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高二考试地理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云南省元谋县位于云贵高原北部边缘的干热河谷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当地推广种植剑麻(热带植物,叶片宽大,根系发达),其纤维可制作工业品,剑麻皂素用于制作抗癌药物,残渣用作饲料、肥料,兼具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剑麻种植常与“隔坡水平沟”(将坡地改造成坡沟相间分布的地形)技术配套使用。图1为元谋县区域位置图。据此完成1-2题。图11.云南省元谋县河谷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主要是由于( )A.冰川侵蚀强烈,地表岩石裸露B.季风气候降水均匀,冲刷表土C.昼夜温差大,物理风化作用强D.降水少,蒸发强,植被覆盖率低2.剑麻种植常与“隔坡水平沟”技术配套使用,主要目的是( )A.拦截坡面径流,提高雨水下渗率B.增加生物多样性,减少病虫害C.扩大剑麻种植面积,提高产量D.减小昼夜温差,改善小气候图2为2014--2023年西藏三大产业产值变化统计图。据此完成3--4题。图23.西藏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多但总产值低,主要是由于( )A.气候湿热,产量低 B.农业生产方式粗放C.农业用地占比小 D.农业生产类型多样4.为实现西藏三大产业协调发展,应该( )A.将农牧业与旅游业相融合B.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C.增加农畜产品的类型D.大力增加自然旅游资源2025年3月6日国家“十四五”电力发展规划的重点工程——甘肃-浙江士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首个线路标段在浙江杭州富阳区环山乡双林村正式动工建设,成为第四条落地浙江的“西电东送”工程。据此完成5--7题。5.甘电入浙的绿色能源主要有( )①火电 ②核 电③风电 ④光伏发电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6.甘电入浙工程建设有利于浙江( )A.提升高耗能工业比重 B.缓解电力供需矛盾C.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D.提高新能源开发利用能力7.下列能够保障甘电入浙稳定性的措施是( )A.减少发电过程中的碳排放 B.建设超低压输电工程C.在电力开发中保护生态环境 D.多电并举输送电能图3为漫画“小污见大污”。据此完成8--9题。图38.图中漫画反映的环境问题给城市环境带来的危害是( )A.加剧全球气候变暖 B.增加城市的降水频率C.城市沙尘天气频发 D.城市颗粒污染物增加9.为减少漫画中的环境问题,最应该( )A.禁止燃油私家车的出行 B.推广无人驾驶汽车出行C.完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 D.重新布局城市的道路网鲎是一类古老的生物,它们的族群已经在地球上生存了近5亿年,经历了地球上的5次物种灭绝。鲎曾经广泛分布于我国东部沿海、北部湾,东南亚及美国东海岸,数量极多。但几经兴衰,现今存活的种类只剩4种。鲎出生后13年才能性成熟,幼体主要栖息在潮间带,成年后转入浅海活动,每年冬季会游回深海冬眠,无法人工饲养,血液呈蓝色,具有显著的医学价值。据此完成10--12题。10.鲎现今存活的种类只剩4种,主要是由于( )A.经历了多次物种灭绝 B.自身繁殖能力减弱C.人类活动的强烈干扰 D.全球气候变暖增强11.鲎无法人工饲养的关键因素是( )A.对水质要求过高B.生长周期漫长C.栖息环境复杂多变D.食物来源特殊12.保护鲎资源的有效措施有( )①加强立法,禁止非法捕捞②引进外来物种,促进鲎的繁衍③开展鲎资源监测与研究④禁止开发沿海资源,扩大鲎的栖息地范围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洋垃圾”泛指由国外进入中国的高污染固体废弃物。自2021年1月1日起,中国正式实施禁止以任何方式进口固体废物的政策,这一举措标志着中国全面禁入洋垃圾。图4示意2014-2020年我国进口洋垃圾数量及增长率变化情况。据此完成13--15题。图413.2014-2020年期间,我国的洋垃圾( )A.进口量小且减少快 B.进口量小且波动下降C.进口量大且减少快 D.进口量大且波动上升14.我国曾大量进口洋垃圾的主要目的是( )A.提高废弃物处理能力 B.提升我国工业化水平C.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D.弥补工业原料的短缺15.进口洋垃圾对我国环境质量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A.