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6张PPT)生物学(新人教版)生物技术与工程第四章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与伦理问题第 1 节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Biology20世纪70年代以后,以基因工程为代表的一大批生物技术成果,进入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特别是在医药和农业生产上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今天,人类可以利用分子遗传学等方面的知识和技术,把改造生命的幻想变成现实,传统的生命观受到了生命科学新观念的强劲冲击。与其他科学技术一样,生物技术像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造福人类,也可能在使用不当时给人类带来潜在的危害。由于我国政治、经济、宗教信仰很传统伦理道德观念等有别于西方,因此我国对生物技术制定的法律和法规,必须符合自己的国情。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的问题。科技探索之路生物技术发展与社会进步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 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提出:加强农业转基因技术研发和监管,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慎重推广。同年8月,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指出:“十三五”期间要持续攻克转基因关键核心技术,其中包括建成规范的生物安全性评价技术体系,确保转基因产品安全。目前,我国已经逐步建立了与国际接轨并适合我国国情的转基因安全评价体系,这是世界上最严格的安全评价体系之一。近些年来,关于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已经成为老百姓普遍关心的问题。那么,转基因产品真的存在安全性问题吗 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它呢 经过国家相关部门审批、已经上市的转基因产品,原则上是安全的。我们应该理性地看待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问题。转基因产品是否安全?从社会中来阅读课本整理归纳,填写下表:项目 产 品 优 势转基因微生物 ①用来减少啤酒酵母双乙酰的生成,缩短啤酒的 发酵周期 ②构建高产、优质的基因工程菌来生产氨基酸 ③用基因工程菌生产药物 微生物具有生理结构和遗传物质简单、生长繁殖快,对环境因素敏感和容易进行遗传物质操作等优点。转基因动物 ①培育了生长迅速、营养品质优良的转基因家禽、家畜 ②培育了抵抗相应病毒的动物新品种 ③建立了某些人类疾病的转基因动物模型 提高动物生产性能、增强抗病能力、加快培育新品种,以及有利于建立疾病模型、生产医疗药品和营养保健品、移植器官、保护环境等方面。转基因植物 培育出大批具有抗虫、抗病、抗除草剂和耐储藏等新性状的作物 解决粮食短缺的问题,减少农药使用,避免环境污染。节省生产成本,降低食物售价。增加食物营养,提高附加价值。一、转基因成果令人叹为观止(1)选用微生物进行基因改造的优点:①微生物具有生理结构和遗传物质简单、生长繁殖快,②对环境因素敏感和容易进行遗传物质操作等优点。(2)对微生物的基因改造的成果:① 用来减少啤酒酵母双乙酰(一种啤酒发酵过程中的产物,它的浓度过高会影响啤酒的风味和口感)的生成,缩短啤酒的发酵周期。大肠杆菌1.转基因微生物方面啤酒发酵过程中,酵母自身代谢可产生双乙酰。当其在啤酒中的含量超过一定浓度时,啤酒就会出现一种馊饭味。从而影响啤酒的风味和口感。一、转基因成果令人叹为观止(2)对微生物的基因改造的成果:1.转基因微生物方面③ 用工程菌生产药物。2.转基因动物方面将生长激素基因、促生长激素释放激素基因等转入动物体内,培育了生长迅速、营养品质优良的转基因家禽、家畜。①将某些抗病毒的基因转入动物体内,培育了的动物新品种。②建立某些人类疾病的转基因动物模型,模拟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为研究该疾病的致病机制和开发治疗药物提供依据。③② 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高产、优质的基因工程菌来生产氨基酸。