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级第二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政治试题试卷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75分钟第Ⅰ卷(选择题)一、单选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今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75年来,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从一穷二白到全面小康,如今又踏上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由此可见( )A. 中国共产党通过科学、依法执政有效治理国家B. 中国共产党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最终目标C. 中国共产党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D.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和人民的正确选择2. 某国领导人曾说,中国发展成为一个强大的现代文明国家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在他看来“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成功的“秘诀”,它“凝聚了社会的共识,形成了前进的动力”,上述观点与下列说法一致的是( )①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关键在党②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的基本执政方式③新时代党的建设必须以政治建设为主线④中国共产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3. 2025年1月7日,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发生6.8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大量房屋倒塌。地震发生后,灾区各级党委政府组织人员全力开展搜救,妥善安置受灾群众,受灾地区广大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全力投入抢险救灾工作,在抢险救灾一线挑重担、打头阵、作贡献,确保受灾群众安全温暖过冬。由此可见( )①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相信人民,一切依靠人民②基层党员干部敢于冲到最难处、最险处,发挥先锋模范作用③中国共产党坚守人民立场,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④灾区党组织在救灾中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4. 经过百年不懈探索,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走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民主发展道路―坚持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人民民主是一种全过程的民主,所有的重大立法决策都是依照程序、经过民主酝酿、经过科学民主决策产生的。坚持全过程民主已写入国家法律,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民主生活的需求。下列关于全过程人民民主认识正确的是( )A.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鲜明特点B. 是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时代全方位的全民民主C. 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了法律和制度保障D. 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制度优势5. 某地在完善社会治理中,坚持“市域一体、直达网格”,着力实现“一线通上下、一键全处理”。建立市、县、乡、村贯通的线上四级平台,并形成“问题自动发现、任务智能分派、信息直达基层、结果跟踪反馈”的智慧化工作闭环,确保对各类事项快速反应、高效解决。这一做法( )①说明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②坚持了直接民主与间接民主的有机统一③畅通了人民群众直接行使国家权力的渠道④通过创新治理模式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6. 3月5日,菲律宾违背自身承诺,刻意派出2艘海警船、2艘运补船擅闯中国南沙群岛仁爱礁邻近海域,向其非法“坐滩”军舰运送物资。中国海警依法对非法闯入我南沙群岛仁爱礁邻近海域的菲律宾船只采取管制措施。据南部战区微博,战区部队时刻保持高度戒备状态,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南海地区和平稳定。这体现了我国( )①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与国家职能相适应②坚决防御外来侵略并坚定保卫国家安全③坚定维护国家的领土完整④坚决打击危害祖国统一的破坏活动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7. 广州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市区两级人大代表,就如何疏通交通“堵点痛点”进行现场调查,向周边居民进行走访了解,并对当前城区交通秩序现状进行客观分析,提出优化交通拥堵点整治方案。作新时代人大代表要( )①坚持科学决策,及时解决群众出行难的问题②密切联系群众,高质量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③敢于担当作,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④提高履职能力,提高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8. 2025年春节,白鹅潭烟花汇演成了市民难忘的记忆。此前,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对全市有关 烟花爆竹燃放管理的规范性文件开展专门、集中审查发现,有三个区实行“一刀切”全域“禁放”,不符合上位法的有关规定,后随即要求相关各区修改“一刀切”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规定。这表明,广州市人大常委会( )①坚持科学民主立法,夯实良法善治之基②依法履行监督职责,维护国家法治统一③积极关注民生事项,捍卫公民合法权益④组织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美丽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9. 2024年1月11日至14日,全国政协专题调研组赴广西壮族自治区,围绕“推进人口高质量发展”开展调研,听取地方情况介绍,与相关部门互动交流。全国政协视察团还围绕乡村振兴开展党外委员专题调研工作,听取了自治区全国政协委员和相关部门的意见建议。这表明全国政协( )①作为爱国者的政治联盟,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②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政协力量③发挥民主监督的作用,凝聚社会共识,推动科学民主决策④作为爱国统一战线组织,发挥协商民主独特优势,积极履行相关职能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10. 