降低产品质量的稳定性B.处理过程中产生次生污染C.低价销售扰乱市场秩序D.直接危害人体的心理健康二、非选择题(共55分)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珠三角经济圈包括“广佛肇”“深莞惠”和“珠中江”三大经济圈(如图5),共9个广东省内城市,城市间经济互动往来程度高。珠三角三大经济圈内城市间交通网络密集、产业链高度互补。近年来,珠三角经济圈积极融入港澳经济圈,共同打造粤港澳世界级城市群。图5(1)分析珠三角三大经济圈内城市间产业链高度互补的好处。(6分)(2)说明珠三角经济圈融入港澳经济圈对自身发展的意义。(6分)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纳伦河是锡尔河右岸支流,发源于天山中部冰川,流经吉尔吉斯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上游的吉尔吉斯斯坦冬季寒冷,能源需求量大,但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矿产不足下游的乌兹别克斯坦能源矿产充足,且拥有费尔干纳盆地的万亩良田。两国针对纳伦河用水的争端由来已久。图6为纳伦河流域示意图。图6(1)分析吉尔吉斯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在纳伦河用水方面产生争端的原因。(4分)(2)说明乌兹别克斯坦大量引用纳伦河河水灌溉对下游地区自然环境产生的影响。(6分)(3)从流域协调发展的角度,提出缓解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两国用水矛盾的具体措施。(6分)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9分)中国原生的孔雀属于绿孔雀,仅在云南零星分布。绿孔雀作为百鸟之王,对栖息地的选择尤为挑剔,它们需要河漫滩、沙滩来求偶和洗沙浴。旱季,它们需要来到小河中喝水;夜晚,它们需要高大的乔木来睡觉休息。现今,只有元江流域有少量保存良好的河谷,是野生绿孔雀生存的最后栖息地。图7示意西双版纳历史上绿孔雀分布。图7有人认为中国绿孔雀面临物种灭绝的危机,既有人为原因,又有自然原因,试加以阐述,(9分)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我国坚持把粮食基本自给作为保障粮食安全的基本方针。影响粮食安全的因素较多其中粮食供需是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的关键组成部分,粮食供需包含了粮食生产和消费两个环节。图8为某年我国某年粮食供需空间分布示意图。图8(1)简述东北三省成为高余粮地区的优势条件。(6分)(2)分析南方部分沿海地区成为高缺粮地区的原因。(6分)(3)请提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可采取的措施。(6分)高二考试地理参考答案1.D 【解析】云南省元谋县干热河谷降水少,蒸发强,导致干旱,且陡坡地形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肥力低,植被覆盖率低,生态环境脆弱。故D选项正确。2.A 【解析】“隔坡水平沟”技术可以拦截坡面径流,减缓水流速度,提高雨水下渗率,减少水土流失,与剑麻种植配合,能更好地发挥保持水土的生态效益;该技术与增加生物多样性、减少病虫害关系不大;该技术主要目的不是扩大剑麻种植面积,而是保持水土;该技术对减小昼夜温差、改善小气候作用不明显。故A选项正确。3.B 【解析】西藏第一产业产值较低,但其就业人数多,说明农业生产方式粗放,生产效率低。故B选项正确。4.A 【解析】西藏将当地的农牧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有利于西藏三大产业协调发展;西藏经济水平低,不利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西藏气候高寒,农畜产品要适应当地环境,而不能随意增加;旅游资源受当地自然环境的影响,人为增加难度大。故A选项正确。5.D 【解析】火电以煤炭发电为主,属于燃烧化石燃料,不是绿色能源;核电布局区位灵活,一般布局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甘肃风能、太阳能资源丰富,且属于绿色能源。故D选项正确。6.B【解析】浙江位于我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经济水平高,对能源需求量大且能源资源短缺,甘电入浙工程可以缓解浙江的电力供需矛盾。故B选项正确。7.D 【解析】水电、火电、光电、风电多电并举,能够使各种电力互补,提高“西电东送”的稳定性;为了减少输电过程中的能量损耗,应该建设超高压输电工程;减少发电过程中的碳排放和保护生态环境对保障输电稳定性无直接影响。故D选项正确。