已经几乎涉及各种疾病的治疗。2014年,全世界包括基因工程药物在内的生物技术药物销售额达1.2万亿元。一、转基因成果令人叹为观止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 ×106hm2 )0美国巴西巴拉圭巴基斯坦中国南非玻利维亚印度阿根廷加拿大1020304050607080全世界排名前十位的种植转基因作物的国家种植转基因作物的面积一、转基因成果令人叹为观止3.转基因植物方面(1)研究成果:科学家已经培育出了大批具有抗虫、抗病、抗除草剂和耐储藏等新性状的作物。转基因耐储藏番茄利用转基因技术显著抑制番茄中乙烯形成酶的活性和乙烯的生成量,从而育成了转基因耐储藏番茄。(2)举例:转基因耐储藏番茄(右上)和普通番茄(左下)(3)转基因植物的推广①2017年,全世界种植转基因作物的国家 已达24个;②种植的转基因作物中,大豆和玉米最多, 其次是棉花和油菜;③我国批准发放了转基因棉花、番木瓜、水稻和玉米等作物的生产应用安全证书,但截至到2017年,只有转基因棉花和番木瓜获准商业化种植;④我国还准发了转基因棉花、大豆、玉米、油菜、甜菜、番木瓜的进口安全证书,但我国进口的基本上是转基因棉花的纤维,还有这几种作用在国外的直接加工生产。一、转基因成果令人叹为观止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示对"人们对转基因产品安全性的疑虑"的调查结果。二、对转基因产品安全性的争论二、对转基因产品安全性的争论转基因食品安全吗?对转基因技术就会产生不同的见解,特别是在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等方面发生激烈的争论1.争论的原因(1)原本是自然造就的生命形式被人为改造后具有了全新特征的现实(2)人们所生活的国家或社会、政治制度、意识形态、宗教信仰、经济发展水平、历史背景、传统文化和伦理道德观念等的差异,决定了人们具有不同的价值观取向。2.争论的内容二、对转基因产品安全性的争论那么,人们是根据什么,认为转基因食品不安全?你的看法呢?二、对转基因产品安全性的争论绝不能对转基因食物的安全性掉以轻心转基因食物潜在的安全隐患,在技术上是可以克服的,不必担心转基因食物的安全性①反对“实质性等同”。即使转基因农作物的重要成分没有变化,也不能保证其他方面的改变对人体无害。②担心出现滞后效应。③担心出现新的过敏原。④担心营养成分改变。⑤将动物蛋白基因转人农作物,担心会侵犯宗教信仰者或素食者的权益①“实质性等同”是对转基因农作物安全性评价的起点,而不是终点。②多环节、严谨的安全性评估,可以保证转基因食物的安全。③科学家负责的态度,可以防止新的过敏原的传播。④至今尚未发一例因食用转基因食物而影响人体健康的实例。辩论会(1)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实质性等同:即转基因农作物中只要某些重要成分没有发生改变,就可以认为与天然品种“没有差别”二、对转基因产品安全性的争论辩论会转基因植物可能会扩散到种植区以外,成为杂草转基因生物可能成为“入侵的外来物种”威胁生态系统其他生物的生存外源基因可能与感染转基因生物的某些细菌或病毒杂交,重组出对人类或其他生物有害的病原体形成“超级病毒”。有可能使杂草成为除不掉的“超级杂草”扩散到种植区以外的转基因农作物很快死亡。转基因农作物新性状必须有一定的条件和种植技术。由于存在生殖隔离,转基因农作物很难与其他植物杂交。花粉传播的距离有限,时间有限。a.担心引起生物安全的理由b.不担心引起生物安全的理由(2)生物安全二、对转基因产品安全性的争论辩论会(3)环境安全打破自然物种的原有界限,改变了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重组微生物在降解某些化合物过程中所产生的中间产物,可能对人类的生活环境造成二次污染。重组DNA与微生物杂交,可能产生有害的病原微生物。转基因植物花粉中的有毒物质可通过采蜜进入蜜蜂,再经过食物链传递,有可能进入其他动物和人体内。转基因不会改变生物原有的分类地位,不会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转基因抗虫作物的种植,减少了农药的使用量。抗除草剂农作物的种植,减轻了农田管理的负担,保护了农田的土壤环境。新闻报导不实,增加了公众对转基因农作物的恐惧感。a.担心引起环境安全的观点b.不担心引起环境安全的观点二、对转基因产品安全性的争论通过以上视频的学习,你知道如何看待转基因产品了吗?转基因食品上市前安全谁来管?三、理性看待转基因技术1.转基因产品上市要求转基因作为一项技术本身是中性的,由这项技术研发出来的产品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安全性评价,符合相应标准后才能上市。