中国企业训练的人工智能大模型DeepSeek火爆出圈,受到广泛关注;蛇年春晚舞台上,身着花袄的人形机器人扭起大秧歌,引发热议……人工智能新场景和新应用不断涌现。如何加强人工智能基础领域自主研发创新?如何加快上下游产业链条发展,培育未来产业?多名全国政协委员、专家学者结合实际建言献策,促进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这表明( )①人民政协发挥协商民主优势,推进国家治理能力提升②政协委员聚焦社会关切,加强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③协商民主有利于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④我国政党制度能够动员和团结各界力量,推动科技创新发展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11. 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于2024年11月在三亚市举行。56个民族欢聚一堂,近7000名运动员友好互助、团结拼搏。在民族大联欢环节中,各民族表演者和运动员、教练员手拉手翩翩起舞,共唱《同心共筑中国梦》。此次运动会( )①推动了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②是我国各民族运动员行使政治权利的生动体现③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象化呈现④体现了我国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12. 2025年1月,上海宝山区政协首个建在综合网格上的政协委员联系点成立。它将发挥“首发”示范作用,架好“连心桥”,做好“收集社情民意,协商建真言”“履职服务为民,赋能解难题”“联系界别群众,汇聚新力量”三件事。这有利于( )①发挥政协在基层事务中的领导作用 ②完善民意表达平台和渠道③将协商民主更好融入城市治理现代化 ④丰富基层群众自治的组织形式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13. 有不吐不快的烦心事,直接扫一扫小区楼栋大门上张贴的“民情二维码”,问题就可以得到较快地处置。住在某社区的居民发现,家门口的公示栏上多了几个二维码。据介绍,这几个二维码分别对应着“居民来访来电”“房屋出租登记”和“实有人口登记”。“民情二维码”的应用( )①提高了问题获取、流转、解决的时效性 ②能调动居民的积极性,提升基层治理效能③丰富了基层民主协商的形式和实践路径 ④是做好新时代基层民主管理工作的关键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14. 党的二十大闭幕后,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以各种形式认真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大家一致表示,要始终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始终坚持大团结大联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一起来想、一起来干。由此可见( )①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是通力合作的亲密友党,接受党的政治领导②民主党派具有法律赋予的参政权和监督权,参与决定国家大政方针③人民政协作为爱国统一战线组织,发挥界别优势履行政治协商职能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展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显著的优越性A. ①④ B. ①② C. ②③ D. ③④15. 某地建设法治驿站,将“一站式”法律服务延伸到村,结合当地特有的孝贤文化,对矛盾纠纷进行柔性调解,倡导“以和为贵”的价值观来化解矛盾;同时注重引导当事人主动配合司法调解并积极履行义务,巧妙化解多起赡养老人、邻里关系、婚姻家庭、权属纠纷等案件难题。该地的做法( )①以法律滋养道德精神,规范居民、家庭行为②通过多元主体联动,提升了司法调解的效能③坚持德治与法治并重,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④完善法律服务体系,提升社会治理法治水平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16. 《网络暴力信息治理规定》已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审议通过,自2024年8月1日起施行。《规定》指出:网络信息服务提供者和用户应当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遵守法律和社会公德,对组织、煽动制作、复制、发布、传播网络暴力信息的组织和个人,应当依法从重处罚。这表明( )①以道德滋养法治,发挥道德对法治的支撑作用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不得凌驾法律之上③法律实质上反映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④法治社会需要社会主体加强行业自律和自我约束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第II卷(非选择题)二、主观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我们党召开的历次三中全会都围绕党的中心任务谋划和部署改革。从开启改革开放到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从完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到推进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从“两个文明一起抓”到“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中国共产党始终面对人民群众期待、回应人民群众关切,始终高举改革开放的旗帜。这一切都彰显了党中央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坚强决心和强烈使命担当,必将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注入强大动力。结合材料,运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相关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引领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18.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党中央领导下,成立立法专班,历时两年,完成起草、3次审议、2次向社会公布草案全文征求意见建议任务,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长江保护法打破传统立法模式,开辟了我国流域整体法律管治新格局,创建长江流域统筹协调机制下的分部门管理体制,高屋建瓴下好“一盘棋”,为破解困扰长江已久窘境提供了法治解决方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栗战书在长江保护法实施座谈会上强调,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用法治力量守护好长江母亲河。各地区各部门各方面要全面准确理解这部法律的主要内容和重要制度,切实抓好学习宣传贯彻工作,确保取得最佳的实施效果。全国人大常委会将加快推进相关立法修法工作,确保法律制度规范严密、衔接有序、协调统一;指导依法建立长江流域协调机制,统一指导、监督长江保护工作;全面履行法定职责,在法治轨道上推进长江保护工作。(1)结合材料,运用我国根本政治制度的知识,说明全国人大可以通过哪些措施在法治轨道上推进长江保护工作。(2)当前在一些学校里还存在着校园欺凌、校园诈骗等违法犯罪现象。