8.D 【解析】图中反映了城市汽车尾气污染,会增加城市颗粒污染物;加剧全球气候变暖属于对全球环境的影响;增加降水频率本身并不属于环境问题;城市大气污染不会导致沙尘天气频发。故 D选项正确。9.C【解析】禁止燃油私家车出行不符合目前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无人驾驶汽车需要多方面技术支撑,短时间内大面积推广难度大;完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有利于减少私家车出行,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多数城市道路受历史因素以及城市规划的影响,重新布局难度大。故C选项正确。10.C【解析】鲎经历了多次物种灭绝依然存活,说明经历多次物种灭绝不是其现今存活种类较少的主要原因;材料中未提及鲎自身繁殖能力减弱;全球气候变暖增强是一个逐渐变化的过程,鲎在地球上生存了近5亿年,对环境变化有一定的适应能力,这不是导致其现今存活种类极少的主要原因;人类活动的强烈干扰,过度捕捞、海洋污染、栖息地破坏会对鲎的生存造成严重的影响,是导致其种类急剧减少的主要原因。故C选项正确。11.C【解析】由材料可知,鲎幼体主要栖息在潮间带,成年后转入浅海活动,每年冬季会游回深海冬眠,其栖息环境复杂多变,很难在人工环境中完全模拟,这是鲎无法人工饲养的关键因素。故C选项正确。12.B 【解析】加强立法,禁止非法捕捞,能减少人类对鲎的过度捕杀,①正确;引进外来物种可能对鲎的生存和繁衍造成威胁,不会促进其繁衍,②错误;开展鲎资源监测与研究,有助于了解鲎的生存状况,从而更好地制定保护措施,③正确;禁止开发沿海资源,不利于沿海地区经济发展,该措施不合理,④错误。故B选项正确。13.C【解析】由图中可以看出,2014-2020年我国洋垃圾整体进口量大且减少快。故C选项正确。14.D 【解析】我国工业发展快,对工业原料需求量大,曾经大量进口洋垃圾主要是为了弥补工业原料的不足。故D选项正确。15.B 【解析】降低产品质量的稳定性以及扰乱市场秩序不属于对环境质量的影响;在对洋垃圾的处理过程中,可能会产生次生污染;洋垃圾对人们的心理健康并不会产生直接的不利影响。故B选项正确。16.(1)有利于充分利用各城市的资源和产业优势,实现资源优化配置;能够加强城市间的产业协作,提高生产效率,增强区域产业竞争力;有利于避免城市间的恶性竞争,促进珠三角地区协调发展。(6分)(2)可以引进港澳的资金、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促进自身产业升级;借助港澳的国际市场和贸易渠道,拓展产品销售范围,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借助港澳的国际知名度,吸引国际投资和合作机会。(合理即可,6分)17.(1)吉尔吉斯斯坦冬季寒冷,能源需求大且能源矿产不足,需要通过修建水库拦蓄纳伦河水进行水电开发,以满足能源需求;乌兹别克斯坦拥有费尔干纳盆地的大量耕地,农业灌溉需水量大,纳伦河是其重要水源;纳伦河水资源总量有限,两国对水资源的需求不同,导致用水争端,且国际河流缺乏合理的分配机制,在水资源利用上易产生矛盾。(答出两点,4分)(2)大量引用河水灌溉,会使下游河流水量减少,湖泊萎缩,湿地面积减小,影响生物多样性;地下水位下降,可能导致土壤沙化;河流自净能力减弱,水质恶化;局部气候变干,蒸发加剧,土地盐碱化加重。(答出三点,6分)(3)建立跨国水资源管理机构,统筹分配枯水期与丰水期用水量;吉尔吉斯斯坦向乌兹别克斯坦输出水源,换取冬季能源供应,减少蓄水冲突;推广滴灌等节水技术,提升乌兹别克斯坦农业用水效率。(合理即可,答出三点,6分)18.自然原因:绿孔雀的分布区小而分散,导致其繁殖困难;绿孔雀对环境要求高,适应能力差。(4分)人为原因:人口增加,活动范围扩大,适宜绿孔雀生存的空间缩小;水电站的建设,导致河流季节变化变小,河漫滩和沙滩减少;人为狩猎或捕捉等,导致其数量减少。(5分)19.(1)自然条件优越(属温带季风气候区,雨热同期,黑土肥沃,地形平坦等),粮食单产高;耕地面积大,粮食总产量高;人口较少,本地粮食消耗较少;农业生产技术先进,粮食生产效率高,保障了粮食产量和质量;国家政策支持。(答出三点,6分)(2)南方沿海地区多山地、丘陵地形,耕地较少;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快,大量耕地被占用,耕地面积减少,粮食作物种植面积下降;人口密集,且外来人口多,粮食消耗量大;农业结构调整,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增加,使得粮食产量相对减少。(答出三点,6分)(3)保护耕地资源,稳定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提高粮食单产;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加强粮食储备体系建设;引导粮食合理消费,减少浪费。(答出三点,6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