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呈现狭长条带状的分布特点,影响因素是地形因素。小组二:发现气候与农业的关系资料1:甘蔗和甜菜是常见的糖料作物。甘蔗喜热、喜湿、喜光,对热量要求较高,冬季最低温度如果低于0 ℃,就遭受冻害;甜菜喜温凉,有耐寒、耐旱特性。(4)四种气候类型中,适宜种植甘蔗的气候类型是④(填序号);适宜种植甜菜的气候类型名称是温带海洋性气候,气候特征是全年温和多雨,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小组三:发现气候与你我的联系资料2:2018年,联合国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发布了《全球升温1.5 ℃特别报告》,明确指出全球气温升高2.0 ℃与升高1.5 ℃相比,影响大不一样。项目 升高1.5 ℃ 升高2.0 ℃暴露在极端炎热 中的人口比例 14% 37%植物消亡比例 8% 16%北极永久冻土 解冻面积 480万km2 660万km2玉米减产幅度 3% 7%(5)全球气候变暖与我们息息相关。依据资料,参照示例写出一条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示例:北极永久冻土解冻面积由480万km2增加到660万km2,解冻面积扩大,释放二氧化碳量增加,加剧气候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升高,植物消亡,旱灾加剧。资料3:碳中和 碳中和是指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和吸收量达到平衡,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我国在联合国大会上做出承诺,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6)实现“碳中和”需要政府、企业和每个人的共同努力。请写出一条在节能减排方面你能采取的实际行动。骑行共享单车。27.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A地最高气温出现在1月,B地降水最多出现在8月。(2)就南、北半球而言,A地在南半球,B地在北半球。(3)A、B两地的气候资料与北京市气候特点相符的是B地。从A、B两地的降水月份分配看,雨季相对集中的是B地。(4)写出A、B两地的气候特点:A: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B: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5)A、B两地气候特征的不同点是A地冬季多雨(雨热不同期),B地夏季多雨(雨热同期)。28.(2024·福州改编)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A地的气候类型是热带雨林气候,这种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2)B地的气候类型是热带沙漠气候,其气候特征与图①②③中的图②相吻合,该地气候特征是终年炎热干燥,这种气候分布面积最大的洲是非洲。(3)C地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季风气候,这种气候类型在中国(国家)分布最广,C地比E地降水多,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海陆因素。(4)图③代表的气候类型是寒带气候,这种气候的特征是终年寒冷干燥,分布面积最大的大陆是南极大陆,即字母D所示的大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四单元 世界的气候 - 学生版.docx 第四单元 世界的气候.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