2.如何理性看待转基因技术①不是人云亦云,更不是诋毁科学创新、造谣惑众,而是需要以 完备的相关科学知识为基础,既清晰地了解转基因技术的原理 和操作规程;②应该看到人们的观点受到许多复杂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因 素的影响;③要靠确凿的证据和严谨的逻辑进行思考和辩论;④坚持正确的社会舆论导向。三、理性看待转基因技术3.我国针对转基因技术的方针(1)研究上要大胆,坚持自主创新;(2)推广上要慎重,做到确保安全;(3)管理上要严格,坚持依法监督。我国还成立了专门的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既维护了消费者对转基因产品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又最大程度地保证了转基因技术和已经上市的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三、理性看待转基因技术 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管理办法 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 进出境转基因产品检验检疫管理办法 农业转基因生物进口安全管理办法 农业转基因生物加工审批办法 国务院颁布了 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 国家有关部门实施了:转基因标签非转基因标签三、理性看待转基因技术评估获取证据的难度证明转基因食品安全(没有任何危害),比证明转基因食品不安全更难。因为要证明它不安全,只要找到它存在一种危害的证据就可以。要证明它安全,则需要把所有可能造成的危害,以及潜在的风险全部排除才可以,而这样的工作难度非常大,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在逻辑学上,证明某事物不存在是非常困难的。思维训练三、理性看待转基因技术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是人们争论的焦点。有人说,一种转基因食品,只有证明它是安全的,才可以食用;有人说,一种转基因食品,如果没有证据表明它不安全,就可以食用。对某种转基因食品而言,证明它的安全与证明它不安全,哪个获取所需证据的难度大?为什么?【课堂小结】1. 当面对日常生活中与转基因技术有关的话题时,我们需要理性地表明观点和参与讨论。下 列不属于理性看待转基因技术的是 ( )A. 要靠确凿的证据和严谨的逻辑来思考转基因技术的影响B. 只要有证据表明产品有害,就应该禁止转基因技术的应用C. 要看到经济、文化和伦理道德观念等的差异使人们对转基因技术有不同的看法D. 要在清晰地了解转基因技术的原理和操作规程的基础上来讨论转基因技术的相关问题B练习与应用2. 我国为保证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采取的措施不包括( )A. 颁布相关的法规B. 制定相关的技术规程C. 减少农业转基因技术的研发D. 成立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C练习与应用练习与应用二.拓展应用以下内容摘自网络某论坛。可食用的转基因作物一般具有如下特征:(1)与传统作物的味道不同,例如,传统的玉米略带甜味,而现在流行的转基因甜玉米的甜度非常高,像加了蜜一样;(2)与传统作物的色彩不同,如彩椒、紫薯;(3)凡是害虫喜欢吃的作物都是非转基因的,而没有害虫或很少有害虫吃的作物,绝对是转基因的。请你辨析上述说法的可靠性。这里所谓的“传统作物”是指由传统育种方法培育的非转基因作物。传统的育种方法有杂交育种、诱变育种等,从本质上讲,它们与转基因育种并没有区别。杂交育种能够进行种内和近缘物种间基因的转移,诱变则是人为制造突变,为育种提供更多的基因选择,它们的盲目性强,因此育种时间长。转基因育种可以突破种间的生殖隔离,能够在任意物种间进行基因的转移,且操作更准确、成功率更高,也能更好地利用丰富的基因资源。不能用口味、颜色或大小等指标来判断一种作物是否是转基因作物。天然植物本来就多种多样,不同品种杂交就可能出现新的性状。例如,甜玉米、彩椒、紫薯等都是通过杂交育种培育的,培育过程中并没有用到转基因技术。也不能用害虫是否喜欢吃或有没有害虫吃来判断一种作物是否是转基因作物,因为不同转基因作物转入的基因是不同的,如果转入的是抗虫基因,那么目标害虫可能会被杀死;如果转入的并非抗虫基因,那么转基因作物在预防虫害方面就不会有特殊的作用。综上所述,习题中摘选的网络上的说法都不可靠。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