假如你是全国人大代表,你将如何履行职责,推动解决上述问题?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近年来,湖南以乡村治理为载体,大力推进“和美湘村”建设。某地推行“党建引领、互助五兴”农村基层治理模式,组织农村党员、干部、后备干部等优秀分子同五户左右群众建立互助组,实现“家家党员联,户户见党员”,消除基层治理盲区;立足民族融合聚居的实际,充分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完善民族自治共治,促进民族团结、乡村发展;通过集体议事、共建共治等方式,实现治理工作思路由“农民依靠”向“依靠农民”转变;积极组织实施农村“法律明白人”教育培训工程,培养“法律明白人”参与调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加强法治宣传工作。2023年,该地有两村入选省级“和美湘村”示范村。结合材料并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阐述该地“和美湘村”建设中的举措对乡村治理的示范价值。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走什么样的法治道路、建设什么样的法治体系,是由一个国家的基本国情决定的。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探索得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依法治国必须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同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相适应;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必须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遵守宪法法律权威;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以保证人民根本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结合材料,简述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原则。2024级第二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政治试题试卷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75分钟第Ⅰ卷(选择题)一、单选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题答案】【答案】D【2题答案】【答案】B【3题答案】【答案】C【4题答案】【答案】A【5题答案】【答案】B【6题答案】【答案】C【7题答案】【答案】C【8题答案】【答案】C【9题答案】【答案】C【10题答案】【答案】D【11题答案】【答案】D【12题答案】【答案】C【13题答案】【答案】A【14题答案】【答案】A【15题答案】【答案】D【16题答案】【答案】C第II卷(非选择题)二、主观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17题答案】【答案】①中国共产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中国共产党坚持对改革的全面领导,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根本政治保证。②中国共产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党的历次会议针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不断完善体制机制,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制度保障。③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遵循社会发展规律。根据时代的要求不断深化改革,中国共产党通过变革生产关系、上层建筑,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不断发展。④中国共产党坚持政治领导,以人民立场,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凝心聚力,调动全社会力量推动中国式现代化。【18题答案】【答案】(1)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全国人大履行立法权,通过制定长江保护法,创新性地推进相关立法修法工作,确保法律制度规范严密、衔接有序、协调统一,为长江保护提供法律保障。②全国人大履行监督权,监督“一府两院一委”的工作,指导依法建立长江流域协调机制,统一指导、监督长江保护工作,加强长江保护法的贯彻实施检查。③全国人大常委会坚持贯彻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依法指导各地区各部门各方面切实抓好学习宣传贯彻长江保护工作。④全国人大坚持党的领导、依法治国和人民当家作主的统一,听取民意,在法治轨道上把党中央关于长江保护的重要指示要求和重大决策部署转化为国家意志和全社会的行为准则,推进长江保护工作。(2)①深入学校、家庭与公安、司法部门,听取各方意见和建议,调查研究校园欺凌、校园诈骗现象产生的根源、表现形式与预防措施。②依据法律规定的程序,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关于解决校园欺凌和诈骗的议案。③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相关国家机关打击校园欺凌和诈骗违法犯罪行为的工作提出质问并要求答复。【19题答案】【答案】①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创新基层治理形式,提升乡村治理效能。②从实际出发,贯彻落实民族方针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处理好民族关系,促进民族平等团结,推动民族地区发展。③推进基层协商民主,拓宽农民参与乡村治理的渠道,让农民真正成为乡村治理的主体、受益者。④加强法治宣传力度,增强基层社会的法治意识,破解乡村治理难题,提升乡村治理法治化水平。【20题答案】【答案】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探索得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必须坚持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把依法治国和依法执政统一起来。②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必须以保障人民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③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尊重宪法法律权威,都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④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必须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实现道德和法律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⑤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必须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同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相适应。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